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欧皇崛起- 第5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完全可以在朝圣中大赚特赚。比如,垄断旅馆行业,高价住宿,提供高价的食物。然后,高价出售一些所谓“赐福过的”宗教纪念品据说,后世每年麦加朝觐,沙特收益高达数十上百亿美元所以,在利益面前,哈希姆家族低头承认逊尼派也是正常的

    不过,承认了主流的逊尼派后,别人就不敢动他们了。毕竟,他们是正宗的穆圣后裔。比如说马穆鲁克王朝,明明对卖家朝觐的巨大收入口水得要死,但就是不敢随便抢。否则,会成为举世公敌的。即便是奥斯曼土耳其后来占领了这里,依然是委托哈希姆家族管理圣城的。当然,作为交换,哈希姆家族后来又承认了土耳其苏丹为正统哈里发可他喵的土耳其苏丹算哪根葱?有哈希姆家族血统吗?没有但哈希姆家族就承认了——没办法,不承认,突厥人就会翻脸杀人。但承认了,依然可以把持油水丰厚的麦加

    总而言之,哈希姆家族有点像华夏的孔家,历代王朝都把把他们尊敬起来,当个吉祥物。不过,孔家那边没人去曲阜朝圣,没啥赚头,只有个衍圣公的虚衔。而哈希姆家族有麦加朝觐,赚头很大。

    因为担心土耳其吞并马穆鲁克王朝做大,所以,马林之前派了船队又去了一趟埃及,看看能不能多买点埃及的货物,给马穆鲁克王朝一些经济上的支持。

    所以,马林指示船队——去埃及多买点牲口,比如牛

    马林想着,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怎么说也是个以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应该有足够的牛卖吧?正好,马林开发新大陆,需要很多耕牛。所以,马林指示——船队,无比多买点牛,既从经济上支持了埃及,也方便了自己。

    没想到,船队回来后,船队负责人汉瑟尔却回来报告说——埃及牛很少

    “什么?埃及牛很少?”马林听了后满脸懵逼。然后,他想了想,问道:

    “那埃及人怎么耕田的?”要知道,埃及尼罗河流域可是著名的农业区。没有牛,难道他们用马耕?但是也不对啊。阿拉伯马是中型马,不是欧洲那种适合耕地的重型马啊

    汉瑟尔答道:

    “埃及尼罗河流域虽然耕地多,可他们只有部分人使用牛耕地。大部分人,使用的是骆驼耕地”

    “啥?骆驼也能耕地?”马林听了有些呆。

    “是的,骆驼耕地!臣在埃及乡下看过当地人耕地。他们的耕地方法是——男子在后面扶着犁。而前面,则由妇女或者力气小的少年牵着骆驼前行,控制方向。也就是说,埃及人用骆驼耕地,需要两个人。不过,牵骆驼的人,不需要时壮年劳力。而且,据当地人说,阿拉伯半岛上耕地,也多半用骆驼。因为,骆驼比较适应当地干旱炎热的气候。另外,平时不耕地,还能驮货物。”

    马林听了大感惊奇,继续问道:

    “也就是说,埃及的骆驼很多了?”

    汉瑟尔想了想,道:

    “是的,非常多!走在埃及的城里乡下,到处都可以看到骆驼。一般情况下,那些骆驼要么驮着人,要么托着货物。据说,一头骆驼可以驮着400磅的货物赶远路,一天可以赶路40英里,也就是64千米。而且,骆驼非常耐粗饲,随便吃点野草就可以,可以几天不喝水,非常好饲养。所以,埃及和阿拉伯那边,非常流行养骆驼。而骆驼,也是那边主要的运输工具”

    “每天驮着400磅货物走64千米乖乖,这是绝好的辎重运输工具啊”马林咂舌道。要知道,普通步兵每天行军最多40公里左右。这还是北海国军队这样经常训练武装越野的精锐军队,换做别的步兵,一天最多走30公里。骆驼负重400磅每天都能跑64公里,比大军行军还要快太多了。

    “这样算起来,养骆驼比养牛还划算啊”马林摸着下巴想到。

    养牛只能耕地,虽然也能拉牛车,但牛车太慢了。欧洲不缺马车,自然没人去用牛车。

    “那骆驼耕地速度如何?”马林问道。

    “据说每天可以耕地5亩以上,比牛厉害!”汉瑟尔答道。

    “这么厉害?那么,当地骆驼什么价格?”马林吃惊道。

    “10个金币一头,要多少有多少!在埃及,骆驼到处都是!”

    “那太好了,我命令你,再去埃及,尽可能地购买骆驼回来!”

    汉瑟尔想了想后,道:

    “买骆驼没问题,只是,大公,装运骆驼的话,船只可能要改装一下。毕竟,骆驼比较高大”

    “这个没问题,我会派造船厂工匠负责改装船只的!”马林意气风发道。既然买不到足够耕牛,我就买骆驼代替。埃及骆驼多,买了骆驼,不但方便自己,还能让埃及人获利,双赢啊

第954章 不列颠战云() 
至于骆驼有啥缺点呢?马林想了想,还真没想到。骆驼不怕干旱,不怕寒冷它是不是怕湿热天气呢?

