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4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李谦爽快地承诺道,“你想管事就管事,不想管事就不管事。可五城兵马司的事,我就全交给你了,你看着安排好了!”

    言下之意,我依旧当做五城兵马司是你的地盘,你想怎样我不管,可你必须得保证京城的安全,他的安全。

    这样的豪爽,让曹宣一惊,随后又释然。

    若是连这点胸襟都没有,当初是怎么追到的姜宪,又是怎么和姜宪恩恩爱爱地过了这么多年的!

    不过,他既然已经决定不再理会庙堂上的事了,就会干干净净地退出,不会留恋。

    可他一抬头,却看见了李谦刚毅的面孔。

    他又是一愣。

    在他的印象里,李谦不是这个样子的。

    他应该是像个孩子一样的开朗灿烂,欢语嘻耍的一人个。什么时候,他的五官变是这么分明,神色变得这样肃穆?是因为这几年他虽在西安,却没有一刻停息,时时刻刻都在约束着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彪悍吗?

    到了嘴边的话,突然间怎么也没有办法说出口。

    曹宣嘴角翕了又翕,好不容易才挤出几个字:“你都不怕,我怕什么?你如果想,那我们就做一回同僚好了!”

    李谦没什么不放心的。

    他来了京城,不可把从前的人全都撸了换上自己的人,正好用曹宣这棵梧桐树,看能不能引来几只金凤凰。

    他敬了曹宣一杯。

    在曹家呆到了下午申初才告辞。

    之后他去拜访了邓成禄。

    邓成禄非常的意外,但金宵和李谦是好朋友,他和金媛的婚事还是姜宪凑成的,这样看来,他们还是有点渊源的。

    和曹宣不同,邓成禄原来就不太在意高官厚禄,他这两年考取了举人,在功勋世家也算得上是头一份了。

    两人坐一起喝茶,叙了叙别后情,邓成禄正要留了李谦在家里用晚膳,谁知道有小厮神色焦虑地跑了进来,朝站李谦行了个礼就匆匆走到了邓成禄的身边低声耳语的几句。

    邓成禄顿时表情窘然,半晌才点了点头,“嗯”了一声打发了小厮,犹豫着对他道:“今天原本应该留了你在家里坐一坐的,不曾想家里出了点急事。我知道你住进了长公主府,我改天去拜访你吧!”

    去曹家,他是真有事。到邓家,却不过是想着当年和邓成禄的香火情,不过是面子上热闹,遂不多问,起身告辞了。

    邓成禄亲自送了李谦出门。等到李谦的马车驶出胡同看不见踪影了,邓成禄这才皱着眉头低声地对那小厮道:“金大人说了什么时候过来没有?”

    “没有!”那小厮苦着脸道,“只说是今天晚上想歇在府上,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

    邓成禄的父母都健在,金海涛就是进京城,也多是住在外面的客栈,像今天这样求宿的情况,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又因为知道金家算是有些不地道地摆了李谦一刀,邓成禄在李谦的面前不免有些不自在,他直觉地认为,在这种场合让金海涛和李谦碰到了不会是什么好事。

    按照金海涛的要求,邓成禄没有惊动旁人,把金海涛安排在了一个偏静的院子里落脚。

    金海涛甚至拒绝了邓成禄给他举办接风宴,并叮嘱邓成禄:“我马上就要回去了,你别节外生枝,让别人发现我在京城,又要给我接风洗尘,麻烦得很!”

    邓成禄觉得这只是金海涛的借口,但做为女婿,他还是满足了岳父的要求。

    可他没有想到的是,李谦立刻就查出了金海涛的动静。

    郑缄奇怪道:“不愿意让人知道,还在这个时候赶到京城,难道他和谁勾搭在了一起不成?”

    “应该是韩家的人!”虽然去调查的人还没有回来,李谦已隐隐在了这种感觉,‘估计是韩家这两天正忙着搬家,不方便留他住宿,否则我们也不可能查到他来了京城。“

    在屋里的冰河听着,脸涨得通红。

    他原是李谦的小厮,年纪渐长之后,李谦就把他派到了京城帽儿胡同李家那个铺子里,他名面上是那铺子里的二掌柜,实则在帮李谦收拾京城里的动向,方便李谦随时掌握庙堂上的动静。

    金海涛进了京城他都不知道……太失职了……

    李谦却没有这样的想法。

    朝廷要南迁了,人心浮动,自然乱得很,不免会有所疏忽。但就算是这样,失职就是失职,卫属还是被记了二十大板,等到京城的事完再处罚。

    冰河不敢吭声地退了下去。

    李谦一边观赏着旁边茶几上的一盆文竹,一边道:“难道金海涛是来跑官了?我听说朝廷南迁之后中,会设一个江南巡抚。这个位置与他无关,可有人升就有位置空出来,他不会是想跟着皇帝南下吧?”

