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娘带我去夺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额娘带我去夺嫡-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徽之被青萍的话给逗笑了,她小心的放下杯子:“你个眼皮子浅的,一点金子就把你给迷住了。那样的东西不该我使,噶礼虽然放了几任的肥差,听说是搜刮了不少的银子。可是以前他也没有什么好再咱们跟前,怎么这会就立刻送了厚礼来了。还不是他担心他那点破事被皇上翻出来。我们犯不着蹚他蹚浑水。”

    紫英则是在边上对着青萍做个鬼脸:“你现在越发的小家子气了,你跟着娘娘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为了点子金子就眼花了。咱们娘娘一向不喜欢那些虚热闹。咱们娘娘喜欢的都是些清幽淡雅的东西。方夫人不愧是娘娘的亲妹子,还有一套西湖景致的象牙书签雕刻的可精致呢!”紫英又拿来一套书签给徽之看。

    逸云也进来跟着看热闹:“前些日子娘娘还说想要个画着山水画的餐具,今天可就有了!”逸云指着一套画着江南四季的白瓷,她拿着个小碗,上面画的是江南烟雨蒙蒙的景色,远处的山,近处的竹林一枝桃花就在碗沿上,几点朱红画龙点睛。

    “奴婢虽然不懂,可是只觉得这个好看!”逸云仔细端详着:“这个虽然没有景德镇专门烧造的精细,可是也不差了,最难得是知道娘娘的喜欢。”徽之拿着个碟子,脸上虽然还是带着淡淡的笑意,可是她的心里有些感慨起来。方承观,她有多少年没见他了。虽然方承观在上书房当差,有的时候徽之在乾清宫东暖阁里面做针线或者看书,都能听见康熙在外面和他们讲话的声音。

    咫尺天涯,即便是他们只隔着一层碧纱橱,可是他们却一直没见过面。怕是现在方承观站在自己面前,她都认不出来他了。只是没想到,多少年过去了,他还记着自己的喜好。或者方承观在审美上和她是一致的。

    “皇上来了!”一声通报,徽之下意识的站起来,不防备撞上了身边的茶几,上面一只精巧的碟子晃悠了几下,直直的向着地上摔去!

    “小心!”紫英和青萍下意识的要去接,可惜,那个小碟子还是一声脆响成了几块碎片。“这是怎么了?谁进上来的瓷器画的还不错!可惜就打破了!”康熙一进来就看见徽之正对着几块碎片皱眉头呢,信手拿起来个碟子康熙扫了一眼:“你可是发财了。朕来打秋风的。”

    “真是没福气使!收起来吧,都是我自己不小心带下来了。皇上又拿着臣妾开心,都是托皇上的福,我没那个福气还是还给他们吧。”徽之似笑非笑的对着康熙请安,吩咐逸云带着人把这些东西都拿走。

    康熙拿着个碟子打量着,翻看着碟子底子上的的鹅黄笺,微微一挑眉:“哦,朕说呢,是方承观。他倒是舍得,这一套可是他几年的俸禄了。方承观为官清廉,一向不收底下的孝敬。这套瓷器倒是雅致,你喜欢就留下来。不过这和你的身份不相称,景德镇按着皇贵妃规制烧造的瓷器已经到了。”

    “臣妾谢皇上,方承观为官清廉那是他的本分,做官不能发财。皇上可看见了噶礼的礼单了,我是不敢收这样的东西,还要请皇上裁夺。”徽之不想和康熙谈论方承观的事情,把话题给转开了。

    “哼,他把门路都走到了你跟前了。你只管安心的用,送上门的东西不要白不要。至于噶礼最后怎么处置,朕自有打算。”康熙疲惫的叹口气,自从二废太子,康熙真的是衰老了。

    胤礽意图逼宫,十三一口咬定是太子叫他这样做的,还说是事成之后要给他亲王的爵位。康熙叫人回去问太子和十三对质,谁知太子已经是彻底的崩溃了。整天哭哭笑笑的,一会说是自己交十三干的,一会又大哭大闹着说自己是被十三给陷害了。自己只是求十三帮着训练下侍卫们,因为他扩建了庄园,要更多的侍卫保护。他没有叫十三买那么多的和匕首!

    太子身边的人也是语焉不详,有的说太子是曾经和十三发牢骚,说老是没安全感,十三提议要多加侍卫。太子表示毓庆宫的侍卫都是有数的,自己处境尴尬不想再惹事了。十三对着太子打包票,帮着太子训练私人侍卫。

    有的则是说太子确实和十三商量着逼宫的事情,一切都是太子的主意。总是这件事成了罗生门,再也查不出来真想了。

    康熙心里的失落伤心可想而知。自己疼爱了几十年的儿子要逼宫造反,十三这个孩子,以前看起来也是很不错的,谁知竟然是帮着太子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不管是哪个版本,十三都是罪责难逃。京城里面私藏枪支,已经是犯罪了。而且十三和太子并没特别过硬的交情,康熙心里疑心病开始发作,别是十三是借着太子的手来实现自己的野心吧。

