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4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叹息了片刻,也就把这件事丢下了。

    回汾阳,她觉得很好。即可以帮李家做点事,又没有那么多的应酬,让她可以安安心心地修佛。

    姜宪这边听说李麟这两天闹得要见李长青,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她看来,李长青关系的时候还是靠谱的。

    她倚在临窗大炕的迎枕上,正听阿吉说话:“……简王被京城的这些功勋世家惯坏了,真把自己根葱了。赵啸才没有这么好说话呢?金陵那边行宫的人说,赵啸到金陵还没有一个月,就怂恿着皇上去打猎。可您想想,这是什么季节?打猎?能打什么?不过是些野兔、野鸡,而且还得是捉了放出到山里头的。可偏偏皇上就相信。觉得自己允文允武,信心大振,还答应了赵啸去看看闵军的操练,赵啸借着这个由头,从福建调了五万人马去金陵。

    “听说汪几道的脸都绿了。

    “可惜郡主看不见,不然可以当面耻笑他一番。”

    阿吉在姜宪身边服侍了有几年了,知道李家和朝廷、和内阁不和,说起话来自然也就无所顾忌,什么词都敢用。

    刘冬月一直忙着姜宪在外面的庶务,姜宪感叹刘冬月忠主耿耿,身边也没有个人照顾,主动提出来让刘冬月收养个女儿或是儿子,以后也有人养老送终。刘冬月家里早没人了,听了姜宪的话,前两年收养了一对逃难的兄妹,领来了给姜宪看。姜宪见那两个孩子都挺老实的,还重重地赏了见面礼。如今刘冬月也算是儿女双全了。

    阿吉很羡慕,做起事来就更用心了。

    正巧赵玺南下,金陵行宫的一个小太监是和他一起进宫,还曾经互相帮扶的兄弟,后来因为跟着的大太监不得韩同心的喜欢,被贬到了金陵。他想起这事就试着联系了那人。谁知道那个在金陵行宫倒混得好——赵玺不喜欢从京城里带过来的内侍宫女,喜欢用他们这原金陵守备署的内侍,他几天就做了赵玺的近身内侍,现在正是得意之时。

    阿吉跟姜宪说了一声之后,就亲自走了一趟金陵,得到了不少别人不知道的消息,正急巴巴地在姜宪这里领功呢!

    “后来李瑶他们也慌了。说是要死谏不起。皇上也铁了心,就让他们那样跪着。听说是几位大臣跪了三天两夜,饿昏了被拖下去的,也没能阻止皇上让闵军北上。而且,韩太后也支持闵军北上,简王气得差点一巴掌扇到韩太后脸上。

    “要说这韩太后呢,也可怜。说出去不知道有多威风,可私底下,常被简王呼来喝去的,她不要在众人面前摆太后的架子,孰不知大家觉得她还不如个寻常人家的童养媳。

    “不过,韩太后可能是有了靖海侯夫人撑腰,这次可一点没含糊,当场就和简王吵起来了。

    “就是东阳郡主和武阳郡主进宫,也没有劝住韩太后。

    “韩太后说了,以后宫里的事让简王少插手。有空不如管管简王世子。

    “说简王世子一到金陵,就有扬州那边来的大商贾凑了过去。知道他喜欢**,把江南个非常有名的戏子送给了简王世子。

    “那简王世子像魔障了似的。居然带着那戏子公然进进出出的。现在整个江南都知道简王世子爱**了。还有很多人说这是说这是京城里的作派,跟着效仿。惹得好多读书人不满,说简王世子离经叛道,皇室宗亲荒淫无道,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呢!”

    姜宪不由挑了挑眉。

    简王世子的事京城谁不知道,怎么到了金陵就暴发了。

    十之八九是有人在引导言论吧?

    不知道这背后有没有赵啸影子?

    阿吉见姜宪感兴趣,说得就更来劲了。道:“简王当时就被气得晕倒在地。金陵行宫一阵大乱。可韩太后一点也没有放过简王的意思,还宣旨说简王年事已高,处理政务力不从心,以后不要打扰简王,让简王从今以后在家里静养。

    “简王醒过来听说了这件事,又晕过去了。

    “大夫说,简王要是再受刺,说不会中风。

    “东阳郡主就跑到宫里把韩太后骂了一顿。

    “韩太后就和东阳郡主吵起来了。

    “哎哟,反正很热闹!大家都在旁边看戏似的。

    “可不管大臣和宗亲们如何反对,估计最多两个月,闵军就会抵达金陵。

    “从前那些跟着皇上南下的京都很后悔,怕闵军到了会和京卫打起来,更怕闵军到了之后,皇上重用闵军,他们这些会被晾起来。京城不能回,金陵又呆不下去,两不着实。

    “还有,金陵现原土价涨得非常厉害。就在朝廷南下之前,一亩良田才十二两银子,现在已经涨到了三十五两银子一亩,就是功勋之家,也置办不起田产了。如今粮食全靠苏浙的水路供给,可那也是从江西和湖广调过来的,米价也贵。寻常人家根本吃不起米了。

