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194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莫斯科1941- 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心吧,司令员同志。”鲁坚科听到原来是这么回事,立即回答说:“我马上派出一个歼击机中队,把德国人的飞机从叶列茨的上空赶走,以便你们能安全地进行转移。”

    “谢谢你,鲁坚科同志。”罗科索夫斯基挂断电话后,对马利宁说:“鲁坚科将军说会尽快派出一个中队的歼击机,到叶列茨的上空巡逻,把那些讨厌的德军飞机都撵走。等我们的飞机掌握了制空权之后,我们的司令部再开始转移。”

    罗科索夫斯基的话,给马利宁提了个醒。他委婉地说道:“司令员同志,在即将展开的夏季作战中,投入战斗的敌我双方兵力,都是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计算的,假如我军不能掌握战场的制空权,那么取胜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参谋长,我明白你的意思。”罗科索夫斯基知道马利宁这么说,是因为自己在围歼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时,大量地使用了空军,去摧毁德军的防御和攻击德军的部队,极大地减少了己方部队在进攻时的伤亡。因此他信心十足地说:“我向你保证,在夏季作战开始后,我们所拥有的飞机数量,绝对不会比消灭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时少。”

    见罗科索夫斯基领会到自己的意图,马利宁咧嘴笑了笑,随后便去忙自己的工作去了。

    鲁坚科派出的歼击机中队,很快就到达了叶列茨的上空,和在停留在上空的德军轰炸机展开了战斗。在短短的几分钟战斗中,德军的一架轰炸机被击落,两架飞击伤,剩下纷纷调头逃回了他们的防线。

    看到叶列茨的上空的德军飞机,都被己方的歼击机撵走了,罗科索夫斯基这才放心大胆地命令司令部立即进行转移。

    到达了新司令部的第一件事,罗科索夫斯基就是把马克西缅科叫到自己的面前,吩咐他说:“通讯兵主任同志,请你立即和各集团军司令员,以及友邻的部队建立联系,并将我们方面军司令部的新位置告诉他们。”

    马克西缅科刚完成了和友邻及下属部队建立联系的工作,瓦图京的电话便打了进来,他好奇地问罗科索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在莫斯科开会时,我本来想和你好好谈谈,谁知斯大林同志却把你留下来了。由于我当时急着赶回部队,也就没等你。”

    听瓦图京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堆话之后,罗科索夫斯基淡淡地问道:“瓦图京同志,你又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对我说吗?”

    瓦图京沉默了许久,然后开口问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想问问你,你真的觉得我军如果抢先对德军发起攻击,会遭到失败吗?”

    “是的,瓦图京同志。”对于瓦图京的这个疑问,罗科索夫斯基毫不迟疑地回答道:“除了德军有着完善的防御体系外,德军的整体技战术水平,也远远高于我军。假如让我军主动发起进攻,最后的结局,就算是损兵折将,也无法取得什么战果,反而把自己宝贵的力量白白损失掉了。而假如德军在这种时候发起突然反击,那么等待我军的将是全军覆灭的下场。”

    瓦图京其实还在斯大林办公室开会时,他的心里就非常认同罗科索夫斯基的说法,不过他对主动向德军发起进攻的观点,却始终念念不忘。此刻他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这番话以后,心思发生了动摇,他在踌躇再三,最后说道:“这么说,我军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在如今的防御地带,建立坚固和完善的防御体系,以做好抗击德军进攻的准备?”

    “没错,瓦图京同志,正是你所说的那样。”见瓦图京不再坚持主动进攻的观点,罗科索夫斯基的心里也踏实了许多,这样一来,他就不担心自己会遭到来自别尔哥罗德方向的攻击,因为瓦图京的部队,能挡住来自那个方向的敌人:“我们必须构筑坚固的堡垒,建立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大量地消耗进攻的德军部队。等他们变得精疲力尽时,我们的部队就能转入全面的反攻了。”

    瓦图京既然认可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分析,接下来他所关心的,就是在即将到来的夏季作战中,苏军能取得什么样的战果:“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冒昧地问你一句:你认为我们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打败德军的进攻以后,将取得什么样的战果。”

    罗科索夫斯基自然不可能立即将自己所知道的结果告诉瓦图京,只能含糊其辞地说:“根据我的判断,我的部队在展开反攻后,应该可以收复奥廖尔地区,并将敌人向西赶得更远一些而你的部队,假如能得到草原军区的支援,也许在击退德军的进攻后,你们还可以趁胜追击,一举夺取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

