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规矩,早点让内侍们点了艾香才是。”

    “我知道了。”曹太后不太习惯这样的家常,不耐烦地应付了几句,就问起李谦来,“我上次看他写来的信,说都已经安顿好了,胡以良那边也打过交道了。他想在开春之前去趟四川,你有没有兴趣和他一起去?”

    鞑子进犯京城,十次里有八次是因为天气不好欠收,没有吃的。而冬天过去之后青黄不接的春天则是他们最难熬的日子,双方开战多是那个时候。

    曹宣微微一愣。

    他正愁找个什么借口说说李谦,曹太后就主动提起了他,这算不算是打着磕睡就有人送枕头来。

    闵川亲自端了茶点进来。

    曹宣看着小小的甜白瓷高足碗里放着的大半碗李子,个个不过酒盅大小,一看就是从普通的集市上买回来的李子,显然不是贡品,而往常这个时候不要说李子了,就是樱桃都上了桌,心里不由酸酸楚楚十分的难过,也更坚定了把李家和姜家的关系瞒着曹太后的决定。

    曹宣把自己要说的话在脑海里又过了一遍,这才道:“姑母,我正想和您说说李谦的事呢!”

    曹太后有些意外,却没有急着追问。而是等闵川指挥着宫女上了李子等茶点,遣退了身边服侍的。曹宣这才道:“姑母,嘉南被李谦劫持回了山西!”

    “你说什么?”饶是曹太后这么能经事的人闻言也不由的大惊失色,失声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李谦怎么会劫持了喜南郡主?这件事镇国公知道吗?他怎么说?”

    曹宣顿时露出副勃然大怒的样子,道:“姑母,亏我们待他那么好,他行事却一点不顾忌李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然后他把金宵怎样请他们去田庄游玩,姜宪又是怎样失踪的,姜镇元怎样发现金宵不对劲,金宵怎样回答的,白愫的推论等等都一一告诉了曹太后。

    曹太后听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半晌才道:“你怎么敢肯定姜宪不是和李谦私奔了?”

    曹宣又悔又恨的样子,道:“当时我也以为是皇上掳了嘉南,想着若这件事真是皇上做的,让姜家和皇上去撕扯去,我们站在旁边看热闹,说不定还能落个好,既没有跟您说,也没有往这上面想。

    “等到金宵一口咬定嘉南是和李谦私奔了的时候,我这才感觉到不对劲。

    “承蒙您瞧得起,让那李谦担了守护万寿山的副指挥使,我这些日子也算是和他同吃同住,颇为了解他。

    “他平日里桀骜不驯,野性难改,因嘉南在水木自亲码头折了他的面子,他一直耿耿于怀。我为了拉拢他,也就没有制止他,偶尔还会在他发脾气的时候附和他几句,以至于他每每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都咬牙切齿,还曾扬言要姜家好看。

    “这次金宵邀了我们一起出游,正巧李家的一个护卫奉了李谦之命给我送了点山西的土仪过来,我就随口提了提。结果没过几天,他就写了信过来,专程问起了这件事不说,还问我金宵都邀请了哪些人,还说什么金宵少年英雄,父亲是太原总兵,金宵又在榆林总兵府任游击将军,和榆林总兵邵家是世交,如果能结识金宵就好了,以后有什么事也可以有个照应。可惜他不在京城,不然这样的盛会,他无论如何也要参加的。还说,如果有机会,让我一定将金宵引荐给他。

    “我哪里知道那家伙是在探我的口风啊!我不仅答应给他引荐金宵,还安慰他说这不过是个普通的聚会,为了巴结姜家和赵啸,金宵还请了姜律和嘉南郡主……”

    曹宣有些难堪地低下了头。

    “姑母,这件事都是我不对。您从前提醒过我,说李家不过是我们手中的屠刀而已,笼络即可,没有必要走得那么近,我……我却妄想以兄弟之义打动他,让他对我言听计从,死心塌地,事事在姑母面前为他掩饰,结果却给姑母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他说着,突然激动起来,眉宇间也平添了份惊慌,道,“姑母,姜律和王瓒已经赶去了山西,而且还带了姜镇元的官印和拜帖,他们一碰头就会发现金宵也上了李谦的当,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啊?别人都知道李谦是我们家的人,姜镇元会不会以为李谦是受了我们的指使啊?”

