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见这么多人都在院子里,他吓了一大跳,忙道:“这是怎么了?”

    “没事,没事。”李长青显然不愿意把自己两个孙子干的事告诉别人,而是道,“冕哥儿问完诊了?怎么样?有没有摔到哪里?”

    李麟很想说把孩子摔着了,让李家的人也处罚处罚慎哥儿,可他请来的两个大夫都是太原城数得上号的最好的大夫,这些大夫自然是常在李家走动的,与李长青、何夫人的关系比跟他的关系还要亲近,他就是想这么说也不行。

    “万幸没有什么事!”他笑道,“不过受了些惊吓。大夫说开几副安心定神的方子吃吃就好了。”

    给冕哥儿看病的大夫闻言微愕,但很快低下头去,像没有听到似的。

    姜宪直觉李麟夸大了病情,她也没有多说。

    谁家的孩子被打了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她可以理解。

    只是还没有等她给李麟赔礼道歉,郭氏已上前给李麟福了福,道:“他大伯,真是对不住。都是我们家孩子太顽皮了。您大人有大量,还请不要放在心上。这医药费,我来出。等会儿大夫的方子出来了,我再看着药方给冕哥儿送些药材去,算是我这个做婶婶的给他赔不是了。”

    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先动的手……李麟脸上火辣辣的,忙道:“孩子们玩闹,都是无心之举!”

    郭氏立刻道:“他大伯说的对,也就是郡主总这样惦记着,让我心中不安。”

    言下之意,你家孩子打了我家孩子,就是玩闹,是无心之举,那慎哥儿打了冕哥儿,也是玩闹,也是无心之举,你为什么非要揪着不放?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麟有半晌说不出话来。

    姜宪大为佩服。

    觉得郭氏不愧是郭永固的女儿,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实则有棱有角,厉害的很。

    正在尴尬时,给何夫人看病的大夫走了出来,看见这么多人,他也是愣了一下这才上前给李长青行礼,道:“夫人没有什么大碍,不过是气郁於心,吃两副药调理调理就好了。”

    气郁於心,通常都是气的。像李家这样的大家大族,肯定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事。

    那大夫是一句多的也不敢问,忙随着管事去开药方了。

    李长青就拍板道:“既然都是虚惊一场,大家就暂时先散了。两个孩子也是一身的泥,先回去洗洗,用了午膳再说。”

    也不提聚餐的事了。

    众人应诺,姜宪妯娌三个带着孩子回了各自的住处,李雪则去通知厨房还是各做各的饭菜,李长青去了书房看何夫人,只留了李麟,在院子里站了半晌,这才折回屋去。

    孩子没事,高妙容也冷静了下来。

    她知道谁也不会去责怪慎哥儿的。

    不管慎哥儿有没有道理。

    她也就没有问慎哥儿是不是受了罚,而是道:“我哥哥的事,我看还是另想办法吧?”

    今年六月,高妙华终于通过了院试,成为了一名贡生。可他若是想再进一步,在太原肯定是不行的,要么是去陕西的咸阳书院,要么是去扬州的径阳书院。当然,径阳书院是最好的选择。可径阳书院并不是那么好进的,若不是成绩拔尖,就得有江南名士的举荐。

    高妙容就把主意打到了即将嫁入左家的李冬至身上。

    当然,他们肯定不是让李冬至一嫁到左家就提这件事,而是希望李冬至能帮忙,在两、三年内把高妙华举荐到径阳书院读书。

    现在这样一闹,高妙容知道就算她去求何夫人,以何夫人护犊子的性子,肯定也是不会答应的,她也就没有了机会去当面求李冬至了。可若是等到李冬至嫁过去之后,她再写信给李冬至,就远远不如当面求李冬至的效果好。

    可李冬至出嫁在即,只怕到时候何夫人的气还没有消。

    万一何夫人叮嘱李冬至不要管高家的事,她岂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

    亲们,今天的更新。

第八百八十一章 止步() 
求左家推荐高妙华去径阳书院读书的计划就这样搁浅了。

    高妙容想想,不免有些埋怨高妙华不争气,因为算计陆家大小姐那件事被太原读书人家嫌弃,好不容易从江南娶了个举人家的小姐,结果这位小姐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摔茶盅摔碗的,和高妙华不是为早膳的稀饭太干而吵架,就是为小丫鬟倒茶慢了而吵架。家里三天两头没个安生之地。高妙华一气之下就住到了院子里他成亲前的一个相好那里去了。结果她嫂子带着一群陪嫁找了过去,把院子砸了不说,还把高妙华五花大绑地游了一圈街,并放出话去,谁要是敢收留高妙华,就等着家里被砸好了。

    弄得不仅是高妙华,就连她也是颜面尽扫。

    高妙华嚷着要休妻。

    她嫂子也说了,休妻想都不要想,只能写放妻书。她嫂子的赔嫁则要依着婚书上写的,一分不少地让她带走。

    高家这才发现婚书上对她嫂子陪嫁的处置,还有一条是“若夫妻和离,则财产由女方带走”。

    虽然很多人家都会在婚书上这么写,可真正如此做的却几乎没有。

    谁知道她娘家就摊上了!

