《茅山图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茅山图志-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的地方。看着骆千山推开那破烂不堪的门,轻车熟路的走了进去,胡不归心里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师傅,咱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了?这该不会是您老说的那什么茅山派吧?”

    在胡不归的想法里,自个这便宜师傅骆千山身为茅山当代掌教,怎么说也是一教之尊,门下信徒没个千儿八百的,也得有个几百人吧。而且,看那破旧的茅草房,上漏阳光,下长糟糠,能不能住人,这事儿还在两可,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教派的模样啊。

    “师傅,您回来了!”就在这时,一个年约三十多岁,身着农人打扮的中年人听到声音,从屋子中走了出来,帮骆千山提起了行李。骆千山将行李递给那中年,指着胡不归,给两人介绍道:“中舟啊,这个是师傅在外面新收的徒弟胡不归。。。不归啊,这个是师傅给你提起过的大师兄卫中舟。”

    胡不归瞧的那人面相忠厚,打扮粗塌,半点也无出家道人的模样,再看这处地方,心里不免有些失望。但他那位叫卫中舟的大师兄,不知是真没看出来,还是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依旧热情的和胡不归打着招呼:“四师弟,你好啊!一路辛苦了吧,快进屋歇歇脚,喝口水。”说着,卫中舟就将师徒二人迎进了屋子内。

    “大。。。大师兄,那个,那个,整个茅山派就咱和师傅三个人么?”进到屋里,胡不归垫着脚四下打量,墙壁是泥胚砌的,上面挂着几幅不知名的书画,屋顶是茅草搭建的,连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端的是简陋无比。

    “哦,你是说二师弟和三师弟啊!”卫中舟听了胡不归的话,先是愣了一愣,憨笑解释道:“他们前几日有要紧事情处理,所以,一直出门未归,我想过几天就应该回来了吧!”

    一直在冷眼旁观的骆千山,这时开口说话了:“小子,我知道你在想些什么,你是不是在想,咱这茅山派为啥不在茅山,却在山东是么?还弄的如此落魄是么?”

    话说,当年正值建国初年,社会局势****。各地兵匪之间混战不断,战事频繁发生。然而,就在全国人民饱受战火之苦的时候,一场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却悄然降临中华大地,致使许多省份颗粒无收,成千上万的人成了灾民。许多人为了能有口饭吃,不得已卖儿卖女,甚至有人挺而走险做起了马匪,或是倒卖烟土,走私军火之类缺德到底的勾当。

    茅山一派虽然有上千年的传承,但说到底那些门人弟子也都是人,诺大的茅山派人口足有几百上千人,那吃喝拉撒自然也是个大大的问题。骆千山自从做了那茅山的掌教之后,无一日不为吃喝犯愁。到了那大旱天灾之年,整个茅山派根本不足以维持生计,无奈之下,骆千山这才遣散了门人,带着自个的几个徒弟,一路给人做法事化斋到了这张家集,定居了下来,这一住就是十多年的时间。

    胡不归自小生活在胡家大院,那时虽说胡家已经衰败,但那吃穿还是不愁的,他哪里知道这许多民间的疾苦愁深。这一路走来他也曾见过许多身形邋遢,乞讨问要的路人,听了骆千山这么一说,他才恍然大悟。

    虽然,胡不归心里挺失落的,瞧着这地儿确实不咋地,但如今的他孤身一人,也并没有其他的好去处,是以这才安心的住了下来。

    这间茅舍总共就那么几间的屋子,好的大的那间,自然是给师傅骆千山住的,另外腾出一间布做神坛道场的用所,剩下的几间才是胡不归师兄弟的住所。

    起先,在张家集的那几个月里,胡不归没少受了罪,吃了苦。这一屋子的人那都得吃喝拉撒才行吧,既然是这样,那么必然要用到花销。骆千山师徒穷的叮当做响,那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只有实在是迫不得已了,骆千山才会带着自个的两个徒弟出门给人做上几场法事,欺神骗鬼的混上几顿饭吃,当然,期间也没少受了人家的白眼和嘲讽。

    这胡不归原本是纨绔的胡家大少爷,虽说现在改了不少,但骨子里那份劲儿却还在。好吃好喝的惯了,他哪能受得了这样的苦,所以经常没事的时候,窜拥了老实的卫中舟,在这张家集里东家偷只鸡,西家偷只狗的来打牙祭。为了这事儿,经常有事主找到家里来,师兄弟两个没少受了骆千山的打罚。

    对于自个这个小徒弟的心思,骆千山也清楚的很,是以对他管教比较严格。平日里,太阳没出就让胡不归绑了二三十斤的沙袋,去那十几里外的黄河边上打水,早饭之前将家里的六七口大缸打满水为止。如果做不到,那早饭可就没得吃了。。。

