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宪觉得这女婿挑得不错。

    不过,踏青是去不成了。

    三个大人就带着两个孩子在自家的院子里玩了一下午,直到两个孩子都累得不行睡着了,才各自散了。

    晚上,康氏过来和姜宪一起用晚膳,准备明天一早再回娘家,住个三、五天再回甘州。

    姜宪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好。

    慎哥儿自己拿着勺子吃饭,饭菜洒得到处都是,身边服侍的人想喂他,他还不干,自己又吃不到嘴里去,急得在那里直嗷嗷。

    ※

    亲们,月票,月票,求支援啊……

第八百七十章 光阴() 
康氏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活泼好动”的孩子,她一时间有些傻眼,随后又觉得慎哥儿看着就是身体特别好,人特别的灵活聪明。她不禁道:“我们家那个就不用说了,那是风也不能吹一下,雨也不能淋一滴的。白姐姐又宠着她,她眼睛往哪里一看,东西就递到了她手里,根本不用她张嘴,所以总是安安静静的。念慈也是,小小年纪就一板一眼的,不像国公爷,也不像白姐姐。我听承恩公府的老人说,倒像是已经宾天的曹太后。也是个不怎么说话的。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活泼的孩子。”

    姜宪还从来没有见过白愫家的念慈,怎能不好奇?

    她问了康氏很多关于念慈的事。

    知道了白愫生念慈的时候痛了三天两夜,念慈懂了点事之后,曹宣经常拿这件事告诫念慈,让他要爱护母亲,所以念慈小小年纪就很懂事,知道心疼母亲,往往白愫说了一遍的事他就记在了心里,特别的乖。

    姜宪听了很是羡慕,说起慎哥儿:“顽皮得我有时候都觉得有些受不了了!王爷还说再生一个,我想想就头痛,等过些日子,慎哥儿大些了也许就能好了。”

    康氏目光微黯。

    她觉得大妞儿很好,是她和李骥的宝贝,可李长青显然并不是十分看重这个长孙女,让她有点为女儿难过。

    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

    李长青毕竟是祖父,只要他们夫妻自己喜欢就行了。

    她陪着姜宪用完晚膳之后,和姜宪说了半天的话,直到李谦回来了,这才回了自己住的院子。

    李谦已经知道康氏回来了,把大妞留在了京城由白愫照顾。他问了问大妞的情况,得知大妞一切都好,他也松了口气,对姜宪道:“我知道你和承恩公夫人就像亲姐妹一样,不过一码归一码。她帮着照顾大妞,那也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可见她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我们这边无论如何也要送一份谢礼过去才是。”

    姜宪点头,转而说起了蔡如意的事。

    李谦也是第一次听说。

    他沉吟道:“看来这些市井流言也要注意了。”

    姜宪知道李谦派了人长年盯着靖海侯府的,道:“那边内宅里没有消息传出来吗?”

    “有倒是有。”李谦道,“只说是杖毙了一个通房。我之前还以为是这通房犯了什么事,就没怎么注意。若这风声真是赵啸让人放出去的,那他那长子也就完了。他这是要干什么?自乱家宅吗?”

    蔡如意若是名声不好,做为赵啸和蔡如意的长子,也会让人轻怠。特别是在像靖海侯府这样手握兵权的人家,想继承家业之后还能兜得住,一是有清誉,让人敬仰,二是有能力,能和朝中大臣周旋,要来各种资源,或是能带兵打仗,让人无可取代。

    “难道他想休妻?!”姜宪猜测。

    她原本就觉得赵啸这个人是面热心冷,现在更是庆幸当初李谦抢了亲。

    若是她嫁给了赵啸,那和前世还有什么不同?

    甚至可以说还不如前世。

    前世她至少是天下最尊重的女子,可靖海侯夫人,她还真觉得有点不够瞧。

    夫妻俩说了半天的体己话,第二天一大早姜宪又送了康氏出门,回来后让绣儿去库房清点了很多补气血的药材,准备让康氏带去甘州,之后又重新邀请了陆氏和董大小姐,现在应该称董大奶奶的董珊瑚一起去踏青,应了周夫人之约去赏花,应了林夫人之约去听戏,等过了三月三把情客和百结嫁了人,又过了佛浴日,就要开始准备端午节的节礼了。

    京城那边传来消息,说白愫抱着已经大好的大妞儿去宫里向太皇太后谢恩。太皇太后看了大妞儿之后非常的喜欢,赏了不少东西给大妞儿,要不是顾忌着大妞儿是李家的孩子,李家此时和内阁的关系紧张,不易高调,太皇太后都想赏个什么封诰给大妞儿了。

    姜宪接到白愫的信非常的高兴,让人转交给康氏,也好让她安心。

    情客和百结则进府来给姜宪送端午节礼。

    两个新娘子,又嫁得是李谦的心腹,府里的那些大小丫鬟都非常的羡慕,一路上都有人“姐姐”、“姐姐”的叫个不停。见到姜宪,又被姜宪打趣了一番。

    情客和百结两个都是七、八岁时进宫,一直都是在服侍人,骤然间自己做了太太,云林和卫属又都跟着李谦去了榆林卫出公差,两个人一时居然不知道怎样打发时间了,问姜宪这边有没有什么事,她们都可以随时进府来帮忙,偶尔住在府里也行。

    姜宪却觉得她们应该过点自己的小日子了,笑道:“你们要是没事,就去七姑那里帮忙吧?”