    高伏玉也后悔不已,可事到如今,后悔也没有用,这门亲事是高伏玉从前十分要好的同窗做的媒,这都不说,她嫂子嫁进来之后,高妙华跟她嫂子借了五百两银子,和她嫂子说要打点岁末的应酬。

    结果在外面花天酒地完了却没有银子还给她嫂子。

    现在她娘家是一团糟。

    高妙容暗暗叹气,决定明天去高伏玉那里一趟,看看高伏玉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姜宪几妯娌用过晚膳之后,却又重新聚到了一起。

    郭氏还带了一小匣子虫草过来,道:“这是我出嫁的时候我娘给我的,炖鸭汤最好了。给王爷和慎哥儿吃。若是吃了好,我再让我娘家兄弟送些过来。”

    虫草男子吃了好。

    郭永固是四川巡抚,四川又盛产虫草。能被郭夫人当成陪嫁送给郭氏的,肯定是顶好的虫草。

    姜宪笑着道了谢。

    郭氏就让乳娘把续哥儿放在了地上,道:“去找哥哥玩去吧!”

    续哥儿很高兴,牵了慎哥儿的手。

    慎哥儿就就对姜宪道:“娘,我和,弟弟,玩陀螺。”

    姜宪笑道:“小心别抽着弟弟了就行!”

    慎哥儿重重地点头,牵着续哥儿去了厅堂。

    因为天气渐冷,姜宪没让慎哥儿出去。

    康氏就主动和郭氏说起大妞儿的事来。

    郭氏动容。

    她没有想到看上去有点冷情的姜宪会为康氏做到这一步,更没有想到白愫居然会答应照顾大妞儿。

    姜宪和白愫都是值得一交的人!

    郭氏在心里感慨着,有点羡慕康氏能得了姜宪的喜欢。

    她道:“二嫂可定了什么时候启程?到时候我做几件小衣裳您带给大妞儿。”

    康氏连连道谢。

    三个人在一起说了半天的话。

    等到李冬至出嫁的那天,李谦和李骥都没有赶回来,说是公务繁忙,脱不开身。

    李驹背了李冬至上轿。

    新姑爷高高的个子,白白净净,人很腼腆,看上也挺温和,姜宪觉得不错。

    何夫人也觉得不错。

    但想到女儿这一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人,忍不住又捂着眼睛哭了起来。

    郭氏在旁边劝了半晌,直到李冬至的轿子出了太原城,何夫人这才止住哭声。

    姜宪开始和康氏收拾行李,准备十一月初四前往京城。

    可就在初二的那天,姜宪接到了太皇太后的八百里加急,让她不要进京。

    众人满脸的惊愕。

    太皇太后告诉姜宪,不知道是谁把当年韩同心说过的“若是皇上不行了,再从宗族里过继一个就是了”的话告诉了小皇帝赵玺,赵玺听了吓得每天都花很多的时间在韩同心的面前尽孝,可韩同心却没有半点变化。赵玺慌了,来给太皇太后问安的时候悄悄地问孟芳苓,姜宪为什么不去看他?孟芳苓当然不好给他讲当年的事,只说姜宪生了孩子,要照顾孩子,没有空回宫。

    谁知道过了几天,赵玺突然问孟芳苓,说姜宪是不是被人赶出京城的?

    孟芳苓惊讶极了,却也不敢和赵玺直言,只说这是流言。

    可赵玺却对太皇太后说,请太皇太后让姜宪进宫,他想念姜宪了,让姜宪去看他。

    太皇太后的意思是,姜宪离开京城的时候赵玺才三岁,而且姜宪和赵玺相处的并不多,他从小就把他当宝的闵州他尚且都不想念,他怎么会想念姜宪呢?闵州至今还在上林苑摘苹果,当初要不是太皇太后暗中帮了闵州一把,闵州早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必定是有人在暗中给赵玺出主意,在算计姜宪!

    让姜宪无论如何也不要进京。

    她虽然想见到慎哥儿,可是比起亲人间短暂的相聚,她更希望姜宪和慎哥儿都能安全顺遂。

    姜宪气得不得了!

