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194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莫斯科1941- 第5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坦克连的坦克就停在了路边的一块空地上,坦克兵们纷纷打开顶盖,从炮塔里钻了出来,他们站在自己的坦克旁,默不作声地望着土路上缓缓行军的难民队伍,心里不由百感交集。

    “连长同志,”一名年轻的坦克兵,好奇地问迪亚琴科:“他们这是要逃到什么地方去?”

    对于坦克兵的这个问题,迪亚琴科摇了摇头,苦笑着说:“我不知道。我估计这些逃难的难民们,也不知道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在什么地方。”

    他的话刚说完,还没等年轻的坦克兵再问,空中便传来了炮弹划破空气的呼啸声。一听到这个声音,迪亚琴科立即扯着嗓子喊道:“隐蔽,快点隐蔽。”

    迪亚琴科的话音刚落,炮弹就落在距离坦克二三十米的地方爆炸。坦克兵有的就地卧倒,有的则从坦克的底部钻进了坦克,准备将坦克从遭到炮击的区域开走。

    而正在行进中的难民们,被骤然而至的炮击吓坏了,他们高声喊叫着四散奔逃。运气不好的人,正好冲向了炸点区域,立即就被横飞的弹片削倒。中弹倒下的难民里,有的当场就死去了,而有的则被炸断了一只手臂或者一条腿,倒在地上大声地惨叫着。

    不过德军的炮击只持续了片刻,不知炮手是担心误伤到平民,还是以为停放在这里的坦克,是属于他们自己哪支部队的。打出的二十几发炮弹,造成了一百多平民的死伤,其中当场死亡的就有六七十人,而倒在地上的伤员,由于既没人救护,又缺少药物,不少人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迪亚琴科见到眼前的这番惨状,也是无能为力,就在他准备命令坦克转移时,却意外地发现少了两辆坦克。他连忙命令报务员用电台呼叫失踪的两辆坦克,想搞清楚他们去什么地方了。

    但报务员呼叫了半天,另外两辆坦克却没有任何回音。副连长见迪亚琴科迟迟不下达出发命令,便连忙通过无线电询问:“连长同志,为什么还不出发?”

    “我们有两辆坦克失踪了,其中一辆是舒拉上士的车组。”迪亚琴科表情严肃地对副连长:“我已经命令报务员对他们进行呼叫,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半点回音。”

    “连长同志,很显然他们是被镇子南面的难民堵住了。”副连长在话筒里说道:“我建议部队还是继续前进,免得再遭到德军的炮击。至于落后的两辆坦克,我相信他们在摆脱难民之后,会尽快赶上来的。”

    “好吧,那我们继续出发。”

    但坦克连重新沿着道路向前推进时,报务员有些担忧地问道:“连长同志,还是无法和舒拉上士的车组取得联系,您看我们需要将此事向上级报告吗?”

    对于报务员的提议,迪亚琴科思索了良久,点了点头,对报务员说:“给营部发个电报,说我连在向敌人纵深推进的过程中,舒拉上士的车组和另外一个车组失去了联系,请后续跟上的部队帮着查找。”

    迪亚琴科连发出的电报,由营部转到了旅部,又从旅部转到了军长基里琴科将军的面前。照理说在战斗中,一两个坦克车组失联,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其中有个车组是舒拉上士指挥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基里琴科连忙吩咐自己的参谋长:“立即给方面军司令部发电报,说舒拉上士的坦克车组,在向埃尔宾推进的途中失去了联系,请上级尽快派出飞机进行寻找。”

    基里琴科发出的电报,很快就摆在了罗科索夫斯基的面前,他看完电报后,皱着眉头问博戈柳博夫:“参谋长同志,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失踪两个坦克车组,就要派飞机进行搜寻?要是每失踪一个坦克车组,我们都要派飞机搜寻,那么我们的空军就成搜索队了。”

    见到罗科索夫斯基在发火,博戈柳博夫苦笑着说:“元帅同志,失踪的两个坦克车组中,有一个是舒拉上士指挥的。”

    “舒拉上士?”罗科索夫斯基将这个名字重复一遍后,有些不屑地问:“他是什么来历,难道是哪位高级指挥员的孩子吗?”

    “元帅同志,还是我来给您解释吧。”苏博京见博戈柳博夫一脸哭笑不得的表情,连忙出来为他解围:“舒拉,是卓娅的弟弟。”

    “卓娅?!”听到这个名字,罗科索夫斯基猛地从自己座位上蹦了起来,吃惊地问道:“就是那位女英雄卓娅?舒拉是她的弟弟?”