    马林想起了后世印度貌似骆驼也很多。印度那边也是有雨季的,比较湿热,也没见骆驼不适应貌似,后世阿三还有骆驼兵,还拿出来阅兵

    “那就试试吧!”马林下定了决心。他打算试试,骆驼能够适应古巴的热带雨林气候。如果适应,就采用骆驼。如果不适应热带雨林,就拿骆驼去西非跟马里帝国换牛。

    马里帝国那边气候半干旱,骆驼在那里非常实用。因为,骆驼在西非,意味着可以耕地也可以驮货,非常实用。而且,当地气候干热,非常适合骆驼生存。若是马林肯一换一,估计当地土著会高兴坏了的。而且,骆驼肉据说也很好吃来着

    而在潘帕斯草原上,骆驼估计也挺实用的。因为,潘帕斯草原并不潮湿。而在智利北部的阿卡塔马沙漠,骆驼那就更适合了,正好用来把硝石驮到海边装船

    事实上,马林有些想当然了。骆驼的确可以在热带雨林生活,但会很不适应,比较容易得病。至于印度那边,印度并不能算湿热气候。而且,印度的骆驼,也多半分布在西部沿海较为干燥的地区,雨季比较短。

    但他的想法也很好,先去古巴试试,不行的话,拿骆驼跟马里帝国甚至桑海帝国换牛。马里帝国大部分地区和桑海帝国大部分地区,都位于干热的西非内陆,骆驼的适应性比牛要好很多。而且,一头骆驼重量不亚于普通黄牛,但在干旱地区比牛要更适应,而且驮货能力很强。马林要是愿意一换一,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人肯定乐意。

    而且,非洲人也不懂牛鼻环技术,难以驯服牛。而骆驼性情比没上鼻环的牛要温驯,更适合驾驭。更何况,骆驼每天耕地5亩以上,而牛每天才耕地4亩左右。怎么看,都是骆驼更好。当然,这是指适合骆驼生存的干旱地区。换成热带雨林,铁定是牛更好了。因为,骆驼不太适应湿热气候

    因为以后要大量购买骆驼,所以,之前四艘适合地中海的桨帆船商船显然不够用了。所以,马林下令,建造几艘新的改进型桨帆船(安置了火炮的),并进一步改进,加高舱室高度,以方便安置骆驼。

    另外,马林还打算从埃及进口羊毛、羊皮和稻米等物产。实际上,这些物产欧洲都有,马林并不需要从埃及买。但埃及失去了香料贸易的暴利后,未来经济肯定困难。所以,马林本着帮助埃及就是削弱土耳其的原则,还是打算从埃及进口这些看似不必要的东西。

    还有就是,在马穆鲁克王朝进口印度乌兹钢海路被截断的情况下,马林打算让自己派往印度的船队,帮忙捎带些乌兹钢回来。然后,再通过地中海航线运往埃及。这样,马穆鲁克骑兵就不缺乏大马士革弯刀了,也能充分保证马穆鲁克骑兵的战斗力。就目前而言,手持精良的大马士革弯刀的马穆鲁克骑兵,战斗力是不比土耳其骑兵差的。当初,他们可是曾打败过蒙古骑兵的。

    此外,马林还打算,建议马穆鲁克王朝对欧洲人开放朝圣。因为,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就在马穆鲁克王朝的控制下。如果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肯对欧洲人开放朝圣,并征收朝圣税,估计会发一笔大财。要知道,欧洲基督徒那么多,一旦开放耶路撒冷朝圣,绝对比麦加朝觐收入要大得多。

    毕竟,这个年代阿拉伯地区还是比较穷的游牧地区,而欧洲人富裕多了。不像后世,因为中东石油多,土豪遍地。相比而言,这个时代的欧洲人可要富裕多了。如果开放朝圣,马穆鲁克王朝也可以根据安拉教对异教徒收高税的习惯,大赚一笔。同时,负责地中海航运的威尼斯,估计也会跟着大赚一笔。如此,也能给马穆鲁克王朝开辟一条新的财路,使之不至于因为香料贸易断绝而快速衰落。

    就在马林满脑子的骆驼和埃及的事务的时候,不列颠岛上,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撕逼,也开始激化了。

    爱德华公开表示,对苏格兰往他身上泼脏水的行为表示非常愤怒,并要求苏格兰王国改口和公开道歉。否则,英格兰会给苏格兰一个难忘的教训。

    然后,英格兰就开始公开在全国范围内征兵,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样子。

    实际上,爱德华并没有拿出詹姆斯四世回国前和他签署的那份“互相继承王位”的协议。否则,此时苏格兰一定会察觉爱德华吞并苏格兰的意图。

    而在爱德华没有公开那份协议的情况下,此时爱德华征兵备战,更像是要和苏格兰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边境冲突,不像是灭国之战。

