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去写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红楼去写文-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贾赦竟和人争执起小史侯此次外任的差事好坏来了。

    先前人都说小史侯是谋了西北的官位,谁知太上皇寿宴过后,旨意下来,小史侯竟领了海疆巡察的差事,不免有旁人惋惜兼嗤笑了,西北那是实打实的掌权大员,水师兼领海疆巡察,哪里比得上。

    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贾赦自然是无条件站在史家这一边儿,不容人有半点中伤。只是让贾赦说出个好坏来,就有点超出答题范围。

    贾琮撇了撇嘴,自个的老子能怎么着,总不能见他出丑罢,于是在旁边低声提醒道:“我听说海疆边上很有些岛夷作乱,黎民甚苦,圣人英明,自然是要提兵调将,收讨平定……”

    贾赦一听,立刻洋洋得意道:“那是,区区岛夷,水师一去,还不是望风而逃,到那时,东巡海上,风平浪静,岂不是比在西北吃沙好的多。”

    贾赦动不动就提吃沙,特么就像个落地成盒的沙雕,贾琮默默腹诽。

    但旁人却是无话可说,总不能说圣人体恤百姓有错吧。

    只是难免有人叹气道:“愿及西北风,驰之通建章。沿海的百姓苦,西北的边患更剧于海疆,百姓又何尝不苦,偏偏西北空有广地之名,而无得地之实,百姓耕作不易,但徭役却不曾减少半分。吾等,真是不忍再言。”

    特么面对这美酒佳肴不吃吃喝喝,反而操心起黎民百姓来,是酒不好喝,还是菜不合胃口啊。

    贾琮忍不住看了那人一眼,普普通通,平平无奇,也不像个忧国忧民的社稷之臣?

    莫非是路人甲。

    路人甲都有这般赤子之心。

    看样子,这朝廷一时半会还完不了嘛?

    不过说起边患,贾琮皱了皱眉,网络小说的主角是怎么做来着。

    贾琮记忆里最深的两个主角,一个是披重甲上陌刀,搞了一场种族大屠杀,比成吉思汗还成吉思汗,另一个特么好像祭出羊吃人的这一大杀器,别说什么女真匈奴,连乌拉夫人都抓干净了,特么也是神奇到一定程度了。

    不过网络小说嘛,不夸张点,依贾琮的阅读量,早特么忘干净了。

    贾琮也没当回事,民族融合的阵痛,新中国时时都在发生,阵痛么,总会过去的,下岗跳楼吃老鼠药的,都唱着从头再来去投胎了,阵痛也就不存在了。

    不过贾赦这些人,都是古人,自然不能理解后世的民族大融合阵痛理论,兼之又都是武勋子弟,提起边患来,个个是咬牙切齿,怒发冲冠,遥想先祖父们当年,只恨自己不是霍去病转世。

    憋着一肚子闷气,贾赦喝了几杯酒,脑子里忽的灵光一闪,他自个不是霍卫转世,却有个神仙点化的儿子。

    于是乎,贾赦摇了摇扇子,那是一派的舒心畅意,问贾琮道:“今日也无外人,你说说,这西北的边患该怎么解决?”

    贾琮一听,顿时瞠目结舌。

    作者有话要说:  ps:在b站听歌,结果不小心点开天刀ol的剧情,呃,然后发现我萌上了个冷到北极圈的cp,鸿雁啊。公子羽和沈孤鸿笑的我腐魂发作,可惜百度了无数遍也没找到文可以吃,伤感!

第120章 阿弥陀佛() 
卧槽,卧槽; 贾琮仿佛看见一万匹羊驼在呼兰浩特的大草原呼啸而过。

    贾赦问他边患怎么解决?

    他只是个小小的扑街写手; 他特么既不是键盘政治管理局的正式成员; 又不是领津贴的国家智库专家; 这种历史上的大毅力者大智慧者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问他一个穿越前,连租房楼下的麻将馆都解决不了的废材; 这问题真的太超纲了。

    贾琮很想套用一下穿越前的经验; 但一想我大和谐盛世,买瓶牛奶都要上贡宗教税,高考加个几十分; 公务员降分录取,三等汉不如昆仑奴; 官方媒体天天歌颂我大清; 土耳其总统来了,比特朗普都有牌面。

    边患倒是没了; 都特么成内乱了。

    老祖宗都说了; 疲中国以奉四夷,犹如拔本根而益枝叶也。

    他特么光想想都觉得不爽,还是给子孙积点德,别拿这套来祸害古代的老百姓了。

    至于什么羊吃人的网文套路; 且不说时代限制,工业没到那程度,就是技术水平够了,但大规模养殖造成的草原沙漠化又该怎么办?

