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淡为官- 第5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清打贪的主要目的,还是让老百姓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当他们看到那些贪官污吏被处死的时候,他们就会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以严刑峻法来规范社会的道德和思想,这无疑是徐清想要做的,也是他推行理学的根本原因。

    至于因此而带来的震荡,自然也是徐清需要承受的,要知道,很多官员在徐清这一套制度出来以后,自然极力反对,尤其是中上级官员之中的青壮派,他们大多数四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未来也极有可能进入内阁,他们跟其他的官员不一样,其他的官员或许听到这个消息,见前面死的那几个官员之后,会主动认罪,然后缴纳赃款和罚金,便想着继续当官就好了。

    可对于这些年富力强,且拥有勃勃野心的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选择,因为他们希望的位置,是内阁,是当宰相,其他人可以自首,他们不可以自首,一旦自首,虽然还可以当官,但尚书和宰相将与他们终生无缘了,毕竟大宋帝国的宰相和尚书,怎么可能是一个前科犯呢?

    所以很多人是不能自首的,他们志向远大,但又无法控制住社会上的诱惑,且同时又害怕着大理寺和御史台调查到他们的身上,所以他们对于徐清自然是有着十分强烈的不满,这些不满便会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上,比如说会经常找茬,他们当然不敢直接对徐清找茬,但是对一些政策提出另外的意见自然是可能的。

    还有的则为利令智狂,甚至想要暗杀徐清的也不在少数,这就是徐清改革的代价,他需要面对百官的非议,以及离心离德,毕竟这次打贪,针对的是整个朝廷,徐清因此也几乎得罪了所有派系,甚至是自己的派系之中,都有人对此表示不解,可以说,虽然在民间,徐清的威望再一次上了一个台阶,但在朝廷之上,在这官场之中,他的声望是飞快下降的。

    至于在基层公务员之中,徐清的声望自然是飞速上涨的,毕竟如果徐清不那么做,他们的升职机会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如今徐清为他们扫除了一大批的贪官污吏,自然让他们之中的有才之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到仕途中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说,徐清是改变他们命运的人,这个评价一点都不会过分。

    但他们如今尚且还没有成长起来,对于徐清的帮助自然是收效甚微的,不过对于反贪,徐清其实还是得到了不少的好处的,首先便是还给了天下百姓一个相对清廉的朝廷,二来则是因为在反贪之前,徐清在自己的派系中,三令五申有关于贪污腐败,公权私用等行为的糜烂,同时非常严肃的警告自己派系中的同仁,让他们不要去做违法犯法的事情,虽然许多人依旧会有习惯性的贪污,还有些人则屡教不敢,抱持着侥幸心理,但更多的人则把徐清的话听了进去,相比起其他派系来说,徐清的派系损失的人马自然是最少的,当许多官员因为各种各样的条令离开自己的岗位之后,徐清的官员自然就成为了新的长官,所以徐清的权利非但没有缩小,甚至还扩大了。

    这直接导致朝廷之中的不少人开始流传,徐清打贪是假,收拢权利才是真的,至于为什么要收拢权利?那也很简单,徐清老了,许多事情已经不能再这么关注了,但徐清利欲熏心,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所以他希望在自己离开之后,继续由徐家的人掌握着天下,因此如今收拢权利,然后让那些政敌离开朝堂,等到徐宁回来之后,便可以顺利慢慢接手徐清留下的事业。

    如今的打贪只不过是为了让父子两人的交接不出现障碍罢了,这种言论甚嚣尘上,徐清也多有耳闻,对此他自然也是十分无奈,每一个人面对看到的事实,总能想出一个符合自己利益的念头,然后穿凿附会,就认为这是事实的真相,即便这根本与徐清的想法离了十万八千里远,但他们也固执的认为自己想的才是对的,但事实的真相根本不是如此,之所以徐清的官员损失最少,只不过是他多次提点罢了,并且他们听进去,就这么简单,对于自己派系中屡教不改的人,徐清丝毫没有手软,因此还让不少人寒了心,这一点,那些污蔑者是看不见的。

