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西北建书院教育那些因为教育条件不行而无法学习知识的青少年,这样的好事杨怀仁自然是乐得花钱的,在他看来,这就相当于提前一千年搞了个希望工程。

    “呵呵,”杨怀仁笑道,“钱的事,对我来说都不是个事。回头我先给家里写信,让他们先给你送过五万贯钱来,要是不够,还有的是。”

    这一张口五万贯钱就许出去了,这派头,游师雄也只能说他惊呆了。

    而另一边的韩大棒槌听见这个数,下意识的开始算这么多钱能买多少粮食,等他算清楚了,嘴巴便再也合不拢了,不知道是吃惊还是惊喜。

    天霸弟弟也是个对钱财没多少概念的主,下一顿要吃多少好吃的,他心中的数目算的最是清楚。

    兰若心是个精打细算的,不过在杨怀仁身边时候久了,也早了解了杨怀仁的性子,知道他赚钱没数,花钱也没数。

    赚钱的时候是不肯吃一点亏的,可花钱的时候,基本上是次次都吃亏的,也不知道这人的脑袋瓜子怎么长的。

    游师雄虽然不清楚杨怀仁这小子到底趁多少家产,但是对于杨怀仁这个人的了解,他知道既然杨怀仁敢这么云淡风轻的说出来,便知道他说了就不会反悔,这五万贯钱,自然不久之后就会给他送过来。

    “既然如此,”游师雄忽然站起身来,叉手恭恭敬敬地给杨怀仁躬身施礼道,“那就多谢杨郡公仗义疏财了,等书院盖好了,每一家书院里,我都要他们为杨郡公立碑建祠,来颂扬杨郡公的善举。”

    杨怀仁虎地一下从座椅上跳起来,赶忙扶起了眼神有些朦胧的游师雄,“这如何使得?老将军这是折煞小子了,小子还想多活几年呢。”

    游师雄被杨怀仁扶着从新坐回去,又提起茶壶给杨怀仁的茶盏里添水,“建设书院,教书育人这种事,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就算让老夫给你杨怀仁磕头,老夫也愿意。”

    杨怀仁知道凭着游师雄的性子,这句是他的心里话,于是赶忙推辞道,“可千万别,小子也受不起。立碑建祠嘛,还是算了,我还年轻着呢,还没必要挂在墙上让人家拜。”

    这句话在游师雄听来就是杨怀仁淡泊名利了,心里只觉得能认识杨怀仁这个人,他游师雄一辈子值了,嘴上仁义道德的人他见的多了,真正出手为老百姓办点实事的人,这年头很罕见。

    游师雄这下说话有了底气,“你说吧,你要我老游帮你办哪两件事,上刀山下火海,我老游绝不说半个不字!”

    杨怀仁这下乐坏了,能让游师雄说出这样的话来,看来他此行没有白来。

    “没游老将军说的那么吓人,这两件事嘛,还真都是好事,而且对于游老将军来说,可以说是举手之劳而已。

    第一件事,就是我想把土豆,也就是老百姓口中传的神仙豆,拿到秦凤路这边来大面积种植。

    你也不用担心土豆会抢占了百姓们种粮的土地,土豆和粮食不同,不需要非得是好地才长,荒地,旱地,稍微整一下就能种,而且这东西耐寒耐旱,也不用多么上心打理,到了该收的时候,它自然不会让你失望。”

    “嗯嗯,”游师雄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件好事,老夫也听说土豆这东西不光能当菜吃,还能当饭吃,是个好东西。

    西北这边能种粮食的好地少,但荒地旱地却是有的是的,如果如你所说,土豆能在这样的土地里生长,那可是能解决西北边地粮食短缺的情况,你也知道,每年从江南和中原往西北转运粮食,朝廷也是靡费了大量金钱的。

    这样的好事,你来多少,我就给你办多少,而且帮你办的利利索索的,绝对不让你操心。那另一件事呢?”

    “另一件事,也不难。就是我之前在环州建了个牧场,当初以为够用了,不过后来随着生意的扩大,牦牛的需求量上涨了不少,那个牧场有点不够用了,而且在环州哪里,每次转运都要绕一些道,太麻烦了……”

    游师雄立即听明白了,插话问道,“你是想让我在秦凤路给你块靠近吐蕃的地方,让你再建个牧场?”

