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5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点头,耐心而又认真看着太皇太后,等着她说话。

    太皇太后看着就叹了口气,颇有些感触地道:“天命在常,唯有德者居然。我已年逾古稀,该享受的都享受了,该看到的都看到了。该庇护的也都庇护了。见到孝宗皇帝,也能挺直了脊背说一声我不付所托了。等给我发了丧,你想怎么做就去做吧?赵玺虽是保宁的侄儿,可你是她丈夫。你当初掳了她去山西,她都能为了你对我说谎。可见在她心里,你是最重要的。你不要辜负了她的一片深情才是!”

    李谦大惊失色。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和姜宪都一直以为太皇太后不知道当年的事,没想到太皇太后不仅一直知道,而且还在心底藏了这么多年。

    若是别人说这话,李谦自然有一千个理由搪塞过去,可说这话的是太皇太后,而且他当初也的确是太冒进了一些,他顿时面色赤红,极不自在地道:“外祖母,我知道在这件事上我做得不对,可我对保宁……想想她会和别人成亲我就受不了……”

    太皇太后又艰难地摆了摆手,气若悬丝地道:“我知道,我知道。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有时候你就是把保宁看得太重了,反而遇事踌躇不前。这样不好。你和靖海侯之间,迟早会有一战,你与其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还不如和保宁开门见山地说清楚。你以后也好行事,你的下属也能知道你要干什么?”

    李谦闻言满脸羞愧,喃喃半晌说不出话来。

    太皇太后也没有催他,就那样一言不发地躺在那里看着李谦。

    李谦咬了咬牙,表情显得有些变化莫测。

    的确,当他听说皇帝南下时,他就有了和赵家一较高低的心思。

    只是姜宪心善,平时虽和这些宗亲贵勋几乎没有什么来往,可当那些人来找她的时候,她看着不放在心上,实则都帮了他们,不过不是像其他的一些贵人给些银俩打发出去算了。而是让阿吉安排这些人做事,以工代酬的养活自己,所以名声不显而已。

    他看在眼里,就越不愿意让姜宪难过了。

    特别是赵翌死后,姜宪千里迢迢,冒着生命危险扶持赵玺登基,她若不是想帮赵翌就是想帮赵氏王朝,他就更不愿意让姜宪知道他的野心,他心底的愿望了。

    可如今朝纲崩坏,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他又怎么甘心就这样默默无闻?

    但不管怎样的野心,也比不上姜宪的愉悦。

    李谦思来想后,最终决定还是维持原状——赵玺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就罢了。若是赵玺怀疑李家,他为了自保,就只能和赵玺撕破脸了。

    谁知道赵玺还是先向他下了手,下旨要换防。

    李谦接到圣旨之后立刻写了封信给赵玺,说鞑子狡猾,素来不遵守条约:“请皇上再等两年,再做决断。”

    赵玺可能觉得李谦的折子写得委婉又卑谦,心情大好,居然允了过两年再换防的事。

    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李谦虽然当着外面的人都说会遵守圣旨,可心里却十分的腻歪,想着怎么都要给赵玺一个教训才是。

    他已经很小心了,没想到瞒过了枕边人却没能瞒过身在慈宁宫的太皇太后。

    不,也许姜宪早就知道了,不过是碍着面子没有做声而已。

    李谦额头上冒出汗来。

    太皇太后看着不禁笑了笑,温声安慰他:“你不要怕,保宁这几年就围着你和孩子转了,她未必会深想细想。怕就怕她从别的地方听见了这件事,到时候你们夫妻肯定会心生嫌隙的。

    “外祖母不希望你们这样!”

    ※

    亲们,今天的更新!

一千零九十一章 馈赠() 
一千零九十一章馈赠

    李谦连连点头,道:“这件事我会和保宁好好商量的。”

    谁知道太皇太后听了却是一笑,道:“你准备怎么商量?”

    李谦还一时没想好,犹豫了半晌,想着太皇太后精明能干,此时又正病着,必定心思敏感,若是让太皇太后觉得他是在唬弄她,那也太对不起太皇太后对他的一片苦心了。

    因而他老老实实地道:“我还没有想好!”

    太皇太后听着就笑了起来,有些浊浑的眸子都明亮了不少。

    “那你说说看,你是准备这样犹犹豫豫地被动挨打呢?还是准备整装待发的随时进攻呢?”

    以李谦的性子,当然会选择后者。

    他望着太皇太后,心情十分的复杂。

    太皇太后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背,温声道:“大丈夫虽然有所为,有所不为,可归根到底,还是看你怎么想的。从前你们都顾忌着,等我死后,你们也没有了牵挂,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不要蹉跎了岁月!”

    “太皇太后!”李谦愕然。

    太皇太后还有心思开玩笑,道:“怎么?不喊我外祖母了?”

