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欧皇崛起- 第7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学这两种武艺外,马林还会让学员们学习文化知识。当然,也少不了每天进行效忠马林的祷告和洗脑。

    至于学员的来源,马林早就想好了——从每年小学毕业生中,挑选一批强壮的小学渣们,送到萨尔茨豪森的骑兵学校来,进行武艺的培训。

    小学毕业生一般只有十二三岁,正是开始练武的大好年龄。因为,一般骑士也都是从14岁开始正式练习骑术和武艺的。而在14岁之前,还是侍从的骑士,只能算侍童,主要进行礼仪的学习,甚至是给追随的骑士当下人,只有道14岁从侍童晋升为侍从后,才会开始正式习武。

    所以,马林从小学毕业的学渣里挑选骑兵学校的学员,那是年龄正合适的。

    而经过骑兵学校几年的传统骑士和哥萨克式的混合教育后,这些孩子们就会成长为武艺高强的高级骑兵。甚至,有能力担任骑兵基层军官。

    在未来,马林肯定要组建大规模的骑兵军团的。而这个骑兵学校,就是建立大军团骑兵的基石

第1359章 战争善后() 
作为一名穿越者,马林深知,在未来,轻骑兵才是主流。板甲骑士终究会被淘汰,大规模的轻骑兵集团,才是未来作战的主流,直到机枪出现

    有了枪炮之后,板甲就成了鸡肋,马铠同样如此。以后的板甲骑士,大概也就能欺负欺负那些没有枪炮的土著了。但这个年代的火枪装填速度太感人,射程也很垃圾。如果数量庞大的轻骑兵发力猛冲过去,就能在对方火枪手装填的间隙冲入敌阵,然后尽情砍杀。

    当然,那是在火枪占主流后的情况。但目前而言,长矛兵才是主流。所以,骑兵学校目前不仅要学习使用马刀和骑士直剑,还需要学习使用弹簧骑枪,以便冲击步兵长矛手。要不然,用刀的轻骑兵,铁定不敢攻击长矛阵。

    在北海国,现在已经有多所学校普及了军事化教育。学生们平时都要联系站队列,甚至练习举枪瞄准(其实一般都是拿木棍演练,不会用真火枪)。

    但是,这些都是步兵项目。而在未来,马林显然不可能只靠步兵打天下,拥有强大机动力的轻骑兵,显然是必须和必要的。

    至于骑兵部队,原本马林打算是用流浪骑士担任军官的。但是,这次大批流浪骑士出身的贵族大批叛变,让马林寒心了。所以,他干脆建立了这所骑兵学校,自己培养骑兵军官。至少,这些从小培养起来的骑兵军官,忠诚方面比较有保证。毕竟,那可是天天洗脑长大的。

    为了配合骑兵学校培养人才,马林下令组织人手,在吕讷堡草原上大肆清理石楠花(帚石楠,吕讷堡草原后世是著名的花海草原),马林可不会心疼什么景色被破坏。毕竟,这种草又不是什么优秀牧草。

    在未来,吕讷堡草原是用来养战马的,而不是让游客旅游的。所以,什么帚石楠没用,种植紫花苜蓿才是王道。再说了,苜蓿花也很美,还能养蜂采集苜蓿蜜。

    最关键的是,苜蓿草养马很好。为了提供足够的战马,马林特地向克里米亚汗国下了1万匹马的大订单,把克里米亚人的嘴都笑歪了。

    要知道,在东欧大草原上,最不缺的大概就是马匹了。就算克里米亚汗国自家马匹不够卖,他们也可以选择去抢夺相邻的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喀山汗国的马匹,拿来跟北海国换钱和换烈酒。

    因为马林的资助,现在的克里米亚汗国成为了东欧大草原上标准的霸主级大佬。曾经,克里米亚汗国是个标准的穷比。他们唯一的财政收入来源,就是去莫斯科大公国等东欧国家抢劫和抢人去贩卖。

    但即使如此,他们的收益也不多。因为,此时的莫斯科大公国等克里米亚汗国的邻国,多半也是穷比,没啥油水可抢。而抢到的人口,因为只能卖给土耳其人,也卖不出价钱。

    至于卖马牛羊?别开玩笑了,周边国家全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卖给谁?