第二章 点朱砂,请仙开慧眼() 
胡不归不过是个年仅十八九岁的少年,做这种超负荷的训练他哪能受得了,那打水的活儿自然是完不成的。om所以,一开始的时候,饿肚子是经常有的事,打完了水,练完了拳脚,还要跟着自个那大师兄下地干活,日复一日,苦不堪言。

    当然,胡不归也不是省油的灯,心说你这老头子变着法的折磨咱,咱也不能让你好过了。。。

    自打开始训练的那几天起,胡不归基本上每天都往师傅骆千山吃的饭菜里加点佐料,不是吐两口唾沫,就是弄点柴灰,有些时候甚至是往师傅的内衣裤里面撒些辣椒面胡椒粉什么的,但当师傅骆千山穿上之后,其后果可想而知,一顿胖揍教训也或者是加倍的超负荷训练也随之而来。

    其实,这也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报复,超负荷的训练每天照常进行,胡不归照样每天往师傅的饭菜里加料。。。。。。

    不过,这话说回来,骆千山虽然折磨人的方式确实有点儿狠,但那成效可是实打实的。先不说胡不归这几个月以来身子强壮魁梧不少,那绑腿的二三十斤沙袋一除,一口气小跑个几十里的路程,那也不过是个热身小菜,轻微运动而已。

    眼瞅着挑水这一关过了,胡不归心说这下咱能学茅山术法了吧?!!

    可每当胡不归询问的时候,骆千山把眼一翻,就又有了新折磨人的方法,什么白天读书写字,什么夜晚去乱坟岗过夜,等等不一而足。用骆千山的说法就是,咱们茅山门人那都得胆识过人,博古通今,识文断字,无一不精的,得给自个将来画符相术行走江湖打下基础才行。。。。。。

    识文断字?行走江湖?

    胡不归心中腹诽,认定了骆千山这老东西变相的折磨自个。但转念一想,这眼瞅着社会稳定了,不认几个字,出门在外,让人骗了也没地儿说理去,也就那么稀里糊涂的照学照做了。

    白天胡不归跟着卫中舟练上几趟拳脚,写上几篇字,去那地头上干些劳作。om而到了夜晚,他扛了行李,独自一个人跑到距离张家集十几里外的乱坟岗里过夜,期间自然是少不了偷上只鸡,抓上只狗打牙祭,小日子过的也算是舒舒服服,有滋有味。

    “时光如梭,如白驹过隙。”

    一年的时间,转眼之间就过去了。

    在这一年里,胡不归不论是从体力上还是胆色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身上那股子纨绔的份儿也淡了不少。只是,那偷鸡摸狗的本事却一直照做不误,未有改变,贪图个嘴上的痛快。

    这一天,正是傍晚时分,胡不归一如往日收拾了行李,要去那乱坟岗过夜,刚走到门口,却被骆千山叫到了自己的屋子里。骆千山坐定之后,开口问胡不归:“不归啊,你入我茅山一派,也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一年里,你可曾学到了些什么?”

    此时的胡不归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积恶之家出身,外事不懂的纨绔子弟了,骆千山对自个是个什么心思,那些道理儿他也都明白一些。当下他也不藏着,不掖着,一五一十的将自个的想法说了出来。

    “孺子可教也!没枉费了为师的一片苦心。”骆千山听过之后,微微点头,正色说道:“今天晚上你不用去那乱坟岗了,一年的考察期已过,我现在就教你真正的茅山道术!”

    在茅山一派之中,对于术法的传承有很严格的规定,这主要是害怕一些门人弟子心术不正,学了那术法手段,在民间为非作歹,所以茅山师傅在寻找衣钵传人的时候,都会经过层层的筛选与考核之后,才会传授茅山术法。虽说这些事情,私底下胡不归也曾经询问过卫中舟,他自个早就知道了,但等骆千山说出的自个能学习真正的茅山道术的时候,胡不归心里还是异常兴奋的。

    骆千山说完之后,转身拿起纸笔,伏案刷刷几下写了一个字,反手一扣,问道:“我写的是个啥?”

    原以为能学习茅山道术了,那是胡不归做梦都想的好事儿,可还没等他来得及高兴,再一看骆千山那动作,胡不归脑门直冒冷汗,差点就晕倒了,自个在心里暗骂一声:“不好!难道这死老头子,又想出折磨人的新花样来了?!!”

    “师傅,您老这又是弄的哪一出?不会是想让咱学变戏法吧?”

    “小兔崽子!咱们是茅山门人,学那变戏法的做啥?”骆千山伸手就戳了一下胡不归的眉心,问道:“感觉怎么样?”

