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淡为官-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小丫鬟见老爷让自己去拿衣服,愣了一愣,然后赶紧跑了出去,不用受罚,对于这个小姑娘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或许这小姑娘从来也没有想过,其实那惩罚她本来就不应该承受,现在凭空诞生,又凭空消失,小姑娘却对那本不应该存在的惩罚消失而感到庆幸,不得不说,这终究是个吃人的社会。

    张合急忙忙穿上了自己的官服,也不带着随从,自己从家门口拿了一把油纸伞便向着衙门走去,身为平阳县城的主簿,他的家距离衙门口只有短短两条街左右的距离,非常的近,等走到门口的时候,张合的鞋子表面甚至都还没湿透,由此也可见,张合是有多么的急切了。

    当张合来到衙门口的时候,此时的衙门里正是人头攒动的时候,所有人都忙着自己的事情,一袋袋的粮食被堆积在府库旁边,七八个人则站在府库里面,整个府库的面积其实并不算小,只是它内部的空间不是一个平面的存放空间,而是一个立体的空间,也就是说,如果要把粮食放进去,必须要采用一层层堆叠的方式,这样一来,虽然可以增加对于空间的利用,可是想把粮食放进去的时候,显然就有了一些麻烦,需要很多的时间。

    而在从粮店中把粮食搬出来的过程中,徐清反复强调的,就是要速度快,要趁着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将粮食全部拿走,以防止他们联合起来,这么做,粮食自然拿的很快,可要想把这些粮食送到府库中排兵布阵,这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当徐清回到衙门的时候,整个衙门口都快被这些粮食给淹没了,人几乎没有了立锥之地,现在已经搬了大约有二十多分钟,张合来的时候勉强有了个可以站的地方。

    可即便如此,如此巨大的粮食数量也让张合感到吃惊,看着粮食被源源不断的拿进府库中,周围来帮忙的伙计们脸上洋溢着的激动笑容,张合在看看这些粮食,不知道为何,他心里的愤怒竟然减轻了。

    他原先也知道那些粮店里有着很多的粮食,可他却不知道竟然有这么多的粮食,心里不由暗自心悸,这么多的粮食,那些在朝廷里做官的人却一粒粮食都不愿意交出来,救济百姓,可真是心黑啊。

    (本章完)

第30章 30。老爷子发威() 
从本质上来说,张合其实是想当个能够为民做主的好官的,可是十多年的官场生涯,让他不仅获得了足够吃喝玩乐好几辈子的钱财,也让他的棱角被时光打磨成了圆滑的曲线,现在的他拖妻带子,家财万贯,这个时候让他为民做主,张合只能站在利益阶级的那一面去思考问题,而得到的答案自然也呼之欲出。

    人命没有官途重要,这就是张合心中得到的答案,所以只看了衙门口这热闹场景一会儿的功夫,张合就强迫自己的视线转移了开来,几步快走便进了府衙,将这番与民同乐的场景给抛诸脑后了。

    一进入正式的大堂,整个屋子里顿时空旷了许多,这里的百姓数量急剧减少,反倒是捕快的数量增加了不少,在大堂的左右两边原本是用来审问犯人的地方此时加了好几张桌子,上面放着一些直言笔墨,几个识字的秀才正在上面写着什么东西,张合瞥了一眼,是账簿。

    张合心中有些惊疑,这些老学究,虽说一个个只是秀才,并且年纪老迈,这辈子想要晋升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可即便如此,他们这些老秀才一个个的谱可是大得很,平时光记得吃朝廷的粮食,想要让他们办事,可都是一副孔子门徒的模样,觉得甚是粗鄙的,现在竟然愿意来执笔做刀笔吏的工作,这可真是平阳县城一大奇事了。

    不过现在张合也没时间想这么多的事情,在大堂的正中央,两级台阶之上,徐清就坐在上面,手上那么一卷卷的卷宗,离得远了些,张合有些看不太清楚,隐约间只能从被折叠的地方看出来这是一本平阳县城的地方志,至于是第几卷,张合就真不摸清了。

    所谓地方志,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文献,中国历朝历代,无论府县大多都会编纂记载,可以说地方志的存在给现在中国保留下了非常多的文献记载,是了解一个地域从古到今发展道路的最好书籍。

    在这样火烧眉毛的时候,徐清却在看着地方志这类闲书,这无疑让张合有些恼火,要是放在平时,看看也就看看了,可现在情况危急到了如此地步,张合自己都是如临深渊的状态,徐清竟然还有如此雅静,这让张合有些气急,对着徐青很是讥讽的说道:

    “徐大人真是好心境啊,在这平阳县城做出如此大的动作,竟然还有闲暇时间看书,不知大人是不是不知道死到临头这几个字怎么写啊!”

