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715章:西南行(下)() 
杨怀仁觉得自己当年上学的时候地理学得还是挺好的,从京城出发去云南嘛,自然是除了城要往南走。

    可实际上钦差队伍却是从西门而出,沿着向西北方向的官道进发。

    杨怀仁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南辕北辙,不过带路的官员自然是不会带错了路的,既然队伍向西走,那就随他好了。

    这年头大宋,从经济发展上来说,江南二路肯定是最富庶的地方,而之后,便是京城附近中原地区。

    要再往下算的话,长江流域因为粮食产量相对高一些,所以经济发展上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不过要说道路交通的情况,那还是北方要好一些,从中原地区到北方边地的官道修的四通八达,也是一种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

    所以杨怀仁的钦差队伍出城向西而去,也就不难理解了。

    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官道经过的州县官员,无不出城迎接钦差队伍,不过杨怀仁可没工夫停留,白天只顾着赶路,晚上也从来不进城下榻。

    也许是出于一种训练龙武卫这三千将士的目的,杨怀仁故意每天在野地里安营扎寨。

    龙武卫的将士们如今也跟以前大不相同了,不论行军还是扎营,都是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这一点让杨怀仁这个兼职大将军的非常满意。

    将士们的心情看来是挺好的,这三千人里边很多人从进了禁军,还从来没有出过京城,乍一跟着杨怀仁出了京,心情自然大好。

    而更关键的一点是,按照以往的惯例,跟着杨怀仁这个钦差出来办差的,多多少少都会离殇一些功劳回去,官职或者待遇也也都会提上一级半级的,这就让将士们的积极性更加强烈了。

    杨怀仁走在临时的大营里,也受到了将士们好心情的感染,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一些。

    而他不论走到哪里,身后也总是跟着三个人,有一个很明显就是女扮男装的,这人便是兰若心了。

    兰若心如今和杨怀仁相处的方式有点奇怪,在家的时候,她绝对不会主动找杨怀仁说些男女之间的悄悄话之类的。

    只要是杨怀仁有正事要做,她从来不再那段时间里来给杨怀仁添乱,也许环州那件事之后,她也跟着成长了许多。

    在杨府里,虽然她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分,但在杨母和何之韵默许之后,家里人都知道兰若心铁定了是将来的三夫人,所以对待她也从来没当做外人。

    杨怀仁奉旨出巡,兰若心自然是要跟在身边的,而且他自己清楚她现在还没有名分之前,也不会以一个女人的姿态出现在杨怀仁身边,而是女扮男装,不想被一些喜欢乱嚼舌头的人坏了杨怀仁和他自己的名声。

    而出京之后,那种忌讳似乎少了许多,兰若心跟着杨怀仁,有那么点寸步不离的意思。当然,除了晚上,女儿家的矜持,兰若心还是有的。

    另外两个男子,一高一矮,就是天霸弟弟和小七了。天霸弟弟责任心强,尽管他也是刚刚成婚,杨怀仁本想让他留在家里陪赫斯缇雅度蜜月的。

    不过天霸弟弟大大咧咧的说着什么该度的早就度了,现在跟着仁哥儿出门,是为了“距离产生美”,而贴身保护仁哥儿,也被他当做了一生中的重要使命。

    杨怀仁听了这话差点栽了个大跟头,这小子平时跟在自己身边时候久了,连说话都带着一股子文艺青年的闷骚劲儿。

    他和赫斯缇雅要说有了婚前那啥行为的话,杨怀仁是信的,俩人整天在庄子里卿卿我我的,要说没有那才是怪了呢。

    况且赫斯缇雅这位西域美女和大宋女子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在她们的文化和认知当中,如果早已经把自己的心给了一个男人,那么身体,只不过是一样附属产品而已,婚前和婚后,对她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这种事要是给旁人去说,有极大的可能被别人说他们这是不知羞耻,按在杨怀仁这个来自现代的人看来,是非常能够理解他们的。

    一段感情或者关系当中,重要的东西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封建的礼法非要把人类的肉体和道德廉耻联系到一起的。

    这种强行加给人们的枷锁,反而在杨怀仁眼里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人与人之间,感情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能说不重要,只是说比起情感来,那些东西只能退居其次而已。