    若是那样的话——康熙心里越发的厌恶起来。其实康熙是到了养蜂夹道看了十三过来的。在养蜂夹道十三囚禁的地方,康熙逼问着十三,到底是不是太子叫他这样做的。十三跪在哪里,沉默了半天才挤出个是字。康熙又问为什么要跟着胤礽谋逆,十三只说事为了太子许诺的爵位。

    十三躲闪的眼神,和一脸心如死灰的样子,康熙心里明白这件事不简单。胤礽未必是这件事的主谋,没准还有别的皇子卷入了这件事。

    “胤禩也算是有了两个儿子。唉,生儿育女是为了什么?以前朕想着子嗣繁盛才是好事!可是现在朕却觉得儿子不用多,只要各个都是好的就够了。没得费心费力的生出来些逆子做什么?于国于家无益,养大了反而是成了仇人!”康熙一脸的凄凉,他忽然握紧了拳头,带着无限的哀伤说:“没想到朕也有到了这一天!也不知道等着见了十三亲生额娘的那一天,朕该怎么和她说!”

    徽之听着康熙的话心里一哆嗦,康熙这是要杀了十三不成!

第190章 一笔交易() 
“皇上正在气头上,十三这个孩子也是个执拗的脾气。om看om说起来有些话本来不该我说,只是事到如今,我憋着心里难受。十三和十四两个年纪仿佛,小时候性格也像,可是后来十三越发的沉闷了,倒是十四一直养成个跳脱飞扬的性子。小孩子除了天赋的秉性,后天也一样。十三这些年越发的心事重重,我想着大概和十三从小没了亲娘有关系。”徽之知道十三是在保护着四阿哥,只是四阿哥真的昏聩到了要叫十三去给太子挖坑么。

    就算是十三一举成功,太子真的逼宫去了,要知道康熙不是随便哪个昏庸的皇帝,太子做事不得人心,本来就是忤逆犯上,更别说康熙一直牢牢地掌握着权柄。太子的逼宫肯定不会成功。那样的话太子自然会被废掉,四阿哥能得到什么好处?又不是皇帝只有太子和四阿哥两个儿子,整死了太子皇位就是四阿哥的。

    而且十三肯定会掺和进去,四阿哥人缘不怎么地,也就是十三能和他走得近。为了扳掉太子,损失了自己的臂膀!这不是给别人做了嫁衣裳?听着胤禟和胤禩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四阿哥的身边有几个谋士。就算是四阿哥糊涂了,他们也不能昏头了。徽之心里明白这是十三着了别人的圈套。

    只不知道十三是为了什么才会这样糊涂的。今天听着康熙的语气不妙,似乎要有壮士断腕的意思,十三的小命怕是不保了。徽之可不想康熙就这么轻易干掉十三。而且从康熙刚才的话里,徽之也能听出来康熙的不舍和犹豫。康熙是个乾纲独断的皇帝,他若是打定主意杀了十三也不会和她说,直接叫人悄悄地办了就是了。

    康熙和自己说,就是想她劝劝,这样康熙心里能好受点,给他个台阶下。于是徽之很善解人意的来劝康熙平息杀子的念头。

    “哼,朕就是平日太心软。想着胤祥可怜没了生母,皇子里面没有生母的也不只有他一个,小十还不是一样!怎么小十就知道忠孝仁义,怎么胤祥就做出来这样猪狗不如的事情!既然你好像有话要说的样子,你就索性都说出来。胤祥太叫朕失望了!爱新觉罗氏没有这样的子孙!”康熙口口声声的还要杀了胤祥,但是语气变的弱了不少。

    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徽之拿着手绢擦擦眼角:“我恍惚听着十三和四阿哥走得很近,别的皇子对十三都是有些隔阂。那个时候十三还小呢,我想着大概是十三在德妃姐姐身边,十三自然和四阿哥走得近。小孩子总是喜欢喝大孩子一起玩,等着十三长大了,自然是和兄弟们都慢慢地亲近起来。谁知到了阿哥所还是那样,等着四阿哥分府出去,十三就一个人独来独往了。我曾经问过胤禩他们,他们也是十三的哥哥,怎么不照顾下弟弟。谁知胤禩说十三性格内向!我以为胤禩是嫌弟弟麻烦,随便找借口搪塞,骂了胤禩一顿。结果小十和小九都为胤禩作证,说十三确实性格内向!”