    七姑自办了善堂之后,姜宪就放了她的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七姑知道自己办的事对姜宪和李谦的影响很大,再加上有了良籍对她要办的事也方便。她就没有矫情,收了放籍书,恭恭敬敬地给李谦和姜宪行了礼,搬去了善堂。

    香儿和坠儿依旧在府里,但只在姜宪出门的时候跟着,平时有空也常去善堂帮忙。

    两年过去了,七姑一开始还有些手忙脚乱的,还请了几个她原来在江湖上行走时认识的人来帮忙,现在已经把善堂打理的很好了。不仅接了两司被服的活,还让善堂里的人绣些小物件拿到集市上去卖。因西安府的人都知道这是善堂里出来的东西,买得人很多。七姑就用这些银子给那些因战乱残疾了的孩子治病,也用来改善他们的吃穿嚼用,慢慢有了些好名声。

    百结笑道:“您从前不是很反对我们去善堂的吗?怎么现在又鼓励我们去了?”

    姜宪笑道:“你们从前不是没成亲吗?现在已经是主持中馈的太太了,再去就无妨了。”

    百结就想起李冬至来,笑道:“怎么没见大小姐?听说左家来催婚了?”

    “嗯!”姜宪笑道,“说是姑爷的祖母身子骨大不如前了,想看到孙媳妇进门,加上这两年左以明在京中站稳了脚跟,不怕别人的非议,而冬至也到了适婚的年纪,左家就想把这件事给办了。”

    情客笑道:“可定了日子?”

    “现在还不知道。”姜宪笑道,“横竖也就是那几个好日子。倒是我这边,冬至要开始收拾行李了。”

    她总不能从哥哥嫂嫂家里出嫁。

    想到这里,姜宪又道:“你们不是没什么事吗?她也算是你们看着长大的。你们这两天就帮她收拾收拾箱笼吧?正好和她说说话!”

    ※

    亲们,要月票啊!

第八百七十一章 探亲() 
李冬至这一去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来西安了。

    情客和百结跟她相处了几年,她又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虽说成亲的日子还没有定下来,两人已生出淡淡的伤感。

    姜宪却在寻思着李冬至成亲的事。

    看日子,李冬至最快也要到秋天才能嫁,那时候慎哥儿都快满两岁了。他的身体一直以来又都很健康,应该经得起长途赶路。

    她想送李冬至出阁之后,就带着慎哥儿去趟京城,让孩子去给太皇太后磕个头,也顺道看看白愫家的念慈和托给白愫照顾的大妞。

    等到李谦从榆林卫回来,姜宪就和他商量,他却沉吟道:“你先别急着过去,等过完了夏天我们再定行程也不迟。”

    姜宪直觉是有了什么事。

    李谦自然不会瞒她,道:“这些日子没有什么事,两司的将士都有些疲态,我想着,等到了秋天,正是牛羊肥美的时候,去草原上练练兵。”

    这是委婉的说法。

    实际上就是去抢一把。

    姜宪嗔道:“一定要如此吗?”

    李谦嘿嘿地笑,道:“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安逸生淫,不是件好事。”

    军营里的事姜宪不懂,也没打算学,闻言点了点头,没有深问,和李谦说起李冬至的嫁妆来。

    李骥和李驹成亲的时候他们两口子都送了重礼,没道理李冬至出阁的时候没有,而且姜宪考虑到李冬至是姑娘家,想要比给李骥和李驹的再多给些。

    李谦知道她这是拿自己的嫁妆在贴补李冬至,笑着亲了亲她的面颊,道:“我以后补给你。”

    姜宪斜睨着他,道:“你别到时候还要向我借就不错了。”

    李谦讪讪然地笑。

    这两年他跟董家合伙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可养私兵也要花不少钱,他总是捉襟见肘,没有宽裕的时候。

    好在是姜宪并不和他计较这些,家里的开销全是姜宪在负担,他拿回来做家用的银子怎么拿回来的就怎么送了回去。

    李谦心里是觉得对不住姜宪的。

    姜宪知道李谦的心思,她觉得既然是夫妻,就不用分得这样清楚,但也没有打算去劝说李谦。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娶了她就意味着会被人非议,也意味着没办法摆谱,如果李谦连这个都看不透,他们很难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太原那边写信过来,说是把婚期定在了十月二十四。

