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面有人开道。

    孤零零的几个路人吐着热气在那里好奇地道:“这么冷的天,这么大的雪,这是谁家的女眷出行?要去哪里?”

    有知道的人笑道:“承恩公府的国公夫人,说是奉召进宫陪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妃说话。”又羡慕道,“你还别说,这承恩公府的国公夫人就是命好,之前养在慈宁宫,出了嫁也没有被当成外人,隔三岔五的进宫不说,皇上前些日子还赏了三牲给承恩公府祭祖。反倒是嘉南郡主,嫁到西安去了。离这里远远的,等闲进不了一次宫。真是三十年河西,四十年河东,谁也说不准的事!”

    可姜宪起手却能让一位前途无量的政员斩于手下。

    蔡霜只觉得脑子一清。

    他之前总怕李谦瞧不起他,所以要在李谦的面前争一口气。可现在,已经不是争一口气的事。若是他从户部和兵部连一点银子都弄不到,他以后在陕西行都司恐怕都会抬不起头来。而京城离甘州千里迢迢,这里发生了什么,只要姜宪不说,不,只要姜宪不添油加醋地告诉李谦,他完全可想办法混淆李谦的视听,甚至可以把这件事推给姜宪。

    蔡霜越想越兴奋。

    他立刻拍了拍衣角的雪,上了马车:“去镇国公府拜见世子爷。”

    这段时间他专程打听过姜宪,知道她和姜律的关系非常好。要求姜宪,必须得通过姜律,不然他一个外男,根本见不到姜宪。

    姜律知道他的来意之后眉头皱得紧紧的,道:“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点来说!”

    蔡霜见姜律一副愿意帮忙的口吻,顿时精神一振,做出现副赧然的样子道:“李大人把这么大的一件事交给了我,我却出了纰漏,哪里还有脸来找国公爷和郡主帮忙?这不是想了很多办法,撞了很多壁,把我叔父出搬了出来,最终还是没有办成,怕耽搁了边关的战事,这才不得不硬着头皮来找世子爷吗?”

    姜律的眉头皱得就更紧了,心里想着,这蔡霜毕竟还太年轻,把个人荣耀看得重于国家社稷,还好是没有糊涂到底,知道事情不对了来找他。可惜还是来得晚了点,如果蔡霜一听到消息就过来,可操/作的余地会多很多。这个时候找来,那三十万两银子该怎么分、要照顾哪几位封疆大吏,几位阁老只怕早已经商量好了。想排队分一份虽然难,却比临时插队强行分一份要容易。

    姜律颇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道:“这件事你先别声张,从别人口里扒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件事只怕得去找皇上,你就别管了,我明天想办法进宫一趟,看能不能让郡主想想办法。我这边是没得法子了。”

    他也不可能去找他爹。

    因为他爹之前帮大同总兵府要了三万两银子。已经不好再把陕西行都司加进去了。朝中大吏那么多,一个人一份都摊不上,他爹要两个名额,阁老们是决不会答应的,说不定还会引起其他的纷争。

    蔡霜也知道这其中的难度非常大,来之前是打算就算失败了,他也找过人了,就连镇国公镇的世子爷姜律都不能行,更何况他了,能给李谦一个交待就行,因此并不失望,又想到承恩公府国公夫人今天冒雪进宫,不由生出几分和姜律套近乎的心思,笑道:“郡主还在宫里住着啊!难怪我来的时候看到承恩公夫人进宫。这十月初一的冬祭才过了几天啊……”

    姜律一愣,道:“承恩公夫人今天进宫去了?你什么时候碰到的?知道她走到哪里了吗?”

    蔡霜不解,但还是道:“就在来您这的时候撞到的,我那个时候刚出户部的衙门,这个时候应该快到神武门了吧!”

    姜律跳起来喊小厮伺候笔墨,并对蔡霜道:“女眷出行带一大堆的东西,本来就慢,今天的雪又特别的大,我这就派人去追承恩公夫人,若是她能给郡主带一封信,就不用等到明天了。事不宜迟。越拖越容易出岔子。”

    还可以这样吗?

    蔡霜有些发愣。

    那边姜律已经草草地写了封信交给了小厮,叮嘱他去追赶白愫。

    蔡霜就陪着姜律一面闲聊,一面等消息。

    姜律话里话外都问的是李谦。

    他的话虽然委婉,但蔡霜还是听出来了,姜律对李谦不熟。

    那当初怎么就把金人般尊贵的嘉南郡主嫁给了李谦的呢?

    难怪真如另一个传言所说的,镇国公府支持皇上亲政,曹太后为了报复镇国公府,趁太皇太后不察,把姜宪下嫁给了李谦?