    他只是随口说说。

    谁都知道,九边总兵手握重兵,加之朝廷对他无力监管,可谓是称霸一方,像个土皇帝似的,谁愿意跑朝堂之上服侍那些资历比自己老,职位比自己大的堂官?

    郑缄倒是吓了一大跳,道:“江南巡抚,这是要节制江南几省吗?是承恩公说的吗?”

    李谦点头,道:“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可不管是谁,我都觉得不怀好意。节制江南!皇上南下,除了个江南还有什么?若是江南都被别人节制了,那要他这个小皇帝做什么?”

    郑绑神色凝重,道:“宫里还没有音信吗?”

    按理,像李谦这种情况,一进京就会被叫进宫去,可他们都来了三天了,宫里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

    回到家,好多事,好不容易才与了这一章。

    能闭关在家里就好……

第九百三十六章 姑父() 
“还没有消息!”李谦不以为意地道。

    汪几道等人还没有商量好怎样对待自己,肯定不会轻易召自己进宫的。

    但他人已经在这里了,圣旨已经颁了下去,不可能换人,李谦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笑道:“以不变应万变最好。至于金海涛那边,先让人看着吧!大不了他想跟着朝廷南下。那也没什么,我正愁钟天宇这两年战功赫赫,怎样安置他好。若是金海涛走了,我就举荐金宵任宣府总兵,让钟天宇补上金宵的缺。等再过两年,就可以让钟天宇任榆林总兵了。”

    慢慢的,九边至少一大半要换上他的人。

    郑缄明白李谦意思,他觉得李谦非常有魄力,又火眼金晴,很会抓住机会。

    如果这次金海涛真的跟了皇上南下,他们说不定还真能抓住这次机会。

    郑缄道:“那我们明天做什么?”

    李谦笑道:“如果宫中还没有动静,那我就去拜访拜访简王。说起来,他也是我的长辈。正和和他谈谈心。”

    从姜宪这边论,简王还真和她沾着亲戚关系。

    不过,简王看见李谦这样不急不忙地到处溜达,恐怕心里也未必很舒畅。

    两人商量着接下来几天要做什么,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宫里就来人,要李谦明天一早进宫,在大朝会之后去御书房觐见皇上,宫里将会留了他用午膳。

    李谦送走了宣读圣旨的内侍,和郑缄开玩笑:“明天得吃饱点再进宫,这一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吃的呢!不过,好在是见过皇上之后就可以进宫去给太皇太后磕头了,我想太皇太后肯定都等急了。”

    外臣进京,要先见过皇上才能见后宫之人。

    这是朝廷规矩,礼不可废。

    郑缄虽是两榜进士,可他在京城时不过是个从六品小吏,并没有资格到金銮殿上去晃悠,他对宫里的事并不了解,很多只是听原来的同僚说过,或是在一些书里看过。他提醒李谦:“宫里的东西最好也别吃。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宫里现在正乱着呢!就是要找人也未必能找得到。我还是让厨房给你做些点心你带弃饥。”

    一副握他被人算计的样子。

    李谦很想说不用,宫里的人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可看着郑缄真切的关心,李谦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

    次日他进宫,郑缄还真给他准备了干粮,让他饿的时候垫肚子。

    胜情难却。

    李谦只好带着进了宫。

    他从寅末一直等到了午初,赵玺才退朝。

    李谦被召去了御书房。

    赵玺今年也有九岁了,但他看上去有些瘦小,和慎哥儿差不多的身高,比慎哥儿还瘦,长得很像赵翌。早几年还有人怀疑他是不是赵翌的儿子,这两年随着他五官长开为,辽东的叛乱被平,已经听不到从前那些诛心的议论了。

    李谦进去的时候他正穿着皇帝的朝服,正怏怏地听汪几道和苏佩文几个说着什么,见李谦进来,他眼睛一眼,小身板也坐直了,朝着李谦就亲亲热热地喊了一声“姑父”。李谦听着差点脚下一滑,跌在了地上。

    不是说姜宪对小皇帝很冷漠的吗?

    怎么小皇帝对他却这样的亲热?

