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刀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刀锋-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九点钟的时候,柏卫国终于观察到,敌人在营地外围又增加了三个潜伏的暗哨,这证明了柏卫国的猜测是正确的。但柏卫国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对他的袭击计划明显又增加了难度。

    巡逻队、明哨、暗哨的组合,想要在不惊动敌人警戒的情况下,摸进敌人营地,显然有很大的难度。

    特奶奶的,这个破乌龟壳还挺结识!柏卫国心里暗骂。

    不过,柏卫国很快就笑了,因为他发现,敌人的几个暗哨竟然陆续都点起了烟,香烟忽明忽暗的火光,在黑夜里就像灯塔一样明显。

    敌人虽然加派了岗哨,但他们还是在心理上,放松了警惕。他们或许认为,在远离前线的后方,他们是绝对安全的。

    柏卫国耐着性子继续观察,直到凌晨四点,他彻底摸清了敌人明暗岗哨的交换班时间,才悄悄的撤了回去。现在袭击方案,已经在柏卫国脑海里慢慢形成,就剩下确认重点目标在不在营地了。

    阮文欢这几天总是莫名的感觉有些心神不宁!

    前一段时间他做出调整特工团的作战方向,改由特工团独立作战为配合前线驻守的各师进行对中*队守卫的阵地的袭扰战后,他们特工团竟然连一次战斗都没执行过。

    因为整个战区内的其它各个部队,除了接到第二军区命令的327师,其它各部队对特工团这种放下身段的配合并不买账。

    而327师虽然接到了命令,实际上也非常的不配合。

    一向自认为是王牌的316a师的师长黄世永少将,甚至把状告到了他们现在所在的第二军区司令官吴立将军那里。

    他认为特工团这个做法,是在掩盖他们的无能。在中*队的严密戒备下,特工团损兵折将,已经无法独立完成他们的任务,所以才想借其它部队的手在证明他们存在的价值。

    是明显的抢功行为,想要借此来掩饰他们特工团的无能。

    第二军区司令官吴立将军,为此特别召见了阮文欢。

    虽然他并没有因为黄世永的告状而训斥阮文欢,但言语间,似乎也隐隐的认同了黄世永对特工团的看法,认为他们特工团无法打开局面,就是因为他们的无能,这让阮文欢气愤难平。

    在猴子国的整个军队系统中,特工部队一向被认为是精锐中的精锐,如今却被人小看了,还认为他们与其它部队抢功,这是对特工团天大的羞辱。

    如果别人这样认为也就罢了,吴立中将也这样看,就太不应该了。

    他的特工团在这段时间暂停向中国境内实施行动时,可是上报到第二军区,经过吴立中将批准的,协助327师在一线阵地实行骚扰战术的命令也是吴立中将签发的。

    阮文欢的父亲,曾经是吴立将军的老部下,当年他父亲去世后,阮文欢姐弟三人相继入伍,也都是吴立将军一手办理的。

    阮文欢认为这次吴立将军虽然没有训斥他,只是代表吴立将军已经不再把他视为子侄,是他失去吴立将军信任的一种表现。

    他会有这种想法,是他一向来认为,越是自己信任的人,就越是会骂的凶。爱之深才会责之切么,就如同他在苏联受训时,他的教官对他的严格程度远超其它同时受训的同胞,就是因为他的教官欣赏他。

    眼下,对中国边境地区的情报搜集工作开展的也非常不如意,加上其它部队不愿意配合,使得他的特工团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些无所事事。

    这样的状况让阮文欢格外的不爽!

    人和许多的动物都有一种对自己面临危险时的准确直觉。特别是一些常年与危险打交道的人,这种直觉分外敏锐,而一些习惯安逸,很少涉险的人,这种感觉会慢慢的退化。

    阮文欢的这种心神不宁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面临危险时的直觉。

    但阮文欢忽视了,这一来是他误以为,他这是由于最近特工团的各项行动开展的不顺利引起的他的内心的焦灼。二来是中*队在这几年与他们进行的边境战争中,所有的行动都从没脱离过炮火的射程范围。

    也就是说,依据以往的经验,中*队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在中*队的火炮射程之内的,这保证了执行任务的中*人,在遇到危险时,都能得到炮火的掩护和支援。

    而他阮文欢的团部驻扎地,距离中*队炮兵的火炮覆盖区域还远着呢,他习惯性的就没考虑中*队会派出小股部队深入到如此纵深的区域执行任务。

    换句话说,依据以往的经验产生的惯性思维,让阮文欢失去了该有的警惕,注定了他的最终结局。

    和往常一样,阮文欢在熄灯号吹响之后,循惯例和他的副团长兼参谋长,政治副团长以及技术副团长做了个短暂的碰头之后,回到了团部里间的帐篷。

    他右手把玩着一把刻着梁赞伞兵学校徽记的伞兵刀,左手端起一杯红酒,躺在一张躺椅里,眯着眼想心事。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一刻,柏卫国带领的小分队成员,已经悄悄的潜伏到了他的营地附近,在几个小时后,就会对他的营地发起致命的一击。

    通过这两天的观察,柏卫国的侦察小组确认了在这个营地中,有两名大校和七名中校。

    依据情报,敌人的军衔等级中没有上校军衔,柏卫国以此确认,此刻营地中,敌人最少有两名团级军官和七名正营级或副团级军官。应该说,敌人特工团的主要军官应该都没有离开团部。

    目标确认!