    而另一位矮个子,不用说就知道是小七了。小七以前虽然尝尝睡杨怀仁家的房梁,不过还没有到跟杨怀仁形影不离的地步。

    这次他非要跟出来,在杨怀仁看来都不一定是他自己的主意。小七嫂子是个有志向的人,她的意识里,既然她跟小七的个子都不算高了,那么志向就一定要高一些的。

    小七本来过的很安逸,他的身份,也已经是一位参将了,也并不愁吃喝,更不怕别人因为他个子矮嘲笑他。

    不过小七嫂子自从生了女儿,就憋着劲让小七粘着杨怀仁,非要攀这门亲家,这也就是小七前一段整天跟着杨怀仁要定娃娃亲的原因了。

    杨怀仁呢,也不觉得小七嫂子这算是有心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想让自己的丈夫争气一点,想让自己的女儿将来嫁得好一点,是人之常情。

    小七兄弟呢,也是个听老婆话的,尽管他是很稀罕自己个女儿不想出门办差的,不过老婆枕边风一吹,他还是执意跟了出来。

    唯一让杨怀仁不爽的是这小子整天聊天就只会聊孩子了,而且不是和杨怀仁交流育儿经验,而是惦记着杨怀仁的宝贝儿子快点长大,长大了好娶他宝贝女儿过门。

    杨怀仁也无奈了,他能做的也只有替自己的宝贝儿子祈祷,祈祷小七的宝贝女儿将来生得好看一些,别到时候让儿子怪他这个当爹的自作主张。

    队伍行至潼关,本来可以向南转向,走华山之东洛南一路南行入蜀的。杨怀仁想想既然已经出了京了,不如继续向西,再多绕点远道去看望一下游老将军。

第716章:血缘关系() 
生理上的血缘关系和精神上的血缘关系,有时候很难界定的清楚。

    生理上的血缘关系,是与生俱来的一种亲近关系的纽带,而精神上的血缘关系,是后天经过一些事情之后,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任的亲密关系。

    最简单的两个例子,男人和女人结合之后,就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血缘关系,同时这种精神上的血缘关系也是有生理上的血缘关系作为纽带的,比如他们爱情的结晶——孩子。

    另一个例子就是兄弟之间的情谊了,好比杨怀仁和他的那些好兄弟们。

    他们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但是通过共同患难,共同经历了生死,在一件件事情中建立起来一种跟亲生兄弟并没有什么区别的亲密关系。

    而且某些时候,或者某一个特别的时刻,这种精神层次上的兄弟情义,甚至比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情义更近了一些,用后世的玩笑话说,就是异父异母的亲生兄弟。

    杨怀仁的家庭关系,其实就是这两种不同层次的血缘关系的结合。他和他现在的母亲和妹妹,身体上是血缘关系,而在精神层面上,杨怀仁也觉得这又是另一种精神上的学院关系。

    不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血缘关系并没有影响杨怀仁对家人的认可,反而用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相互融合,让杨怀仁更加珍惜现在的亲情。

    母亲虽然平时不太管他在外边干什么,但是如果杨怀仁万一有什么事情,最担心的还是那个当娘的人,儿行千里母担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二丫这个妹妹,也许她还小,可是她对哥哥的感情,那可不是作假的,尽管大多数时候是杨怀仁这个做哥哥的疼爱妹妹,不过某些时候,他这个小妹妹也是十分替哥哥着想的。

    臭蛋和毛球,在家里最亲的两个人就是他们兄妹俩了,两只老虎对杨怀仁的亲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成分在里边。

    对它们来说,杨怀仁是它们的救命恩人,也是主人。

    而二丫呢,是另一个主人,因为大多数时候,杨怀仁都在忙他的事情,和两只老虎相处的时候还是少了些。

    二丫就不同了,他在家里是主子,就算在庄子里和其他庄户家里的小孩子们一起玩耍,他们对二丫也是当做东家一样的看待的。

    二丫唯一一个能说知心话的只有李清照妹子了,不过人家可没二丫头那么闲,人家对文学的兴趣占据了更多的时间,剩下的,她也实在没有别的玩伴了。

    所以臭蛋和毛球,就是二丫最喜欢的小伙伴了,两只老虎平时的饮食起居,可以说基本上都是二丫的事情,更不用说她整天带着两只大老虎满院子里瞎转悠了。

    这次知道哥哥要给皇帝办差,还要去一个她都没听说过的很远的地方,二丫便找两只老虎谈了心,让它们一路保护哥哥。

    两只老虎也没法回应她,二丫见它们不说话只是伸出大舌头去舔她的小脸蛋儿,就当它们听懂了,答应了。

    其实不用她嘱咐,只要它们能跟着杨怀仁出门,保护主人的义务它们还是懂的,动物的忠诚和灵性,有时候比人还坚定。

    杨怀仁一开始是不太同意的,他这趟出巡,身份是钦差,身边还带着两只老虎,总是怕有些人在背后议论些什么的。

    比如背地里指着他骂他衣冠禽兽?在普通人的心里,能跟老虎这样的猛兽相处的人,要么是神人,要么就是和猛兽是同类了。

    杨怀仁是个很开通的人,他现在的地位,必然是有人羡慕他,有人嫉妒他,有人喜欢他,有人厌恶他的。

    尽管有人言可畏这一说,不过人嘛,总不能活在别人的言论和看法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好了。