    别说什么补救措施; 修个操场都能埋条人命,指望资本和官僚的良心,那不是说笑话么。

    想想黄土高坡,想想黄河改道,再想想环保人士的战斗力,谁不知道,环保和动保并列新世纪两大杀器,比核武都强多了。

    贾琮毫不怀疑,他绝对会被环保人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难不成只能学古君子怀远以德,则江山永固,特么他还不如相信明天就要灵气复苏,孔夫子先从地底下爬起来揍死这群不肖门徒。

    对了,我大清盛世是怎么治理那群盟友的,这不是现成的例子么。

    于是,贾琮就念了一句佛:“阿弥陀佛。所谓天道远,人道近,边患实由人所致。”

    只恨穿越的时候没戴眼镜,不能用扶镜架来表示自己的英明睿智。

    怀揣着遗憾的心情,贾琮傲然说道,为什么屡生边患呢,还不是因为人的关系。

    光打打杀杀是没有用的,国恒以弱灭,汉独以强亡。

    汉朝多强啊,汉武帝都特么把匈奴撵到欧洲去放牧了,可后面还有五胡乱华呢。

    要行王道呢,就要占领土地,一代一代的归化教育下去,要以汉化为荣,什么一国两智,什么以夷制夷,都是养癞□□恶心自己,自个给自个找不痛快。

    要行诡道呢,就学我大英帝国,分割殖民地,煽风点火,引起内战,除了帮助以外,给予一切到时候,内乱就够了,也没空南侵了。

    再特么诛心点,就大力推广佛教啊苯教啊,四大皆空,一尘不染,天天吃素,家家以当和尚为荣,再宣传点人祭人皮制品,贱民不配生育,近亲结婚什么的,几十年上百年过去,别说边患了,不成无人区,也特么成小清新圣地了。

    眼见着贾赦等人的眼睛睁的越来越大,贾琮也感觉自个有点儿得意忘形了。

    尼玛,那天喝醉了乱说还情有可原,怎么今天没喝酒也特么口若悬河起来了?

    一定是贾赦这些人喝的酒太多,他光是闻酒味都醉了。

    贾琮拿起面前的杯子喝了一口,嗯,甜甜的果酒,贾琮眼珠子一转,佯装着打了哈欠,说道:“这酒甜甜的,挺好喝的,怎么,我这头有点晕呢了。”一副云里雾里,飘飘荡荡,不知身在何处的模样……

    若是道德君子,听见贾琮这些话,自然是要站起怒骂贾琮信口雌黄,胡言乱语,煽乱营私。可席上之人,不说是贾家的至交,也是有往来的熟人,自然不可能同贾琮讲道德。

    这年月打个仗,屠个城劫掠几天,那都是正常操作,贾琮这些话虽然阴谋怀毒,有伤天良,但非我族类,谁理会啊。

    于是震惊过后,甚至还有人拍起马屁:““哎呀,我久仰世兄大名,今日一见,果是奇才,将来定是云程万里之人……”

    贾赦回过神来,忙说道:“小儿乳臭未干,不成纨绔膏粱之辈,便是万幸,哪里当得此言?”

    旁人便笑道:“年齿虽稚,但天分才华,却是高出众人,不似那些读腐了书的神童,才华再好,也不过鹦鹉学舌,旧调重弹罢了。大老爷是温雅顺和之人,深知木秀风摧,名高多谤的道理,不肯求赫赫之名,这是人之常情,但也不必过分谦虚了。”

    言辞是娓娓动听,马屁拍的周到,恭维献得巧妙,就是装醉的贾琮也不免侧耳,这是个马屁界的人才啊。

    贾赦更是被哄的眉开眼笑,浑不知天南地北,一张嘴就没合拢过来。

    且说,史候既要上任,自要带湘云一道去,可贾母待湘云虽不比宝玉,却也是极其宝贝的,自然舍不得湘云一路辛苦,也就开口向史侯夫人留下湘云。

    谁知史侯夫人却没有应下,只用湘云渐大了,没几年就该许人家了,这次上任正好顺路回金陵祭祖,也能替湘云爹娘扫扫墓的话推辞过去了。

    言下之意么,明显是不太信任荣国府的教养了,毕竟湘云父母双亡,她这个当婶娘责任不小。

    贾母当时脸上就不怎么好看,及至回了府,更是病了好几天。

    王夫人邢夫人自是天天看视,请医问药,李纨凤姐三春宝玉等人也是随时在侧陪伴,就连贾琮这种无关紧要的闲人,不时也得去露个脸。

    毕竟么,孝道大过天,哪怕贾琮不想刷孝心值,也不想担个不孝的头衔啊。

    这天么,贾琮从贾母那里打完卡回来,寻了个出去买书的借口,便同贾环正大光明的出了府。府外的天么,那是格外的蓝,路上行人也格外的亲切,贾琮就像放风的囚犯,哪怕看特么路边的胭脂铺子都觉得新鲜有趣。

    逛了一阵,贾琮和贾环找了个繁华的酒楼喝茶歇脚。点好酒菜,贾琮等人刚坐下,就听见醒木一敲打,扇子一开,说书人说起书来。

    说的不是别的,正是《海上封侯传》,爽文这种精神毒品果然无人不爱,贾琮翻了个白眼,如是想着。

    今天这说书人正好讲到文爱德衣锦还乡的段落,昆仑奴抬轿,罗马雇佣军护卫,高丽婢女打扇,日本女奴捶腿,左拥金丝猫,右抱红发美人鱼。听的那些市井闲人哈喇子直流。

    再听到文爱德报答恩人兼炫富,什么水晶宫,什么珊瑚树,什么金珍珠帘,打赏人动不动就是猫儿眼,宝石绿,紫蓝宝石,哎呀,那更是眼珠子都快掉下来。

    当然有些见识的人,不免就嗤之以鼻了,这也太不讲究廉耻了,天下岂有这样可笑的侯爷,也只糊弄些贫贱之人罢了。

    贾琮耸了耸肩,默默的腹诽,不讲究廉耻的多了去了,那是你少见多怪,他特么写的已经很收敛了,毕竟没有让文爱德带二十万大军进驻一个小镇不是吗?

