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欧皇崛起- 第6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收购三七。然后,通过珠江支流南盘江,水运过珠江,运抵广州。然后,再由孔泰从基隆派出商船来广州收购

    而马林自己,则准备直接去武昌坐镇,坐等各地药材商人把他需要的药材和药材种子送上门。反正他给的价钱够高,不愁那些逐利的商人不肯卖给他

第1176章 完成收购和返航() 
事实上,马林压根不想去游览大明的锦绣河山。为啥?因为后世他都看过啊!虽然基本都是在网上看的图片,可也算看过。

    而且,马林后世也不喜欢在黄金周出门去旅游。那哪是旅游啊?分明是人挤人去了。稍微名气大点的景点,一到节假日,就人山人海,光看人头了,根本没法好好看景色。所以,还不如在家看图片呢。

    更何况,这个年代,没有高铁,没有飞机,连大客都没有,出趟远门根本就是要命啊。尤其是骑马,看着帅,可那颠簸程度,体质差的根本受不了。马车更不用讲,都没防震弹簧,人坐在车厢里遇到不平的路面,基本都是坐在座位上上下跳。

    所以,大明的文官,携带家眷出行时,往往都是选择坐船。比如,走京杭大运河路线。速度虽然慢点,可坐船胜在平稳啊。至于晕船什么的,没那么夸张。能晕船的船,一般都是海船。因为海船的风帆在海风下严重倾斜,然后导致船体晃动得厉害,体质差或者不习惯的当然晕船。但坐小船走大运河不同,像那种摇橹的乌篷船,其实是很平稳的。只要不遇到恶劣天气,一般比陆地上坐马车要安稳多了。

    不过,马林不是那些大明体虚的文官,并不在乎马背上的颠簸。所以,再请示了明廷后,是有权使用大明驿站系统的。也就是说,他可以沿途不停换马赶路。如此一来,马林每天可以赶路四五百里,不用等马恢复体力。从京城到武昌,陆路不过两千多里,马林和一帮手下走驿站系统,不停换马,几天就到了。

    但这几天不停换马赶路,也让马林累个半死。好在,他之后不再到处跑,只要坐镇武昌,等待各地商人送货上门即可。

    可那些商人传消息回老家比马林赶路速度还要慢,加上筹集货物,并水运往武昌,倒也很耗时间。所以,马林干脆就在武昌慢慢等了。反正,他是不想再体验那种马背上颠簸的日子了。尤其是,现在已经是冬季,骑在马背上到处奔跑,实在不是个好的选择,非常难受。

    抵达武昌后,马林拜会了湖广布政使司的两位布政使和湖广巡抚后,就窝在驿站不出门了。因为,其他官员不值得他出马接触了。毕竟,他也算大明内部的从三品的宣慰使了,除了左右布政使和湖广巡抚,没必要鸟其他人。只有京城不同,那边大佬太多,马林不得不放低姿态。但在湖广省,马林除了两个布政使和巡抚外,真没必要鸟其他人。

    实际上,马林是真心不愿意走这一趟。但是,正德和大明内阁规定了——以后贸易,东番岛的船只准停靠福州、宁波和广州三个港口,不准深入内地。

    所以,马林只能接着这次机会,以游玩为名,深入内地走一遭了。要不然,孔泰他们也得不到深入内陆地区的授权啊

    除了收购各种药材外,马林当然也没忘了收购毛竹的种子、油桐的种子和漆树的种子

    上次孔泰在广州收购的毛竹种子太少了,根本不够。额油桐和漆树的种子,也是多多益善。因此,马林在离京前,就跟各地商人打过招呼,请他们帮忙收购毛竹、油桐和漆树的种子,一并送到武昌。尤其是毛竹的种子,这东西60年才开花结果,非常难找。

    这次马林坐镇武昌,广发帖子,邀请各地商人携带毛竹种子来武昌换钱。马林给的价格可不低,虽然没有上次孔泰在广州开出的20两银子一斤的天价,但也有3两银子一斤。

    可别小看这3两银子每斤的价格,要知道,大明的珍贵药材,除了人参等几种顶级药材外,就没超过一两银子一斤的药材。而名贵的檀香,在大明也不过才0。55两银子每斤。马林开出的3两银子每斤的收购价,绝对是高价了,所以不愁没人送货上门。

    不过,在坐镇武昌的同时,马林也让孔泰在武昌城里高价雇佣了几名掮客,并安排他们分别赶赴安化和景德镇两地去挖人。

    去安化主要是马林想挖茶农,毕竟,马林虽然能花钱收购安化黑茶的茶树种子,却没有种植茶树和炮制黑茶茶砖的技术。所以,他需要挖几名茶农跟着去台岛,指导下如何种植安化黑茶树,和如何制作黑茶茶砖。