    杨怀仁点点头,“嗯,不过有可能的话,不只是建一个牧场,而且也不是光建牧场,而是一个集畜牧,养殖,农林和渔业为一体的大规模的生产基地。”

    “这个简单,地你都不用跟我要,靠近边境的地方上,大片的无主荒地有的是,朝廷也没有立册的,你要是不嫌弃,随便拿随便用就行。

    不过有一点,因为那些地方在宋吐边境上,界限上有些模糊,所以朝廷不管,不过有些小股的游牧胡子会来打劫侵袭,老夫虽然能帮你看着,却也不能保证就安然无虞啊。”

第732章:两件好事(下)() 
游师雄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大宋的边境,除了和辽国因为契约有了详细的划定之外,其他的边界线的界定上,都是比较模糊的。

    有些地方有座山或者有条河,两国便以山河为界,看上去似乎很明确,但是以山为界,是说的此山最高峰这个点为分界呢还是以整座山面积上的中间点分解呢,很少有人说的清楚。

    以河为界,可河流每年由于河水流量的不同,河道也有宽有窄,甚至在雨水丰富的年份,这条河可能发了大水,就改变了河道,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

    只不过是因为两国边界的地方,大多数是没有人聚居的荒芜之地或者原本就人迹罕至之地,所以这样的模糊界线,也并没有引起什么大得问题。

    秦凤路和北面的西夏,西面的吐蕃东部诸部,诸如青唐和唃厮啰的边界界线,就是这样的情况。

    这样的地方没人去,也没人管,杨怀仁要是圈上一大片土地建设个牧场,恐怕也没有人在意。

    只不过这样的地方有了一个牧场之后可能就会不同了,总是有些游牧的部落,为了夺取更多的食物和购买食物的钱财,会不断的去洗劫牧场,这就是困扰牧场运营的那部分了。

    杨怀仁其实也是想到了这一点的,越是偏僻,越是没人管的地方,听起来似乎麻烦也越多,不过反过来想,既然没人管,那么自己的自由度也就越大。

    建了牧场,自然会准备好一切的预防措施,从江湖上或者牧场周边招募一些人充当护院之类的人,同样是也是没人管的。

    既然如此,那么杨怀仁就算在这里养上一批专门保护牧场正常运营的私兵队伍,想必也没人会说什么。

    而且杨怀仁知道,用不了多久,也许就是在明年,章惇就会上书圣上,发起另一场宋夏战争。

    在章惇的梦想里,宋夏之间老这么打下去对于大宋来说是持续消耗国力的,他会用一次彻底的大胜仗,把西夏政权驱赶到西北更偏远的地方去,顺带着灭了一向在背后使坏的青唐和唃厮啰政权。

    而青唐和唃厮啰境内对大宋态度友善的部族,他会和他们之间订立和平相处协议,让他们归顺大宋,成为大宋的依附国。

    所以说用不了多久,杨怀仁所选的牧场所在的地方,很可能就不再是边境了,而被游牧胡子侵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他对游师雄说道,“这个游老将军还真不同替我操心,建设的过程中只要你能多注意一下就好,等建设好了,就不再有那样的问题了。”

    游师雄仔细品味了杨怀仁的话,起先觉得这小子似乎心也太大了,投入那么多钱建立个规模巨大的牧场,难道他就不担心被胡人破坏?

    可后来想起杨怀仁刚才跟他说过的明年西北会有变化的事情,把两件事联系到一起再去分析,便感觉立即豁然开朗,他终于想到杨怀仁所说的变化,会达到一种什么程度了。

    游师雄大喜,咧着嘴哈哈大笑道,“好事,好事,好事啊!哈哈!”

    等他笑完了,再去看杨怀仁,发现这小子也在笑,不过笑得似乎很暧昧的样子。

    游师雄心道这小子性格真的让人捉摸不透,有时候看着傻乎乎的,有时候却精明的很,他在宋吐边境新建牧场,是为了他的牦牛贸易。

    他从吐蕃东部诸部购入大量牦牛,在这行买卖里很快就会处于一个垄断地位,一方面可以供给给他的连锁餐饮联盟,另一方面也可以出售给别人,从中赚取不非得利润。

    而他想在秦凤路推广土豆的种植,也是他想从土豆的销售里赚钱,不过游师雄更欣喜地看到这样做未来会给秦凤路的百姓带来的实际好处。

    百姓的餐桌最起码就会更加丰富,边军的粮食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可这里边赚的钱,游师雄算来还是不够多的,比起他拿出五万贯钱来在秦凤路盖书院的钱来说,恐怕不是那么好赚回来的。

    这么一想,游师雄就觉得哪里不太对了,杨怀仁这小子绝对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赔钱的买卖,他是不会干的,那他为什么偏偏选了他秦凤路这个西边偏院之地来做这两件好事呢?

    为了利,游师雄觉得他是没看明白,为了名?那就更不是了,说给他立碑建祠这样宣扬名声的事情,他都不愿意,那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游师雄想不明白,可他心直口快,立即开口问道,“杨怀仁,你说你这趟来,绝对不是单纯来干两间好事那么简单的吧?

