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身上就不好了。

    七姑勉强和那嬷嬷又说了几句话,就笑着告辞。

    那嬷嬷笑着送了她两步,就折回去重新和那两个妇人说起话来。

    七姑耳朵灵,走了几步听到有妇人问夏夫人身边的嬷嬷:“刚才那位姐姐好气派,不知道在哪里当差?”

    就听见夏夫人贴身的嬷嬷道:“那还用说。嘉南郡主身边的嬷嬷,虽不是体己的,可郡主待身边的和善,走出来比别人家官宦子弟的太太还强。”

    七姑撇着嘴笑了笑。

    没想到有一天别人会称她“气派”。

    回甜水井,她看见夏巡抚的那个侄儿正垂头丧地由郑从陪着出侧门。

    她装作不认识似的,和两人擦肩而过。

    突地就听见夏公子抱怨道:“反正我们是后会无期了!我叔父这次是铁了心要把我赶回老家去了。还派了人跟着,说我若是敢跑,他就把跟着我的那几个打死。我们都以为他是说大话,谁知道我昨天不过是出去和同窗喝了两杯,我叔父真的把我看着我的一个小厮打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你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呢!这次来向你辞行,还是叔父同意了我才来的。”

    夏公子也要被送回老家了吗?

    七姑脚步微顿,又听了一耳朵。

    “还有卓然那里,我现在是什么事也不能干。你一定要帮我写封信过去,告诉他他走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所以才没有去送他。我现在也不在西安了,让他有什么事可以去我老家找我,就是我给你的那个地址。还有蔡大人那里,还好他帮我澄清,不然我还被我叔父关在小黑屋里。”夏山说着,垂下了脑袋,长嘘短叹地道,“不过现在和关小黑屋也差不多。我叔父连我爹的面子都不看了,没等我爹过来就直接把我给送回去了。”

    ※

    亲们,今天的更新!

    O(∩_∩)O~

    ※

第六百三十九章 低头() 
郑从还在那里劝慰夏山:“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件事是你做得不对嘛!虽说是为卓然出头被冤枉了,可你们若不往那里走,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误会了。你叔父把你送回老家也情有可谅,你也不要说得那么可怜。你在家里跟着家里的西席好好读书,等过些日子事情过去了,你爹一高兴,说不定就又让你去咸阳读书了,到时候我们又可以在一起了。”

    夏山嘿嘿笑,赧然地笑道:“我哪能和你比啊!说不定等我回到咸阳王氏书院读书的时候,你都考上举人了,早不和我同窗了。”

    郑从笑道:“那你就继续努力!不是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吗?你可比苏老泉年轻多了!”

    “你不要咒我好不好?”夏山一副受了惊吓的样子,道,“二十七,还不如让我死算了!”

    郑从直笑。

    夏山就道:“我来找你,除了和你道别,还有件事想找你帮忙!”

    郑从笑道:“你说!”

    夏山想了想,眉头微蹙地道:“我原本想亲自向蔡大人辞行,可我叔父说蔡大人不在西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我准备了一些谢礼,你到时候帮我送给蔡大人吧!然后代我向蔡大人道谢。上次他去我们家的时候,我还被叔父禁足,没有见到他,这次离开西安也不能自亲向他道谢,我心里觉得有些对不住他,不想让家里的管事送堆礼过去算是完事,那也太冷漠了些。”

    “放心!”郑从笑道,“一定帮你办好!”

    夏山笑着向他辞行,临走的时候却忍不住嘀咕:“蔡大人也不知道做什么去了!那天去我家里的时候还明明答应了我这两天找个时间叫上你一起喝酒,当时也没听说他要去哪里公干啊!出去也不跟我说一声,害得我白欢喜一场。你见到他,一定要好好说说他。他也太不守信誉了!”

    郑从忍俊不禁:“我见到了他一定责备他一番。”

    夏山这才满意了。

    郑从想到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这个没谱却很有趣的朋友,还有些难过。

    俩人说着话,他一直把夏山送到了街口这才折了回来。

    只是他一进门就被郑缄叫到书房,问起夏山的事来。

    郑从还是挺喜欢夏山的,生怕他给父亲留下不好的印象,言词委婉地为夏山说了好几句好话。

    郑缄心不在焉地听着。

    他刚知道姜宪杀了蔡霜的消息时,惊愕的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等回过神来心里不由得苦笑,不知道姜宪这样做是做事还是坏事。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姜宪从前的身份不管怎样的显赫,但她现在是出了阁的郡主,是李谦的妻子,还保留着宫里上位者的作派,说杀人就杀人,说贬官就贬官,时间长了,不免会惹了人非议。

    如今之计,唯有请太皇太后帮忙出面管管嘉南郡主才是!

