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如此多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暴君如此多娇- 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兄长将我当做了一心为商玦却不考虑后果之人?”

    说着又低下头去继续行云流水般的写,君不羡听着这话面露惭色,虽然不至于觉得朝夕是糊涂之人,可是这情爱之事难说,他的确害怕朝夕在这方面考虑不周,“公主,您若是寻常女子,为了燕世子多做些倒也没什么,可眼下你是燕国的王世女,来日将是燕国的王。”

    他说完,朝夕已经把调令写好了,等墨迹干的功夫朝夕抬眸看着君不羡道,“兄长,此番若只是燕赵之战蜀国插手倒是没这个必要,可眼下越国也加入,兄长难道没想到这是为了什么?越国在东边,一直远离纷争,听闻如今的富强几乎赶上从前的蜀国了。”

    越国临着东海,且国土尽是平原,可算有天时地利,这么多年,越国偏安一隅默默的成长,倒是快要赶上从前昌盛时期的蜀国了,这的确有些可怕。

    君不羡想到了一个念头,可是那念头有些模糊,“公主的意思是……”

    “越国和赵国的野心,只怕不只是在燕国上。”朝夕站起身来,一身的凛冽之气,君不羡恍惚间好像又看到了站在城南楼头激励万军时的朝夕,“赵国兵强,越国民富,这两家联合在一起,若是我们坐视不管,他们破了燕国之后,是会就此打住还是将目光投向下一个呢?帝君对赵国的斥责天下皆知,诸侯都在观察形势,越国却敢出兵助赵国,这代表了什么?”

    “赵国和越国要反了镐京了!”君不羡语声沉定。

    朝夕双眸微狭,深沉的眼底却亮着一团明火,“兄长,太公在世之时曾和我说过大争之世,眼下诸侯蠢蠢欲动,有了赵国和越国这一手,接下来的形势不容观,蜀国如今的形势,想偏安一隅自保是不可能的,所以,蜀国必须主动出击。”

    君不羡胸口一阵热血沸腾,“所以我们要拉拢晋国保证后方安危?然后和燕国一起对付赵国越国?公主的目标是击退赵国越国的联军还是说……”

    “能做到哪一步就到哪一步。”

    “可是对方四十万大军……”

    朝夕冷笑一声,“杨衍的南边大军和钦州大军都是上过战场的,孙氏的大军虽然这么多年守城较多,可孙氏大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有杨衍在,只要有个适应期,想必也不会拖后腿,而燕国的烈火骑和银羽军就不用说了,而对面虽然有四十万人马,可赵国的新兵多,而越国的兵马长途跋涉且海边和赵国内陆气候不同,他们势必不适应,相比之下,他们的优势并不大,当然,我们的士兵也有个缺点,南边的士兵去了北面只怕要畏寒,所以兄长,这补给和军备的准备就交给你了……”

    大争之世,群雄并起,君不羡没想到朝夕已经想到了这一步,更意外她将前后都考虑妥当了,补给和军备并不算什么问题,君不羡当即点头应了。

    朝夕拿起桌案上的调令交给坠儿,吩咐,“最快速度送到朱勤那里,顺便,让送信的人传一句话,这一次他如果再坏事,朱氏只怕要步段氏的后尘。”

    坠儿领命而去,君不羡看着朝夕这般果决利落眼带赞赏,“这几日朝上杂事太多了,我竟然没想到这些,倒是公主,竟有如此野心志向,此番决断若是交给蜀王,只怕要为难些日子——”

    朝夕呼出口气,“这都是太公的功劳。”

    君不羡不知道朝夕和张寻鹤的更深层的交情,闻言只一笑,“公主果然非寻常,难怪外祖从前那般推崇公主。”

    “哪里哪里,蜀国的江山社稷全靠兄长了。”

    君不羡苦笑一下,“好了好了,你我之间不用如此,公主这话捧得我可受不住。”

    朝夕眨了眨眼,“这怎么是捧着兄长,此话发自肺腑,接下来我还想把蜀国的朝政都交给兄长暂领——”

    君不羡一愣,“交给我暂领?”

    朝夕点头,“是啊,因为我打算和杨衍一同北上!”

    “什么?!”君不羡一愕,“公主要亲征?这怎么可以?军中太危险了!”

