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四娘家花满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顾四娘家花满蹊-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好好,就你能耐行了吧。”顾元娘好笑的说道。

    几人一同进了屋子,厨房里马氏正忙着做饭,顾翠花在一旁帮忙,见她回来了,冲她笑道,“大嫂回来了,马上就开饭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五章 咱们感情这般好() 
马氏见她回来了,也抬看过来一眼,她本就话不多,看完又重新低头忙碌了起来。

    “诶,我换身衣裳来给你帮忙。”陈氏也笑了笑,转身进了屋子,很快就换了身平日里穿着的衣裳出来。

    “我来就好,你回去歇着吧。”她伸手很麻利的接过了顾翠花手上的铲子,熟练的翻动着。

    锅里很快有了香气飘起来,顾翠花掩唇笑道,“还是大嫂手艺好。”

    “你快些出去吧,屋子里油烟多。”她摆了摆手,又低头忙碌了起来。

    顾翠花见此只好转身从厨房走了出来,屋内顾家几个姐妹正围在一起说着吴家的趣事,听得顾元娘,顾二娘两个一愣一愣的。

    晚上自然是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饭,饭后陈氏收拾了桌子,洗了碗,这才回到了屋内。

    顾大庄看了看她的脸色,见她嘴角似乎挂着淡淡的笑意,好像心情很好的模样。

    他张了张嘴想问些什么,但又不知道从何问起,索性便不问了,只看着她取了针线,点着油灯刺绣。

    灯光下,陈氏一张脸素净不染脂粉,皮肤白皙,嘴角带着笑意,十分的好看。

    “我脸上有花?”陈氏被这视线盯着有些不自在,只好放下了针线询问道。

    顾大庄摇了摇头。

    “那你盯着我做什么。”陈氏笑问。

    “好看。”顾大庄简单回答了两个字,说完不知道怎么的竟是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有些难为情。

    陈氏同样也怔了怔,随即啐了他一口,“多大个人了,净说些有的没的。”

    话虽这样说,但是灯火下,女人的一张脸也染了丝丝红晕。

    顾大庄伸手握住了面前的手,多年劳作,那双手早不是年轻时候那样柔软,握在手里隐隐的可以感受到手心上薄薄的茧子。

    “这些年跟着我受苦了。”他说着神色有些黯然,叹了口气。

    陈氏摇了摇头,回答的很快,“不,大庄。我跟着你很快乐。”

    顾大庄脸上立刻神色明快了起来,“当真?”

    “当真。”她回答的很郑重。

    两人目光对视在一起,竟是觉得心中出奇的平静,陈氏笑了笑,拍了一下他的手背,“好了,你别闹我了。我这些日子得赶紧的把这佛像绣出来,好赶在年前给吴夫人送去。这次在吴家,咱们没少受吴夫人的帮助,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那倒是了。”顾大庄深以为然,又问道,“你跟我的说说,吴家到底是怎么个事情,怎么四娘还闹得病了?”

    他只听陈氏说了几句,但具体的也不清楚。

    陈氏便将事情讲了一遍,既然是说了吴家,那自然少不得要提到冯章。

    顾大庄听说冯章是金羽卫的时候,惊讶的有些合不拢嘴,听完连连点了点头,“咱家四娘胆子小,恐怕是吓着了。”

    “我也这样想,所以也不想在那里耽搁了,赶紧的带她回来。”陈氏说完便目光一直看着顾大庄的脸上,似乎在等着什么。

    可她等了半天也不见顾大庄开口说什么,无奈下只好自己开口,“大庄,你就不想问我点什么?”

    “你在吴家吃的怎么样?”顾大庄想了想问道。

    陈氏叹了口气回答,“挺好的,顿顿有肉,没瞧着两个孩子胖了不少吗。”

    “那就好。”顾大庄点头。

    “然后呢?”陈氏又接着问道。

    顾大庄想了想,然后又问道,“吴家暖和吗,晚上冷不冷?”

    陈氏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我吃的饱穿的暖,不冷不饿。这些我都替你回答了,还没有其他要问的了?”

    “那还应该有什么?”顾大庄挠着头十分的疑惑。

    陈氏瞪着他,瞪得眼睛都酸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你就不想问问我今日冯章跟我说了什么吗?”

    “这有什么好问的。”顾大庄咧嘴笑了。

    陈氏抿唇,“你别跟我装傻,你明知道我和他过去你真的不介意?”

    顾大庄倒是不在意的说道,“那都多少年的事情了,若是介意我当年也不会娶你。当年我都不介意,何况是现在?”