    骆千山戳的这一下,不偏不倚,正好在胡不归的眉心位置,胡不归只觉得脑袋有些发懵,不疼不痒,那种感觉就像是睡梦中还没醒一样,说不出的难受别扭。

    “感觉。。。有些,有些难受,别扭。。。”胡不归苦着脸,脑袋嗡嗡作响,瞪大了眼睛也没能看清楚那纸后面的字。

    “你那慧眼长久不用,已然生疏,我现在做法助你一臂之力!”骆千山踱步开声,右手拿起朱砂笔,左手甩出灵符一道,大唱一声:“朱砂一点前世开,灵符一道后世来。今借上仙一慧眼,除魔卫道下本钱。嗨呀开!!!”

    骆千山唱罢,一手用朱砂笔点在胡不归的眉心位置,一手将那灵符焚化,又碎碎的喝唱了几句,好大一会这才停下身来,问胡不归:“不归,这下你再看看和以前有什么不同的?”

    “这。。。没什么不同的。。。”胡不归卯足了劲,瞪的两眼生疼,也没能看出个所以然来。

    “咦!师兄他,他。。。”

    虽说没能看清楚那纸后面的字,可就在这个时候,胡不归忽然感觉在窗外有那么几个红通通的东西在上下翻飞,他隔着窗子,转身一瞧,却见自个的师兄卫中舟正在院子里练拳脚,而那几个红通通的东西也正是从卫中舟身上发出来的。

    “看见啥了?”骆千山瞧着胡不归的表情,就知道他看见东西了。

    “咱,咱看见师兄身上着火了。。。”胡不归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他看到在窗外练拳的卫中舟双肩和脑袋上各有一团红色的火焰,正在熊熊的燃烧着。

    “嘿!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是常人。。。”

    骆千山一听胡不归所讲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吓了胡不归一跳。在胡不归看来,此时的骆千山完全看不出来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即使是自个站起来,这么敏捷的动作他也不太能做的更快了。

    “你大师兄开慧眼都用来三个多月,即使是我开这慧眼也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没想到你小子一两个时辰就看到了!”

    经过骆千山的解释,胡不归得知,所谓的开慧眼,是将有生命的东西与没生命的东西区分开的办法(恶鬼、畜生修仙常可迷人心智,借助慧眼,便可轻易洞穿),就是激发人体的动物本能,唤醒像猴子一样对阳气或阴气的敏感,按茅山术的说法,人除了正常的两只眼外,还有第三只眼,就是双眉中间的慧眼,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眼睛,而是远古时期人类感觉“阳气”的器官,茅山术中称为“慧眼”,众阁教称为“天聪”,借助对心术也就是类似于气功的心脉技巧的运用,这个已经蜕化的器官完全有可能被再次激活,而人体这个功能一旦被激活,运用流畅的话,便可洞晓阴阳脉动,在驱邪治鬼的关键时刻,能起到很大作用(慧眼也不是说开就开,茅山图志有云:“运心术,开慧眼”,要开慧眼,先运心术,即使到了骆千山的境界,开慧眼,也要酝酿好几分钟)。

    虽然,开了慧眼,能分的清阴阳,从今儿个开始胡不归就算是真正的学得了茅山术。可让他郁闷的是,即使,你再厉害,运用再纯熟的慧眼,那也是不可能看清那纸后面的字的。

    对此,胡不归自然是只能在自个心里暗骂一声:“这老东西又骗咱了。。。。。。”

第三章 生死依,宿魂碑寻徒() 
自打胡不归跟着骆千山开了那慧眼以后,骆千山认定了自个这个小徒弟是个练道术的奇才,是以隔三差五的便给胡不归开小灶加课,什么术数障眼法,什么五鬼搬山令,什么三清请灵真诀等等玄门术法,一股脑儿的教给了胡不归,大有一种倾囊相授的意思。om而胡不归白天则一如往常的下地劳作,练习书法拳脚,晚上跟着师傅师兄切磋学习玄术,道行那是日渐加深纯熟,日子也是过的凄惨无比。

    眼看着自个的衣钵后继有人了,做为师傅的骆千山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可自打胡不归学习了那茅山道术之后的日子里,胡不归就从没见过师傅骆千山再笑过。开始的时候,胡不归还认为是自个不太努力,道行术法学的不精,惹的师傅生气,为此他连偷鸡摸狗的事情也做的少了,抽出时间来加倍努力研习术法武艺。

    可这日子一长,胡不归就发现自个错了。自打那日之后,骆千山整天不是对着空屋子叹气,就是看着院子发呆,这一看就是一整天,有些时候甚至是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胡不归跟着骆千山也有些时日了,对于他的心思还是有些了解的。私底下胡不归也曾询问过卫中舟,才知道骆千山所在的那间屋子,原来是自个那两位未曾某面的师兄以前所居住的。。。

    这一日,正是吃过饭的午后。按照往常的惯例,应该是卫中舟带着胡不归去那田间劳作,可两人刚走到门口,就被骆千山叫进了自个的屋里。看着床铺上的行李衣服,胡不归已经知道了师傅的意思,但一想到这几年的相处,他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