    “可能过不了多久,好多金陵本地人都要投亲靠友了。

    “这是户部尚书梅大人说的。

    “梅大人又上书致仕,被皇上留中不发。

    “但梅大人铁了心要走,请了病假,已经有十几天没有上衙了。”

    没想到梅城还有这样的胆识,高官重禄,说走就走。

    姜宪笑道:“你这个小兄弟对你倒有什么说什么。你也不能亏待了他。他喜欢些什么,你直管买了送过云,我跟帐房说一声,实报实销。”

    阿吉喜出望外。

    倒不是说他能从中拿些好处,而是这种信任,就能让他成为姜宪身边最体面的仆妇之一。

    他跪倒磕头,道:“我那小兄弟知道我给郡主当差,也没别的念想,就想有一天能回京城来太皇太后。”

    姜宪很是意我。

    阿吉笑道:“皇上身边那么多的事,哪里有服侍太皇太后好,怎么比得上在慈宁宫当差体面。”

    姜宪哈哈大笑。

    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这样典型的宫中内侍的奉承之词了。

    “可以!”她道,“你们好好当差,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阿吉喜上眉梢。

    ※

    亲们,今天的更新!

第九百六十二章 听说() 
阿吉退下去之后,姜宪就去出了内室。

    阿绣领着丫鬟婆子在那里收拾箱笼。

    没有看见慎哥儿。

    她问了一声。

    阿绣忙上前道:“大公子去了前面的演武厅。”

    姜宪不由笑道:“这是怎么?从前可不见他这样用功?”

    李谦和姜宪都觉得他们只有慎哥儿这一个儿子,用不着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急急地就学本事。顺其自然。若是能喜欢上读书、写字、习武,总比把这些都当在功课要好。

    阿绣猜测:“不会是要去京城,怕王爷考校大公子的功课吧?不过,续哥儿和承哥儿也去了,还带着那阿福。”

    阿福就是那条狗。

    名字是续哥儿取的。

    说是得了这条狗之后,运气好了很多。

    因为这句话,续哥儿还被李长青当众调侃。

    谁知道续哥儿却道:“那是因为我从前只知道一味的向前,从来没有想过要拐过弯。”

    这话说得有意思。

    李长青道:“这是谁告诉你的?”

    续哥儿大声道:“是大哥!”

    李长青笑道:“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续哥儿道,“我慢慢想,过两天就知道了。再不济,等我长大了我就知道了。”

    众人哄堂大笑。

    姜宪到达演武厅的时候就看见慎哥儿在那里认真地练着剑,续哥儿则拿了一把小小的桃木剑跟在慎哥儿身后有模有样的学着。

    慎哥儿很恼火,道:“你能不能旁边去?你现在连马步都蹲不好,还想练剑?最多也就是照着葫芦划瓢了。你有这功夫,还不好好歇着,等你的武艺师傅来了再好好地跟着他学学。你跟着我耍花枪有什么用啊?连健身练体都没用!”

    郭氏和李驹商量之后,已经决定请了之前慎哥儿推荐的那位师傅来家里教两个儿子武技了。

    续哥儿就嚷道:“师傅还没来,我先跟着你练练。就像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启蒙,可我已经开始跟着我娘读书了,连《三字经》都读完了。我娘说,这叫笨鸟先飞早入林。时时都准备着的人才有机会一飞冲天。”

    慎可儿表现很鄙视。

    撇了撇嘴,不再管续哥我,专心地练着他的剑。

    承哥儿则在台演武厅外面的屋檐下拿着根草在逗阿福玩,对两位哥哥之间的事丝毫不感兴趣。

    看见姜宪过来,承哥儿吃力地抱起了小狗抬脚就朝姜宪跑了过去。一面跑,还一面声音软糯的喊着“大伯母”。

    姜宪俯身摸了摸承哥儿的头。

    续哥儿忙收了剑势,过来给姜宪请安。

    只有慎哥儿,规规矩矩地把一套剑法舞完了,这才上前给姜宪行礼。

    姜宪见他满头是汗,忙拿了帕子给他擦汗,并笑道;“你师傅在过两天才能上京。你别伤了力!”