    而派去景德镇的掮客,则主要负责挖掘几名陶瓷工匠,跟着去台岛。然后,寻找台北盆地西部的莺歌地区的瓷土矿区。然后,建立陶瓷生产基地。

    因为时间紧迫,马林只要求他们挖几个民窑的工匠跟船去台岛。其实马林最想挖的,是景德镇官窑的大匠,奈何官窑的陶瓷工匠都是由官府严格控制的匠户。马林倒不是不能通过贿赂的方法获得官窑的陶瓷工匠,但是,这需要很多时间。急切之间,马林也无法搞定当地官员,并让他们配合弄来官窑的大匠师。所以,这次马林只能先高价挖几个民窑的工匠了。而且,他们的任务也只是寻找到莺歌瓷土区,为以后建立陶瓷基地打好基础,倒也用不着官窑大匠师那种水平,普通的民窑陶瓷工匠即可。

    除了这些动作外,马林也根据大明朝廷的许可,在武昌附近招揽了一批无地的游民和乞丐,并买了几十个奴婢,打算带往台岛。毕竟,开发台岛,也是需要人口的。

    但事实上,马林在武昌附近招揽的流民、乞丐和购买的奴婢,全是给招揽的安化茶农和景德镇的民窑陶瓷工匠打掩护的。

    马林在武昌一共招募和购买了两百多无地流民、壮年乞丐和奴婢。有这么些人打掩护,到时候往里面塞几个茶农和陶瓷工匠,就毫不费力了。

    事实也是如此,三个月后,派去安化和景德镇的掮客,分别带回了6名茶农和4名陶瓷工匠。不过,他们都是只身前往台岛的,而没有拖家带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这些茶农和陶瓷工匠都不是无家可归的流民,没必要举家迁往台岛。他们虽然被马林支付的钱财打动,可也没打算带全家冒险。所以,他们都选择了只身前往,且把马林给的银子全留下给家人。这样,就算他们遭遇不测,家里人也不至于啥都没捞到。

    而此时,从蜀中和湖广、陕南等地收购的大量的黄连、酉阳青蒿等需要的药材和相应的种子,也都运抵武昌。且马林原本停泊在长江口的10艘500吨级战舰,也从长江口逆流而上,抵达了武昌。

    没说的,马林直接下令将各种药材和种子,以及招募的人口,一起装船,然后顺江而下

    到了镇江府附近的京杭大运河河口,张彩已经带着收购来的两千头太湖猪,以及几麻袋吓煞人香(碧螺春)茶种等候在此了。

    而让马林惊喜万分的是,张彩不但带来了太湖猪和茶种,还带来了两名当地茶农,好指导吓煞人香茶树的种植,以及茶叶的炒制。吓煞人香毕竟是绿茶,和安化的黑茶是不同的制作方法。所以,张彩在没有得到马林的提示的情况下,倒也想到了这一点,让马林很欣慰。

    最让马林开心的是,张彩居然还自作主张,从浙省的湖州,收容了两家破产的蚕农,并带来了几百株湖桑苗和一袋湖州蚕种

第1177章 返回基隆和战端将启() 
“我勒个去,你连这个都想到了?”马林大为震惊。

    之前,马林派张彩去太湖沿岸地区收购太湖猪,同时吩咐他收购吓煞人香(碧螺春)的茶种,偏偏忘记了嘱咐张彩收购桑树和蚕种。

    事实上,大明最好的蚕丝湖州丝的产地湖州,就在太湖南岸。张彩在收购太湖猪的时候,就去过湖州寻找马林说的“一胎产崽十几只”的家猪品种。

    当然,在湖州,张彩并未找到多少“一胎产崽十几只”的家猪。但是,来到这里的张彩,却想起了当地最著名的特产——湖丝。那可是大明最好的丝绸,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丝绸。

    而且,张彩也听说过,马林好像特别看重大明产的丝绸和瓷器。瓷器他没办法,但是,路过湖州,岂能放过湖州蚕丝?

    所以,张彩假模假样地在湖州当地官差的监督下,在当地收购了几头当地产的家猪。然后,又招募了因为借了高利贷还不起,快要家破人亡的两家蚕农。当然,名义上是“雇佣他们帮忙养猪”,骗过了监视的当地衙役。然后,趁着大晚上,张彩又悄悄派人去收购了几百株湖桑的桑苗和一袋湖州当地的蚕种,好带去台岛种植和饲养

    张彩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湖州丝之所以名震天下,除了当地气候条件好之外,当地的蚕种和桑树品种好,也是重要的原因。