    “是嘛,能夺取哈尔科夫?”瓦图京听到这里,不禁喜不自胜,连说:“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现在非常希望你所预言的事情,都能变成现实。”

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战开场() 
六月的时候,朱可夫被斯大林派到了奥廖尔方向,负责协调中央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西方面军三支部队的行动;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则被派往了沃罗涅日方面军。

    苏军统帅部最初认为,德军会在六月初发起对库尔斯克的进攻,结果整个六月上旬德军都表现得很安静,甚至连零星的冲突都没有。然后又提出德军可能在卫国战争爆发的那天,即6月22日,发起对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进攻,结果还是平安无事。

    进入七月以后,瓦图京又再次向斯大林提交了书面报告,认为应该首先展开对德军的进攻,因为苏军所做的准备,都是为了抗击德军的夏季攻势而准备的,如果迟迟不行动,一旦到了秋天,这些工事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斯大林在看完瓦图京的报告后,专门给朱可夫打来电话,询问苏军是否有同时在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两个地区,同时发起强大攻势的实力。

    朱可夫听完后,沉默了片刻,随后回答说:“斯大林同志,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即在防御中消耗疲惫敌人,并打掉德军的装甲力量之后,再投入新锐预备队,转入全面反攻,以彻底粉碎敌人的主要重兵集团。”

    “朱可夫同志,”斯大林等朱可夫说完后,忧心忡忡地说:“如果我军一味地采取防御手段,是否会出现1941年和1942年多次发生的情况,即我军经受不住德军的突击,反而更加被动挨打?”

    “斯大林同志,我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朱可夫信誓旦旦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后,又反问了一句:“我军以现有的实力,对德军防御地带实施突击,能否达到摧毁德军重兵集团的目的呢?”

    朱可夫的话让斯大林沉默了。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建议面前,一向果断坚决的斯大林变得犹豫不决,他在心里反复地权衡这两种方案的利害得失,迟迟下不了决心。

    站在一旁的罗科索夫斯基,看到朱可夫握着话筒不说话,便朝对方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自己有话要说。朱可夫连忙用手捂住话筒,沉声问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有什么事情吗?”

    “朱可夫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小声地问:“斯大林同志是不是打算让我们率先向德军的防御阵地,发起进攻?”

    朱可夫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罗科索夫斯基的猜测是正确的。

    罗科索夫斯基的心里非常清楚,德军将在哪一天的哪一个时刻发起进攻,不过他担心因为自己的到来,导致历史出现了什么偏差,便谨慎地对朱可夫说:“元帅同志,请您转告斯大林同志,请他再等几天,假如过了7月10日,德军还没有向我们发动攻势的话,我们的部队就将主动对德军的防御阵地发起进攻。”

    朱可夫听到这里,眉毛不禁往上一扬,就在他准备问罗科索夫斯基为什么会有这种念头时,忽然听到听筒里传出了斯大林有些无奈的声音:“朱可夫同志,那你说说,我们在现阶段应该怎么做?”

    朱可夫听斯大林这么说,便知道他此刻处于难以选择的两难境地,在片刻的犹豫后,决定还是采用罗科索夫斯基提出的拖延战术,“斯大林同志,我们不知道德军会在什么时候发起进攻,或者他们根本就不像进攻。因此我们必须调整战术,率先对德军发起进攻。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我建议还是需要给参战部队留出一些准备时间。”

    听到朱可夫居然同意了主动进攻的方案,斯大林感到极为的惊讶,他在快速地消化了这个信息之后,开口问道:“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发起对德军的进攻呢?”

    “由于我们的部队,在前期所进行的准备工作,都和如何抗击德军的进攻有关,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调整。”朱可夫本来想说7月10日,但想到根据斯大林的性格,没准会提前几天,便果断地将日子向后推了几天:“我觉得7月15日发起对德军的进攻,是非常合适的。”

    果然不出朱可夫的所料,斯大林觉得7月15日的时间有点太晚了,还需要再等半个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会有很多意外的情况发生,因此他在经过思索后,郑重其事地说:“朱可夫同志,就让我们将7月10日作为最后的进攻期限吧。”

    “明白了,斯大林同志。”朱可夫态度恭谨地说:“我们会抓紧时间做好进攻准备的。”

    放下电话之后,朱可夫立即表情严肃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记得在五月的莫斯科会议上,你是极力反对主动向德军发起进攻的,为什么现在会突然改变主意呢?”