    李谦眼泪都快落下来了,忍不住回握住了太皇太后的手,低声道:“你别担心,田医正已经在和几个徒孙尝试新药了,你一定会挺过这一劫,长命百岁的。”

    他说着,别过脸去,怕太皇太后看见他湿润的眼眶。

    刚成亲那些日子,他只是敬太皇太后是个开通的长辈。到了京城,和太皇太后接触得多了,敬她老人家性格平和,待人宽和大度,是个品德高洁的长辈。可如今,他却突然间理解了姜宪为何如此爱戴并依赖着眼前的这位长辈了。

    如果没有太皇太后,姜宪怎么可能平安的长大;如果没有太皇太后,他们怎么可能拿到赐婚的圣旨;如果没有太皇太后,他又怎么能镇守京城……他们这个小家走的每一步,都得到了太皇太后的庇护……

    他握着太皇太后的手不由一紧,强忍下了眼水,却没办法忍住因为伤心而带着几分厮哑的声音:“你不会有事的!你要相信我们!”

    李谦望着太皇太后的目光明亮而坚定,镇定而强大,仿佛宣誓。

    太皇太后莞尔,轻轻地道:“富贵在天,生死由命!我自己知道我自己的事。你是用兵之人,与其在这个时候违心地安慰我,不如好好地和我商量一下我的身后事。我好歹还有些东西留给你们,可能对你们没有什么用处,但总归是我的一片心意。”

    李谦忙道:“我们……”

    太皇太后却用力地挥了挥手,示意他不再说,道:“人死如灯灭。这些东西我又带不走,与其便宜别人,还不如留给你。我不要多说了。我主意已定。”

    李谦闭上了嘴。

    他欠太皇太后,欠姜宪的太多,他只能加倍地待姜宪好,安排好太皇太后的身后事,保姜宪一个一世平安,才能对得起太皇太后对他的一片苦心。

    “我让保宁也进来。”虽说是留给他的东西,可他的东西从来都是姜宪的,是他们一家的人,从不独属于他一个人,“慎哥儿太小,等他大一些了再告诉他。”

    太皇太后道:“你记得跟我说的话!”

    李谦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去喊了姜宪进来。

    姜宪的眼眶有些红肿,想必已经有所感觉。

    “外祖母!”她忍不住哽咽地扑在了太皇太后的床边。

    太皇太后微笑着仔细地打量着姜宪。

    虽说因照顾她憔悴了不少,可那红润的脸颊,白嫩的肌肤,清澈却沉静的大眼睛,无处不像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小姑娘。

    太皇太后不由笑。

    宫里的女人,再多的胭脂水粉也掩饰不了孤寂。

    姜宪都过了花信年纪,却依旧鲜亮的像那春日枝头初抽的绿芽。

    可见李谦让她很高兴。

    这就好!

    她平生的愿意就是盼着姜宪这一生都能平安顺遂,高高兴兴。

    太皇太后伸手帮姜宪把垂落在耳边的一缕青丝挽在了耳后,低声笑道:“我留了点东西给王爷,可王爷说,夫妻一体,要你在场。这样也好。你知道家里有多少家底,才不会害怕。”

    李谦可不是池中鱼,迟早要去跃那龙门。

    从前李谦在西安的时候她还看得不太准,到了京城,所作所为看似零散无害,实则像散落各地的珍珠,只要一根线就能穿起来了。

    她突然想到从前曹太后在世的时候,总说姜宪命好,天生的人上人。那个时候她觉得曹太后这是想哄着她高兴了把姜宪许配给曹宣。如今看来,说不定还真有其事——姜宪没嫁赵翌失了后位,可她若是不嫁李谦,就有可能嫁赵啸。不管是李谦还是赵啸,现在来看,都是有本事问鼎天下的人。说不定,她的保宁天生就有做皇后的命。

    太皇太后微笑着,摸了摸姜宪嫩滑白皙的面孔,道:“你们去把孟姑姑叫进来!”

    姜宪颔首。

    李谦快步转身叫了孟芳苓进来。

    太皇太后笑道:“你把我在小佛堂供在观世音菩萨香炉前的匣子拿过来。”

    孟芳苓应声而去,太皇太后这才淡淡地道:“那是从前孝宗皇帝赐给贵妃的私库,后来贵妃去了,东西就落在了我的手里。我一直没有动用。你这就带人把那些东西都取出来。皇上那边听到消息,你可别让他们看出什么破绽来。”

    什么消息?

    当然是太皇太后殡天的消息!

