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刀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刀锋-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能行的!医院准许我归队,就说明我的伤已经没问题了。”

    见到柏卫国拒绝了自己,宗智骏急了,声音也不自觉的大了起来。

    “你嚷什么?你想过吗?在任务过程中,你的体力不支,不仅你会送命,还会连累整个小队都陷入危险。这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吗?我知道你军事素质好,不然也不会担任一排长,可你的身体条件,眼下确实不合适。”

    柏卫国的神色严峻起来,听柏卫国这么说,再看看柏卫国严峻的神色,宗智骏不说话了,泱泱的走回自己的床铺。

    柏卫国很快就确定好了小分队的成员。十二个人的小分队,柏卫国挑选的都是中队里各个班排的战斗骨干,绝大多数都是班排长。他把小分队分成了“侦察组”、“进攻组”、“支援组”三个战斗小组,确定了三个战斗小组的组长。

第28章 阵地重逢() 
小分队队长当然就是柏卫国,他自己带领二排副排长兼四班长“金乌”高炀和二排五班长“黑猴”刘明远三个人为“侦察组”兼开路尖兵,柏卫国兼任“侦察组”组长。

    一排副排长“耗子”李荣浩带领三排八班长蔡军、一排三班长王汉生、一排战士二班副班长机枪手欧德彪、中队卫生班副班长边风华、一排一班战士柴乐凯六个人为“进攻组”,“进攻组”组长由李荣浩担任,边风华兼任卫生员。

    四排长金明衡带领一排战士三班副班长孙立群、四排战士十班班副班长于金鑫三人为“支援组”,组长自然是由金明衡担任,孙立群兼任报务员。

    在小分队的武器准备上,侦察组三人全部是一长一短,一支56式冲锋枪和一支手枪,除了柏卫国带的依旧是那支配发的54手枪外,高炀和刘明远都带的是67式微声手枪。李荣浩带领的进攻组除了机枪手欧德彪带了56式班用机枪外,其它都带的是56式冲锋枪。金明衡的支援组三个人,除了各带一支56式冲锋枪外,金明衡和于金鑫还各带了一支85式狙击步枪,孙立群背了一部电台。

    此外,柏卫国还请参谋长覃建华帮他搞来了几套敌人的军装,并要求把配发的67式手榴弹全部换成了我军刚刚定型生产的82式全塑无柄钢珠手雷。这种手雷重量和体积都只有67式木柄手榴弹的一半,重量轻还便于携带,尤其方便用来制作诡雷。柏卫国的目的就是减少每个分队成员携带物资的负重。即便如此,加上必须要携带的绳索、定向防步兵地雷、折叠式担架、工兵锹等必需品,整个小分队的平均负重依然超过了五十公斤。

    原本柏卫国是考虑过化妆渗透的,不过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们扮不像。敌人虽然都穿军装,可他们大多不穿鞋。可我们的战士不仅不习惯光脚,即便光脚也走不了这儿的丛林和山路。这样一来,只要遇到的敌人稍微仔细点,他们马上就会露馅,既然这样,化妆假扮敌人就毫无意义。

    人员确定之后,柏卫国一面等待命令,一面就开始了对这支小分队进行强化训练。主要就是训练体能和辨识上山有那些植物可以食用,此外就是强化的语言训练,一些敌人的常用语和军事术语。柏卫国不要求他们马上能说,但要求能连蒙带猜的明白大概的意思。在这点上,柏卫国也不知道学了有没有用,毕竟大家穿着我军的军装,遇到敌人肯定瞒不过去,可柏卫国觉得,能听懂点敌人说什么,总没有坏处。

    柏卫国制定的渗透袭击计划,在经过李洪国向前指首长亲自汇报和解释后,得到了批准。正如事先政委刘湘山担心的那样,前指首长对这个任务结果不确定的计划颇为不满。若不是李洪国亲自带着计划来汇报,这个计划就要被前指轮值的总指挥章太行将军否决了!

    在章总指挥眼里,这个十二人组成的小分队有些不尴不尬,要说是渗透侦察,似乎十二个人太多了点,要说是袭击敌人的团指挥部,这人数又好像太少了点。要知道,作为一个团级的指挥部,警卫部队加上团部司令部人员和各个直属队,在团部附近,敌人数量少说也会有至少四五百人。十二个人的小分队发起袭击,很难落着好,没准连敌人团部的外围防御都冲不破。有了这样的看法,柏卫国的计划就越发的看上去有些儿戏了。