    他说的很寻常,丝毫没有把这件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来说,见陈氏眉头皱着,只好再度开口道,“说起来,我倒是还挺想他早点回来呢。”

    “为何?”陈氏看着他。

    “因为这些年你心里一直有个疙瘩,我不想你不高兴。”顾大庄回答道。

    “那你就不怕我跟着他跑了?”陈氏眼眶不由得红了红,说不上来是种什么感觉。

    “那肯定不怕的。咱们都这么些个孩子了,你怎么会跟他跑了。”说起这个顾大庄更加不担心了,反倒是用你怎么这么傻的眼神看着她。

    陈氏好笑,“感情你是因为孩子呢。”

    “倒也不全是这样。”顾大庄想了想又道,见她目光望着自己,笑了笑,“咱们感情这般好,你肯定舍不得的。”

    他们相识近二十年,夫妻十几年,一路扶持着走过来,最初她嫁给他的时候确实是存了逃避的心思,但是这十几年下来,她更多的是感受到了这个男人的憨厚善良。

    日子一天天过下去,看着平淡,可回头一想,又显得那样的有滋有味的。

    “不跟你闲扯了,我这忙着呢。”她觑了一眼,拿起针线继续穿针引线。

    “那你早点睡,晚上别熬得晚了容易坏了眼睛。”顾大庄点了点头,翻了个身自顾的睡了,没多久屋内便响起了轻微的鼾声。

    陈氏抬头看了看,不由得失笑,这么多年了就没见过比他心还大的人了。

    外面夜色正浓,屋内有油灯燃烧发出轻微的声响,很快那盏油灯也暗了下来,四周见见呗夜色笼罩了在了一起。

    顾四娘缩在被窝里,几个姐姐都睡着了,她却怎么都睡不着了。

    手掌按在胸口上,那里有硬硬的圆形物体,她掏出来看了看,最后叹了口气。

    季少渊,也不知道到底是是死是活呢。

    若说他活着,可她还没给他解药,怎么活呢,可若要说她死了,那夜喂她吃药的人都是谁呢。

    思来想去也想不通,她也只能搁到一起不去想了,说到底心里还是不希望他死了,虽然他那人嘴上说话不好听,但到底没有真的伤害她。(。)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六章 忙忙碌碌是新年() 
腊月天气越来越冷了,可同时也越来越热闹了,眼瞅着就过年了,这些日子可把陈氏忙坏了,她既要忙着刺绣又要忙着家里的活,好在马氏见她两头忙的团团转,直接下了命令,家里的活由她带着顾翠花和几个孙女负责,而陈氏只要专心绣好佛像。

    这样一分工,陈氏的速度也明显加快了,紧赶慢赶的,终于赶在了腊月二十八那天完成了。

    时人有讲究,过了二十九便不宜出门了,所以陈氏一绣好也没耽搁,连忙跟着顾大庄一起送到了吴府去。

    吴夫人原本还以为年前是没办法绣好了,结果突然收到了,心情自然是很好。

    她看了半天,也不由得赞叹,“这陈氏手艺还真是不错。”

    针脚整齐又细密,仔细看便能看得出是下了功夫在里面的,袁氏看着心里也是一阵的欢喜。

    袁氏想要拿银子给陈氏,陈氏哪里能收,连连推拒,袁氏见此便也不勉强,既然准备以后常走动,倒也不差这一时半会的。

    顾家院子里放了张桌子,桌边是一摞裁好的红纸,顾四庄正低头写往上写字,顾四娘在一旁打下手。

    过年要贴春联,莲花村难得出了个会识文断字的人,过年的时候自然上门求春联的人不少。

    顾四庄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帮着村里的人家写上一些,大家也会给个把钱的润笔费,算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收益。

    顾四庄写好一张,四娘便伸手拿起来放到一旁晾干,那上面的字体端正圆润,十分好看。

    “四叔写的可真好。”她忍不住赞叹。

    顾家贫寒,纸笔又是十分昂贵的东西,一张纸哪里舍得随意写上字。

    顾四娘曾经看到过顾四庄屋子里面的纸,都是一个字都没有的,且皱皱巴巴一点也不平整。

    她好奇就问了句,原来顾四庄写字并不用墨,而是用水,毛笔蘸着清水,在纸上写字,写完再放到一旁晾干,这样一张纸可以循环使用很多次。

    夏天的时候便是在外面的青石台面上蘸着水写,这样日复一日的,竟是也写的一手好字。

    所以每年过年,于顾四庄而言也是很激动,这是他唯一不需要蘸着水写字的时候,而是可以尽情的泼墨挥洒,畅快的写上很久。

    “你看得懂?”顾四庄好笑的收起笔,看着她道。

    顾四娘摇头,“看不懂,就是觉得好看。”