780() 
他们只认为徐清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在提前做布置,对此徐清不置可否,这些针对自己的言论,显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而是针对徐清特意设置出来的话语,徐清是很难反驳的,他能说自己这么做不是为了消除异己么,显然不能,因为徐清确实有意让徐宁来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一点是事实,但清除如今朝堂上的黑恶,与徐宁并无关系,这一点徐清很清楚,以徐宁的才华,徐清相信他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其他官员的认可,整合自己留下来的派系,从而登顶大位,根本不用像现在这样,自己忙前忙后,还要讨一个被官员们暗地里骂的角色。

    但你不能阻止别人把这两件事联合在一起,因为这本来就是空穴来风,但徐清恰好无法反驳,除非他告诉全世界,徐宁并不会进入内阁,他能这么说么,显然不能,如果他这么说了,才算是如了朝廷之中某些人的意了。

    如今的朝廷,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铁板一块了,随着皇权的下落,士族权利的上升,非常自然的,士族也就开始分化了,有的是因为权利,他们不甘心于人后,便想要通过斗争来获得更大的权利,还有的则是理想,有的人认为国家应该走向社会主义,加强朝廷对于市场的操控,给老百姓福利,还有的人则认为国家应该坚持走资本主义,加强市场的自由行,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市场的松绑。

    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在其中流窜,失去了皇帝这个最大的敌人,士族显然开始分化,徐清再想象以前一样,一声令下,整个朝廷便如同自己的身体一般灵活指挥显然也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从徐安在年前已经奉旨准备回京,就能够看得出来。

    以前帮助皇帝的官员在朝廷之中如同叛臣,是不可能进入朝廷的,但如今随着皇帝权利的减小,徐安等站在皇帝这一边的保皇党已然成为了无关紧要的角色,而徐安也知道这一点,此刻自己心中的理想已然不可能被士族所接受,他原来信奉的是利用皇帝的权威,行为集权的中央朝廷,然后进行激烈的变法,在他的设想中,皇帝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在很多保皇党的眼中都是如此,他们认为变法是不能缺少皇帝权威的。

    但如今这个时代的变化实在太快,十几年前,皇帝尚且还能够跟士族们平起平坐,但如今随着士族的力量愈发强大,借着工业化和大航海,遍布整个世界的力量,皇权已经不能相抗衡了,自然皇帝也就成为了角斗场上的一员,而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天子了,因此,徐安等人也意识到,依靠皇帝形成集权,无论是在士族中,还是在民间,都已经没有了市场。

    托徐清的福,如今的百姓,只知道朝廷的命令,不认识皇帝的命令,对于皇帝,更多的理解还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与老百姓的距离实在是非常的遥远,而官府则是他们日常就要接触的存在,再加上这几年的执政,虽然称不上良善,但效率确实非常高,且大部分官员的素质还是有保证的,所以地方上的发展也非常的快,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让老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与时代有关,与政府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因此人民对于朝廷是十分拥戴的,而皇帝自然也被边缘化了,通过这一点,如今徐安等人想要搞集权,完全可以绕过皇帝,只要成为首相,掌管内阁,就可以完全操控这个国家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去借皇帝的手多此一举呢?

    而这个到底,赵昕自然也明白,所以如今的他也是与朝廷之中的激进派相互合作,这才衍生出了激进派推举徐安等人回到朝廷,作为自己的助力,赵昕显然清楚的意识到,若是作为皇帝的自己,再高高在上,摆出一副天下之主的样子来,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权,必然要从自己的手中被夺走,失去了政权和大义,那么即便空有军队,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军阀头子罢了,没有人会理他说了什么。

    毕竟如今的宋朝歌舞升平,在这样一个年代,军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老百姓最常接触到的还是当地的衙门,捕快,吏员,这些才是他们接触到的,而这些若是皇帝不参与进去,不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大家就能够忘掉这位皇帝的存在了,到时候帝制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甚至都会成为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赵昕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所以他也是积极的和朝廷内部的激进派相互联系,终于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将徐安等人从外地调回到了中央,至于这个派系为什么愿意这么做,自然也有他的道理,按理来说,朝廷上的臣子与皇帝之间相互联系,这是犯了大忌的,因为皇帝至高无上,且是所有士族潜在的敌人,他的存在,总有一天会压制住士族的力量,所以在潜意识中,士族不应该与皇帝有太多的联系,但随着皇权的衰败,皇帝起码在朝廷上已经斗不过士族们了,所以这一条禁令也慢慢开始松绑。