    柏卫国开始按照他的计划布置行动。

    整个行动的第一步,是侦察小组的三个人分别潜伏到敌人的三个暗哨位置,在凌晨四点,敌人暗哨换班之后,先摸掉三个暗哨,然后向敌人营地门口的岗哨靠拢。

    李荣浩带领攻击组,潜伏到敌人营地的右后方,等待敌人的六人巡逻队走到这个位置时,用匕首和67式微声手枪解决掉敌人的巡逻队。这个位置是敌人弹药库岗哨的死角,敌人团部的帐篷正好挡住了视线。

    等李荣浩得手之后,侦察小组用67式微声手枪近距离干掉门口的岗哨,同时,攻击组剪断敌人营地的铁丝网,从营地右后方进入,依托敌人的帐篷接近弹药库哨兵,并解决掉。这样,整个营地就会成为一个不设防的营地。

    到这一步,计划会根据情况有一些变化。

    如果敌人的弹药库有足够的炸药,那么就要在敌人的所有帐篷外埋设炸药,把敌人一锅端了。

    如果没有,那就只摸进敌人团部,消灭掉敌人后,搜集走敌人的所有文件地图后撤退。

    整个行动由侦察组和攻击组完成,支援组将在距离营地大约四百米的位置,带着机枪占领一座民房的屋顶,设立阵地,在万一敌人被惊动的情况下,火力支援小分队撤退。

    行动的风险,一是能不能在悄无声息中,清理掉外围的敌人暗哨和巡逻队。二是在行动过程中,要防止万一有起夜的敌人,无意中走出帐篷,发现小分队的行动而报警,毕竟整个行动的人手太少,无法控制住每个帐篷。

    从清理外围到整个行动结束,柏卫国限定时间为三十分钟,因为大约五点,敌人的炊事班就要起来做早饭。

    对于撤退方案,柏卫国也做了两个。

    一是行动顺利,那就抢一辆敌人的汽车走,柏卫国带领侦察组断后。

    二是如果行动不顺利,中途惊动了敌人,那么各个小组分散撤退,进入山区摆脱敌人的追击,支援组负责第一阶段的掩护,侦察组负责第二阶段的掩护。

    对于这样一个行动方案,大体上,大家都没有意见,就是在撤退环节,金明衡提出了异议。

    整个行动都是以侦察组和攻击组执行,支援组只负责监视和万一情况下的掩护,那么,金明衡认为,撤退阶段的掩护断后,也应该完全由他们来负责,而不是最终都由柏卫国带领的侦察组来执行。

    但金明衡的异议被柏卫国否决了,对此,金明衡虽然心有不甘,也只能执行。因为柏卫国再次祭出大杀器,你们谁会说敌人的话?

第32章 火烧连营() 
凌晨两点点,小分队在柏卫国的率领下离开临时营地开始了行动。

    按照计划,柏卫国与高炀和刘明远分别迂回到敌人暗哨的后方,然后借着夜色的掩护,匍匐靠近敌人的暗哨。他们必须在敌人暗哨四点钟换班前,潜伏到预定位置。

    敌人的营地设在郊外,四周并没有什么建筑物的遮挡。好在营地四周,和几乎所有的城镇一样,城郊大部分都是菜地。

    柏卫国、高炀和刘明远三个,借助菜地的沟陇在黑暗中慢慢的爬行,各自向分配的目标接近。

    在距离敌人营地大约三百米的地方,有几棵芭蕉树,柏卫国负责的暗哨,哨位就在芭蕉树的树后。

    当柏卫国借着菜地的一段排水沟爬到附近时,悄悄探起头来,才愕然发现他的目标正背靠着芭蕉树上坐在地上,从目标嘴上或明或暗的烟头显示,目标正正面对着他所在的方向。

    柏卫国看了看身后,除了他用作掩护的这条田埂之外,并没有其它遮蔽物,要退回去绕路有些困难。

    只能冒险了!