    李谦在心里腹诽着,神色严肃地上前,恭敬给赵玺行了礼。

    赵玺忙让身边的人扶了李谦,还赐了座,并亲自向李谦引荐汪几道等人。

    李谦起身和汪几道等人行了礼,见还有礼部侍郎在场,怀疑他们这是在商量去金陵的和程。

    赵玺有些不耐烦,道:“苏大人最熟悉礼部的事了,你问他就好。”

    把这些琐碎却又很有必要知道的事全都丢给了别人。

    礼部侍郎素来知道苏佩文是鸡过拔毛,这次迎驾礼仪繁复,场面辉煌,所费不菲,皇上既然把这件事交给了苏佩文,苏佩文肯定会“好好过问一番”的,他也就不再说什么,起身退了下去。

    赵玺身子朝着李谦坐的方向一倾,就开始问起姜宪来:“我姑母可还好?么多年没有见着了,也不知道她老人家是不是还和从前一样喜欢养花养草的!表弟今年应该六岁了吧?姑父应该把他带到京城来才是。我们表兄弟也好见个面,述述话。”

    李谦想起家里那个只知道玩枪弄刀的孩子,再看看小大人似的赵玺,深深地觉得,这两个人肯定玩不到一块去。

    他还是别勉强他们家的孩子了!

    “微臣儿子顽皮,不敢带他出门。”李谦谦虚地道,“等他大一些了,服管教了,我带他南下去皇上请安。”

    “如此甚好!”赵玺一团欢喜,仿佛马上就能见到慎哥儿了似的,道,“姑父可不能食言!”

    “当然!”李谦给赵玺行礼。

    赵玺就叫了高岭进来,指了赵玺道:“他来镇守京城,你服还是不服?”语气十分的稚嫩,像不懂事的孩子。

    “临潼王战功卓越著,我等甘拜下峰。”高岭尊敬地给李谦行礼,嫌和地笑道,“我要临潼王学习才是。”

    “哪里,哪里!”两人寒暄了几句。

    赵玺突然就站了起来,对李谦道:“我和你一起去慈宁宫。这个时候,太皇太后的小厨房早已经开始摆菜了。今天我找你的福,去的时候肯定还有吃的。”说着,他站起身来朝着汪几道等人摆了摆手,“你们先回去吧!这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明天大朝会再议吧!姑父难得在宫里留膳,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太皇太后那里打秋风好了。“说着,就要去拉李谦。

    李谦可不敢被他拉上。

    好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坏的时候说不定就会因此被定个“藐视庭规”的罪名。

    他还是小心点好。

    李谦装着无意间抬的样子躲开了皇上的手,朝着皇上拱了个手:“多谢皇上。我想太皇太后见着了您,一定很开心的!”

    赵玺连连点头好,觉得李谦说话很好心。转过身来想牵了李谦一起走。

    李谦却做出副十分敬重的样子给赵玺行了礼。

    赵玺也不勉强他,先上了停在大殿外的肩舆,示意李谦跟上,对汪几道等人道:“你们也都散了吧!快到午膳的时候了,你们吃了也好早点休息。”

    ※

    亲们,今天的更新!

    我自己校对,估计还是有很多错字。在等会才能改……

第九百三十七章 安插() 
汪几道等人恭声应“是”,等到赵玺上了肩舆,服侍赵玺的宫女内侍拥着赵玺走得不见了踪影,几个人这才直起身来,却沉默着站在原地,久久都没有散去。

    苏佩文抬头朝汪几道望去,见汪几道的脸黑得像锅底,不知道为什么就松了口气,低声道:“汪大人,您看这?皇上居然冒出个姑父来……先帝在的时候,可是一直压着,李谦连个仪宾都没有捞到呢!”

    皇上渐渐长大了,他们才是在皇上不能亲政时帮皇上打理政务的功臣,赵玺见了李谦,却只有家礼没有国礼,在赵玺眼里,显然是李谦更亲!

    而李谦背后站着的却是嘉南郡主。

    赵玺这么做,分明还惦记着嘉南郡主。

    苏佩文有一瞬间觉得他们可能都做错了。

    就算是太皇太后在他们面前寻死寻活,也不关他们的事。他们一退步,却换来了李谦和姜宪更进的一步。

    万一他们真的节制了北方,岂不是和他们形成的南北对峙之势?!

    还好汪几道刚才也应该是发现了这个问题,不然他的脸不会这么黑了。

    苏佩文庆幸着,可心里到底有些不安。

    汪几道也感觉自己失策了。

    在他的印象里,赵玺根本不认识李谦,可赵玺见了面却能亲亲热热地喊李谦一声姑父,可见心里所想的,还是姜宪。

    这么多年了,他们压着李家,压着李谦,不就因为姜宪吗?

    难道他们在这个时候要功亏一溃吗?

    汪几道心里有些惴惴不安。

    李瑶却是冷眼旁观。

    他就知道,在权势面前没有谁不会很快地长大。

    皇上虽然年纪轻轻,却已流露出对权势的渴望。不然他也不会见着李谦就喊姑父,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拉近他与李谦的距离。若这是皇上自己的主意,那这皇上只怕是心机沉沉,要小心对待。若是有人告诉他的,也可以看出来,皇上背后的人是希望皇上和李家、和姜宪亲近的,是想依靠李家的势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