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宪忙请了她进来。

    王夫人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目含愁苦,虽然穿着杭绸衣襟,戴着赤金头面,可看上去也不像个官太太反而是哪里来的农妇穿错了衣裳走错了地方。

    姜宪吃了一惊。

    她请客之前曾经打听过来客的身份,知道王参将年过五旬,是金海涛的得力助手,行事颇为公正,在太原总兵府很有威望。

    姜宪没想到王夫人是这样一副模样。

    她笑着把人迎了进来,刚刚说了两句话,山西布政司左参议家的周夫人到了。

    周夫人带了十二岁的女儿同来。

    周小姐被迎去了退步,周夫人则留在花厅里和大家寒暄着。

    太原府杨佥事的夫人到了。

    她是一个人来的。

    不一会,丁夫人和李夫人来了。

    姜宪在花厅的门口迎接。

    李夫人给两个引荐。

    丁夫人虽说是五个孩子的母亲,身段却依旧细条,皮肤白皙,目光明亮,保养得很好,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是个风韵犹存的妇人。

    她笑着和姜宪打招呼:“早就想来看看郡主了,没想到郡主走到了我们的前头,提前给我们发了请帖,看来还是我们慢了一拍。”

    丁夫人说着,看了李夫人一眼。

    李夫人是姜宪的全福人,在这些夫人之中,她和姜宪是最熟的了。

    “郡主如今嫁到了太原,”她接过丁夫人的话茬笑道,“以后有的是机会。等过两天我们回请郡主就是了。”

    姜宪道了谢,笑:“我在京里就听说丁大人家里有道烧干笋做得很好,有机会一定去尝尝。”

    丁家也是江西人,耕读传家,祖上出过两位阁老,子弟出仕的非常多,在京城也有些名声。

    可姜宪是宫里长大的,又是镇国公府的大小姐,知道丁家,还知道丁家那道有名的烧干笋,显然是打听过的。

    这就比较难得了。

    也说明姜宪有意与丁留为善。

    丁夫人想到之前听李夫人说的那些话,对还没有及笄的姜宪不由刮目相看,又重视了几分。

    她亲自为姜宪引荐了丁家二小姐丁挽。

    丁挽恭敬地给姜宪行礼。

    姜宪像之前一样,赏了丁挽两个封红。

    丁挽温顺地笑着道谢,并没有因为年长就在姜宪面前有所托大,而是像晚辈一样的态度恭逊,跟着情客去了后面专门招待她们这些小姑娘的退步。

    姜宪做惯了太后,素来喜欢这样长得漂亮又生气勃勃,温柔有礼的小姑娘,因而对丁挽的印象很好。

    大家分主次坐下,姜宪就和丁夫人说起来话。

    刚刚问了个籍贯,施夫人带着施家三小姐来了。

    看见丁夫人和李夫人,她眼底闪过一线惊讶,但很快就被满脸的笑容给掩饰了。

    “丁夫人、李夫人,”她屈膝朝着两人福了福,道,“我还以为我来得算早的了,没想到几位夫人比我来得还早。”

    大家又少不得和她打招呼。

    行过见面礼之后,施家三小姐被印彩往退步引。

    施家三小姐却有些不悦,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望着施夫人:“娘,我好些日子没看见丁夫人和李夫人了,我想在这里听两位夫人说话行吗?”

    施夫人想把施家三小姐嫁到像丁、杨那样的读书人家去,因而一直盼着女儿能在丁夫人面前留下个好印象,这种宴请的时候如果女儿能讨了丁夫人的喜欢,她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她笑着刚要应好,姜宪却突然道:“几位小姐都在后面的退步喝茶,施三小姐既然过来了,先去打声招呼吧!等几位夫人过来了,我们也该移坐东跨院听戏了。”

    到了她这里,就得守她的规矩。

    断然没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道理!

    ※

    亲们,今天的更新。

    晚上有报告要写,今天只有两更。

    O(∩_∩)O~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四章 诧异() 
施夫人几不可见地蹙了蹙眉。

    施三小姐则怯生生地朝丁夫人望去。

    丁夫人低头喝茶,像没有听见似的。

    施夫人母女脸上都闪过失望之色。

    但没有谁为施家母女说一句话。

    花厅里除了姜宪,都是比施三小姐年长之人,哪里有她说话的地方,她这样是很失礼的事。而姜宪作为主人,遇到这样不知道规矩的客人也脸上无光,大家只能装作没有看见。

    施三小姐只好跟着丫鬟去了后面的退步。

    大家开始小声地说话,笑语殷殷地互相打着招呼,问候着彼此相熟的人,场面热情而又不失温文。

    姜宪微笑着听着。

    既然要和山西的这些贵妇人打交道,这些贵妇人都是什么出身,和丈夫的关系如何,有几个子女之类的自然要打听清楚。可李家不比之前禁卫军,打听起来自然没有她做太后时的高效和翔实,这就需要她前世的经验做判断了。