    人在仔细阅读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徐清也是如此,尤其水像地方志这类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的书籍,想要从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往往需要不停的寻找,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就让徐清在张合刚进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张合,直到张合说话了,徐清这才抬起了头,注意到了这位满脸怒容的张衍之。

    张合为什么生气,徐清心里自然明白,作为一名保守派的官员,徐清这样的做法在张合的眼里无疑是无事生非的典型,他看不惯也是正常的,再加上大量的粮食进入府库,这让徐清现在的心情非常的好,所以对于张合的讥讽,他也没怎么在乎,把手上的地方志合了起来放在书案上,一边站了起来,一边笑看着张合轻松的说道:

    “衍之兄,为何出口便言生死啊?”

    “徐大人,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张某可早就跟你说过,这粮食要是动了,你现在可怜的灾民可就是我们未来的写照啊!你怎么还能妄自下令查封呢?徐大人,我们现在赶紧把粮食送回去吧,我和几个粮店掌柜的还算相熟,到时候好言劝上一劝,也就没事了,岂弟啊,切莫意气用事,坏了自己的前程啊。”

    张合的这一番话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来说,可谓是苦口婆心了,其实那些粮店掌柜,张合是一个也不认识,倒不是他不想认识他们,而是这些粮店掌柜本就心比天高,根本就不愿意结识他这个下等县的主簿,可即便如此,在徐清的面前,他还是说了这番话,就是想告诉徐清事情还有转机,到时候两个人多劝劝,也能挽回一些损失。

    可以说,张合那么做,是会损了自己的威望和面子的,这两样东西对于当官的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可是要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不得不说,对于徐清,张合还算挺够意思的。

    “趋炎附势之辈,狗仗人势之徒,这光明正大的府衙上,哪来的狗叫?!”

    张合的苦口婆心刚说完,徐清还没讲话呢,从张合的左侧立马传来了一声断喝,言语之间无不是在嘲讽着刚才张合所说的话,语言之激烈即便是徐清都有些担心张合会不会直接动手打人。

    张合也确实很生气,我在跟县令讲话,哪个不开眼的敢这么埋汰我,愤怒的转过头去,准备好好的教训教训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可一转眼,看见骂人的人是个鹤发童颜的老者,此时正看着自己,手上拿着笔正悬空着没有落笔,显然,这位大声痛骂自己的人,正是那些秀才中的一人,张合张了张口,终究还是闭嘴了。

    他倒不是怕秀才,张合自己也是有功名的,对于秀才的身份,他可以保持尊重,但是秀才也得对他这个地方父母官保持敬重才行,现在眼前的这人说出如此一番难听的话,换了谁,都是会施以惩戒的,可张合却没有那么做。

    其中原因,倒不是张合不想做,而是张合不敢做。

    这位老秀才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本事,奋斗终身,最后也就混了个秀才,可他的儿子却是了不起,如今年仅三十六岁,就已经高居协忠大夫,这可是五品官,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成就如此大事,假以时日,如果仕途顺利的话,即便是当宰相也不是不可能的。

    也正因为他的儿子身居高位,张合对他的父亲,也就是这位骂人的平日里就是格外照顾,朝廷发的禄米基本就不会少了他们家的,所以看到这副面孔,张合就闭上了嘴。

    像张合这样的官迷,要让他去得罪比他大的官儿,难如登天。

    (本章完)

第31章 31。一封信递上() 
“衍之兄,跟我去书房如何,此处人多口杂,不是议事之良所啊。”看着这老秀才竟然说出那么一番惊人的话,徐清心里也是吓了一跳,据他跟张合相处下来的时间来看,这可不是一个善茬,虽然平时里温文尔雅的,可要是给他一副金丝眼镜,简直就是标准的衣冠禽兽,这老头竟然敢这么大声的喊,不得不说,徐清心里是敬佩的。

    起码这老头是喊出了自己心中不敢说的东西,此时的徐清可不知道这老头的背景有多么的大,只见张合瞪了这老秀才一眼,还没来得及说上话,徐清赶紧搭腔说道,这些老者可都年过古稀了,尽管只是平民黎庶,跟实权者不可同日而语,可好歹他们是自己请来的,要是让张合臭骂一顿,徐清可真就要愧疚了。