    “没事!”慎哥儿亲亲热热地依偎在了姜宪的怀里,抬头笑着对姜宪道,“娘不说了吗?让我自己找回场子。我要不好好练习,说不定就遇到高人了,到时候岂不是白白受辱。”

    姜宪没有想到慎哥儿想得这么长远。

    不过,若是他因此而定立做一件事,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慎哥儿怕母亲担心,又道:“我还问过云叔了,他说可以这样练剑。”

    这些姜宪不懂,但云林是个靠得住的人。

    等到慎哥儿收拾好了,几个人去了姜宪屋里喝茶,吃着点心。李长青身边的小厮来请姜宪。

    几个孩子都有些不安。

    姜宪安抚了他们半晌,把交给了柳娘子照顾,去李长青那里。

    李长青也听说了闵军要上京的事。

    他显得有些不安,道:“宗权可有了万权之策。从就我就看出来了,那赵啸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爹行事到挺落磊,要不然当初李家也不可在福建呆是下去。可赵啸却不一样,是个笑面虎。请神容易送神难,他的闵军进了金陵,想他再退回福建,那就难了。”

    “但就算是这样,我们还隔着道长江呢!“姜宪道,“没什么好怕的。”

    “我倒不是怕他!”李长青说着,就抓了抓头发,道,“皇上听信赵啸,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不过,这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他赵啸未必就有那胆子。”

    姜宪有些不解。

    李长青也不多说,道:“我就是觉得,让赵啸这样嚣张下去也不是个事。这世人多喜欢捧高踩底,赵啸和宗权差不多的年纪,这几年常有人把两人相提并论。如今宗权做了京城守备,大权在握,压了赵啸一头。可朝廷南迁,朝廷枢垣毕竟在南边,让他这样肆意的发展下去,名头肯定会盖过宗权。若是两虎一争,我怕宗权吃亏。”

    姜宪道:“您这是想收拾赵啸吗?”

    李长青阴着脸点了点头:“现在收拾他也不现实。但我觉总得他和宗权迟早会碰到。你们要多花点心思在南边,特别是赵啸身边。“

    这不用他交待姜宪都会注意的。

    “宗权去京城之前我就和我说过这件事。”姜宪宽着李长青的心,“不仅福建那边我们安插人,就是金陵行宫那边,也联系了从前在紫禁宫贬到金陵的内侍。您就放心好了。我和宗权都不会大意的!”

    李长青颔首,面露迟疑之色。

    姜宪就笑道:“您还有什么吩咐?我一并告诉宗权!”

    李长青闻言抿着嘴,半晌都没有说话。

    就在姜宪想着要不要再问一声的声音,李长青开了口,声音低哑地道:“世间仇怨,莫过于夺妻之恨和杀父之仇。赵啸不返,你们是抓不住把柄的。这就看他能不能忍,看你们能不能找到他的破绽了!”

    但也不至于如此吧?

    姜宪想着,赵啸有再多的差,只要他还抗倭,有些事他们就不能做得太过份。就像李谦还镇守九边,朝廷就不能太苛刻他。

    不然朝廷又用什么来节制这些手握重兵的大将呢!

    姜宪笑道:“我知道您的意思了。我会转达给宗权的。会和他商量之后再决定怎么做的!”

    李长青听了非常的满意,这次高兴地走了。

    姜宪不由长长地透了口气。

    李长青真不愧是枭雄,该出手的时候一点也不软和!

    不过,事情还不到那一步。

    可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是让赵啸和简王结仇呢?还是让赵啸和赵玺结仇呢?

    如果是和简王,自然是收拾简王世子嫁祸给人赵啸。

    如果是赵玺,那就只能是收拾韩同心了!

    念头一闪而过,姜宪直直地坐在了那里。

    ※

    亲们,今天的更新!

第九百六十三章 若是() 
一个大胆的念头就那样猝不及防地浮现在姜宪的心头,让姜宪打了个寒颤。

    她想到了前世的自己。

    那样的强势,那样固执,那样的倔强,说一不二,做了决定的事谁劝也不行。在执政的短短六年间,换了五个首辅,十四个尚书,跟着她一路走到底的,只有曹宣和梅城。

    还有李谦……

    想到李谦,她不就由想起两人分别时他那温暖的怀抱,抱着她时在她耳边的低语,亲吻她时如珍似宝的痴迷。

    李谦,是喜欢她的吧!

    肯定是喜欢她的。

    不然两人成亲这么多年了,他为什么还会待她一如从前。

    像刚刚成亲那会,每次见到她就会亲热个够。

    他如今日渐权重,若是演戏,演了这么多年,也够了。

    而她,虽然有些蠢笨,却不至于分辩不出真假,分辩不出真伪。

    姜宪眼底突然聚满了泪水。

    她扑在坑上,把脸埋在了柔软的大迎枕中。

    李谦,为什么不在她身边。

    这个时候,她相信他的怀抱,想念他的笑容,想念他的纵容,想念他的一切……

    眼泪从眼眶中溢出来,越来越多,止也止不住。

    她也不想止住。

    很快,她就感觉到湿湿的枕头带来的不客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