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欧皇崛起- 第8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英格兰男人们去捕鱼,女人们也不能没事干。他们可以在家放羊啊,一边看小孩,一边放羊放羊可不需要什么体力,女人就能干。何况,还可以用牧羊犬帮忙呢!

    至于种田,还是让老实听话的德意志农民来吧!然后,双方交换物资。英格兰人拿渔获和羊毛跟德意志人交换粮食和肉类,大家都能过得不错

    以后,等英格兰跟北海国联统了,马林的后人就可以在北海国招募陆军士兵,在英格兰招募水兵。大家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特长

    说实在的,让英格兰人成为殖民霸主,真的很浪费啊。这帮家伙的天赋点是捕鱼和当海盗好不,偏要去占领土地。结果,英格兰人占据的土地,开发是开发了,但主要靠黑奴种地。英格兰老爷们,可不愿意从事这种体力劳动。

    而后世的老美,农业起飞也是因为引进了很多德裔和爱尔兰裔移民后,才安心发展农业的。而原本,十三州殖民地都是以种植经济作物的种植园为主的。讲个真人真事,英国北美第一个殖民地詹姆斯敦压根就没搞农业,粮食主要靠印第安人供应。17世纪的时候,詹姆斯敦因为和印第安人翻脸,被印第安人围攻,失去了粮食来源,饿死了很多人。然后,詹姆斯敦的英国殖民者靠吃同胞尸体才活下来

    当然,也不能怪英国人不肯安心种地。而是,人家有更好的赚钱的路子,为啥要种地?英格兰人擅长航海,而航海贸易利润很高,比种田划算太多了。所以,英格兰人都去搞海上贸易去了。只有德裔和爱尔兰裔比较死脑筋,才会在土地里刨食。当然,英格兰人也是种地的。但是,人家一般都用黑奴,或者雇佣德裔或爱尔兰裔种地,自己当大爷

    既然如此,马林觉得,不如给英格兰人自由,让他们发挥擅长航海和海上贸易的特点。反正,自己也需要很多航海人才的。而种田,可以靠德意志人嘛。大家各司其职,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多好

第1577章 费城对岸() 
符腾堡这边,2。65万农民军战俘很快给马林准备好了,包括他们的家人的话,总人数达到了10万五千人之巨。

    不过,这10。5万人里,有1。2万人是超过50岁的老人。不少农民军战俘跪下来恳求马林,请求别让他们年迈的父母跟着去蛮荒大陆受罪。

    马林心想也对,老头老太乘坐帆船渡海实在太危险了。船在海上可和在内河上完全不同,内河上的船,四平八稳的,很适合老弱妇孺乘坐。比如古代华夏人举家搬迁,除非不得已,一般都会选择走大运河等水路。因为,内河船比马车平稳太多了。而海船不同,大海之上,海船在狂风之下左右摇摆,幅度很大。岁数大的老年人,怕是真的难以承受。

    所以,马林最终同意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留在北海国本土的庄园里养老。至于50岁到60岁之间的,现在埃姆登港找渔船出海适应一下。等适应了,再送去北美。

    当马林押着这10。5万移民抵达卡尔斯鲁厄,开始装船沿着莱茵河北上回国的时候,原本布赖施高地区那1。3万农民俘虏,第一批装载着3000人的船队,已经抵达了北美纽约…新泽西殖民地了。

    他们的登陆地点,就是后世费城一带。不过,不是在特拉华河西的费城地区,而是在后世费城隔着特拉华河的对岸的肯顿。

    之所以在这里登岸,是因为特拉华河西岸地区,目前还有一些印第安人土著在活动呢。贸然在西岸登陆,很容易遭到那些印第安土著的攻击。

    而在特拉华河东岸的肯顿登陆,则安全多了。毕竟,印第安人土著很难横渡宽阔的特拉华河。而且,就算他们用独木舟横渡了,也会有守卫特拉华河的卫兵示警的。至于特拉华河东岸原本的德拉瓦人,基本都被马林授意艾伯特,用连哄带骗加收买的方式,全迁去奥尔巴尼去了。如今,特拉华河东岸全是马林的人。

    当船队从开阔的特拉华湾驶入特拉华河的时候,船上的布赖施高的移民们惊讶地大呼小叫:

    “上帝啊,好大的河!这宽度,比莱茵河宽多了啊!”