    在徐清的脑袋里,他可没有想过秀才这个功名有多么的大,通过电视剧的了解,秀才在徐清的眼里,也就是初中生的水平,跟一财政局局长顶牛完全是找死,可在这个时代,真正的秀才,绝大多数都是地方上的乡绅,拥有着数量不少的土地,不仅有钱还享有一定的政治特权,可以说是宋朝的人大代表了,一个主簿想要光凭口舌之利便破口大骂是决然不可能的。

    “那好,徐大人,请。”张合被这老秀才那么一骂,他还还不了口,本也就不想在这待了,正所谓想睡觉,徐清就递来了枕头,张合忙不迭的就答应了下来,躬身向着后衙一指,倒是比徐清更像这府衙的主人了。

    “请,请。”看到张合那么热情,徐清有些没懂,以为是张合卖了自己一个面子,便也就稀里糊涂的跟着张合一起走进了后衙之中,一进入后堂,整个四周的环境顿时安静了不少,仆人见自家老爷走了进来,很是子爵的将连接前厅房屋的竹帘一放,外面的声音便又压低了不少,伴着雨滴打在芭蕉叶上发出扑簇簇的声音,那吵闹声便完全消失了。

    “徐大人,我刚才说的可都是肺腑良言,那些朝堂之上的大员如何看待我等地方官,难道岂弟真的不知道吗?我等与其说是陛下之良臣,倒不如说是朝堂诸公之鹰犬罢了,只要衮衮诸公一句话,便可定我等生死!岂弟,你是真不怕死了吗?”

    一进这大门,张合便再也忍不住了,看着徐清一脸的恨铁不成钢,徐清看着他,轻轻一笑,自从决定如此做之后,他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只想在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做一件有用的事,便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张合的话对他来说,无异于是隔靴搔痒,没有半分用处。

    不过对于张合这份苦口婆心,徐清的心里还是很感动的,徐清伸出手重重的握着张合那双保养的非常白皙的手,很是真诚的说道:“衍之兄所言,我亦有所知,数千袋粮食,上千万钱财在我的手里灰飞烟灭,想要杀我,再正常不过了。”

    “既然知晓其中凶险,为何…”看着徐清那坦然的态度,张合的心里更加紧张,可话还没说话,徐清便笑了,这一笑是如此的轻松,仿佛看穿了张合的内心一般,这让张合心里不自主的慌了,后面劝解的话再也说不出口,徐清看着他,很是轻松的说道: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城外洋洋洒洒,二十余万人,若我不救,还有何人能救。老天?还是远在汴梁城的诸公?”徐清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在否定老天和那些聪明绝顶之人,还是在否定自己妄图以蜉蝣之力撼动苍天穹庐的自大,继续说道:“衍之兄,这是我即将要给安抚使大人送去的信,您看一看吧。”

    “信?”

    徐清口中的话,张合曾经也讲过无数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在激愤中,讲述自己的不幸给好友任安的一封信中所写到的句子,读起来只要是读书人便会热血澎湃,这也是张合曾经在读这句话时的感觉,可此刻听徐清将这句话念出来,张合竟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洒脱,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做下必死决定的人会用的语气!

    这让张合在从徐清的手上接过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充满了一种使命感,他双手合十仿佛是在叩拜着什么,然后双手郑重接过,如同这不是一封报告信而是一道圣旨一般,那信封到了张合的手里,张合没有直接打开看,而是用手轻轻的撵了一下,他能感觉到,信很薄,可以估摸的出,徐清写的内容不会太长。

    ‘一个将死之人,到底写了什么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张合打开了这封徐清交给他的信件,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抬起了头,看着徐清,睁大着眼睛,仿佛要看透徐清这个人似得。

    信件如他所料非常的短,加在一起,总共不过一百来个字,通篇表达的内容也非常简单,张合看到的第一眼都差点以为是别人写的,文笔实在是太差了,简直就是乡野莽夫才会写出来的东西,要不是从徐清的手中亲手接过的,张合估计自己会直接把信扔在地上也说不定。

    不过字迹的丑陋和文笔的简约并不妨碍这封信给张合所带来的震撼,整封信的内容非常简单,讲的就是一件事,查封粮店是我干的,与其他所有人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就是徐青在这封信中所写的内容,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做任何的辩解,没有一个字是在说自己是多么殚精竭虑,迫不得已,看完这封信张合的第一反应就是徐清简直就是在求死,写这封信,仿佛不是在求情而是在嘲笑那些朝堂诸公似得。

    多么滑稽的事情,一个从七品县令嘲笑满朝衮衮诸公!

    可等张合再看一次时,不知道为什么,这简单的白纸黑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