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194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莫斯科1941-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觉得还是待会儿由他来向您报告吧。”

    不一会儿,一行人来到了卓娅遗体所在的位置。罗科索夫斯基低头看着躺在雪地的遗体,心里不禁想起了后世一篇所谓解读真相的文章,称卓娅当年烧的不是德军的马厩,而是普通老百姓的民房。还污蔑卓娅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并振振有词地说只有精神病人才会表现得那么无谓。后世看到的卓娅尸体照片,是奉斯大林的命中率伪造摆拍的。

    但谎言就是谎言,是经不起事实检验的。罗科索夫斯基亲眼看到双手被反绑的卓娅,仰面躺在地上,头向一旁严重倾斜,上身luo露着,左ru已被人割去,双眼也被挖去,只剩了空洞洞的眼眶。看到这一幕,罗科索夫斯基不禁怒火中烧,他扭头问列维亚金:“将军同志,你手下的团长呢,让他来给我们介绍了一下具体的情况。”

    团长就站在人群里,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的话,立即就向前走了几步,来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面前,抬手敬礼后,开始向他汇报审讯德军俘虏和从知情者波琳娜那里获得的情报:“……女游击队员被捕后,遭到德军的蹂躏。第一轮审讯后,赤足和只着单薄衣服的她,被德国人带到一户名叫瓦西里·库利克的农人家里,德军第332团的团长留捷列尔中校亲自审问她。

    这次审讯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卓娅在回答有关其同志、其游击队的基地及其领导人的问话时,总是一概说:不,我不知道,我不告诉你,而她称自己叫‘丹娘’。

    恼怒的德军团长下令让士兵们用皮带抽打她,足足抽了有200多下,但她仍一声不吭。随后她被押送到瓦西里·库利克家,这里住着26个德军士兵,对她又是一番彻夜地摧残……

    在昏迷状态下的她要水喝,德寇却打翻了库利克给她端去的杯水,又将点着的煤油灯凑到她脸上去烧她。后来等其他德寇去睡了,站岗的哨兵又将她拉到雪地里,让她赤脚走了一个多小时……

    清早,她又被带去受审,但敌人仍一无所获。最后,敌人让给她穿上短衫和受鞭打时穿的裤子及长袜子。她原来所有的御寒衣物全被德军们分光,靴子也没有了。当德国军官让女主人给她穿长袜时,她的双腿已被冻得肿胀,费了很大力气才勉强穿上。德寇们在她的胸前挂了一块木牌,写上‘纵火犯’的字样,将她带往广场处死。

    她在牺牲前高呼:‘我们不只是我一个人,我们有两亿人,敌人不能把我们都绞死!人民会给我报仇的!德国鬼子们,你们现在投降还不算晚,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接着她又向彼特里谢沃的村民们发出号召:‘你们大家要勇敢,要起来斗争!痛打法西斯,烧死他们,毒死他们!我这样做死而无憾,为自己人民而死是幸福的!永别了,同志们!斗争呀,别胆怯!’

    为了恫吓村民们,德寇把她吊在绞架上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不准村民收尸。在新年之夜,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德国兵,把她的遗体用刀子割得七零八碎。

    当我军向这里步步紧逼时,德军332步兵团团长留捷列尔中校为销毁罪证下令拆除了绞架,并将脖子上仍留有一段绳索的遗体扔进一个土坑内掩埋。”

    罗科索夫斯基听完团长的讲述后,眼眶不禁湿润了,周围也响起了一片抽泣声。他吸了一下鼻子后,问站在面前的团长:“上校同志,你们在解放村庄时,抓的俘虏在什么地方?”

    团长朝村边的树林一指,说:“司令员同志,我的战士正押着他们在那里挖坑呢。”

    罗科索夫斯基朝团长所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果然看到在树林外的雪地里,有不少人正在忙碌,不解地问:“他们挖坑做什么?”

    “让他们将那些被打死的法西斯侵略者的尸体,都掩埋起来。”团长望着远处的德军俘虏,用厌恶的语气说:“我们的战士可没有多余的力气,去埋葬这些残忍的畜生。”

    “等他们挖好坑以后,把所有的俘虏全部就地枪决。”罗科索夫斯基咬着后槽牙下达了一道大胆的命令:“对于这种两条腿的畜生,我们绝对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司令员同志,”听到罗科索夫斯基所下达的命令,洛巴切夫被吓了一跳,他连忙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劝说道:“既然德国人已经向我们投降了,再枪决他们的话,不太合适吧?”