    “没错,元帅同志,正是他。”苏博京善意地提醒罗科索夫斯基说:“他是在卓娅牺牲后,由斯大林同志亲自批准入伍的,并交代过要好好地照顾他。……”

    “行了,军事委员同志,您别说了,我都明白了。”在搞清楚舒拉的身份后,罗科索夫斯基觉得就算斯大林没有特别交代过,自己对此事也不能坐视不理,连忙吩咐博戈柳博夫:“参谋长,给空军的韦尔希宁将军打电话,命令他立即派出两架侦察机,前去搜寻失踪的坦克车组。”

第八百二十三章 英雄的坦克连(下)() 
    坦克连长迪亚琴科根本不知道因为两个坦克车组的失踪,居然惊动了方面军司令员,他还在指挥自己的坦克连,沿着东普鲁士的道路,继续向西面的埃尔宾冲去。

    由于沿途不时遇到成群结队的难民,导致坦克连的行进速度受到了影响。以至于到下午四点左右,才到达埃尔宾南面的一个小镇。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前所未见的大堵车,埃尔宾的南面挖掘了无数的反坦克壕,只有一条不宽的道路从这些工事中通过,数以万计的难民和无数的各式车辆,都被堵住了这条道路上。

    看到难民队伍以尺为单位,缓慢地朝前移动着,在最前面的副连长有些着急了。他通过无线电向迪亚琴科报告说:“连长同志,前面的道路几乎被堵死了,我们是否从其它方向饶进城去?”

    “不行,副连长同志,我们不能绕路。”对于副连长的这个提议,迪亚琴科立即予以了拒绝,他对着送话器说道:“我们挤在难民队伍里入城,就算被德国人发现,他们怕误伤平民,也不敢随便开火。一旦我们绕道时被他们发现,他们就会立即集中大量的反坦克武器来对付我们。我们现在只有七辆坦克,又深入到了敌后,一旦遭到攻击,就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继续沿着现在的道路前进,再过几个小时,天就该黑了,那时夜色会掩护我们成功地潜入埃尔宾。”

    但坦克连的七辆坦克,依次进入公路后,由于道路拥挤,这次没有谁给他们让道,他们只能像其它车辆那样龟速前行。车内的坦克兵们,全部进入了战斗状态,他们紧紧地握住手里的武器,准备一旦被敌人发现,就立即开火。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坦克连终于通过了这条拥堵的道路。坐在第一辆坦克里的副连长,正准备向迪亚琴科请示接下来朝什么方向前进时,忽然听到驾驶员惊呼一声:“副连长同志,前面有轨道,我们是不是开到火车站来了?”

    听到驾驶员这么说,副连长连忙也从瞭望孔望出去,看到前面的道路上,果然有两条铁轨,但令人奇怪的是,只看见了铁轨却没看到枕木。副连长在短暂地迟疑之后,大声地说道:“见鬼,这不是铁轨,而是电车轨道……”说完这番话之后,他立即激动地向迪亚琴科报告说,“连长同志,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电车的轨道,也就是说,我们已经顺利地进入埃尔宾城内。”

    “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副连长同志。”迪亚琴科听完副连长的报告后,立即命令他:“我们就沿着电车轨道朝前推进。”

    坦克连的坦克,沿着电车轨道朝前开出了三四百米后,副连长看到前面的车站处停着一辆有轨电车,站台上的居民们正井然有序地登上电车。看到正在登车的乘客里,有老人、有抱着婴孩的妇女时,副连长心里在想:待会儿我们就跟着这辆电车行动,希望城里的守军不要发现我们,否则就会造成大量的平民死伤。

    坦克随着有轨电车前进时,副连长看到两侧的街道上有络绎不绝的人群,有的在匆匆忙忙地朝家赶,有的则在商店外排队,等着购买食物和生活必需品。见到这一幕,副连长的心里暗想:要是不打仗的话,该有多么好。一旦枪炮声响起,路边这些正在过着平淡生活的居民们,就会有无数人死于战火之中。

    坦克与前面的有轨电车保持了五十米的距离,电车停,坦克也停;电车行,坦克也跟着前进。有几个坐在后面的孩子,看到跟在电车后面的坦克,便隔着玻璃朝坦克指指点点。

    电车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一名当地的交警发现了跟在电车后面的坦克。看到坦克在电车轨道上行驶,他立即皱起了眉头,因为坦克的重量有可能会压坏电车轨道,为了制止这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他从自己执勤的岗亭走下来,迎着坦克走了过去。

    坐在第一辆坦克里的副连长,从来没有见过德国警察,看到一位穿着制服的人迎面走过来,还抬手示意自己停车,以为被发现了,连忙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开火!”

    随着副连长的一声令下,驾驶员果断地扣动了航向机枪的扳机。“哒哒哒”的枪声中,一连串的子弹朝德国交警飞了过去,打得他如同触电般抖动,随后在原地转了一个圈后,软倒在地上。

    一队从附近经过的巡逻兵,在枪声响起时,他们正好目睹了交警中弹倒下,也看到了停在电车轨道上的那几辆坦克。巡逻兵里有人立即认出那些坦克是属于苏军的T…34坦克,立即扯着嗓子喊道:“俄国人,是俄国人,快点开枪!”