    柏卫国心里暗自对自己说。

    继续顺着田埂慢慢向前挪动,柏卫国支楞起耳朵,仔细的捕捉着前方敌人的轻微响动。他不敢抬头,生怕被敌人视线正好看到。

    一米、二米、三米。。。。。。,终于,柏卫国爬到了距离目标大约七八米的位置上。

    菜地的尽头有几蓬芋头,柏卫国一直爬到芋头后面,才借着芋头大而园的叶子的遮挡,慢慢探起头来。

    敌人依旧靠在芭蕉树上抽烟,丝毫没有发觉危险的临近。

    柏卫国耐心的等待着机会。就在敌人一根烟抽完,再次掏出火柴,低头点下一根烟的时候,柏卫国在地上抓起一个小土疙瘩,扬手抛向芭蕉树的后方。

    土疙瘩落地的声音吸引了敌人扭头去观察,就在烟头的火光划出一道弧线,显示敌人已经扭过头去的那一刻,柏卫国像颗出膛的炮弹一样,拔出伞兵刀从隐身处弹身而起,扑向几米外的敌人。

    伞兵刀划断了敌人的喉咙,刀口处血液喷溅的“嘶嘶”声,在静谧的夜里格外清晰。

    现在高炀和刘明远他们怎么样了?柏卫国很想摸过去瞧瞧,但最终还是按照原计划,向营地的大门口摸去,他决定在大门口附近的预定集结点去等候。

    这个时期,我军在单兵通讯上还没任何装备,电台只配属到了营连一级。步话机虽然配属到了班排,但猴子国有大量的同款设备装备,都是以前我们支援给他们的。

    在前线,经常出现敌我在同一个频道里,各喊各的情况。特别让人无语的是,猴子国的语言,说话频率快,常常是频道被他们霸占,我方根本无法使用。甚至有连接备用频率,也被他们占据的状况出现。好在双方语言差异很大,还能勉强使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分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显然就出现了问题。

    柏卫国无法得知他的队员们各自的情况如何,但却也没办法。好在敌人的枪声没响,应该还没有出现意外。这也是柏卫国是计划的制定者,却自己首先想不按计划执行,回头去察看战友们的进展的原因。

    总算还好,在柏卫国到达预定集结点后不久,高炀和刘明远也先后摸了过来。

    现在就看李荣浩的了。

    判断李荣浩他们是否得手就要容易多了。敌人的巡逻队绕营地一圈的大致时间为十至十五分钟,柏卫国在到达集结点后,就在默默的计算时间,只要过了二十分钟敌人的巡逻队还没出现,而李荣浩他们埋伏的方向也没响起枪声,那么他们就应该是得手了。

    当柏卫国估算着时间差不多了之后,轻轻拍了拍一旁高炀的肩,做了个上的手势,高炀就蹑手蹑脚的向门口的岗哨潜行过去。用67式“噗,噗”两枪结果了两个门口的岗哨。

    由于准备充分,行动执行的非常顺利。

    在敌人的军火库,也找到了足够的炸药,只是引爆用的雷管只有火雷管,就是说只能用导火索引爆。

    仓促之下,柏卫国只好调整计划,在引爆距离远的那些帐篷门口,埋上几颗地雷。

    在李荣浩带着攻击组成员们在各个帐篷外面安放炸药和布雷的时候,柏卫国带着高炀和刘明远摸进了敌人的团部,可整个团部里,除了里间帐篷里的一个大校外,还有一个大校和那五个中校一个都没看到。

    用匕首解决了还在梦中的阮文欢之后,柏卫国看到了阮文欢手里那把在睡梦中都还拿在手里的军刀,他毫不客气的从阮文欢手里,把那把刻着“梁赞伞兵学校”徽记的军刀拿了下来,收进了自己的背囊。

    让高炀留在里面搜集敌人团部的各种文件和地图,他和刘明远一阵风似的卷出了帐篷。

    柏卫国急忙从敌人团部出来,为的是要找到另几个军官在营地里的住处。虽然干掉了一名大校,可是不是敌人的团长?他不知道,如果这只是个副团长之类的军官,虽然等会引爆炸药,剩下的军官也会非死即伤,可这就太侥幸了,这样没把握的事,柏卫国实在心里没底。

    显然,敌人的军官们在入夜后离开了指挥部,由于敌人营地的照明情况不佳,柏卫国他们在事先观察时并没有发现。现在柏卫国唯一能确定的只是这几个军官没有离开营地,因为入夜后,灯火通明的营地门口,没有看到有车辆和军官离开。

    “头儿,找什么呢?”

    柏卫国和刘明远分别在敌人帐篷里摸进摸出的举动,引起了刚在敌人团部边上的警卫部队帐篷外安好炸药的王汉生的注意,他向柏卫国轻声问道。

    “团部里,只有一个目标,正找另外几个呢!你炸药都安好了?”柏卫国轻声反问道。

    “我负责的都安好了。”王汉生回答柏卫国。

    “那好,左边的那几个帐篷你也去找一下,看看穿的和挂着的军服上的军衔,别认错了,发现目标就来告诉我。不要轻举妄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