    好在李洪国在当面汇报时说的两点理由让章总指挥动了心。第一个理由,是我军目前缺少这样渗透敌后的袭击战例,柏卫国的小分队这次即便没能成功,只要能大部分平安归来,就能为以后实施类似的计划,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参考。第二个理由,是这一次的袭击敌人团指挥部的行动,在我军与敌人交战这几年来,从未有过,敌人绝对不会对类似的袭击做好什么防范,出其不意的突袭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李洪国这两个理由的背后潜台词,就是失败了,最大的损失也就是一支十二人组成的小分队。如果成功,就不仅是战果巨大了,对敌人心理上的震撼也同样巨大。因为只要击毙阮文欢,这会是近年来,击毙敌人级别最高的军官,而且是在敌人的纵深大后方。估计,从此以后,就算那些呆在敌人首都的高官们,也会睡不安枕的。而且,只要端掉敌人特工团指挥部,还能有效的遏制住敌人对我方纵深的袭扰行动,给他们以最大的震慑。以小的代价,博取最大的战果,这一向是我军最乐意做的事情。最关键的是赌注并不高,章总指挥是真的动心了。

    时间已经是四月初,经过了十多天的强化突击训练,小分队出发了。在南方,进入五月就进入了雨季,柏卫国要赶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任务,不然一旦雨季来临,无论是行军、潜伏、作战,都会给他和他的小分队带来不少的麻烦,这绝对是柏卫国不愿意看到的。

    徐晓军抬手看了看手腕上手表显示的时间,把烟蒂丢进身边的一个空罐头盒里,抓起望远镜,一丝不挂的慢慢从猫耳洞里摸出来,上了阵地。他接到团里的通知,今天有一支友军小分队要从他负责防守的799高地通过,要他在小分队通过时,配合掩护一下。在799高地的右前方,有一条山隙,也就是两座山间的一条深沟。这条山隙穿过敌人两座山上的阵地,通往敌人防线的后方,这里是柏卫国选中的渗透突破口。

    徐晓军在进攻965高地战斗后的进攻799高地等一系列战斗中表现出色,现在已经被提升为副连长,率领他原来带领的二排另加两个班的兵力,扼守着902、799、847三个相连的高地阵地。在兵力布置上,徐晓军把两个班分别放在799高地和847高地上,把主力的二排整体部署在902高地新建起来的坑道里。而799高地在这三个相连的高地中最突前,就成了敌人最易于偷袭的目标,徐晓军就亲自镇守在799高地上。

    猫耳洞潮湿阴暗,长时间猫在里面不见阳光,加上这里白天闷热,以及蚊虫肆虐,几个月下来,徐晓军和他的战士们都染上了各种各样的皮肤病,尤其是烂裆。所以,逐渐的大家在阵地上,都习惯了赤身露体。只有到了晚上,温度降下来感觉寒冷的时候,才裹上件军大衣驱寒。不过,徐晓军驻守799高地、902高地和847高地还算好的,他们的猫耳洞比较大也比较深,他们距离敌人的阵地还比较远,并不容易被偷袭,相对比较安全。

    最主要的,是这几个阵地的后勤补给线比较通畅。比起那些喀斯特地貌的石山,猫耳洞只能利用天然小溶洞加上沙袋构筑,遇上雨天只能泡在水里的,和那些距离敌人阵地只有几十米,随时有可能被敌人投进来的手榴弹暗算的猫耳洞阵地,以及那些后勤补给线被敌人封锁住的阵地,徐晓军守卫的阵地算是好地方了。

    柏卫国想到了会在799高地遇到以前连队的战友,却没想到率部镇守这里的竟然是发小徐晓军。当他看到头发老长的板结成一绺一绺,光着身子挂了个子弹袋,手里拎着支冲锋枪的徐晓军时,差点没认出来。柏卫国说不出这一刻他心里是什么感觉,有见到徐晓军还活着的高兴,有见到发小的激动,有匆匆一唔马上又要各奔东西的怅然,也有一些感慨。如果他没去侦察大队,或许,他现在也和徐晓军的形象差不多。

    “开阔地左方布有雷区,你们要从正面那里悄悄的过去,那条沟的沟底,敌人也布了雷,你们下去时要小心别踩上。现在还不合适走,天还没黑透,会被对面阵地的敌人观察到,你们就在这里战壕里歇一会吧。等夜色再暗些再通过。”

    徐晓军趴在战壕边上,向柏卫国说道。他没问柏卫国他们要去做什么,只要看看这个小队的人,他也能猜出个大概来。柏卫国的小队,全都穿着迷彩服,戴着迷彩钢盔,脚上高腰的帆布胶鞋,背着沉重的行军背囊。他们身上没有任何我军的标志,特别是他看到一个战士还背着一部电台,而不是他们通常使用的步谈机,就能说明他们此行的距离不会短。穿越敌人防线,而且距离会很长,要去做什么,还用再猜么?