    “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顾四庄开口说道,这是过年的吉利话。

    “那横批呢,是什么?”顾四娘追问。

    “万象更新。”他一边说着一边挥笔,四个大字跃然纸上,显得生机勃勃。

    “这个好,咱们留着自己贴吧。”顾四娘越看越喜欢,伸手拿着对联十分的欢喜。

    “这么喜欢?”顾四庄伸手在她额头上敲了一记。

    “喜欢这字也喜欢这寓意。和顺,平安便是福气。”顾四娘眼中是盈盈闪烁的光芒。

    她所理解的幸福,便是父母尚在,家庭和顺,再有些许闲钱。

    顾四庄听她说完想了想点头,“我喜欢这个寓意,那这副对联咱们就自家留着。”

    对联写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写完天色也不早了,顾四庄便一家家的送去。

    顾大庄和陈氏是天快黑了才回到家的,去了城里,自然少不了要买些东西,街上也是最后一天摆摊了,热热闹闹的占据了一整条街,过了二十八,明个就没人出门了。

    陈氏回来的时候脸上比平时更多了些喜色,两颊红扑扑的,眉眼间的笑意挡都挡不住,顾四娘正奇怪着呢,一抬头便发现陈氏头上插了支新簪子,她低头一想也跟着笑了起来,想必是她爹在镇上买的。

    过年是一年里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了,腊月二十九这天,家家户户的都贴上了春联,一眼望去到处都是红彤彤的喜色。

    到了这一天,不管是谁路上遇到了也都会互相道一句过年好,大家乐呵几句。饶是平时不和的人家也不会在这一日吵闹,即使碰上了也会互相打个招呼。

    农历二十九也叫小除夕,整个年节中最忙碌的一天了,俗话说“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陆续有孩子在放鞭炮,一会噼里啪啦响了一串,一会又是一串,顺带着还有那数不清的欢笑声源源不断的传进耳朵里。

    等请了祖,点了香,年味便更重了,到处都是充斥着让人欣喜的味道。

    顾家几个兄弟一早便上坟去了,女人们则是留在家里准备蒸馒头。

    灶台里面烧着旺旺的火,锅里蒸汽往外直冒,面香味很快飘满了整个院子。

    其中枣花馒头又是最必不可少的,馒头上插上切好的洗净的大枣,出锅后盖上刻着福字的印,象征着一年红红火火,福气绵绵,蒸蒸日上。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新奇的模样,代表吉祥的鱼形馒头,寓意长寿的桃子形状,象征平安如意苹果形。豆包,菜包更是必不可少,意思是“都饱”和“财宝”,再加上一对代表年年有剩粮的“剩虫”。无一不是寄托着人们对于未来一年美好的愿望与期盼。

    顾四娘看着眼花缭乱的格式馒头,新奇的不得了,前世她生活的年代,早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过年的时候,大多数人家图个方便都是去外面的店铺买现成的,无形中少了很多年味。

    顾四娘趴在厨房边上,使劲的咽了口口水,眼睛盯着那竹帘子上面摆成一排的馒头,新出锅的白面馒头好吃的她能一顿吃两个不费力。

    陈氏看到她趴在门口的模样,转身用碟子装了个枣花馒头给她,笑道,“你拿去吃。”

    家里不算富裕,但一年下来也有几个钱余下来,陈氏算了算,一咬牙,准备过一个富足的年。

    白面是足足称了十斤的,蒸了一大锅的馒头,还格外的给几个孩子预留了几个小馒头解馋。

    “谢谢娘。”顾四娘乐滋滋的点头,捧着个碟子跑出去了。

    快到晌午了,玩闹的孩子也回了家,她找了个矮草垛子爬了上去,正准备张口咬一口香喷喷的馒头的时候,冷不丁的听到了一声咕嘟声。

    “谁?”(。)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七章 馋馒头的小男孩() 
她转头看了看周围,四周静悄悄的,除了自己的声音飘散开来,其他什么都没有。

    顾四娘只当是她错觉了,目光看着白胖胖的馒头喜爱的不得了,刚要张嘴去咬,同样的声音再度响起。

    咕嘟!

    她回头去,身后依旧什么人都没有。

    “咕嘟!”又是一声,顾四娘心里有些毛毛的。

    她循着声音看去,在她旁边的草垛子边上,看到了一双大眼睛,正一动不动的盯着她。

    准确的说是盯着她手上的馒头,顾四娘满头黑线,这是什么鬼!

    “你是谁啊?”看那样子应该是小孩子。

    那孩子说了句什么,声音又低又小的,一双眼睛还有些害怕的模样。

    顾四娘也没听清楚,朝他招了招手,“你过来些。”

    那孩子一听这话大眼睛满是惊恐,急匆匆的往后面缩去。

    顾四娘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因他个是小孩子,便耐着性子开口,“你想要馒头吃吗,你过来,我分你一半馒头。”她说着拿着馒头的手朝她摇了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