    贾琮没吭声,旁人却不满起来了,蜀犬吠日,这些对文爱德算什么?

    文爱德可是在海外发现了一个黄金王朝的宝藏,还特么娶了女王,拥有金矿脉和宝石山的幸运锦鲤,什么水晶宝石与他,和铜钱有什么分别。

    先头说话那人就不服气了,立马就反驳说,我国朝地大物博,海外蛮荒之地,岂能相提并论。旁边的人就大笑起来,也亏能说的出口,海外要是蛮荒之地,秦始皇何苦派徐福去求不死药,再看看那是海商,那个不是富的流油,我国朝固然地大物博,可这么多年繁衍生息,岂有不消耗的,倒是海外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总之,那是有理有据,听得贾琮心里甚是熨帖,恨不能当场哼个小曲儿出来。

    若不是他最近懒病发作,贾琮还想再写篇番外出来,不过么,为了手腕的健康,贾琮还是不打算在没电脑的古代飚手速了,腱鞘炎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么想着,贾琮倒了杯茶,往窗外看去,居高临下,如观一副天然图画,远处田园,楼下人物,皆入画也。

    正看着,忽见一个几分眼熟的仆从牵着马走过,贾琮一时想不起来,忙拍了下贾环的肩膀,指着那人向贾环问道:“你看那是谁?”

    贾环吞下口中的点心,看了一眼,迅速缩回了头,小声道:“那是琏二哥哥身边的昭儿,定是琏二哥哥从苏州打发他回来送信呢。”

    贾琮歪了歪头,他记得昭儿上回回来是替贾琏报信说林如海病重,这次回来,莫非是林如海挂了。

    穿越的时间太长了,贾琮也不大记得林如海死在什么时候了,就记得林如海死在元春省亲前面。

    剧情么,对穿越者都是浮云,谁死都无所谓,只要他本人不死就好,只是林如海一死,林黛玉就成了孤女,这古代的孤女,堪称是可怜之至。

    带着那么一点可怜叹息的心情,贾琮同贾琮回了府,才一进门,就有机灵的下人来传消息了:“哥儿怎么才回来?林姑老爷递折子告了病,老太太伤悲的很,老爷们太太们都在那屋里解劝呢。”

    林如海告病,这剧情变动也太大了,林如海不死,那元春省亲,岂不是也有变动。

    特么他还打算借元春的势力搞点事,如今看来,岂不是只能低调再低调,这可不是他的作风。

    贾琮突然觉得有点郁闷,熟知剧情好歹也是个金手指,就这么废了,实在有点不甘心呢。

    “林姑老爷病的着实太沉重,请了数十大夫,都说听天由命了,好容易请了个神医,病是好了些,但却说是折了寿数。林姑老爷便是不爱惜自个,也要为林姑娘想想啊,这不,就打算递折子告病辞官。琏二爷怕老太太担心,这才特特打发昭儿回来送的信。”凤姐儿同邢夫人说的时候,可是半点没避着旁人,于是乎,阖府都知道贾琏也快到家了。

    贾母一番心事落了空,王夫人虽然暗自称愿,但心里竟也有些遗憾,贾赦贾政二人更是愁云满面,林如海这个探花妹夫,在荣国府的关系网里,可是极有分量的。

    如今这么一辞官,贾赦还好,顶多谨慎做人,倒是贾政,恐怕要跟贾琏似的夫纲难振了。

    唯独凤姐儿兴高采烈,不单是因着贾琏将回来,还因着贾琏送回来的三万担盐引,林如海做人做事,那可是极周全妥帖仔细的,绝不可能让贾琏白辛苦一趟。

    贾琮一边忧心着剧情没用了,一边特么还要随时注意躲着宝玉。宝玉自从得知林黛玉不回来,史湘云也要出远门之后,那叫一个泪眼汪汪,鬼哭神嚎。

    可惜哭并不是万能的,贾母和王夫人除了多分派几个小丫头给宝玉,哄着宝玉玩之外,也没什么办法。

    但宝玉哭了几日,或许觉得眼睛太累了,特么倒是不哭了,只是在这些兄弟姊妹们跟前,每看见一样东西,便追忆一番昔日姐姐妹妹都在,有多美好。

    听个一回两回也就罢了,可开启祥林嫂模式的宝玉,贾琮承认,他算是怕了,宁愿在府里躲着宝玉走。

    只是贾母那里贾琮总要去露面请安的,为了不撞上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