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战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转战国-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后不许在叫我大王,也不要说一些死不死的混账话,否则我就执行家法了。”虽然不能吃,可是李仲辰这半年可是其他的事情都没少做,边说着话手掌边轻轻拂过嫣儿的翘臀。嫣儿的脸立马变的娇艳无比。

    又说了一会的话,吃了一会嫣儿的小豆腐,两人终于扛不住了,就这么抱着双双进入了梦乡之中。

    李仲辰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

    的巳时了(大概十点左右),他醒来的时候身边的佳人已经不见了。他不自觉地抬起右手问了问,嗯,满是少女的体香。

    大司马程城和令尹沈章已经在宫外侯了一个时辰,现在所有的士兵已经在校场上集结完毕了,只等大王发令出征了。

    到了这个时候,李仲辰反而不急了,他叫侍女打了盆冷水进来,洗了把脸,又用盐刷了刷牙,随后侍女进来给他换上了戎装。李仲辰一米八几的个头在戎装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英武。

    大司马和令尹终于见到了李仲辰,他们看到李仲辰穿着戎装龙行虎步的走近议事的大殿,纷纷感到眼前一亮。李仲辰也颇为满意自己这身行头,他刚才照镜子的时候还特意臭美了一下,心中念到:嗯。真帅。

    待李仲辰坐定,大司马站了出来。

    “禀告王上,大军已经在西门校场待命。遵大王令,此次出征共计一万一千人,其中三千老兵,七千新兵,一千运粮兵。请大王移步校场,发令出征。

    令尹沈章此时也站了出来。

    “大王,出征的粮草已经备齐,足够大军三月之用,请大王放心。”

    “好好好,两位不愧为寡人之肱骨。”李仲辰现在脸皮是越来越厚,越来越有一个皇帝样了。

    “任命大司马为全军主帅,仅受本王节制,其余诸将任命皆由大司马来完成,走,我们去校场”

    “臣领命”大司马单膝跪地,右拳放在左胸,行了一个军礼。

    李仲辰走在骑马走在前面,后面是大司马和令尹,侍卫分散在左右,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奔赴城西校场而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一章 誓师是一门艺术() 
巴国的都城是江州,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重庆。它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中上游地区,后世的三峡工程也在现在的巴国境内。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的湿润气候。此时正是十月出头,确切的说今天是十月初八,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温度不低,却也没有夏天那么高。而且比我们现在的相同时间温度还要低一点(和地球冰川期的演变有关,有兴趣的看官可以自己去查查五千年来的温度曲线)。凑了这么多字数,总而言之一句话:嗯,今天天气不错!

    李仲辰现在就是这么个心态,他骑在马上,感受着身边吹来的阵阵微风,感到前所未有的爽快。一想到身后还有一大票的随行人员跟着,前面还有千军万马等着他去讲话,这货就有点不自觉的膨胀了。

    李仲辰从未想过有一天他能够统帅千军万马,也从未想过有一天他要在千军万马前讲一通话来鼓舞士气,或者说说他的穿越更像是一场让他久久不愿醒来的梦,他不自觉的捏捏脸,“嗯,很疼,看来是真的,不是做梦。”李仲辰自言自语的说道。后面一群人面面相觑,甚至大司马也不自觉的摸了摸脸。

    李仲辰紧张吗?这个问题问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李仲辰现在紧张的想尿遁。你说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在面对从未有过的浩大场面时会不紧张吗,就算他是穿越来的,可古人也是人,比技术可能比不上现代人,可是其他方面可不一定输。

    随着离校场越来越近,李仲辰的马速放的越来越慢,后面的大臣也只好跟着变慢,可是,李仲辰的心率却越来越快。可是就算再拖时间,李仲辰还是远远的就望见了校场的大门,他知道,是时候走出自己争霸天下的第一步了。

    李仲辰默默的咬了咬牙,眼神从害怕变为坚定。现在他是王上,他要去见的都是他的子民,都是他的兵,有什么好害怕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李仲辰握紧马鞭,重重的的一挥,他胯下黑色的骏马便飞一般的冲向校场。

    李仲辰到校场的时候正是午时,士兵们已经在校场等了足足两个时辰,可诺大的校场之中,竟然静的没有一丝声音,所有人都身披战甲,腰杆挺直的站着。李仲辰对他们的纪律感到很满意,不经看向大司马,大司马挺了挺胸,面有得色。