    罗科索夫斯基低头望着躺在地上的卓娅的尸体,用沙哑的嗓音说道:“这位小姑娘我见过,她叫卓娅,是在十月革命节前夕,跟着深入敌后的游击队一起,穿越近卫第八师的防区的。当时她还和潘菲洛夫将军聊过天。”

    罗科索夫斯基所说的话半真半假,卓娅的确是和其他的游击队员通过近卫第八师的防区,进入了德占区;至于她的名字,则完全是因为看过后世的历史书才知道的。

    “我同意司令员的意见。”一直保持着沉默的扎哈罗夫开口说道:“如果是一般的敌人放下武器,向我们投降,我们肯定会给他们优待。但是对于这种禽兽不如的法西斯匪徒,我觉得应该全部枪毙掉。”

    “没错,我也同意司令员同志的处理办法。”列维亚金态度坚决地说:“我们绝对不能轻饶这种残酷杀害我们同志的敌人,应该将他们全部消灭掉。”

    列维亚金说完后,围在四周的指战员和村民,也齐声高喊:“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罗科索夫斯基等周围的喊声停歇后,吩咐列维亚金:“将军同志,想办法找一副棺材来,将我们的女英雄装殓起来。”

    等列维亚金亲自去安排此事时,罗科索夫斯基又转身吩咐跟在身后的报务员:“报务员,将这里的发生的事情,向方面军司令员报告。”

    过了十几分钟以后,朱可夫的回电便到了,上面只有一句话:“我支持你!”

    当密集的枪声响起,那些被俘的德军官兵陆续地倒在他们自己挖好的墓穴时,罗科索夫斯基接到了一份由斯大林亲自签发的特别命令。在命令中,斯大林义正言辞地告诉西方面军的全体指战员:凡是捕获德军第197步兵师第332团的官兵,一律就地枪毙,我们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第三百七十七章 停战命令() 
正当第16集团军的部队一点点地蚕食德军的防线,缓慢向西推进的时候,却接到了朱可夫的一个特别命令:部队在本月17日以前,要在现有的防区内,构筑好足够的掩蔽部,并做好转入防御的准备。

    看到这道命令,罗科索夫斯基不禁愣住了,他抖动着手里的这份命令,问围坐在桌边的洛巴切夫、扎哈罗夫和马利宁:“指挥员同志们,你们知道朱可夫为什么要下达这样莫名其妙的命令吗?”

    扎哈罗夫的右手手指岔开,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虽说我们在这段时间的进攻中,兵员损失有点多,弹药和物资的消耗也不少,但继续保持进攻,是没有多大的问题啊。方面军司令部为什么要给我们下达这样的命令,真是太令人费解了。”

    而参谋长马利宁在思索片刻后,见没有什么头绪,便向罗科索夫斯基建议说:“司令员同志,与其我们在这里瞎猜,还不如打电话问问朱可夫大将,看他是怎么说的。”

    “好吧,我亲自打电话问问大将同志。”罗科索夫斯基说完,便吩咐通讯处长马克西缅科:“上校,麻烦你给我接方面军司令部,找朱可夫。”

    电话通了以后,罗科索夫斯基便对着话筒问道:“朱可夫同志,我不明白,您为什么会突然下达这样的命令?”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朱可夫在电话里不客气的说道:“作为一名指挥员,不能光想着打仗的事情,还要多关心一下天气。”

    “天气?”朱可夫这没头没脑的话,让罗科索夫斯基一头雾水,他不解地问道:“不知道您这道停止进攻的命令,和天气有什么关系?”

    “你应该知道,我们这次所实施的反攻,能取得不小的战果,是得益于俄罗斯的严寒天气。”朱可夫难得有如此耐心地向罗科索夫斯基解释说:“德国人由于根本没想到战争会维持到冬天,所以他们在战前没有生产军队冬装,战略后方仓库也无储备。等到发现前线需要大量的冬装,再开始运输时,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据侦察和审讯德军俘虏所得到的情报,由于冬装奇缺,数量不足,德军的各部队都派出了大批运的输队在机场等候。每当运输机一停下,这些运输队蜂涌而上,把飞机上的冬装一抢而空,甚至为此相互开枪。但就算如此,后方运来的冬装,也满足不了他们部队的需要,就因为冬衣的不足,从而导致一批又一批德军官兵被冻死冻僵在雪地里。”

    听朱可夫说了这番话以后,罗科索夫斯基似乎明白过味来,他试探地问:“朱可夫同志,听你这么说,我好像明白点什么了,您所下达的命令,肯定和严寒天气有关。”

    “没错。”见罗科索夫斯基猜到了自己的意图,朱可夫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根据气象台最新的消息,本月17日,也就是明天,将出现气温骤降的情况,大概会降到零下50度左右。”

    “零下50度!”听到这个温度时,罗科索夫斯基都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在温度如此低的严寒中,如果不待在室内,就算穿得再厚,也有被冻死冻伤的危险,因此他连忙回答道:“明白了,朱可夫同志,我们会立即命令部队暂停进攻,就地修筑工事。”