    曹太后心里也很慌张。

    但她的慌张不是李谦背着她给她捅了个大篓子,而是担心事情如金宵所言,姜宪和李谦私奔去了山西。

    那李家所谓的投靠就是场笑话了。

    她不仅信错了人,而且还无人可用,成了姜家案板上的一块肉。

    曹太后疲惫地靠在了身后的大迎枕上,这才发现自己的内衣已经湿透。

    她闭上了眼睛,脑海里哗啦啦像翻书似的,想着对策。

    曹宣眼巴巴地望着曹太后,把满天的菩萨都拜了个遍,只盼着能瞒过自己的姑母,别发现李家和姜家的关系。

    ※

    亲们,今天的更新。

    PS:依旧是定时发布。

    O(∩_∩)O~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五章 应对() 
偏殿里静悄悄的,大约过了半炷香的功夫,曹太后这才长长地吁了口气,坐了起来。

    曹宣忙做出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曹太后端起茶盅喝了一口茶,这才道:“阿宣,我仔细想过了。姜宪不管是和李谦私奔了还是被李谦劫持了,不见到这两个人谁都说不清楚,都作不得数。”她说着,眼角微挑,就露出几分狰狞来,“而且就算是李谦劫持了姜宪,谁看见了?谁能做证?谁敢担保姜宪不是因为和李谦私奔又后悔了才倒打李谦一耙的?”

    曹宣心里怦怦乱跳,失声道:“您,您是说……”

    曹太后眼角的那点点狰狞就漫延到了她的眉宇间:“李谦闯下如此大祸,我们说什么都晚了,做什么都别想把自己摘出来了,我仔细地想过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死咬着说姜宪是和李谦私奔的,这样一来,就算姜镇元想给姜宪出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您,您是什么意思?”曹宣顿生不妙之感,觉得事情好像有点脱离了他的掌控,朝着不知名的深渊滑落。

    曹太后目光闪烁,冷冷地道:“我这就让人写一份赐婚的懿旨,你带着这份懿旨快马加鞭追上姜律和王瓒,在李谦开口认罪之前把这份懿旨给李谦。他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最有利!”

    “可这样一来……”曹宣满头是汗,觉得自己从一个泥沼里爬出来又落入了另一个泥沼。

    那岂不是害了姜宪!

    御赐的婚姻是不能和离的!

    他不想姑母伤心,怕姑母受不了李家背叛的打击,希望姑母相信姜宪是和李谦私奔了,可他也不想逼姜宪嫁给劫持自己的那个劫匪过一辈子啊!

    正如他姑母所说,姜宪不管是私奔还是被劫持了都是金宵和白愫的一面之词,他们谁都没有见到姜宪,都作不得数。如果万一姜宪真的是被李谦劫持了,姑母却强迫姜宪嫁给了李谦,他岂不是助纣为虐!

    曹家当权的时候,姜宪虽然多次拒绝曹宣,从来没有给过曹宣一个好脸色,可在曹宣看来,这才是正常人应该有的反应。他不仅没有恨过姜宪,反而觉得姜宪很可爱,像个邻家妹妹,比起平时那些围在自己身边看他脸色而真正意图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的那些人来说,不知道可爱多少。

    后来曹家落魄了,什么样的人都有,可姜宪待他却比从前温和几分,可能是因为他再也没有资格娶了她的缘故。

    她的爱憎都这样的分明,曹宣每每想起的时候都会会心一笑,觉得难得。

    现在,他从白愫那里知道了曹白两家联姻的真正原因,他就更觉得姜宪像别别扭扭的小姑娘,小妹妹了——嘴里不说,心里却关心着他。

    他就更不能让姜宪落得被迫嫁人,还和害了自己的人相对一辈子的下场!

    那和死有什么区别?

    不,甚至比死更难受!

    他想到姜宪每每看见他时那傲娇的眼神。

    恐怕对她来说,把她的名字和李谦放在一起,她都会觉得是奇耻大辱,更不要说是嫁给李谦了!

    “不行,不行!”曹宣喃喃地道,直觉地反对,“那不行……

    曹太后的目光化作了锐利的刀锋落在了曹宣的身上:“混帐东西,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还能干什么?她姜宪是金枝玉叶,你就是从荒郊野外里捡回来的不成!姜镇元现在是心疼侄女,没有弄清楚姜宪到底是和人私奔了还是被人劫持了,隐忍不发。等到姜镇和王瓒见到了姜宪,弄清楚了事实,你就等着被姜镇元碎尸万段好了!他这个人发起疯来,就是先帝都害怕,不然先帝怎么会给姜宪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姑姑享双亲王俸禄,你以为朝廷的钱多的没处可花了吗?

    “你是不是非要事到临头被姜镇元撕了才知道后悔?

    “这件事由不得你。

    “你不去,我让闵川去。

    “你就给我乖乖地回去做你的北定侯府的大姑爷好了!

    “看北定侯府能不能护着你?

    “看你跪舔着姜镇元的鞋跟那姜镇元会不会放过你?”

    曹宣沉默地低下了头。

    他姑母曹太后和姜宪的伯父姜镇元都是那种有着徒手擒牛般大志向、大毅力、大能耐的人,他们要做的事一定会做成。

    曹宣毫不怀疑。

    可他也好,姜宪也好,都只是个想过过自己小日子的人,为什么非要夹在他们中间进退两难,举步维艰呢?