    康熙拧着眉头:“十三的性子执拗些,可是也没多内向!胆大包天倒是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能怎么说?没娘的孩子可怜罢了。”徽之欲言又止,叹口气不说了。

    康熙立刻明白了徽之的意思,德妃没照顾好十三!“德妃——她难道虐待皇子不成?十三身边的奴才都是摆设不成。多少年了,怎么一点风声也没有!都是十三自己不争气,小心眼,赖不到别人身上!”康熙下意识皱皱眉,若是前几年徽之说这个话康熙根本不相信。因为德妃在人前表现的就是个疼爱孩子的而母亲。她对十三肯定没十四那样偏疼,可是也不会多苛刻。但是现在康熙的心里没底了。

    “德妃姐姐岂能会做出来那样的事情。小孩子的心思都是敏感的,十三的性子随了他的亲额娘敏妃,皇上怕是忘了敏妃就是个最敏感的人。十四和十三年纪仿佛,一起养在德妃身边。加上十四小时候淘气,还经常生病。皇上想想,就算是十三是亲生的,十四是别人的孩子,德妃要多照顾那个。这是人之常情,却偏巧遇见个敏感的孩子。只怕是也就只有四阿哥能护着他了。因此十三和四阿哥的关系比一般的兄弟要好得多呢。我想十三做出那样的错事,大概是别有隐情。没准是太子或者是别的什么人拿着四阿哥来要挟十三。十三这个孩子分府的时候就别比人少了不少东西,家里人多,他那个侧福晋好像也不怎么善于持家。自然是手头上也不富裕,别人拿着银钱利益或者是四阿哥的安危,威逼利诱,难免会走上歪路。”徽之表示十三不是那种大胆妄为的人。做这样掉脑袋的事情一定有内情!

    康熙惊讶的说:“这是怎么回事?你刚才说胤祥分府出去的时候少了东西。难道内务府还敢克扣了胤祥不成?”

    “皇子分府出去的份例都是一样的,内务府自然是不敢克扣。至少胤祥没有额娘和外家帮衬着,还有就是分府的时候胤祥多大,他刚成了亲,十三福晋也是个新媳妇。若是叫她管家理事,萧规曹随还没问题。可是重新建成个一个大家子,可不是十三和他媳妇能做好了的。上面的主子们稀里糊涂的,底下的奴才们就开始趁机蒙骗起来。十三本来说没有外援,加上浪费些,自然就短了。om说起来也是我的疏忽了,竟然没提前想到,后来经过胤禩提醒我才想起来。”徽之拿着手绢擦擦眼角很愧疚的说:“说起来都是臣妾的疏忽!”

    “这和你有什么关系?那个时候你不过是妃位,十三也不在你名下抚养,你要操心也该顾忌着德妃的面子。德妃——”康熙忽然发现了事情的根源在德妃身上,想起来当年十三小时候,也是个可爱单纯的小东西。谁知随着敏妃去世,那个活泼单纯的十三越发的沉默起来。康熙的儿子太多了,若不是有个得脸的额娘就要有些能叫康熙刮目相看的本事或者好性格。

    但是很不幸,十三这些都不具备!因此在康熙的眼里,十三慢慢地淡出了他的视线,只有在想起来十四的时候才能顺带着想到十三。

    这一切都是德妃偏心,没有照顾好十三的性格!而且四阿哥和十四一样的分府出去,怎么不见十四经济窘迫,十四享受着德妃的骄纵和疼爱,都是那么大的人了,依旧是骄纵飞扬。哼,什么心地善良,什么宽厚待人,都是骗人的。

    徽之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她忽然正色的跪在了康熙跟前:“十三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自然有国法裁处。至少臣妾想求皇上看在敏妃的面子上,给十三一个改过的机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还请皇上看在十三没了额娘的份上,给他一个机会。他也是皇家血脉,当年十三百日的时候,皇上抱着十三和小七笑呵呵的说这是吾家千里驹。转眼这些年过去了,那些情景还是历历在目。皇上,求你放过十三吧,哪怕是把他囚禁起来——”

    徽之再也忍不住哭起来,康熙眼里流下来泪水,长长的叹息一声扶着徽之起来:“你起来,朕方才是气糊涂了。你是没看见十三那个一言不发,油盐不进的样子。朕是他的亲生父亲,他竟然拿着我当成了仇人!我辛苦养育他一场,怎么就成了他的仇人了!”康熙说着像是个孩子一样哭起来。

    徽之拍着康熙的肩膀,轻声的哄着,康熙的情绪慢慢地恢复了平静,徽之亲自拿过来温热的毛巾给皇帝擦脸。“做孩子的总是不太体谅父母的难处,皇上也不用和孩子们怄气。不如先冷着胤祥几天,叫他想想明白。我想皇上去问他,十三心里也有些顾忌的。眼下要紧的是找出到底是谁骗了十三,逼着他做那样的事情。”徽之把事情想着已经设定好的轨道上引导着。

    康熙沉吟着,心里已经把事情的大概给整理出来。虽然康熙平常疏忽了十三阿哥,但是不表示康熙对着儿子们在做什么一无所知。十三和别的兄弟们都合不来,只和四阿哥交情特别好。这个事情一出来康熙第一个疑心的就是四阿哥在幕后指使。尤其是十三死硬着不肯开口,康熙越发的疑心是四阿哥。可是四阿哥倒是第一个跑来跪在乾清宫前面给十三求情。看起来四阿哥不知道十三做的事情。

    听着徽之的话,康熙也觉得十三和四阿哥的关系非其他的兄弟们可比。十三竟然连着四阿哥都瞒住了,这里面一定是有蹊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