    这样慎哥儿就能随着姜宪回太原了,还能在太原做三虚岁的生辰。

    姜宪知道自己要是再不带慎哥儿回去给李长青看看,李长青怕是要不管不顾地跑到西安来了。

    李谦就和姜宪商量,夏天的时候姜宪带着慎哥儿去骊山别院避暑,等过了重阳节再启程去太原,在太原送李冬至出嫁,给慎哥儿过完了生辰,就启程去京城。姜宪母子陪着太皇太后在小汤山的别院住些日子,再直接回西安。

    姜宪觉得这样的安排挺好。

    因白愫家的念慈是六月十二的生辰,她打发人给念慈送了生辰贺礼之后,没等到过端午节,就约了陆氏,带着慎哥儿、淼淼、冬至去了骊山的别院。

    这次董大奶奶没有跟过来。

    她怀孕了。

    姜宪挺为她高兴的,让情客代她去探望了董大奶奶。然后一直在骊山别院住到了九月,送了陆氏和淼淼回西安,她则带着慎哥儿和李冬至往太原去。

    李长青早就得了消息,掰着手指头数着她们回来的日子,听说她们的马车离太原只有十里地了,他更是兴奋地跑到城门口等着,遇到相熟的人问他怎么站在这里,他都会满面红光地道:“我大孙子今天回来看我。”

    太原城里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大儿子是临潼王的,他这大嗓门一喊,不仅把胡以良喊来了,还喊来了很多围观的百姓。

    柳篱只好把他和胡以良请到了城门外不远处的一家酒楼的雅间里坐下来等。

    胡以良不免责怪李长青:“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要不是我府上的管事出来买菜,我还不知道郡主和长公子要回来了!我这个时候让巡抚衙门整桌酒宴,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李长青听着嘴角直抽抽。

    胡以良家里可是轻易不买菜的,而巡抚衙门的那些招待费用花不完,胡以良就都可以装进自己的腰包里。

    他怎么舍得请?

    “不用,不用!”李长青假惺惺地道,“我自己的孙子和儿媳妇回来了,怎么好让您破费呢!这酒席当然是我请!我请!之前没有跟您支会一声,完全是不想惊动您。不过,您既然来了,等会儿就和我们一起回府喝杯水酒如何?”

    胡以良忙不迭地答应了。

    一炷香的功夫之后,姜宪的马车过来了。

    李长青和胡以良都下楼去迎接。

    姜宪没有露面,让阿吉谢过了胡以良。

    胡以良连称不敢,笑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李长青却迫不及待地问道:“我们家慎哥儿呢?”

    柳娘子忙将睡熟了的慎儿哥抱给李长青看。

    那白白净净的面孔,结结实实的小身子骨,把个李长青看得眼泪都快落下来了,想伸手摸摸慎哥儿乌黑的头发,又怕手上的老茧伤了孩子,只好在旁边看着不住地对胡以良道:“快看!这是我们家慎哥儿!长得可真好啊!”

    胡以良凑过来看了一眼,广额宽颐,的确是副好相貌。

    他笑着夸了几句。

    李长青听了嘿嘿直笑,当即就赏了柳娘子两个大大的红包,并道:“你好生照看着大公子,少不了你的好处。”

    柳娘子这一路听了不少关于李长青财大气粗的说法,闻言觉得果然名不虚传,恭敬地行了福礼,抱着孩子退到了一旁。

    李长青忙道:“旁的事你都不用管,快把孩子抱到马车上去,小心孩子被风吹了,着了凉。”

    昨天太原城刚刚下了一场秋雨,气温又低了一些。

    柳娘子抱着孩子上了马车,一行人回了李府。

    府里何夫人、郭氏、高妙容、李麟等人都在等着,特别是郭氏,嫁到李家两年多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姜宪,她不由仔细地打量着被婆子扶着下了马车的姜宪。

    就见她身材颇为高挑,五官端丽明艳,一双眼睛寒星似的清幽明亮,雪白的肌肤,玲珑的曲线,虽然是在赶路,打扮的却十分郑重。大红色缂丝通袖袄,金镶玉的观音分心,鸽子蛋大小的蓝宝石耳坠,气势逼人。

    走在胡以良的身边,生生的把胡以良比照成了服侍她的大太监一般。

    ※

    三更送上……

    月票翻倍期间,月票榜凶残,求亲们支援《慕南枝》几张月票!

第八百七十二章 压力() 
姜宪也是第一次见到郭氏。

    上次何大舅太太提起郭氏的时候多有赞扬,却唯独没有提及郭氏的相貌,那个时候她心城就隐隐有点感觉,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