    比如,欧洲本地的丝绸,之所以质量不好,就和引进的蚕种和桑树品种不好有很大的关系。

    事实上,马林上辈子家里就养过蚕,而且种植过大片的湖桑,也引进过湖州的蚕种。不过,那是上辈子小时候的事情了。

    当时,年纪还小的马林还以为“湖桑”叫“胡桑”呢,以为是外国品种。直到长大了后才知道,家里种植的叫“湖桑”,湖是湖州的“湖”,而不是代表外来的“胡”。

    马林清晰地记得,当时家里养蚕,特地弄出蚕房。不但要求保暖,而且经常撒生石灰和漂白粉,用于消毒,避免蚕宝宝感染生病。

    当时,为了撒石灰,马林的母亲都是带着专门遮挡住眼睛的潜水镜和口罩,以避免生石灰粉伤到眼睛。甚至,还有类似防毒面具的东西。

    年少的马林,就经常带着妈妈的“防毒面具”,出去扮演生化兵,和小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

    而当年的湖桑田,也是马林和小伙伴们的重要“战场”。因为,每到夏季,湖桑田里的湖桑枝上,都挂满了桑葚

    90年代江北农村还比较穷,农村孩子一般根本吃不上水果。所以,湖桑田里的桑葚,就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水果。马林上辈子就经常冲进湖桑田,吃得满嘴乌黑。甚至,还因为桑葚吃多了牙齿酸疼的

    所以,看到这几百株湖桑苗,马林感慨万千,想起了上辈子小时候吃桑葚的经历

    对于张彩的机灵,马林自然是大加赞赏。果然是当过大明组织部长的大人物,能力就是强。自己这个老爷差点疏漏的事情,他给想到和办好了。

    将那些太湖猪、桑树苗、蚕种、碧螺春茶种和招募的人员安置上船后,马林的船队继续向东航行。

    路过瓜洲渡后,马林向北看了看——那是他上辈子的老家

    但马林并不打算回老家去寻根问祖了,毕竟,他现在是个德国佬的身体,遇到祖先该怎么说?

    而且,据说他后世居住的马家庄,是清朝后期才建立的,祖上是从哪儿来的则弄不清楚。因为,马家的家谱在十年不可描述时期被当做“封建残余”给焚烧了。甚至,连祭祖都不让。好像只要信了大胡子,祖宗都可以不要了而自从家族里有文化且负责保管家谱的三太公80年去世后,马家就没人知道老祖宗的来源了

    既然找不到来源,马林干嘛去找?而且,找到了也不好处理。总不能对对方说——“祖宗,我是您后代”吧?而以自己目前的长相,也会吓着对方的

    进入东海后,因为海上风浪大,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晕船

    大明朝廷赐给马林的200医生,包括那5名戴罪的御医,有过半的人晕船。其中,5名前太医就有2人晕船。

    而随船的三千多移民,也有过半的人晕船。毕竟,这些北方移民,很不习惯坐船,尤其是坐海船。

    好在马林早有准备,让人事先准备了大量的姜片,让人含着,倒也让大部分晕船者渡过了难关。只有少部分晕船者,还是半死不活的样子。

    最扯淡的是,那两千头太湖猪,居然也有1460头晕船

    马林气得直跳脚,晕船的人,是根本无法跟船返回北海国的,包括那些晕船的太湖猪

    张彩倒是很镇定,他向马林建议道:

    “主公莫急,虽然有很多人和猪晕船,但还不是有很多医者和猪不晕船么?您就带这些不晕船的先回去就是了!”

    马林想了想,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反正,200医生,有近半还是不晕船的,带回北海国,倒也够用了。只是那些太湖猪,居然有近三分之二不能带回国,让他很郁闷啊

    听到马林的担忧,张彩呵呵笑道:

    “主公,您也知道这些太湖猪最厉害的就是繁殖。您带回去五百多头,有400头是母猪,而这些母猪每胎都能产崽十几只,崽再产崽,不出几年,就能破万头。主公当初特地寻找这种猪,不就是看中了它繁殖速度快吗?”

    马林想了想,也是,太湖猪这么能生。只要早期控制住少杀点猪,种群扩大还是非常快的。毕竟,一头母猪一胎能产十几只,一年能生二胎,那数量增加速度,快得不要不要的。

    和欧洲本土体型瘦小且每胎只能产崽三五只的破猪相比,太湖猪绝对是神猪啊不过,必须注意不能感染猪瘟,那可是家猪杀手。但也没啥好担心的,只要把每头猪都隔离开,只有配种的时候再弄一起,还是能尽可能避免猪瘟扩散的

    带着复杂的心情,马林返回了东番岛基隆港。登陆后,那些晕船难受到快死的人终于重新变得生龙活虎了。

    但带了几千人回来后,马林发现——单是基隆湾附近那点土地,好像不够安置这几千人了。想要土地,必须要扩张了

    所以,接下来,要和土著大战一场了。而最适合夺取的地方,自然是台北盆地了。那边土地面积够大,而且西边还有莺歌瓷土区,是最佳的优先动手对象

    正好,趁着马林带着护卫部队回来,而且现在是初春,天气不热,很适合战士们穿上铠甲进攻台北盆地

第1178章 进军台北盆地() 
之前,马林已经出过一次兵,占据了淡水河口,并修建了淡水堡,作为深入台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