    实际上,这就是他们没见识了。特拉华河并不大,全长才650公里,哪能和莱茵河比?但是,特拉华河下游部分,河道很宽,看起来好大的样子。而且,这帮移民原本生活的布赖施高地区,靠近莱茵河上游,看到的莱茵河当然不大。就算顺着莱茵河往下去北海国的时候,到了利珀河,也是顺着狭小的明斯特运河前往另一条不大的埃姆斯河了。所以,他们根本没见过莱茵河在尼德兰地区的入海口。然后,乍见到宽阔的特拉华河下游地区,自然震惊了

    当船队抵达后世的肯顿地区的时候,那边已经有一排的长桥码头在等着了

    这些长桥码头都是之前早就搬迁过来的英格兰移民来修建的,虽然肯顿一带不是官方划定的英格兰人移民区,但艾伯特还是征发了三千英格兰壮丁,提前来到肯顿,修建了十几条长桥码头,还把沿岸的树都砍光了,留下了堆积如山的木材。

    在随船士兵的安排下,移民们开始有序地从长桥码头上向岸边走去。当踩到陆地上后,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忍不住用脚踩了踩沿岸的土地

    “上好的河边沃土啊!很适合种小麦!”

    作为农民,这些年长者们很有经验。从前,他们在布赖施高,就是为贵族和容克地主们种地的。有一些老农,原本就生活在布赖施高西部靠近莱茵河边的贵族庄园里。

    而一般来说,靠近莱茵河边的肥沃土地,一般都是被贵族用来种植最昂贵的小麦的。那些不靠河的土地,则用来种植大麦这是德意志南部地区的习惯,北部不靠河的地方,则种植黑麦。南部温暖些,不靠河的地方一般种植大麦所以,后世的德国啤酒,北部地区流行黑麦酿造的黑啤。而南部地区,比如慕尼黑地区,因为大麦种植较多,啤酒主要用大麦酿造

    在移民们都登岸后,最健壮的一批男人们,已经开始在士兵们的指导下,取水和泥,准备修建版筑的土坯房了。而年轻妇女们,则主要去拔茅草,据说给泥坯墙当“筋骨”

    而老人们,则一边看着孩子,一边忙着架锅做饭

    当然,也有一些老头子们,没帮忙做饭,而是跑去到处用脚踩土去了。有时候,还会抓一把土,放到鼻子边闻一闻

    当问道一股淡淡的腐草味后,这些人狂喜起来:

    “真是好土啊!”

    有经验的老农都知道,这种黑灰色的带腐草味的土壤,是最肥沃的。就像东北和乌克兰的黑土,就是因为代代枯草堆积腐化,黑灰色的腐杂质,将泥土都弄成黑色了。这样的泥土,最是肥沃。

    忽然,一个很有威望的老者疑惑道:

    “既然土地如此肥沃,还有这大河还有这气候还行为啥这里被称为‘蛮荒大陆’呢?难道这边有我们不知道的危险?”

    这话说完,来查看土壤的几个老头都紧张起来了。而此时,跟在几个老头身边的一个军官“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这位兵老爷,您笑什么?老头子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吗?”

    这个北海国军官点点头,道:

    “是说的不对,严格来说,这里叫‘美洲大陆’,是用亚美利哥大人的名字命名的。至于‘蛮荒大陆’,也不能算错。从这儿往南上千里格(陆地上一里格等于3英里,也就是4。827千米),那边有个叫亚马逊的热带森林,里面的确蛮荒而恐怖。但我们这边离那边很远,其实是比欧罗巴大陆还富饶的地方。之所以那么说,是担心别的国家来抢而已”

    这个叫莱尔顿的军官给几个老头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实际上,他这次的任务,就是给这批移民解释来了。作为很早跟随马林的士兵,40岁的莱尔顿已经升为连队长了,是第二军团出身的老兵。

    因为是弗里斯兰人,懂得航海,马林就调他来负责保护移民船队。同时,也肩负起向移民们讲解当地情况的任务。

    就这样,第一批3000名布赖施高的移民们各司其职——男人们和泥建房,女人们帮忙拔草做“筋骨”,老人们(主要是老太太们)一边做饭,一边负责看护儿童

    而几个最有威望的老农,则坐在费城对岸的河边,静静地听北海国军官莱尔顿讲解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马林对未来的安排

第1578章 费城伯国和“锦衣夜行”() 
眼下正是7月份,北半球最热的时候。这边夏天的最高温度,已经达到了34度。但好在这群移民是来自德意志南部的布赖施高,那边夏天的温度超过30度也不稀奇。要是换个德意志北部沿海地区的人,没准就受不了这种高温呢。

    “这边夏天比德意志稍微要热一点,但热得不是太多。南方地区要更热点,但我们这边靠北,夏天不算很热。冬天的话,有时候会很冷。至少,比德意志地区冷很多。”

    “但这不要紧,我们大公发明了火炕。冬天太冷的话,晚上烧火炕,屋子里暖烘烘的”莱尔顿笑呵呵地跟几位老头讲解道。

    “出门怎么办?太冷的话,我们出门没有厚皮衣啊!”这时,一名老者插话道。在他认识里,冬天出门一般都像贵族那样,全身穿着毛皮大衣

    莱尔顿无语地看了看他,道:

    “哪有那么多皮毛衣服给你们穿?虽然当地皮毛的确丰富,但你一个农夫,穿皮毛也太奢侈了点”

    这老农讪讪道:

    “我也知道,可是,难道我们冬天就不出门了?”