    听了徐晓军的话,柏卫国没说话,只是卸下背囊,回身对小分队成员们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们休息。然后他也靠着战壕壁坐了下来,随手摸出包烟,自己抽出一根,然后向徐晓军递了过去。徐晓军也坐了下来,两个人谁也没说话,就这样并排坐着,默默的抽烟。

第29章 渗透潜入()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不管柏卫国还是徐晓军,他们在目睹了太多的死亡和离别后,无论是性格还是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刻,他们之间并非是没有话可说,相反,他们都有一肚子的话和感触想对对方说。可在一线阵地上的意外相聚使他们默契的同时选择了沉默,此刻他们更珍惜现在短暂相逢的每一刻每一秒。在这一刻,似乎说任何的话都是苍白和多余的。

    柏卫国此行,能不能活着回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徐晓军虽然没问柏卫国去执行什么任务,但他也猜出了个大概,自然也清楚柏卫国此行的危险,这似乎又是一次生离死别!

    那么,这有可能是他们兄弟最后的相聚,他们应该珍惜的,是他们兄弟在一起的机会,这是上天的恩赐。至于说些什么话,这已经不重要了。

    当第三支烟燃尽的时候,柏卫国抬头看看天色,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他拍了拍徐晓军的肩膀,站起身来,拿起背囊背到背上。小分队成员们看到柏卫国的举动,也都默默的起身,收拾和检查行装。

    “活着回来!”

    徐晓军也站了起来,立正向柏卫国行了个军礼。光着身子挂着子弹袋和枪,只有脚上穿着胶鞋,加上乱糟糟的头发,徐晓军敬礼的模样,分外滑稽。

    但柏卫国一点也没觉得可笑!

    “你也要活着,等我回来!”

    柏卫国回了个礼,然后率先跃出战壕,躬着身向阵地正面的开阔地摸了下去。

    “你们等我在下面发出信号再下来,如果我触雷,金明衡你带他们按原路返回,任务取消!”

    799高地左前方的山隙,这里是一道断崖。放下绳索,柏卫国在下了这个命令后,拉住了想第一个下去的刘明远,自己第一个爬了下去。

    徐晓军告诉他,沟底可能有敌人布的雷区,他不想让别人去冒险。同时也是他自信,在这个小分队里,他的摸排雷技术是最好的。

    柏卫国一手拉着绳索,一手抓着崖壁上突出的石头,一只脚慢慢的向下探着,仔细的感知着脚上传来的感觉。在快到崖底时,他越发的小心。

    如果敌人在崖底布雷,那么,接近崖底的这一段是最危险的。

    只要踩着雷,不管是那种地雷,拌发雷、踏发雷还是反步兵定向雷,等待他的结果都是非死即残,因为他此刻悬在崖壁上,既无法排雷也无从躲避。

    直到他的一只脚踏踏实实的踩在崖底坚硬的石头上,他悬着的心才终于放回肚子。

    下到崖底的柏卫国从背囊里拿出探雷器,开始仔细的搜索。在距离他下来的地方不到一米的崖壁上,他发现了一颗拌发雷。

    柏卫国的背上瞬间冒出一片冷汗,心里暗呼侥幸。刚才下来的地方再偏一点,这颗拌发雷他绝对躲不过。在探查了大约十平方米的崖底,找出两颗地雷后,他向崖山发出了安全的信号,小分队成员们,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沿着绳索下崖。

    队伍前进的速度很慢,柏卫国让刘明远走在最后,他自己负责开路,然后把挖出的地雷向后传递,让刘明远换个地方再埋下去。这是为了不让他们经过的通路,变成敌人偷袭守在799高地的徐晓军的通路。

    这条不到五百米的山谷,小分队摸着黑,花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才走完。

    走出山谷,出现在小分队面前的是一条沿着山脚蜿蜒向南的公路。

    公路的另一边,是一个山间的小盆地,依稀可以看出是一片稻田。

    小分队没有走公路,而是从稻田的田埂,快速的穿过这个小盆地,用最快的时间,远离山谷两边上山的敌人阵地。当天蒙蒙亮的时候,小分队已经到达了敌人阵地后方大约五公里的一座小山上。

    小山距离双方交战的一线阵地已经有些距离了,所以并没有经受炮火的洗礼。上山林木茂盛,很适合小分队隐蔽。经过一夜跋涉的柏卫国决定在这里短暂停留,休息一下,补充些水分。

    小分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在各个方向上设立警戒哨。

    小山的山脚,那条柏卫国出山谷时看到的公路,在这里经过。

    天亮了,山脚下的公路上,开始有车辆经过。这是敌人给前线阵地拉弹药和给养的车辆。

    柏卫国在山上看着这些偶尔经过的车辆,一个大胆的想法跳进了他的脑海。他马上叫来高炀和刘明远,向两人做了一番交代。

    听了柏卫国的交代,刘明远向柏卫国伸出大拇指比划了一下,开始和高炀一起从背囊里翻出敌人的军装换装,然后悄悄的向山下摸去。

    在到达山脚后,他们两个脱掉鞋,把鞋子在草丛中藏好,然后背着枪,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