    老夫总觉得你还有其他的目的,可惜老夫愚钝,想来想去没猜透你小子到底在哪里憋着坏呢,不知能不能给老夫点明了啊?”

    “游老将军说的这是啥话?”

    杨怀仁佯怒板起脸来,“在你心里,我杨怀仁就只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就不能专门办点利国利民的好事了?

    你真是……没有小看了我,哈哈,我还真是有其他的目的,不过倒不是给谁使坏,而是我得利,你也得利,咱们大宋也得利的好事。”

    游师雄挑着眉毛,实在是没搞懂杨怀仁总是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他又是从哪里想出来的鬼点子,又是从哪里来的自信,他要办的事情,就一定是三方得利的。

    杨怀仁解释道,“其实光看表面,就应该能想到我要干什么。对你,我也不瞒你,建设牧场,是一种说法,如果我换一种说法,你也许就明白了。

    我要在西北边境上,建设一座边贸的大本营。牧场的所在地,现在看也许是荒芜的边境线,但不出三年,我敢说那里就不再是边境了。

    到时候那里牛羊多了,自然会有养牛羊和卖牛羊的人,人多了自然就会发展成人们的聚居地,慢慢地便会变成一个大宋和西域各国商品贸易的集散地。

    随着不断发展,那里就会成为市镇,然后是县城,最后可能是州府一样规模的一座西北大城,你再想想,这座大城是谁的?”

第733章:互利() 
杨怀仁对游师雄并没有任何隐瞒,把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游师雄听的认真,尽管他很怀疑事情的发展,会不会像杨怀仁幻想的那么顺利,不过从杨怀仁真挚的话语里,他还是感觉到,杨怀仁是个有梦想的人。

    且先不论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太大,光是从杨怀仁的判断里,游师雄就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座高大巍峨的大型城市座落在自己的眼前。

    江南之所以富庶,除了自然条件的因素以外,江南地区远离边地,没有战乱,才让江南保持一种持续的发展姿态,也就有了如今的鱼米之乡。

    而西北边地就完全不同了,深处内陆地区,土地贫瘠,人口也稀少,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的恶劣,已经制约了西北地区的各方面发展。

    加上连年不断的战乱,来自番邦胡人的不断侵扰,让这片土地很难有一段长期的可以稳定发展的时间。

    但是这不代表西北边地就没有办法去发展经济,它也有它天然的区位优势。

    从杨怀仁的角度去看,当时的海洋贸易虽然有,但是实际的货物进出口量十分小,贸易对象也基本局限在亚洲东部和南部的一些国家,最远到南亚和东部非洲的少数几个地区来的船队,一年也不过一两支罢了。

    而陆上和西域以及更西方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绝大多数货物还是走陆路,而地处西北的秦凤路边境诸州,便是大宋主要和西域各国贸易的口岸。

    但是近百年来,由于西夏横隔在大宋和西域各国之间,把持着大宋和西域的贸易通道,让大宋和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都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

    西夏并不是不允许大宋和西域的的商贾往来大宋和西域之间做生意,但是他们会从中收取高额的过关税,而且大规模限制货物的种类和数量,只允许本国的商人经营诸如马屁,茶叶等利润高昂的货物。

    这就导致西北边地没办法通过商贸的手段发展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说限制了大宋西北的发展。

    所以宋夏之前几次的战争,并不是单纯争夺几州几县的土地和疆域那么简单,这里边更深层次的原因,才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利益所在。

    历史行进到这个时刻,西夏和大宋之间的注定会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而为此前多年争执做个了断。

    章惇这个人,就是非常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的,所以他重回朝堂,并被赵煦任命为宰相之后,除了协助赵煦推行他的新政之外,对西夏战争的准备,就是他现在在做的最重要的事。

    赵煦当初派章惇这样身份的人去参加一场不痛不痒的庖厨学院的落成仪式,就是有他的想法的。

    章惇也许以前对杨怀仁这个人不算了解,但是通过沙场点兵的事情之后,他一定是对杨怀仁印象深刻的。

    在从别人嘴里听到许多有关杨怀仁曾经做过的事情,加上那一次酒席上敞开心怀的长谈之后,章惇也就明白如何去利用杨怀仁,去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了。

    不管章惇是利用杨怀仁的新奇想法也好,用他训练禁军士卒的方法也好,还是利用他的财力也罢,对于章惇要做的事情,杨怀仁在这其中都会起到中看不透摸不明,却又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

    杨怀仁对此是心中有数的,他自然知道章惇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