    他只要一想到逼婚的圣旨是自己带过去的,就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

    可他要是不去,他姑母自有办法让闵川名正言顺地去宣读懿旨。

    那还不如自己去呢!

    说不定到时候还有什么转机。

    “我听姑母的吩咐。”曹宣苦涩地道。

    “这就对了!”曹太后大霁,见曹宣神色间带着几分怅然,想着他出生的时候曹家已经发迹,从来不曾知道世道的艰辛,加之自幼父母双亡,自己对他也教导得少,能长成现在这副温良纯善的性子,总比寡情刻薄要好,何况这孩子在自己落到这样一副田地还知道孝顺她,实在是难得,她对他也不应该太过苛刻才是。

    有些事,慢慢教好了。

    曹太后想着,脸色就越发的和缓了,温声道:“阿宣,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你和姜宪,一个因为太皇太后的缘故常住宫中,一个因为我的缘故常在后宫出入,也算是一起长大的。可有些事,你要分清楚轻重缓急。人只有自己活得好了,才有资格去怜惜别人。在这一点上,你就不如李谦了。别的不说,就凭他在你们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掳了姜宪,我就敬他是个人物。所以你这次去见着了他,再不可把他当成个寻常的总兵之子看待,你对他客气点……”

    曹宣听着心中一动,道:“姑母,姜律和王瓒已经走了,他们都是行伍出身,特别是姜律,我要是去的时候李谦已经招了……”

    “不会的。”曹太后看了曹宣一眼,很肯定地道,“阿宣,你不懂。李谦和我,很像。我们都出身寒微,借着那一点点的高枝,抓住了机会,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其中的艰难苦痛,是你们不能知道的,就算是到了最后的关头,只要还有口气在,就不会放弃,更不会妥协退让。如果李谦认了罪,那肯定是李谦死了,姜律才能按着他的手在认罪书上按上手印。”

    ※

    亲们,月票3450加更。

    O(∩_∩)O~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六章 知情() 
曹宣对曹太后强大的自信很无语,他恭敬地应是,顺从而又谦和。

    曹太后很满意曹宣的态度,叫了身边的女官进来拟了懿旨,亲自看了两遍,觉得没有什么异议,让女官去用了凤印,交到了曹宣的手里,并叮嘱他道:“你若是没有好马,去宫里找珍宝阁的刘清明,让他给你想办法。我记得去年西域那边还进贡了匹血汗宝马,不行你就先借用几天。记得把官印什么的都带上,护卫也要挑高手,外面不太平,我记得我来万寿山之前山西的布政司还上了折子请朝廷帮着剿匪。像他们这种人,不是事情弄得不能收拾了,是不会上这样的折子的。可见山西已经很乱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同意李家回山西的缘故。”

    曹宣一一点头。

    曹太后又交待了几句,这才让曹宣离开。

    曹宣拿着懿旨,就像拿了个烫手的山芋般慢慢地走着。

    出了宜芸馆迎面碰上了闵川,他身后跟着好几个提着食盒的内侍。

    “国公爷,您这是要回去啊!”他笑盈盈地给曹宣行礼,道,“眼看就要饷午了,国公爷不在这里用了膳再走?”

    “不了!”曹宣心不在焉地道,“太后娘娘有事吩咐我,我急着去办事呢!”

    闵川笑着让到了一旁,道着:“国公爷您慢些走!可惜明天才去宗人府领夏裳,不然就可以和国公爷一道回城了。”

    曹宣听得一愣,然后暗暗骂了自己一声“笨蛋”。

    难怪太后说他不如李谦。

    他怎么没有想到,这世上除了姜镇元,最疼爱姜宪的还有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不会像姜镇元想得那么多。

    如果她老人家知道太后娘娘要逼姜宪嫁给李谦,是绝不会答应的。

    他怎么把这尊大神给忘了。

    曹宣拍了拍闵川的肩膀,说了声“多谢”,转头就步履匆忙地折回了宜芸馆。

    闵川愕然,不解地望着曹宣的背景眨了眨眼睛,不紧不慢地带着那帮捧着食盒的小内侍进了宜芸馆。

    曹宣喘着气冲进了偏殿,曹太后正由两个小宫女服侍着穿鞋,准备去用午膳。

    见状不由愠道:“阿宣,什么事让你这么失态?”

    曹宣心里已有了解决之道,正暗暗兴奋着,闻言只是笑了笑,然后把两个小宫女赶了出去,坐在曹太后身边轻声地道:“姑母,您怎么把太皇太后给忘了!”

    曹太后一时没有意会过来。

    曹宣道:“您想想,那姜律和王瓒过去,肯定带了不少护卫随从去,姜家的护卫随从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