    “外祖母!”姜宪喊得嘶声裂肺,把站在外面的白愫和曹宣等都吓了一大跳,白愫更是顾不得宫规,撩了帘子就要进来,待看见姜宪只是抓着太皇太后的手覆在床上低声小泣,她这才松了口气,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孟芳苓很快就把匣子拿了过来。

    太皇太后示意她把东西交给李谦,并道:“东西藏在潭柘寺。这是藏宝图和钥匙。”

    事情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可她只要想到孝宗对她的防备,她心里就忍不住隐隐作痛,道:“孝宗是和贵妃合葬的,我死后,你们把我葬在东边的耳室。”

    “不!”姜宪想也没想着地道,“我给你单独设陵墓,供奉香火。”

    太皇太后没有说话,却笑眯眯地看了李谦一眼。

    李谦立刻就跪在了太皇太后面前,低声道:“我们把你暂时放在东边的耳室。若是有那一天,定会像保宁说的那样,单独修个陵墓。”

    “好,好,好!”太皇太后很高兴,道,“就用孝宗皇帝赏给贵妃的金银给我单独修个陵墓。”

    ※

    亲们,今天的更新!

一千零九十二章 分配() 
这得有多恨,死都不愿意同陵!

    姜宪心如刀绞,又低声的哭了起来。

    李谦轻轻地揽了姜宪的肩膀。

    太皇太后就吩咐:“王爷,你去忙你的去吧!保宁,把慎哥儿他们叫过来,我有些日子没有看见他了。”说完,又改变了主意,道,“还是先让司寝的过来给我梳个头,换件衣服,免得我这个样子吓坏了慎哥儿。”

    姜宪觉得眼眶的湿意更浓了,可想到刚才她喝斥慎哥儿不懂事的事。她还是没到伤心处。若是到了伤心处,就算是知道太皇太后此时情况不好,做后辈的应该好好地安慰安慰长辈,做出一派欢欢喜喜的样子,但感情还是会凌驾于理智之上,没办法去控制。

    她到了嘴边的话还是咽了下去,低声道:“我这就让司寝的人过来给您倒饬倒饬。”

    太皇太后笑着眨了眨眼睛。可实际上哪里需要姜宪亲自去叫人,太皇太后的话音刚落,印霞就已经走了出去。

    李谦看着叹气,想到太皇太后叮嘱他的那些话,神色有些怅然地站了几息功夫,这才上前低声道:“外祖母,那我去潭柘寺了!”

    太皇太后挥了挥手,示意他不要说,赶紧过去。

    李谦有些不舍地拉了拉姜宪的手,温声道:“那我先过去了。你在这里好好照顾外祖母。”说着,又犹豫了片刻,怕他不在的时候太皇太后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遂又道,“承恩公就在门外,我等会跟他说一声,让他守在宫里,你有什么事就差遣他。”

    姜宪木然地点了点头。

    李谦心疼的不得了,想把她抱在怀里好生的安慰,又想把她变成个小人偶揣在兜里带走才安心。可此时这种情景,姜宪可能更希望在这里看顾着太皇太后。

    他在心里连叹好几声气,只得出了门。

    门外,曹宣、白愫、王廷几个立刻就无声地围了过来。

    亲恩伯王廷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侄儿,又是这里面辈份最大的,由他开口道:“太皇太后怎么样了?”

    “醒倒是醒了,可到底怎样,要等太医进去把过脉才有知道。”李谦轻声道,“此时姜宪陪在她老人家身边,有什么事她会处理的。只有一桩,太皇太后让我去做件事,我要先出宫,有什么事就劳烦承恩公帮着跑跑腿了。”

    “那是自然!”曹宣应着,众人都松了口气。

    就算是太皇太后时日不多,能这样醒过来交待几句话也比突然昏迷不醒的去了好啊!

    大家都是这样的心情,等到太皇太后收拾打扮好了,宣太医进去把了脉,孟芳苓跟着去了太医院拿药,白愫等人才轻手轻脚地进了寝宫。

    或许是倒饬了一番,太皇太后半躺在床头,看上去气色还好。

    白愫忙上前讲了几个笑话。

    太皇太后很高兴的样子。

    大家的心情也跟着放松下来。

    寝宫的气氛也好了起来。

    正好印霞奉了太皇太后之命去喊了慎哥儿几个过来,打头的慎哥儿一头就钻进了太皇太后的怀里,还抱怨道:“你怎么能突然就昏迷了呢?我娘和我,还有姨母他们都好担心。你以后可不能这样了!要听刘太太的话,好好的练习太极拳。我听教我武的师傅说,太极拳也是很厉害的,练好了,可一拳打死人的!”

    慎哥儿又长开了些,浓眉大眼,皮肤白皙,哄长辈的时候一双眼睛明亮又稚气,太皇太后真是要疼爱到心里头。见他嘟着嘴有些不悦,忙笑道:“是曾外祖母不对,以后干什么事都要跟我们慎哥儿商量。”

    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样的性情,姜宪最清楚不过了。这个时候,慎哥儿这么说,不过是想哄着太皇太后高兴而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