    莱尔顿摇摇头道:

    “不是,我们大公早就想好了——穿蓑衣!”

    然后,他派士兵从船舱里拿了一件蓑衣出来。同时,还叫来了一个会编织蓑衣的士兵。

    “这就是蓑衣,用茅草编制而成。下雨天的时候,穿着可以防雨。冬天寒冷的时候,套在外面,还能防寒”

    “这不是草吗?能当衣服穿?会不会有虱子?”有老农犹豫地问道。

    莱尔顿听了后直翻白眼:

    “你把他乱丢,丢草垛里,再拿来穿,自然容易生虱子。要是平时保存得好,注意干净。穿之前用水洗一下,再晒干或者晾干,是不会生虱子的。要是生虱子,肯定是因为你平时不洗澡!”

    莱尔顿忽然想起来,在布赖施高那边登船前,强制让这帮家伙洗澡时,那叫一个哭爹喊娘啊

    当时,很多人都拒绝洗澡,认为洗澡后会生病。但北海国规定严格,不洗澡不让上船。

    无奈之下,看管他们的士兵,只好暴力地押着他们脱衣服洗澡。洗澡的时候,还把他们的衣服拿去用石灰水煮了一遍,据说叫消毒

    强制男人洗澡还好点,强制女人洗澡嘿嘿,莱尔顿想想都觉得刺激

    当时,他带着一群手下,把一群拒绝洗澡的村妇强行给剥了。然后,眼前各种小白羊晃动呀好多将士们忍不住动手摸了捏了引得那帮村妇们大喊大叫

    好在,北海国军规严格,严禁士兵那啥妇女。要不然,非得当场办了一批不可

    还有就是,幸好这里不是明清时期的华夏,女人不存在被碰了后就闹自杀的情况。不然,非得出人命不可。

    但是,当时强制把一群姑娘和大嫂剥了丢进临时挖的浴池的情形,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刺激

    随后,在北海国埃姆登港登船前,又集中组织了洗澡。这一次,就不用人强制执行了。大家乖乖地自己脱衣服洗澡。特别是女人们,再也不肯在那帮大头兵的围观下洗澡,而是去了比较隐蔽的场所。

    讲解结束后,莱尔顿就去视察建房子的进度了。而那几个听他讲解的老头子,则回到人群里,和其他人讲解去了。

    农村里面就这样,虽然欧洲古代老头子没有华夏古代农村的族老那样有话语权,但因为经验丰富,他们的话还是有人听的。所以,莱尔顿干脆先和这群老头讲解,然后,让他们解释给这帮移民听。这比自己说要有用得多。因为,不少年轻人会对莱尔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对于他们中的老者,那些年轻移民还是很尊敬的。对于农村人而言,在没有农技员指导的情况下,这帮经验丰富的老农,就是那群年轻农民的人生导师

    在修建移民们居住的房屋的时候,莱尔顿还分出部分壮丁,加上部分士兵,开始在河边修建了一个简单的军事堡垒。

    因为,以后莱尔顿就要成为这里的军事长官了。毕竟,特拉华河西岸还有印第安人活动。为了当地移民的安全,必须留下一支部队,来监督河对岸的印第安人的动向。

    另外就是,这帮移民不是自愿来的。为了防止他们闹事,也需要留下一支军队来监督和镇压他们。直到马林以后派来大忽悠泰勒的徒子徒孙,将他们都忽悠住了,才能放松对他们的监督。

    还有,在不远的将来,北海国会以肯顿为桥头堡,对对岸的费城地区发起进攻,夺取那边的土地。

    按照之前的册封,马林的弟弟艾伯特就是费城伯爵。其封地,就在特拉华河西岸的费城地区。

    现在,西蒙已经就藩了,艾伯特的封地还没兑现呢。此次马林选择在费城对岸的肯顿建立殖民点,就是做好向对岸扩张的准备了。

    一旦这边的殖民开发顺利进行,等农闲的时候,就是组织军队越过特拉华河攻下费城地区的机会了。

    而一旦攻下费城地区,马林就会在河对岸建立费城,并确认“费城伯国”的成立。届时,马林打算把后世特拉华州所在的整个德玛瓦半岛,包括费城地区,都划给费城伯国。

    虽然说,这块地很肥沃,靠近大河出口,还有费城这样的好地,但马林却不太在意。毕竟,北美那么大,这块地真不算啥。细算起来,这块地的面积,加起来也就两万平方公里不到。和西蒙的乌克兰地区相比,要少很多。

    但马林也不可能给太多地盘给他,不是舍不得地盘,而是舍不得人口

    西蒙占据乌克兰草原北部,虽然土地面积很大,可他有300万乌克兰人打底,可以尽情折腾。

    而艾伯特这边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