    不过半炷香的功夫,姜律的小厮就披着雪花跑了进来,兴奋地道:“小的在神武门门口追上了承恩公夫人,把信给了夫人。夫人说,让大公子放心,她会尽快把信交给郡主的。”

    姜律长舒了口气,又派了人去打听内阁下一次廷议是什么时候。

    ※

    亲们,给白银盟主天外仙仙的加更!

    O(∩_∩)O~

    ※(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三章 拨银() 
姜宪摄过政,接到白愫转过来的书信,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厉害。

    那三十万两银子怎么用,估计内阁已经明争暗斗了一番,大致上已经达成了共识。她这个时候再插一脚,银子就得重新分配了。那些大学士们又得为自己的利益争斗不休,不管是哪位阁老都是不愿意的。

    况且京中自九月二十九开始下大雪以来,就一直没有停过,她派了人去打听甘州那边的天气,钦天监却不敢给个准信,只说今年西北、东北都可能是个寒冬,已写了折子给内阁,怕雪太大,京城会冻死人。

    若是和前世一样,甘州那边肯定有战事。

    李谦只派了个蔡霜进京要军饷,可见他早有准备。但如果军饷能充足一些,大小能补贴一下李谦的私库,总归是件好事。

    她立刻叫了刘清明过来:“你去看看皇上什么时候有空,我要见皇上。”

    刘清明压抑不住心底的诧异,到底是流露出些许来。

    他到了姜宪身边服侍才看清楚,姜宪压根就不喜欢赵翌,甚至可以说有点讨厌他,而且对着别人都没有什么脾气,看到赵翌就特别容易动怒,而赵翌呢,也非常的奇怪,在别人面前都非常大的火气,见到了姜宪就像见到了太皇太后似的,轻易不敢驳她一句。

    听说姜宪要找赵翌,他自然是屁颠屁颠地跑去了乾清宫。

    赵翌刚刚下朝,正和几位阁老在说话。汪几道就把这几天他们商量好的那三十万两银子怎么用的折子呈给了赵翌。赵翌拿起来看了看,也看不出什么不同来,心里已经同意了。不过,他小时候看曹太后看大臣的折子时,不管看懂没看懂,都得留中一夜,第二天才发下去,说这样“稳重”,他当时非常的羡慕——你们这些十年寒窗苦读的两榜进士又怎样,辛辛苦苦地好不容易爬到这个位置,我不给你们用印,你们就要等着,觉得那是权力的象征。所以他亲政之后,也特别喜欢用这一招。

    几位阁老也知道,没指望着他今天就给答复,笑着又说了些别的,其中还提到帝后和鸣的事。

    赵翌心里就有点讨厌了。

    原本他觉得简王说得对,他要是不生下嫡长子,等曹太皇缓过气来,说不定会杀了他,像他小时候一样,抱着赵玺垂帘听政。因而他也怨恨起姜镇元来。要是他听自己的,当时把曹太后杀了,也就不会出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连带着,他也不想见姜宪。

    如今他们提到韩同心,他顿时又觉得自己想和哪个女人在一起都不能自由,韩同心简单是自己的耻辱。

    姜宪和韩同心一比,姜宪至少不知道姜镇元的所作所为,她和他一样,是被迫的。韩同心却不一样,她不仅知道简王是什么意思,而且还配合着简王逼他留在坤宁宫……等韩同心生下儿子,他就一脚把她踹到慈宁宫去服侍太皇太后,看她还有没有脸留自己过夜。

    赵翌很想扒扒自己的头发,可这样失礼的举止从小就不知道被曹太后打过多少次,他想想就觉得丢脸,索性抬头朝外望去,正巧看到孙德功在帘子后面探头探脑的,他不由大声道:“你在那里干嘛呢?鬼鬼祟祟的!你是没品的小太监吗?说个话连腰都挺不直……”

    直接就开骂起来。

    孙德功看着一个个低头在那里喝着茶装没有看见的内阁大学士,讪讪然地走了进来,行了个礼,低声道:“是珍宝阁的刘清明,说郡主要见您,让我看看您得闲不得闲?”

    在这紫禁城里,能被称为郡主的只有嘉南郡主姜宪。

    可珍宝阁的刘清明不是服侍陈女官的吗?什么时候被拨去了嘉南郡主身边。

    汪几道、熊正佩几个面面相觑。

    觉得皇上怎么连后宫里的事都拎不清似的。

    赵翌却来了兴趣,忙道:“郡主可说了为什么要见我?你去回郡主一声,说我这就去慈宁宫。她用过午膳了没有?我还没用午膳,你跟御膳房的人说,我的午膳就摆在了慈宁宫。”

    这不是杜胜的事吗?

    可孙德功什么也没有敢说,笑着恭声应“是”,一路小跑着去了慈宁宫。

    姜宪原本还没有传膳,听说赵翌要和自己一起吃饭,立刻觉得胃都开始隐隐作痛。她吩咐情客:“给我先端碗面来垫垫肚子。和皇上吃饭,就像宫里大年三十的团年饭似的,永远别想吃饱了。”

    情客笑着去慈宁宫的茶房亲自下了碗青菜面。

    姜宪刚吃完面,赵翌过来了,进门就问她:“找我干什么?”