    虽说这些巡逻兵没有参加过什么战斗,但长期的训练,使他们能在第一时间躲在行道树、电线杆或汽车的后面,开枪朝停在路中间的苏军坦克射击。

    骤然响起的枪声,把位于中间的迪亚琴科吓了一跳,他连忙用无线电询问副连长:“出什么事情,为什么有枪声?”

    “连长同志,”副连长在无线电里急匆匆地说:“我们被敌人发现了。重复一遍,我们被敌人发现了。”

    听到外面枪声响成了一片,迪亚琴科知道再想隐蔽前行已经不可能了,便果断地通过无线电,命令其余的坦克也立即开火还击。

    街道两侧的行人,见到巡逻队和一支坦克部队交火时,不由愣住了,他们搞不明白为什么巡逻队会朝自己的坦克开火。不过很快就听到有人在高喊:“俄国人的坦克来了,大家快跑啊!”

    得知街道上停着的居然是俄国人的坦克,埃尔宾的市民们立即开始四散奔逃,有的就近躲进了旁边的商店,而有的则慌不择路地冲进了附近的小巷,以免被流弹误伤。

    副连长看到街道上的平民都逃光了,原本悬在的心算是放回了肚子里,这样一来,就算动用炮火,也不会误伤平民了。于是他命令炮手调转炮口,朝那些正在射击的巡逻队开炮。德国兵藏身的行道树、电线杆,虽然能挡子弹,却挡不住炮弹。仅仅两炮过后,巡逻队的十几名士兵就死伤殆尽。

    迪亚琴科见街边的敌人被消灭了,便再次下令,让所有的坦克加速,全速驶向城北方向,在那里建立一个防御阵地,以等待主力部队的到来。坦克加快速度朝前冲去时,迪亚琴科还让报务员给营部发电报,说自己的部队已经冲进了埃尔宾,正在与敌人交火,请求主力部队尽快赶来支援。

    城里有不少的德军巡逻队,他们听到动静后,立即朝着枪炮声响起的地方冲来。其中有几支巡逻队,还携带有反坦克用的“铁拳”,但他们和疾驰的苏军坦克遭遇后,反坦克手们根本顾不得躲闪,站在路边就准备发射铁拳。

    当拎着“铁拳”的反坦克手出现在苏军坦克兵视线里时,他们就集中机枪火力继续扫射。最初出现的几组反坦克手,都无一例外地被机枪扫倒。但随着坦克继续向前行进,道路两侧出现的反坦克手越来越多,一个反坦克手被机枪打倒,马上旁边的人就弯腰捡起铁拳。无数的铁拳朝道路中间疾驰的坦克飞来,虽说大多数都没有命中目标,但还是有两辆坦克不幸中弹,停在了路中间。

    坦克连冲到埃尔宾的北郊之时,副连长所在的坦克又发生了故障。为了挡住后面的追兵,他主动对迪亚琴科说:“连长同志,我的坦克出了故障,我留下掩护,你们继续前进吧。”

    迪亚琴科知道埃尔宾城内的守军已经被惊动了,留下来断后的人是凶多吉少。但为了大局着想,他只能同意了副连长的请求,不过他还是通过无线电告诉对方:“副连长,我们会在前方建立防御阵地,一旦故障排除,你们车组要立即赶上来。明白吗?”

第八百二十四章 埃尔宾之战(上)() 
    突然出现在埃尔宾街头的苏军坦克,把城里的官员们吓得够呛,几乎是苏军坦克驶出城市之际,他就通过各种途径,下达了疏散的命令,让城里所有的非军事人员都尽快地离开埃尔宾,撤到安全的地方去。

    凭心而论,这个命令的出发点是好的,德国官员不愿意看到城里的居民,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成为两军交战的牺牲品。然而此刻无数的难民正在朝城里用来,除了北面以外,另外三个方向的道路都变得拥堵不堪。而准备从城里逃出去的居民,知道苏军的坦克是向北而去,自然不会逃往那个方向,于是便从东、西、南出城。

    城外的难民想进城,而接到疏散命令的居民,又想从这些道路逃出城。逆向而行的两支逃难队伍,让原本就拥挤不堪的道路,变得更加拥挤。好在苏军的部队离这里还很远,否则双方一交火,被堵在城市周边的数以万计的难民,能幸存下来的人数将非常少。

    坦克连仅剩下的四辆坦克,又向北行驶了五六公里之后,来到了一块高地。这里一处德军修建的防御阵地,有堑壕和少数钢筋混凝土的碉堡,但却没有守军。

    迪亚琴科站在坦克车身上,仔细地打量着这里的环境,最后果断地做出决定:“我们就在这里建立防御阵地。”他的心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