    本次出征除了留下五千人留守,出征的一万人大概分成三队,就是现在校场上的一大两小三个方阵。其中最左面的(以作为尊)一千人是一个方阵,他们手中拿着铁剑或铁枪,这是李仲辰的精兵大队,或者说是李仲辰的亲兵卫队,他们都是从所有士兵之中选出来的精锐。

    右面稍大一下的方阵是弓箭手,他们个个背着长弓,一个个手臂很粗,这是长年练习的结果,他们是李仲辰现在仅有的远程武器。他们大概有三千人左右的样子。

    最后面也是最大的方阵大概有六千人,它们就是李仲辰的常规部队。一个个拿着的是战国时代特有的青铜制武器,他们都面容坚毅,精神十足。

    尽管李仲辰心里有了预计,可是当他真正见到如此的大场面的时候,心里还是不自觉的一惊。好在李仲辰早就了解到自己需要做在出征前做领导人讲话,于是他就提前写好了稿子,并且结合了他比较佩服的两个演说家的套路。

    李仲辰前世最佩服两个演说家,或者说政治家。一个希特勒,你们或许会说这货是战犯,不是一个该佩服的对象,可是你们要知道的是,这货就凭借着一张铁嘴,就吸引了成片的听众,并且发动了啤酒馆暴动,成功让自己成为德国的信仰。当然他后面的做法是反人类的,罪恶的,但他前面的演说却是真正的硬实力,这一点值得现在的李仲辰学习。另一个人就是相对比较正派的了,他就是美国黑人运动队领导者马丁路德金,他的我有一个梦想是黑人运动的高峰,甚至还被编入了中国的中学教材。

    李仲辰在众人的引领下走到了校场的正中央,原木搭建的台子上。他放眼望去,诺大的校场上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的盯着他看,这眼神中他看到了敬畏,激动,还有,一丝丝的不屑。远处,旌旗猎猎,太阳当空。

    敬畏,是因为他的帝王身份。激动,多半是因为他们想到即将要远征。那么不屑,是因为什么呢?李仲辰转念一想,突然明白了,是因为士兵们不认可李仲辰的实力,认为他不能作为主帅领兵。想到这,李仲辰嘴角不自觉的笑了出来,看来他要加点戏了。

    但这个戏不是一开始就要加的,要加也要到最后,李仲辰轻轻的拔出纯钧剑,猛的插在面前的将台之上,双手拄着剑,他要开始说话了。

    “诸位将士,本王在此先谢谢大家。”

    大司马皱了皱眉头,他二十年的军旅生涯里从未听过这样的誓师开头语。台下的诸位将士也有点懵:谢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谢谢我们。

    “诸位一定会有疑问,我为什么要谢谢你们,请听清我下面的每一句话,李仲辰看到众人的目光耳朵竖了起来,知道自己的头开的不错。

    “今天,在即将出征的将士之中有三千名老兵,首先我要谢谢你们。”李仲辰顿了顿,“感谢你们经历了无数的战争,时刻保卫着我巴国。感谢你们在我继位的这半年帮我带出了这一批新兵。

    老兵们听了李仲辰的话,大多数人眼中似有泪光闪过,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王上的感谢。

    “其次,感谢新兵们这半年努力地训练,使我国的军队实力快速的恢复。如果没有你们的努力,今天我们就不会站在这里誓师出征”

    新兵们也好似李仲辰是他们的知音一般,觉得自己这半年的苦练得到了认可,眼中多了一份崇敬与骄傲。

    见火候掌握的不错,李仲辰知道甜枣给完了,可以上大棒了。

    “可是,”李仲辰的一句可是,众人的心提了起来。“我国现在仅仅有一万五千人的军队,比强敌楚国少很多,而且有一个最最重要的缺点…在座的诸位一大半以上没有上过战场,我军的战斗力还有待检查与提高”

    新兵们知道大王在说他们,眼中的骄傲消失了,又不免带着几分落寞,他们不自觉地沉浸在李仲辰刻意带起的氛围中了。

    李仲辰看时机已到,朗声道:“所以,我们此次出征的目的就是要让你们见见血,以敌人之血成我巴军威势。”