    而马林出手后,克里米亚汗国不但可以快乐地销赃(抢来的人口),而且还能通过出售马牛羊获利。

    马牛羊有啥成本?随便放在大草原上吃草就能长大了。而东欧大草原,最不缺的,就是肥美的草地了。

    现在,克里米亚汗国的男人们主要负责出去打劫。而女人们,则在家放牧牛羊,牛羊养大了,就拿去跟北海国换钱换酒

    因此,现在的克里米亚汗国,成了东欧草原上的第一阔佬。克里米亚人的骑兵,多半都装备了以前装备不起的锁甲(板甲不是买不到,而是太重,不适合克里米亚轻骑兵穿),手里拿的刀,也都是北海国出产的钢刀。就连弓箭,也都是德意志制造弓箭的大师傅们精心制作的骑弓。

    现在在东欧草原上,克里米亚骑兵相当于后世游戏里一身紫装的大佬。而邻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喀山汗国的骑兵们和他们比起来,就像一身白板装的屌丝,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

    金钱的力量是强大的,在金钱面前,曾经凶悍无比的克里米亚汗国,也要在马林的北海国面前折腰。因为马林和他们贸易,现在的克里米亚汗国再也不是曾经的穷比。但一旦离开了马林的贸易订单,克里米亚汗国马上就会被打回原形。因此,现在的克里米亚汗国,相当于被北海国的金钱控制住的一群强力打手。

    这些强力打手,不但可以为北海国提供大量廉价的马牛羊,还能帮马林洗劫毛子,抢来毛妹。比如,这次马林不但订购了1万匹马,还向克里米亚人订购了一批毛妹,用来奖赏有功的将士

    说起来,毛妹的姿色真心不错。虽说中年后容易变肥婆,但那也不是问题。毕竟,他们曾经年轻貌美过。

    而且,在马林看来,女人都人到中年了,还要貌美干啥?中年妇女再美,那也是大妈。最多,大妈美些,让大叔多交些公粮。可是,毕竟一起睡了那么多年了,身上每根汗毛都清楚了。所以,大妈的中年貌美没啥意义,大叔早腻了。那么,大妈的中年貌美就只剩一个用途了——勾搭隔壁老王毕竟,老王没尝过貌美大妈的滋味

    所以,马林觉得,毛妹中年变肥婆也没啥。至少,人家美过。而且,变成肥婆后,就不担心隔壁姓王的觊觎了

    而且,马林觉得,后世网上炒作毛妹中年变肥婆,应该是华夏女人的手笔。她们担心毛妹涌入华夏,抢了他们的恩宠。毕竟,那些屌丝男人围着她们,把她们当女神的感觉,那些女人是不愿意失去的。

    所以,网上一些女性小编,拼命黑毛妹,说什么毛妹一到中年就变肥婆。马林就纳闷了——难道所有毛妹都这样?这明显是种族黑啊

    要是仅仅如此就好了,但网上一些女性小编,不但黑毛妹,而且黑华夏男人,说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还是外国男人好对于这种小编,马林只想说一句——贱人,你还在国内混干嘛?还不出国去浪?别在国内瞎yy难怪老外那些屌丝说华夏女人很好上手,因为华夏见到老外就跪舔的女人很多

    在穿越之前,马林就想明白了——毛妹没问题,毕竟后世国内女生也开放了。若是倒退十几年,国内女生保守,还比毛妹好不少,肯定是娶老婆的优先选择。但大家一般浪的话,找个毛妹也没啥,毕竟毛妹身材更赞。至于婚后变肥婆什么的,部分属于生活习惯问题,部分是一些长得丑且怕没男人围着她们转的丑女小编的污蔑再说了,中年妇女要那么好看干嘛?便宜隔壁王叔叔?

    而老外男人也没那么好,只是有些崇洋媚外的女小编在网上瞎bb而已而且,这些所谓的外国“好男人”,他们在本国不过是些屌丝而已,他们来华夏泡妞,也不是为了带回去结婚,只是纯粹将那些主动贴上去的华夏妞当成了发泄的精桶而已

    就像穿越前马林看过的一则新闻——一帮华夏女生帮自己毛里求斯籍男友携带毒一品,然后被马来警方抓住判了死刑马林对这群女人都无语了,你要找个瑞士或者瑞典的男人,那也好说。毕竟,入籍了各种高福利。可是,找个毛里求斯的,还帮忙贩那啥这脑子懒得评价了

    (好吧,扯远了)

    对于这些穷苦农民出身的士兵们而言,能有对象就不错了。何况,年轻的毛妹真心比较漂亮。这些大头兵,马林买毛妹给他们当老婆,绝对是天上掉馅饼了。

    而马林也打算用这种方式告诉德意志境内那些勇敢的年轻人——来吧,来北海国当兵吧,送毛妹哟

第1360章 拍卖会和纸张() 
新年过后,马林一边忙着战后重建,一边向欧洲各国的贵族广发邀请函,邀请他们参加拍卖会。至于拍卖什么,自然是从大明运回来的丝绸和瓷器了。

    这次战争,马林虽然成功夺得了8个诸侯国的领土,可是损失也很惊人。特别是奥尔登堡伯国几万尤格拉姆的黑麦地在成熟后被烧毁,简直损失惊人。此外,因为战争,奥尔登堡省和南北明斯特两个省份,加上鲁尔省,被战争破坏的经济损失也非常惊人。

    因此,马林继续大笔资金,来搞重建。同时,用于安定新征服的地区。所以,马林自然要将丝绸和瓷器的拍卖提上日程了。

    另外,除了丝绸和瓷器,马林还推出了纸张的销售。因为采用了现代化学制浆技术,加上加拿大地区无尽的森林资源,北海国在布雷顿角岛的造纸业非常发达,纸张成本也非常便宜。甚至,要比明朝的造纸成本要便宜很多。