    至于苏格兰方面,新登基的约翰。斯图尔特(约翰一世),明知道公开道歉可能会让英格兰失去出兵借口,但他就是不能道歉。为啥?因为,一旦他道歉了,爱德华洗掉刺杀詹姆斯四世的嫌疑,那么,他就成了弑君嫌疑人了,就无法坐稳王位了,甚至会被废黜关押因此,他虽然知道会激怒英格兰,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一口咬定是英格兰派人杀了詹姆斯四世。而他的判断,其实也没问题

    而爱德华也一口咬定——詹姆斯四世绝不是英格兰人杀的。甚至,爱德华当着各国使者的面,手抚圣经发誓,绝不是英格兰人杀了詹姆斯四世。否则,他愿意接受任何惩罚

    而各国使者们也迷糊了——难道真不是爱德华下的手?不然,爱德华怎敢以上帝和圣经的名义发毒誓?

    实际上,这是擅长玩文字游戏的马林给他出的歪主意——爱德华说的没错啊,杀詹姆斯四世的的确不是英格兰人啊,是德意志的马林的手下嘛虽然,指使人是他,可他发誓的时候,说的是“詹姆斯四世绝不是英格兰人杀的”这话没毛病,的确不是英格兰人杀的,只是,没提指使者是不是英格兰人

    这种缺德的文字游戏,糊弄住了欧洲多国的使者,使得他们相信——詹姆斯四世的死似乎真的和爱德华无关

    然后,爱德华就开始理直气壮地爆兵,并开始在诺森伯兰郡北部边境附近修建大营,摆明了一副要出动大军进攻苏格兰的架势。

    而实际上,爱德华在英格兰和苏格兰陆上边境处的动作,全是虚晃一枪。而真正的杀手锏,则是马林驻扎在诺森伯兰郡的萨卡拉的第四军团。

    北海国第四军团是一个满编的万人军团,参加过“吕贝克大战”和爱德华夺位战争,是一支战斗力强,而且见过血的精锐军队。由这支军队进行渡海登陆作战,爱德华也比较放心。

    就在英格兰和苏格兰进行外交撕逼的时候,萨卡拉则带着第四军团,默默地来到诺森伯兰郡的沿海地区,进行着涉水登陆的演习。因为,爱丁堡附近的沿海地区,肯定没有足够容纳1万大军同时登陆的码头。所以,大部分战士,还是需要练一练涉水登陆。只有辎重和骑兵,才会通过码头登陆。至于一般的步兵,直接涉水爬上岸就行。反正,欧洲地区目前已经进入夏季了,也不怕水冷

    大不列颠岛上,战云密度,一场灭国大战,即将展开

第955章 爱德华的布局() 
马林最终还是给英格兰派了5000援军,本来,他不想派援军的,但爱德华的一个想法,让他改变了主意。

    原来,爱德华想到,如果这次把主力都派出去的话,那么,伦敦可能就不安全了。为啥?因为爱德华的王位,是靠着血腥暴力的手段夺回来的。原本的亨利七世,其实干得不赖,很受民众爱戴。所以,爱德华当初能打败亨利七世,夺得王位,其实靠的就是马林借给的暴力。为此,当初他杀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亨利七世的死忠贵族。

    不过,当初被杀的那些大贵族,他们的家族底蕴深厚,肯定有很多漏网之鱼。只是,因为马林留了第四和第五军团在英格兰,那些人不敢乱动而已。但若是伦敦城实力空虚呢?爱德华认为,若是伦敦空虚,那些被杀贵族家的余孽,肯定会忍不住跳出来叛乱,找自己报仇。

    事实上,爱德华很希望那些隐藏起来的仇家能跳出来。这样,他也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如此,以后他也就不担心了。

    所以,他打算,利用这次机会,故意作出“伦敦城空虚”的假象,诱使那些仇家余孽们都跳出来,好让其一网打尽,免得以后还胆颤心惊的。

    至于怎么做出“伦敦城空虚”的假象?自然是把西瓦格的第五军团,以及爱德华后来招募的1万近卫军团全部派出去打苏格兰啊

    当然,不是真的把第五军团和近卫军团全派出去。爱德华的打算是——暗中留下5000第五军团的精锐,埋伏在伦敦城内,等待那些反对派余孽冒头,然后将其一网打尽。

    而如何留下5000第五军团精锐呢?当然是暗中替换掉5000第五军团的士兵了。如此,大军开拔的时候,好像1万第五军团的战士全走了,事实上留下了一半精锐,等着叛党冒头

    原本,爱德华是打算用5000民壮假扮第五军团战士,替换出5000精锐的。可是,爱德华忽然想到——当初被他杀死的那些大贵族,他们的余孽还是很多的。没准,那些民壮里面就有他们的余孽。或者,和那些余孽有关联的人。若是消息泄露了,那些余孽就不敢跳出来了。

    因此,想来想去,爱德华还是觉得让马林派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