    由于时间紧迫,他一放下电话,便吩咐马利宁:“参谋长,立即通知各部队,暂时停止对德军阵地的攻击,在原地建立防御,修筑极可能多的掩蔽部,并做好保暖工作。”

    “司令员同志,我能问问,究竟出什么事情了?”马利宁一脸茫然地问道。

    “根据气象台的通知,明天将出现大面积的气温骤降,最低气温可能达到零下五十度。”罗科索夫斯基表情严肃地叮嘱马利宁说:“参谋长,你在下达命令时,一定要让各部队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努力减少严寒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明白吗?”

    “明白了,我这就去给各部队下达命令。”马利宁说完,起身就走向了报话机,准备向集团军所属部队下达这道特殊的命令。

第三百七十八章 抗联出击(上)() 
罗科索夫斯基没想到俄罗斯最冷的时间,居然是一月中旬到二月中旬这段时间,前几天的气温回升,让他以为天气会渐渐变得暖和。上午在外面巡视时,还觉得穿着军大衣有点热;到下午时,居然就呵气成冰。

    不过好在各部队的动作还挺麻利的,在接到命令以后,就停止了对德军的进攻,在各自的防区内修筑掩蔽部。等严寒降临时,第16集团军的全部指战员都进入了温暖的掩蔽部。

    罗科索夫斯基站在指挥部里,用外面观察着德军阵地上的情况,只见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除了纷飞的雪花,根本看不到什么活动的物体。

    待在后方的朱可夫有些不放心前线的情况,还专门打来了电话。他在电话里问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的战士们都进掩蔽部了吗?”

    “是的,朱可夫同志。”罗科索夫斯基赶紧回答说:“幸好您昨天提前通知了我们,指战员们才能在严寒到来之前,把藏身的掩蔽部修好。”

    “你们经过长时间的战斗,指战员们应该很疲惫了。”朱可夫干巴巴地说道:“就利用这几天无法出战的时间,好好地休整吧。”

    罗科索夫斯基知道朱可夫在这个时候打电话来,可能不会仅仅是为了问指战员们有没有进入掩蔽部这样的事情,肯定有更重要的任务,所以他等对方一说完,立即追问道:“朱可夫同志,不知道等气温回升后,我们有什么作战任务?”

    见罗科索夫斯基一下就猜到了自己的心事,朱可夫呵呵地笑着说:“没错,罗科索夫斯基,我还真有任务要交给你们去完成。”

    “请下命令吧,朱可夫同志。”听说果然有任务,罗科索夫斯基立即向朱可夫表态说:“我们保证完成好你所下达的任务。”

    “是这样的,罗科索夫斯基。”朱可夫迟疑了片刻,随后说道:“在你们的左翼,是由戈利科夫将军指挥的第10集团军,他们目前的情况很糟糕。德寇不仅阻止了该集团军向前推进,而且把兵力投入日兹德拉方向,占领了苏希尼奇这个大铁路枢纽,把我们给向基辅地域前进很远的方面军左翼部队输送物资的道路切断了。你们集团军的任务,就是向左翼运动,去恢复被德军切断的运输线。”

    “明白了,朱可夫同志。不知道我们该怎么时候出击呢?”

    “先好好地休整几天吧。”朱可夫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根据气象预报,这几天的最低气温将达到零下五十度,根本无法进行战斗。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你们还是暂时不要有任何行动。”

    罗科索夫斯基知道朱可夫所说不虚,零下五十度的天气,人待在室外,就算穿得再厚,也有被冻伤的危险,还是等气温回升以后再说。因此他知趣地说道:“明白了,朱可夫同志,等天气一转暖,我会立即指挥部队向苏希尼奇方向发起攻击的。”

    放下电话,他将朱可夫在电话说的事情,向扎哈罗夫、马利宁他们几人说了一遍,随后吩咐马利宁:“参谋长,虽说气温骤降,没法打仗了,但我们不能让指战员们都待在掩蔽部里无所事事,该派出的警戒哨和侦察兵,一样都不能少。明白吗?”

    “明白。”马利宁站起身,说道:“我马上就给各部队的指挥员打电话,让他们在天黑以后派出侦察兵,深入敌后去进行侦察。”

    “等一等,”罗科索夫斯基叫住了正准备去打电话的马利宁,吩咐道:“参谋长,我听朱可夫同志的语气,他打算在气温回暖后,将我们调到苏希尼奇去接替第10集团军的防区,所以我们派出的侦察兵,将主要负责那一方向的侦察。”

    …………

    在掩蔽部里待了两天后,气温终于有所回升,虽然还维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