    臭蛋和毛球其实很老实的,在它们眼里,杨怀仁和它们之间尽管不是同类,实际上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血缘关系。

    钦差的队伍里人很多,包括杨怀仁的府卫和龙武卫禁军的将士们,其实早就见识过杨怀仁养的两只大老虎,知道它们并不会无缘无故的伤害人,所以倒没有什么奇怪的。

    那些跟着钦差队伍出巡的少数朝廷派来的小官员们,一开始见到老虎是差点吓尿了的,后来发现老虎并没有吃了他们的意思,也就逐渐放下心来。

    杨怀仁呢,觉得这趟出公差当做是旅游的,可惜大宋的名山大川他也没看到多少,因为每到一个州县,当地的官员们一定是会用最隆重的仪式来迎接钦差的。

    形式其实很简单,中国人自古以来建立关系,都是在酒席上,交杯换盏之间,糊涂话稀里哗啦一说,即便之前素未谋面,但是一起吃过了酒,那关系肯定就不再一般了。

    杨怀仁是不太喜欢这种应酬,不过对各地的特色食物,还是非常有兴趣的,那些各地的官员和士绅们,也是听过杨怀仁的大名的,总不会不懂的投其所好,所以美食的供应,是好不吝啬的。

    最近在大宋最流行的高级食物,无非就是杨怀仁推广的番茄土豆地瓜了,各地的厨子们,也会根据自己对这些新鲜的食材的理解,结合本地食物的特殊口味,做出各式各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美食来。

    鸡鸭牛羊这样的肉食,自然是每个宴席不可或缺的硬菜,而北方的主食,就必然是面食了。

    面,是一种非常神奇的食物,同样是用面作为原料的面条,在不同的地方,都能被当地的厨子同行们做出不同的口味和吃法来。

    大宋的疆域也许没有后来汉人的领土那么大,不过上千的州县或市镇还是有的,想象一下每个不同的地方都要各地本土化的一碗汤饼,是一种多么神奇的事情。

    杨怀仁作为大厨,同样也是一位美食家,对于不同的面食,他都有特别的理解和偏爱,尽管大多数在他尝起来是没有他家随园的牛肉面好吃的,不过那种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还是让他得到了舌尖上的满足。

第717章:虎群(上)() 
单纯说到古代厨子们的技艺,尽管没有现代厨师懂的东西那么多,不过从某种层面上讲,其实两者之间没有根本的差别。

    差距在于在师徒相传的厨艺传承习惯之下,一些地方上的名厨,在某一样或者几样菜式的技艺水平,也是相当高的。

    就拿一个做小食的小贩举例,他贩售馄饨也好,或者是某种糕点,在他擅长的方面上,即便是杨怀仁,也必须承认这些小贩的技艺是值得称道的。

    河西的关中之地,当他们传统的面食或者积聚本地特色的地方小食和杨怀仁穿越时空带回来的番茄土豆融合在一起之后,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虽然那些地方上接待的官员和士绅们言之凿凿说接待杨怀仁这位钦差大人所花费的银两都是他们自己掏的腰包,不过杨怀仁还会觉得自己让他们这么破费,有一种劳民伤财的感觉。

    喜欢美食,和喜欢钱,喜欢女人也是有共同之处的,圣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总让别人请自己大吃大喝,杨怀仁也有些不习惯了。

    他也早就没了那种不转别人便宜不罢休的心思,毕竟年龄增长了,看待事物也没有那么容易陷入执着。

    更关键的一点是,杨怀仁自己根本就不差钱,总让人家请他吃饭,也没有那么舒服,不是说有来无往非礼也嘛,杨怀仁也想回请一下。

    这样的想法自然也不可能实现,他的身份摆在那里,谁也不敢真的要他掏钱,只钦差大人跟你客气一下,就算是给足了你面子了。

    杨怀仁心中是真的不爽的,人家花钱买了自己卖出去的贵价菜,然后请了本地的大厨精心制作出来给自己享用,想来想去这便宜终究还是自己赚了,怎么都觉得不妥。

    于是杨怀仁决定不走官道了,带着大队人马扭了个头,走秦岭北麓的小道。

    说是小道,其实也没有多么小,一百年前也曾经是官道的组成部分,形象一点说,有点类似后世高速公路总有那么一条辅路。

    只不过是因为有了新的官道之后,原来的这条路便显得偏僻了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