    但此前马林无法解释纸张来源问题,他总不能告诉别人他掌握了新的造纸技术吧?所以,就算手里纸张积压严重,马林也无法在欧洲倾销白纸。

    但现在不同了,他去过一趟明朝。有了明朝这个借口,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把纸张拿出来了

    眼下的明朝,纸张价格不贵,大约每百张纸0。1两白银的样子。也就是3。73克白银的样子,差不多价值4。5个芬尼的样子。这是普通的竹纸,属于中档纸张。

    但在眼下的欧洲,纸张还是用的几百年前华夏的技术,用的是麻皮、破布和渔网制造的,成本高昂,而且稀少。眼下,欧洲纸张价格,差不多能达到每张纸1个芬尼的地步。100张纸,就是100芬尼,相当于1。66个金币。其价格,比明朝竹纸贵了22倍,但质量却还不如竹纸。

    而马林在加拿大的造纸成本,那就低得可怕了。因为加拿大的树木不要钱,随便砍。而煤炭也成本很低,所以,在布雷顿角岛造纸厂,造纸成本每百张居然只有0。5个芬尼不到

    这还是因为欧洲人工成本较高的缘故,若是使用廉价的明朝工匠,成本估计还要低一倍

    也就是说,布雷顿角岛造纸厂每百张纸的成本,只有明朝竹纸市价的九分之一。即使明朝竹纸的成本只有市价的一半,那布雷顿角岛造纸成本,也是只有明朝造纸的4。5分之1。

    但布雷顿角岛的纸张,质量却是超过了明朝的竹纸。因为,马林让工匠们使用了现代造纸技术,添加了一些现在造纸的添加剂,比如萤石粉、高岭土等,加上原本烧碱或硫酸钠就有一定的漂白作用,使得布雷顿角岛的造纸厂造出来的纸张,不但比一般的纸张白,而且更平滑,利于书写和印刷。当然,因为没有后世霸道的氯化物漂白剂,纸张没有后世的白纸那么白。但是,和这个年代普遍发黄的纸张相比,已经够白的了。关键是,成本还低。

    比如现在的欧洲,一张纸要1芬尼。一本1725页的圣经,要耗费上百张大纸。单是纸张成本,就要一个多金币。外加印刷和装订的成本,要好几个金币一本。

    所以,现在的欧洲,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书。耗纸很多的圣经,也只有贵族和传教士才用得起。因为纸张的昂贵,眼下的欧洲知识不可能普及。

    欧洲真正科技文化起飞,是基于两个事件——一个是乾隆年间,混入乾隆宫廷的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用图画形式画下来寄回巴黎。

    法国人爱偷窃技术可是出名的,之前,威尼斯的玻璃镜子制造技术,就是法国人偷走的。后来,他们故伎重施,从华夏偷走了造纸技术。除了偷窃玻璃镜技术和造纸技术,法国人还在1698年派出传教士殷弘绪混入景德镇,偷取了瓷器制造技术。后来,到了18世纪,欧洲才有了自己的瓷器生产

    另一个,则是基于蒋友仁带回去的华夏造纸技术,19世纪欧洲人发明了机器制浆和化学制浆的方法,大大地降低了纸张成本,让书籍和报纸成了普通人也能买得起的东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英国的报纸,在现代造纸技术发明前,每份价格高达1先令,也就是12便士。但造纸成本降下来后,报纸价格降到了每份一个便士,降幅高达12倍

    当然,马林可没那么好心,让欧洲各国用上廉价纸。他这次卖纸,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掩盖加拿大的造纸厂。

    以后,马林打算在全国推行使用书本和纸张发票。现在,已经在中枢机构进行推广了。下一步,就是推广到民间。

    但是,贸然在全国铺开纸张的使用,会让别的国家怀疑。因此,马林干脆这次拿出一批纸张,跟着大明买来的丝绸和瓷器一起卖。他要借助这次拍卖告诉别的国家——我在明朝买了很多纸张,价格不高哟

    这样一来,以后北海国普遍应用纸张,就没人怀疑了。毕竟,从大明买纸,合情合理

    至于纸张的价格,马林也没客气。虽然他百张纸的成本只有0。5芬尼不到,但是,这次拍卖,他打算按照每张0。3芬尼的价格出售,也就是每百张30芬尼,相当于半个金币

    这个价格,比大明的竹纸贵6倍多,但却是欧洲市价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且,纸张质量更好。这样便宜的价格,加上质量过硬,不愁卖不出去。而且,马林还能赚翻了。毕竟,布雷顿角岛造纸厂每张纸成本只有0。005芬尼,按照0。3芬尼每张的价格卖出去,价格翻了60倍

    和上次拍卖一样,马林依然不打算只在一地拍卖,而是分为几个场所拍卖。

    而且,这次本土的拍卖场所,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