    “我有一个梦想,巴国变成一个所有人都能吃到饱饭,所有人都有新衣服穿,所有人全都友好和睦是非的地方。”李仲辰开始构建蓝图。听了李仲辰的话,连一直在一旁思考的沈章都不自觉的抬起头看向了李仲辰。

    “可是有人不想让巴国安定,比如我们的邻国楚国,无时无刻不想着侵略我们。再比如蜀国,秦国。没有一个想让我巴国安生。”李仲成觉得气氛已经够了。

    “所以能保护我巴国的只有在座的诸位。诸位有没有信心保卫我巴国?”便说着,李仲辰右手拔出了插在台上的纯钧剑、剑尖指向众人。

    “有”台下的声音震耳欲聋。

    “愿为大王效死。”台上的诸位将领在大司马的带领下纷纷单膝跪地。

    “好,好,好士气可用士气可用啊!”李仲辰这时候竟然没有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诸位,所有人!每个人!大到大司马,小到每一位士兵,你们都是我巴国的勇士,本王不希望你们任何一个人受伤,更不希望你们任何一个人死在异国他乡。”李仲辰知道该收尾了“但是,战争是残酷的,没有战争是不死人的,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能在此次出征后完整的回来,但如果你没回来,你的家人我巴国王室养了。”

    “谢大王,愿为大王效死!”士兵们学着将军们的样子单膝跪地。心中满是感动。(这可是战国,士为知己者死的年代)

    李仲辰很满意自己的演说,效果也不错。知道到了露一手和完结的时间了。

    李仲辰大步流星的走到了将台边的桅杆旁,“诸位,出征之前我要再说一句,既然领兵出征,那么大家就要遵守军规,牢记军律,无纪律则无军魂。谁要是触犯了军规,有如此桅杆。”边说着边右手缓缓运气,随后一拳打在桅杆上。碗口粗的桅杆应声而断。

    校场上一时之间又回到最初的寂静。士兵们眼中的不屑也完全消失了。李仲辰知道效果已经达到了,将纯钧归鞘,翻身上马,高喊一声:出征!

    战国史册载:巴武王元年十月初八,武王李仲辰誓师于江州校场,从此揭开了战国的序曲。

    王宫里李仲辰寝宫的屋顶上,一素装女子卓然而立,望着远处马蹄溅起的尘土逐渐消失于茫茫群山之中,眼中泪水肆意的滴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二章 百越攻略() 
兵家有云:“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李仲辰平日里抗日雷剧什么的没有少看,所以他深知情报的重要性,因此当他有想法决定要从巴国南方开始破局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派人搜集百越尤其是骆越的资料,并且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详加分析,看看从什么地方下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北方胡,南方越。”的说法。在古代的中国,尤其是当一些朝代进入统一之后,最让统治者头疼的就是北方的胡人和南方的百越这两股势力。

    据史料记载,南方的百越直到汉朝的时候才被消灭,被汉武帝征服,并设置为军心,但是他消灭的还是不是很干净,就是说还时常有人出来作乱。而北方的胡人就更强势了,从战国后期秦国开始,就一直在筑长城,守长城的死循环之中。在一段时间胡人内甚至入主中原,或者说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比较有名的就有五胡乱华,这是汉人空前的浩劫,有人做过统计,中国在这场浩劫前后人口损失了一半以上,经济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而现在,李仲辰要做的就是对付这两股势力中的一股,虽然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且自己的装备精良,物资也有所保障,但是李仲辰还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因为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狮子搏兔,亦需全力”的道理,稍有不慎老司机也会翻车的。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就在这一时期前后,中国由大概3500人左右的人口锐减到一千到两千万人左右,大概七成左右的人口被无情的削减,堪称历史上的悲剧)

    讲道理,在战国时期,百越占据着大片的土地。就算是李仲辰要打的骆越方国来说,国土面积也要比巴国大一些。

    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足可见百越所占地域的辽阔。

    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但却不是确数。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周朝称“扬越”、“荆越”;战国称“百越”。

    宋朝人罗泌的路史又具体解释了百越的族称有:“越常、骆越,瓯越、瓯皑,且瓯、西瓯,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苍吾、越区、桂国、损子、产里、海癸、九菌、稽余、北带、仆句、区吴,是渭百越。“但其实他只是举出了百越之中建国或者说有名的几个部落,还有很多他没有说出来。

    在李仲辰降临的这个时期,所有的百越之中,除了楚国现在正在打的越国是由几个部落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