    朝夕面上一副已经做好了决定的坚定之色,然后走到窗边去将窗户打了开,冷意迎面而来,小雪为远处的宫阁飞檐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朝夕看着那稀薄的雪色,一下子想到了西庸关外燕国大营里的皑皑雪色,她呼出口气,“不怕危险的。”

    有他在,再多的危险都不怕的。

    ------题外话------

    咳,顶着锅盖爬回来,那些以为遗漏了什么然后回头去看的小仙女你们好可爱啊哈哈哈。另外书城的章节抽风啦,大家多刷新几变,肉简写成了八个字,但是不会有重复章节,那是抽风啦。

    然后月底啦,看看荷包还有没有剩下的月票和评价票哇,不要忘投浪费啦~

第004章 朝夕送嫁,商玦谋兵() 
杨衍回到巴陵的时候蜀国的权力中心已经风云大变,当初那个一句话举荐了他的人已经成为了蜀国的掌权者,更是蜀国历史上第一个王世女。

    沿着长长的宫道,在內侍太监的带领下,杨衍一路朝着崇政殿而去,月末的小雪不知怎么连着下了几日,整个蜀国王宫都笼罩在一片素白之下,这让杨衍这个从南边回来的略有不适应,然而他体格强健,自然不会畏惧这点儿薄寒。

    到了西后殿之前,內侍上前通禀,杨衍则理了理自己的铠甲。

    片刻,內侍掀起门帘,“大将军,请进吧。”

    杨衍点点头,大步而入,一进门,就迎上一道仿佛实质的目光。

    “杨衍拜见公主殿下。”

    朝夕从书案之后走出来,“快起身,无须多礼。”

    杨衍站起身来,打量眼前的摇光公主,小半年不见而已,可眼前之人身上的气势却更甚,然而眉眼之间那股子生人勿近的冷冽却又淡了两分,虽然矜贵威仪,面上的笑意却真切许多,杨衍顿时想到了回来路上的那些传闻。

    “请公主恕罪,杨衍来晚了?”

    刚起身,杨衍便抱拳一礼,当初巴陵临危,他带着南边的大军一路北上,却到底是没赶上,巴陵之危解除,朝夕索性传令让他留在了永州以及周边三处州郡负责驻防事物,后来朱勤带着孙氏的大军到了他又和朱勤一起安排驻防,再然后,又得朝夕新令,这才朝巴陵而来,比和朝夕相约的日子晚了大半个月。

    朝夕闻言摇头失笑,“哪里的话,从南边赶到巴陵本来就要许久,你当初已算是尽力了,当初在我计划之中的是朱氏二公子的兵马,是他贻误战机才对。”

    说着抬手一请,竟然是请杨衍到临窗的茶案落座。

    杨衍直起身来,从善如流坐到了窗边去,朝夕在杨衍对面的上首位落座,然后亲手为杨衍斟茶,杨衍一见忙又站起身来,“公主使不得……”

    朝夕摆手,“坐。”这一字含着些许命令的意味,杨衍犹豫一瞬,只好落座下来,朝夕便一边洗盏一边道,“觉得南边如何?荀笏留在那边可放心?”

    杨衍当即点头,“段氏一走,南边军心大定,离国给的军备全都用上了,荀笏兄弟在南边军中多年,可谓比末将还要熟悉南边,他留下末将自然放心。”

    朝夕弯唇,倒了一杯茶放在了杨衍手边,“既然这样,那就先让他照看着南边,喝茶。”

    杨衍拿住茶盏,眉头却一挑,朝夕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疑问的看着朝夕,朝夕便起身去远处的书案上拿过来一张信笺。

    杨衍抿了一口茶放下,然后便去拿朝夕手中的信笺,接过来打开一看,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所以公主的意思是……”

    朝夕定定看着杨衍,“我要你整合三处兵马,北上增援燕国,不过……说是增援,却也是为了蜀国自己,赵国和越国若是真的灭了燕国,蜀国只怕也落不得好。”

    杨衍眼神微深一瞬,将那信笺放在桌案之上,严肃的点了点头。

    “公主放心,您的意思我明白了。”

    朝夕颔首,“这个月初八是九公主出嫁的日子,我们的大军同日出发一路北上,这几日,我要你研究好北边的战局环境,免得到时候去了手忙脚乱。”

    杨衍点头,“好,末将知道了。”

    朝夕颔首,又抬了抬下颌,“喝茶,不要费了我一片心意。”

    杨衍肃然的面上生出两分局促,在朝夕的注视之下端起茶盏喝了,朝夕又问了些南边的军事,又赏赐了杨衍一座宅院,这才让他出宫去看新宅了。

    杨衍前脚一走,后脚君不羡便入宫了,笑着道,“听说杨将军刚来过了?”

    “是,我和他说了计划,又给他了一座宅院。”

    君不羡不停的点头,“杨将军虽然出身杨氏,可是从前一点都不受杨氏的重视,这一次杨氏应该知道厉害了。”

    朝夕点头,“嗯,我让坠儿送杨衍出宫的,待会儿就知道外面如何了,杨衍是我心中的太尉人选,等这一次北边战事定了,才好让他坐上那个位子。”

    君不羡颔首,“还有六日便是九公主大婚之日了,你前日交代的那些我都安排妥当了,你看看。”说着将折子一并递上来,朝夕打开看了,满意的点头,“有兄长出手,我自然放心,兄长,我走以后,朝中可就靠你了,廷尉大人会帮你。”

    君不羡应是,说起孙昭,他又眸生几分兴致,“说起来,我们的廷尉大人也十分有趣,那一日巴陵守卫战的时候他能那般出力我真是十分诧异,蜀国能有这样的好官真是百姓之福也是蜀国之福啊。”