    可这话该怎么跟李谦说呢?

    他正为难着,就听说夏山来拜访儿子郑从。

    此时听了郑从的话,郑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夏山这哪里是来告辞,分明是被夏哲支使着来向姜宪求饶的——我一句话也不说,直接把侄儿送回老家看管,这一件事就算是翻篇了!

    夏哲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郡主若是能顺着梯子下坡就好。

    否则两人之间有了矛盾,夹在中间难受的只有李谦了。

    话说过来,李谦这人还真心不错。能打仗不说,最要紧的是知道怎样和朝廷的那些阁老、身边的那些文臣武将们交际应酬。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走得远。只有这样的人,他觉得帮着有意思。

    郑缄思索着,安抚着了郑从几句,就问起郑从在王氏书院功课来。

    他想让郑从今年下场科考。

    郑从是知道郑缄的心思的,见父亲问起功课,忙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答,也就暂时把蔡霜的事放在了一旁。

    郑缄却让妻子郑太太给姜宪送酸菜:“你不是前两天说郡主很喜欢吃酸的什么野菜吗?我看家里还挺多的,你要不要再送点过去。顺便跟郡主说说,今天夏大人家的侄儿来向阿从辞行,阿从好像也送了些你做的酸菜给他做佐餐。”

    郑太太朝着丈夫撇了撇嘴,道:“想让我去给郡主递话你就直说,拿什么酸菜做晃子?我不妨直接地告诉你,郡主喜欢我的地方多着呢,这两天不做酸菜了,郡主让我告诉她绣绒绣,说是绒绣比苏绣和湘绣都简单,她要绣副花鸟图给太皇太后送过去。”

    郑大人压根不知道这些绣法有什么不同,讪讪然地笑道着:“太太火眼金睛,还烦请给带个话。我这不也是看在那个夏公子和阿从关系不错的份上吗?”

    “我看你是怕郡主和夏大人掐起来你左右为难吧?”周太太再一次毫不留情地戳穿了丈夫的心思,一面去拿绒绣的工具,一面道,“不过,我也觉得夏大人这姿态已经够低的了,郡主若还是揪着不放,对她声誉不好,不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嘉南郡主搅浑了太原之后又开始搅和西安的官场,简直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她还有什么声誉可言吗?

    郑缄在心里腹诽道。

    可这话却不能跟太太说,怕隔墙有耳。

    他叹了一口气。

    有点替李谦发愁。

    娶了个这样的老婆,有好的一面,可若是糟起心来,也让人没有办法啊!

    那边姜宪得了消息,只是微微地笑。

    夏哲还是和前世一样没胆小怕事!

    她还没怎么样呢,他就把自己的侄儿送走了,生怕她把他侄儿怎样了似的。

    不过这样也好,不会来管李谦的事,李谦以后想做什么都会比较方便。

    只是不知道郭永固打得什么主意?前世他一直呆在四川没有动过,没有什么出阁的事。可他敢找上李谦做生铁生意,就不可能是个老实安份的人。这个人还得好好查查才行。

    再就是七姑。

    她应该认识很多江湖人,要查什么都得自己想办法,不像前世,有禁卫军。如果能让她帮着安几个暗棋在像郭永固这样人身边,以后行事也方便些。

    姜宪突然觉得,如果把漕帮抓在手里应该不错。

    特别是七姑还和漕帮有些渊源。

    她肯定喜欢衣锦还乡!

    想到这时,姜宪不由抿着嘴笑了笑,对教她绣绒绣的郑太太道:“我们也把七姑叫来一起绣吧?我觉得这个还挺好玩的!”

    ※

    亲们,给小汐夕的灵兽蛋加更!

    PS:要一直上班到二十七号的人觉得很苦闷~~~~(>;_<;)~~~~

    你们呢?

    ※

第六百四十章 举手() 
郑太太原本不过是陪着姜宪玩,自然应允。

    七姑突然被叫过来学绣花,不免莫名其妙,偏生姜宪还问她:“你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她离家多年,也不知道家里现在到底是怎样一个情景,不过姜宪问她,她还是老老实实地道:“有三个叔父,七个堂兄弟,其中六哥过继到了我家。有几个侄儿侄女倒是不记得了。”

    “那你从前的夫家有些什么人?”姜宪继续问道。

    七姑有点意外。

    说实话,她刚到李家的时候还憋着一口气,想着怎样风光地回扬州去,怎么让欧英后悔。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跟在姜宪的身边以后,见到了太皇太后,见到了皇上,见到了房夫人,她的心思反而渐渐地淡了,觉得像现在这样他走他的阳关道,她过她的独木桥,老死不相往来也不错。她大可以把精神全都花在姜宪的身上,花在这些每日与她共处的丫鬟婆子身上。

    “有公公婆婆,两个小叔,一个小姑。”七姑笑道,“那时候他们都订了亲,现在想必是已经儿女成群了。”

    姜宪笑道:“那你想不想回家看看?”