    她也没和赵翌客气,开门见山地把李谦的事说了:“……三十万两银子,一点也不拨过去。我还在宫里呢,让人怎么说我。我就连这点面子都没有。皇上无论如何也得拨点银子过去。要不然,你用你自己的私库拨去户部,我拿我的私房银还你。怎么也不能让我被别人笑话。”

    赵翌听得目瞪口呆,道:“你急急地把我叫过来,就为了这事?”

    “这事难道还不要紧?”姜宪不知道赵翌是怎么想的,反问道。

    赵翌沉默地望着姜宪,突然觉得姜宪有点可怜。

    就这样嫁给了李谦,外面肯定说什么的都有。她之前折了那个姓温的,现在又要在军饷的事上强人一头,想必也是不得已而已。就像从前曹太后执政的时候,他不也得在那些内侍和女官们面前摆架子,不然别人就更拿他不当一回事了。

    他问姜宪:“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你那个时候为什么觉得有好吃的,好喝的东西总要给我留一份?”

    姜宪闻言也想起过去的事。

    对于赵翌来说,不过是四、五年前的事,可对于姜宪来说,已经是十四、五年前的事了,可她还始终记得那时候的心情。

    “这宫里只有我们三个。”她喃喃地道,“我不对你们好,对谁好啊!”

    而且,她又能对谁好呢?

    赵翌低下了头。

    脱去了那一身华丽的外衣,姜宪也挺可怜的。没爹没娘,从小跟着外祖母看着舅母的眼色长大,嫡亲的伯父伯母和堂兄一年也难得来探望她一眼。所以她这两年才会和姜家走得这么近吧?任谁也得有个亲戚不是吗?

    所以……有些事,就算了吧!

    赵翌的心情又平和不少,道:“军饷的事,你别担心,我肯定让你有面子的。”然后他就转移了话题。

    ※

    亲们,今天的更新!

    O(∩_∩)O~

    ※(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四章 后悔() 
三十万两银子,天下一万多个卫所,僧多粥少,能见几颗米就不错了。主要还是个面子问题。体现了这个卫所的指挥使的关系、人脉,关系到卫所的将士立了军功能不能帮他们争到手,死了的人能不能得到抚恤金等等。倒不在乎银子的多少了。

    姜宪也不问了。

    可等到第二天,刘清明抑制不住激动地跑进来告诉她:“郡主,皇上给李大人拨银了,拨了二十万两!”

    “你说什么?”姜宪大惊,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

    “内阁正在议呢!”刘清明满脸的得意,“汪几道和熊正佩都不同意,可皇上说了,不同意也得同意。还计较起户部的事来,说户部这几年尸位素餐,连个账都管不好,每到朝廷要用银子的时候,就开始哭着喊穷,既然知道国库空虚,早干什么去了?还说梅城要是觉得自己干不了,那就趁早换个人来管。”

    因为姜宪的出现,胡以良与户部尚书无缘。

    她有些日子没有关注朝廷变迁了,没想到梅城还是做了户部尚书。

    可见梅城还是真有点官运的!

    刘清明怕姜宪不知道,忙道:“梅城是原来礼部的一个郎中,偶然间入了熊正佩的眼,帮着筹办皇上的大婚,皇上见他办事老道,很得皇上的心思,就连提几级,让他做户部的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这才上任不到一个月呢!”

    难怪没有听说。

    之前她一直忙着赶路和担心太皇太后的生死了。

    姜宪点了点头,皱了眉道:“现在廷议还没有结束吗?”

    “还没有。”刘清明讶然地看了姜宪一眼。皇上这样为她出头,她却并不高兴,难道是怕流言蜚语?他寻思着,笑道:“郡主,我再去探探消息吧?我看那梅城是个挺机灵的人,应该会想出办法来的。”

    “那你去吧!”姜宪也想尽快地知道结果。

    刘清明飞快地跑了。

    白愫笑道:“这下好了,你又要出名了!”

    姜宪知道她是指温鹏的事。

    她拜托曹宪帮的忙,白愫自然知道。而且还很气愤,觉得姜宪让那个姓温的最后还做了三品的大员,太便宜他了。事后朝廷里的人都议论说嘉南郡主太过骄纵了,可言谈举止间也流露出几分避讳的意思。在白愫看来,姜宪嫁去那乡间市井,若是没有点厉害的名声,怕是保不住自己的东西。这样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姜宪闻言苦笑,道:“我都不知道赵翌这是在帮我还是在害我!二十万两银子,他可真想得出来。要是事成了,李谦吃肉还霸着汤,别人只能闻闻味,到时候李谦还不得成为众矢之的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