    再加上激进派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始终不如保守派的力量强大,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徐清的派系,听起来似乎有些可笑,但徐清所在的派系在如今的朝堂上确实算得上是保守了,徐清的执政理念若是放到十几年前自然是激进的,重商重工,同时大力移民,扩展海运,提升科技,废除儒家,尊崇百家,以科学为基石,进行发展,这种思想在那个以儒家为主,重农抑商的时代,不可谓不离经叛道。

    但如今的朝堂上,徐清的这一套说辞和做法,已经成为了每个人心中的准绳,自然也就变成了道德的一部分,而徐清并不愿意再做进一步的改变,比如说对欧洲发动战争,对辽国和金国发动战争统一全球,然后对内部要么是继续开放市场,或者是又中央来调控市场,这两种做法他都不喜欢,他对于朝廷的执政理念就是中庸,一切以民众的需求来作为导向,而激进派则认为精英们应该率先去规划路线,要比老百姓走得早一步。

    如今这种思想在整个社会上下都很流行,这颇有点像是一战之后的美利坚,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同时,便也有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的责任感,如今的很多宋朝精英们,便有这种想法,他们觉得宋朝如此强大,是不是应该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什么东西来?带着这种想法,自然思想也就会变得有些激进,这些官员的数量,可以说是年年都在增加的,势力自然也很庞大,如今有好几个派系都有这种言论在四处传播,自然也能够把徐安等人召回来。

    而对此,保守的一派自然不希望他们回来,但因为拉拢了皇帝,即便是徐清也不太好拒绝,更加关键的是,他们的理由徐清无法拒绝,那就是朝廷是海纳百川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地方,若是一言堂,那首相跟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这句话让徐清没有了继续反驳的勇气,是啊,士族之所以要打压皇权,不就是为了能够自由自在的讨论自己的政策和思想,从而总结出一个共识,从而以朝廷的名义颁布,让全社会共行吗?

    那么如今的社会有没有激进派?当然有,有没有保皇党,自然也有,毕竟工业化到如今不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已,整个社会上大量的中老年人,对于皇帝还是有着如同对待神明的感情,在这种的支配下,许多人都是出于对皇帝的尊重,从而遵从朝廷的命令的,这既然是名义,为什么朝廷上就不能有保皇党呢?

    难不成朝廷是首相一个人的一言堂,徐清认为什么人可以进朝廷,什么人就能进,什么人不能,就不能了?这与皇帝又有什么区别,甚至比皇帝还要来的独断专行,这番说辞,让徐清哑口无言,若他再继续坚持,那么他便成为了独裁者了,这显然不是他愿意背负的名声,同时他也认为,朝廷确实应该各种思想百花齐放,虽然有些思想过于极端,徐清很看不惯,比如说徐安的思想,在徐清看来就有些极端了。

    高度集权,国家由朝廷来支配,这样的国家虽然可以凝结出巨大的力量,但老百姓的生活空间是必然会被压缩的,同时,这样的社会也是单调的,所有的东西都由国家来统一生产,统一贩卖,那么自然就不会有各种各样的品牌来让老百姓进行选择,整个国家的资源被用来冲刺于一些重要的科学领域和重工业,这会使国家在某些领域发展的非常快,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样的社会未免就过于单调了。

    且他们的自由度也会变得特别少,每个人都需要服从国家意志的安排,这样的社会,起码徐清并不喜欢,他认为驱动百姓去工作的,应该是来自于自身的欲望,他们希望通过赚钱去满足自己的生活,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徐安则要把人工作的欲望从自身变成国家,因为热爱这个国家而去工作,不得不说这样做虽然高尚,但着实有些不太可行。

    因为如今的社会尚且还没有具备这样一个条件,在一个大多数人都利己的社会里,你要去建立一个集体主义的社会,这是很困难的,因为集体主义的前提,就是大多数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后,以国家利益作为自己的优先利益,这件事是很难的,就算是在现代,又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后呢。

    除非是遇到国难当头,民族救亡图存的时候了,这样的利国思想只能保持片刻,而不可能永远维持,人是受不了这么长时间,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状态的,这完全是理想主义的范畴,现实社会在徐清看来是根本做不到的。

    但这就是徐安的想法,他所设想中的终极社会就是如此,把人类变成一个如同蚂蚁一样的社会,整个社会,科学家站在最高层,整个人类以科技的发展作为核心,全人类的利益在科学面前都可以放弃,从而让人类尽快掌握更高层次的科技,从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