    她不知道是谁在背后利用赵玺算计着她,她想到了前世自己的死。

    但她又觉得,今生不是前世了,前世她所做的一切都符合她作为太后所应该做的事,可今生她却撬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其中的纠葛恐怕比前世还要深,站在赵玺身后的人却未必就是前世的那一个了。

    她更想进京了。

    不过,她虽然不妄自菲薄,却也不骄傲自大。

    她若是要进京,首先要和李谦打个招呼,这不仅是因为她之前就答应过李谦的,同时也是她需要借助李谦手中的兵力,以保护自己和孩子在京城的安全。

    可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李谦和李骥之所以没赶回来送李冬至出嫁,是因为庆格尔泰赶在李谦去“打劫”他之前先来偷袭了甘州。

    还好李谦之前早已整装待发,庆格尔泰打过来的时候才没有手忙脚乱。

    姜宪暗暗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前世,李谦唯一的败绩就来自于庆格尔泰。

    这样一来,李谦就不可能调兵遣将护送她进京了,她也不可能让李谦在这个时候还分心照顾她,为她担心。

    姜宪决定先回西安,让康氏一个人悄悄进京。

    康氏太思念女儿了,犹豫了两天,再加上不管是姜宪还是郭氏都劝她,让她不要因为姜宪的缘故就改变行程,她这才下定决心要进京。

    李长青非要留了姜宪在太原过年,并道:“你回西安去也不知道那边是怎样一个情景,在太原还有家里人照应。”

    姜宪执意要回西安。

    这其中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李长青太宠溺慎哥儿了。

    ※

    亲们,今天的更新!

第八百八十二章 战败() 
而且这种溺爱,不仅仅表现在对慎哥儿喜好的纵容和放任上面,还表现在对慎哥儿的教育上。

    姜宪很担心慎哥儿养成为达目的而崇尚武力的习惯。

    李长青最终没有拗得过姜宪,同意了让姜宪回西安去,但想留了慎哥儿在太原过年。

    两人又是一番暗暗较量,最终在康氏启程去了京城之后,李长青终于还是黯然地送走了姜宪母子。

    所有的小孩子都有着惊人的直觉,谁喜欢他,谁不喜欢他,他远远比大人还要清楚明白,不是表面上给他一颗糖他就会觉得你对他有好感的。

    慎哥儿知道他的祖父是非常喜欢他的。

    走的时候趴在马车的车窗户上两眼泪汪汪的对李长青道着:“祖父,您记得要来看我!”

    李长青连连点头,一时间觉得这官做得也没什么意思。自己的宝贝大孙子,想看看都很艰难。

    这种情绪直到姜宪和慎哥儿走了七、八天才渐渐散去。

    而正赶往西安的姜宪却在半道上得到消息,李谦大败庆格尔泰,庆格尔泰率着残余的几盟兵马往东边逃窜。

    往东就是榆林总兵府和太原总兵府的辖地了。

    李谦飞鸽传书给金宵和李长青,两个总兵府枕戈待旦,庆格尔泰却像凭空消失了一般不见了踪影。

    这是最麻烦的情况。

    李谦在甘州督战。

    姜宪和慎哥儿安全地抵达了西安。

    此时已经过了腊八节,甜水井早已经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了。

    陆氏、董珊瑚、情客和百结得了信都来看望她。陆氏受了谢元希之托还安慰她:“郡主不用担心。王爷和二爷他们都好着呢!只是王爷听说您带着慎哥儿又折了回来,他心里有点着急。先前还准备派人跟您说一声,让您依着原来的计划去京城就是了。甘州这边不会有什么事的。没想到您还是赶了回来!”

    李谦在边关杀敌,姜宪怕他一心挂两头,并没有告诉李谦她为什么没有去京城。闻言她也没有解释,只说是回都回来了,其他的话就不再多说了。

    陆氏她们都知道姜宪夫妻情深,并没有多想,安慰了她几句,问了问康氏,知道康氏去了京城,就各自打道回府了。

    这个时候刘冬月求见。

    刘冬月这两年跟着董重锦在外行商,行事越发的稳重了,也和姜宪见得少了。

    姜宪也有些日子没有见过他了,忙让人请了他进来。

    他给慎哥儿带了把镶着宝石的小弯刀。

    那宝石都不大,但胜在做工精巧,图案繁华,弯刀没开刃,拿在手里也不重,装饰的效果大于实用。倒是件不错的礼物。慎哥儿十分的喜欢。更难得的是他还记得刘冬月,道:“刘冬冬,你吃饭了没有?”

    他第一次见到刘冬月的时候,刚好是用午膳的时间。

    刘冬月问他用过午膳了没有。

    又因为慎哥儿那个时候说话还没有这个时候利落,听到姜宪喊他刘冬月,他就含含糊糊地喊他刘冬冬。

    刘冬月又惊又喜,道:“郡主,大公子会说长句子了?”

    “可不是!”姜宪现在觉得带孩子非常的有趣,也非常的神奇,“我们有天夜宿临汾的驿站,他突然就会说长句子了。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她说着,疼爱地摸了摸慎哥儿的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