    朝夕笑笑,没提孙昭和商玦那一层关系,“所以朝中有你们我放心的很。”

    君不羡一想到朝夕要去北边一颗心便满是不安,又紧着叮嘱了几句,没多时,坠儿回来了,朝夕坐在主位上看了坠儿一眼,“讲。”

    坠儿恭敬的行礼道,“小人一直跟着杨将军到了新宅,新宅之前,杨氏的现任族长杨德大人和杨氏的其他旁支的当家人都在等着了,杨族长和那些当家人都备了厚礼来贺杨将军乔迁了新居,杨族长还说要为杨将军大办一场,所有的花费都由他来出,小人看着,杨氏的那些人对杨将军甚是恭敬,和当初已经大不相同。”

    朝夕和君不羡一起听着,二人都听的十分满意。

    君不羡更是道,“看来这个杨德还是个懂事的。”

    “如今朝局变了。”朝夕扬了扬下颌,“如果他还是照之前的想法的话杨氏的落败是迟早的事,杨衍才是如今杨氏的中兴砥柱。”

    “这是一点,还有一个,他们知道你看重杨衍,便是看在你的面子上都得恭敬些。”

    君不羡补了一句,朝夕没做声,可她心底明白,她如今是蜀国的王世女,将来是蜀国的王,这些人怎么敢不给她面子?

    正说着,子荨在外面掀帘子进来道,“公主殿下,人来了。”

    君不羡一挑眉,“谁来了?”

    话音刚落,便见洛玉锵从外面一闪而入。

    到了宫里,洛玉锵有两分拘谨,可是看到朝夕,他规矩的行了一礼颇有两分风仪,朝夕招手让他到身边来,解释道,“这是小扶钰,之前一直在我公主府里,眼看着我要走了,唐术我也打算带着跟我一起走,所以我打算让他入宫来,他年纪小,让蓝嬷嬷在宫里照顾他,顺便连凤晔那里也照看了,他极聪明的,我想着让他跟着宫里的夫子学些东西,你若是无事,也可转过去瞧瞧,指点他一二。”

    提起凤晔,朝夕眼神微沉,凤晔已经睡了快半年了。

    君不羡打量了洛玉锵一瞬,笑着点头,“一看就是个聪明的。”说着又一顿,看着朝夕神情不好道,“至于十三公子你也别担心,吉人自有天相。”

    朝夕笑笑,“嗯,我信,他会醒过来的。”

    十一月末的那场初雪淅淅沥沥的连着下了几日,眼看着到了腊月初八雪终于是停了,天公如此作美,凤念依的临影殿之中亦是一片热闹喜庆。

    从前风雅清寂的临影殿近来却是人满为患,凤念歆念念不舍的天天守在凤念依身边,宫里内府的下人们也在加紧赶制大婚要用的东西,所有人都觉得凤念依改了运,不管是出自真心还是为了奉承,总之所有人都卯足了劲用了十二分的力气。

    只有凤念依还是原来的样子,每日里先去嘉宸殿看看凤晔,然后去看看朝夕,再然后便回了自己院子和凤念歆说说话,哪怕是到了腊月初八这个正日子,她还是一派平静。

    “九姐姐走了,这宫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呜呜……”

    凤念蓉出嫁凤念歆都没哭,到了凤念依这里她终于是忍不住了。

    凤念依叹了口气,“歆儿以后可以去晋国看我呢,我走了,十三那里你就要多多照应了,这一次二姐姐要带兵亲征,内宫段夫人掌事,你有事就去找段夫人和父王,父王身子好了几分了,你多去陪陪父王也是应该的,嗯?”

    “知道了知道了,你放心出嫁便是了。”

    看着凤念歆哭起来,凤念依心底的伤感便浓了一分,她没有即将出嫁的喜气,可是要离开蜀国的伤怀却是真真切切的,这是她的母国,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她去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淮阴,当初去淮阴她那么害怕,虽然人是去了,可全程紧张的根本没留心外面和这宫里有什么不同,然而这一次出去她却只有期待。

    这前后一年不到的时间,她的确变化太多。

    “九公主,吉时到了,该出门了。”

    礼官在外禀告了一声,凤念歆立刻哭的更凶了,凤念依替她擦了擦眼泪又安抚几句,跟着送嫁的礼官出了临影殿,出了临影殿的大门,又一路往宗庙的方向去,到了宗庙行了祭祀大礼,便到了未央殿之前,和凤念蓉出嫁的程序几乎一模一样,未央殿的典礼之后,凤钦和段凌烟并着百官一路送嫁送到了宫门的城楼之上。

    若说有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便是这一次的送嫁队伍更为壮大了,宫门大开,除了最前面一辆华丽的婚车之外,婚车之后还跟着一辆华丽宽大的马车,城楼之上,凤钦、君不羡诸人将更多的目光落在后面的马车之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