    罗科索夫斯基咧嘴一笑,随后回答说:“元帅同志,难道你没有发现弧形地带的德军有点太安静了吗?”

    “那又怎么样?”

    “我觉得他们突然表现得如此安静,那就是准备进攻的前兆。”罗科索夫斯基淡淡地说道:“我估计最多再过一周的时间,他们就会对库尔斯克弧形地带发动攻势。”

    “再过一周的时间?”朱可夫听完后,皱着眉头问道:“我想知道,你是根据什么,做出这样大胆的结论?”

    “据前沿部队报告,他们整夜能听到德军坦克或卡车马达的轰鸣声,这表示德军正在加速集结部队,为进攻做准备。”罗科索夫斯基用分析情报的方式,向朱可夫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认为德军的进攻,将在一周内展开。

    “你说得很有道理。”朱可夫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那你们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呢?”

    “我已经给各集团军司令员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加强夜间对前沿阵地的巡逻和监视。”罗科索夫斯基说到这里,特意强调说:“如果德军要发起进攻的话,肯定会派出工兵,在我军布设的雷区里,为他们的步兵开辟出一条通道。”

    虽然朱可夫认为罗科索夫斯基说得非常有道理,但还是提醒他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同意你的分析。假如到了7月10日,德军还没有向我们发起进攻的话,我们就不得不主动向德军的防御阵地发动攻势。”

    ……

    ……

    7月4日,天一黑,罗科索夫斯基就开始变得有些烦躁不安,背着手在指挥部的小屋里来回地走动着。

    坐在一旁的朱可夫,看到他的这种反常表现,不禁好奇地问:“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今天怎么了?什么事情让你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罗科索夫斯基停下脚步,对朱可夫说:“元帅同志,我今天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感觉德军大概在几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之后,就向我军发动攻势。”

    朱可夫听后,呵呵地笑了起来,还调侃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觉得你是看到大本营规定我们进攻的日子越来越近,而敌人一点都没有动静的事情着急吧?放心吧,既然我们等了那么长的时间,德国人都没有主动进攻,在剩下的几天时间里,他们发起进攻的机会也不大,你还是踏踏实实地做进攻准备吧。”

    马利宁和捷列金端着食物走进房间,在桌上摆好以后,抬头招呼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两位指挥员同志,时间不早了,过来吃点东西吧。”

    由于迟迟无法确认德军是否会在明天凌晨发起进攻,罗科索夫斯基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虽然摆在桌上的食物很丰盛,但他却没有什么胃口,只简单地吃了一点后就放下了。他走到电话机旁,给几位集团军司令员一一打去电话,询问他们那里的情况。

    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对面的敌人阵地很平静,一点动静都没有。

    朱可夫得知这样的情况后,眉头也锁了起来,他自言自语地地说:“奇怪,敌人的阵地上怎么会没有动静呢,难道这是大战前的寂静吗?”

    见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都愁眉紧锁地坐在桌边,马利宁、捷列金他们吃完东西以后,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桌子,便一声不吭地退出了房间。

    晚上十一点时,罗科索夫斯基忽然接到了第13集团军司令员普霍夫将军打来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急匆匆地说:“报告司令员同志,我们的战士在前沿雷区发现有几名德军工兵在活动,经过一番战斗,击毙了两名工兵,俘虏了一名,剩下的都逃回德军阵地去了。”

    “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听说第13集团军在雷区所在的位置,抓住了德军的一名工兵,罗科索夫斯基顿时喜出望外,他看了一样坐在对面的朱可夫之后,对着话筒说道:“立即派人将俘虏送到方面军司令部来,速度要快,明白吗,普霍夫将军。”

    一放下电话,罗科索夫斯基便把马利宁叫了进来,让他去找一名德语翻译,同时再把炮兵司令员卡扎科夫叫过来。

    等马利宁出去后,朱可夫不解地问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找德语翻译,是为了审讯俘虏;可把卡扎科夫将军叫来,又是做什么呢?”

    “元帅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兴奋地说:“我觉得德军可能会采取什么行动,所以把炮兵司令员叫来,没准到时能派上用途。”

    过了半个小时,一名军官带着两名战士押解着被俘的德军工兵,来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