    家?!

    郡主指的是哪个家?

    若是从前,七姑可能就随口应了,可自从蔡霜的事之后,她就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那蔡霜不过是自作聪明了一回就丢了性命,她可不想步蔡霜的后尘。

    她认真地道:“我觉得我在这里挺好的,不想再去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姜宪很是意外。

    她以为七姑会盼着衣锦还乡的。

    姜宪道:“你进府之前,有没有知心好友?”

    “有倒是有几个。”七姑苦笑道,“只是我们都是自幼一起长大的,嫁的也都是差不多的人家。自我从欧家出来之后,欧英又娶了新妇,我们若是继续来往只会彼此尴尬。我不想她们为难,就没再和他们联系了。”

    这让姜宪想到了前世的自己和白愫。

    她不由长长地叹了口气,道:“你也别丧气,慢慢都会好的。”

    七姑翘着嘴角笑。

    她心里真不在意了。

    特别是她觉得自己现在过得挺好。如果当初接受了那些人的帮助,不仅让那些人为难,也没有自己的今天。

    念头闪过,她表情微愣。

    她想起来在陕西巡抚衙门后宅门口见到的那两个妇人是谁了!

    其中一个她不认识,另一个却是她的闺蜜邱梅的小姑子。

    邱梅出嫁后,她曾到邱梅家做客,那时候她的小姑还没有出阁,像个小跟屁虫似的常跟在邱梅的身后,她也认识。不过,她要是没记错的话,邱梅的小姑是嫁到了沧州,怎么会出现在了西安?还一副有求于夏夫人贴身嬷嬷的模样?

    七姑一时拿不定主意自己见到的是不是邱梅的小姑了!

    姜宪见她神色有异,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没有”两个字都到了嘴边,还是被七姑咽了下去,她想了想,斟酌着把这件事告诉了姜宪。

    姜宪笑道:“既然如此,差人去打听打听不就知道了。你去找情客好了,让她派个人去夏家问问。”

    七姑无意沾惹上从前的事,可看着姜宪像是有自己的打算,把她直往前推,七姑虽然不明白,却不敢不照着姜宪的意思行事。

    她当即就去找了情客。

    情客立刻派人去打听。

    等到掌灯时分,情客那边就有了消息:“说是一家镖局的总把子的老婆和妹妹。那总把子在娘娘庙那里丢了饷银,被关了起来。人情托人情,找到了夏夫人身边人这里来了,说是愿意出银子把人给提出来。夏夫人这些日子脾气不太好,那婆子在夏夫人门口转悠两天了都没找到说话的机会。”

    姜宪道:“娘娘庙是哪里?”

    “我也不知道!”情客赧然道,“大家都只说是娘娘庙,我这就去再问一声。”

    “算了!”姜宪把她叫了回来,问:“那饷银呢?”

    “被那镖师的弟弟找了回来!”情客道。

    如果找不回来,那就不是关押的事了。

    这镖局不是家底十分丰厚,有人想敲他们几个银子用用,就是有人想抢这镖局的生意,使了力气把这镖局的总把子关在牢里不放。

    姜宪道:“你去跟七姑说一声,让七姑去认个人。若真是她的旧识,我就写个帖子过去让他们把人放了。不管怎么说,七姑也是我身边的人,不能让她在外人面前丢了面子。”

    这种事再怎么丢脸也丢不到七姑这里来吧?

    情客想到姜宪这些日子没事,天天数着手指头盼着李谦回来,就猜着也许郡主是太无聊了又正巧碰到了这件事,郡主想解解闷就让她解闷好了。

    “我这就去传话!”情客笑着应了。

    到了晚上,情客来回话,笑道:“还真是七姑的旧识。说是姓‘李’来着,和大人同姓。开了家镖行叫‘四海’,那邱氏的小姑嫁的就是四海镖行的大爷。”

    开镖行的,也是翻山越岭走四方的,消息也很灵通。

    而且比漕帮更好控制。

    特别是要打听福建的消息时,更加的不显山不露水。

    漕帮毕竟有上百年历史了,人员良莠不齐,且人多口杂,容易被人发觉。

    可见这等事还是得靠七姑。

    姜宪在心里微微点头,吩咐情客:“拿了大人的贴子去趟关人的衙门好了。”

    情客应声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七姑就过来道谢,道:“大人的名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