    不过纸上谈兵终是浅,把人物对上号,再听她们都说了些什么,印象会比较深刻。

    何大舅太太在一旁听着,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到哪里好。

    这里面全是些官太太不说,她们说话行事看上去都很文雅温和,说话的声音更是小得像怕惊飞鸟雀似的,她要竖起耳朵才听得清楚。这让她觉得自己像闯进了金丝雀里的八哥似的,粗鲁且寒酸。

    何夫人比何大舅太太也好不到哪里去。

    尽管姜宪把每一个夫人都拉到她面前来给她引荐了一番,但她还是觉得不自在。特别是她不知道姜宪为什么要强行地把施家三小姐赶到退步去,丁夫人还像没有看见似的。

    在她看来,施家三小姐这样虽然失礼,可那也丢得是施家三小姐的脸,姜宪何必去管,反而白白得罪了施夫人。

    她在心里叹着气,决定像书里说的那样“不痴不聋,不做阿姑”,她就做个又痴又聋的阿姑好了。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右、左参政的夫人等都来了。

    这几位夫人出身都很平常,又不怎么出来应酬,丈夫本身是文官,对她不冷不热倒也正常。

    大家又坐了一会。姜宪是新面孔,其他的人或多或少在应酬的时候见过一面,众人很快熟悉起来。姜宪看着快到晌午了,起身请大家移步东跨院的花厅:“……在那边设了宴,搭了戏台子。”

    众人起身。

    情客去请了在退步里歇息的几位小姐。

    何瞳娘一副主人的姿态在前面引路,李冬至则跟丁家的二小姐丁挽、施家三小姐并肩而行,其他的几位小姐跟在她们的后面。

    姜宪瞥了一眼没有做声,领着几位夫人往东跨院去。

    路上,她们经过一道花墙,花墙尽头,是扇月洞门。

    姜宪她们路过花墙的时候,两个捧着花篮的小丫鬟从月洞门后面走了过来。

    看见姜宪等人,两个小丫鬟并没有慌张,而是贴墙而立,低眉垂眼地曲膝行礼,喊了声“郡主”,“夫人”,垂手站在那里不动了。

    姜宪“嗯”了一声,带着宾客进了月洞门。

    月洞门后面是个小小的院落,院落左右各有一块花圃。

    此时正值仲夏,各色的花开得正艳,姹紫嫣红,十分惹眼。

    “这花可长得真好!”王参将的夫人笑着赞扬道,“这是谁种的?这月季倒开得好,都快一人高了!”

    天气热,姜宪平时根本不怎么出门,自然也不知道这里的月季长得好。

    她笑道:“这我得回头问问。不识庐山真面相,只缘生在此山中。如果不是王夫人提醒,我恐怕到现在也没有注意。”

    王夫人笑道:“郡主初来乍到,自然不知道,等过些日子也就知道了。”

    姜宪和王夫人说着,穿过花圃,进了花厅。

    王夫人道:“难怪她们在花圃里很随意地种了些茼蒿,看着野趣十足,原来是为了让花厅里的窗棂推开即成景。这花匠只怕不是普通人!”

    姜宪有些意外,她笑道:“没想到王夫人还懂治园之术。”

    “哪里,哪里。”王夫人谦虚地道,“家父很喜欢这些,我小的时候,常抱着我指着院子里的景致讲如何如何的好,听得多了,也就印象深刻,对这些事略有了解。”

    治园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有很多男子都不会。

    姜宪对王夫人刮目相看。

    丁夫人和李夫人则落后一步,走在了姜宪和王夫人的身后。

    相比观看风景,丁夫人更想知道这院子里这些当值的丫鬟是姜宪自己重新调教出来的还是姜宪从宫里带出来的。

    李夫人看了一圈,低声道:“没一个相熟的,我猜应该是重新调教出来的。”

    丁夫人心中一凛,对四周的动静更加留意。

    就听见施三小姐叽叽喳喳地和丁挽说着话:“……那姐姐还回老家去吗?过些日子是我生辰,我娘说要给我请几桌酒,我会给姐姐放请帖的。姐姐一定要来哦!”

    “好的!”丁挽温温柔柔地应道,话很少,显得很文静。

    施三小姐闻言笑眯眯地点头,非常高兴的样子,对李冬至几个道:“到时候你们也要一起来哦!”

    李冬至点了点头。

    陆学正家大小姐却撇了撇嘴,笑道:“也不知道施家三小姐的生辰到底是哪一天?过两天袁家的三小姐出阁,我可能要随着我娘去喝喜酒,不知道赶巧不赶巧。”

    施三小姐面色微微有些不悦,道:“袁家三小姐要出阁吗?我怎么不知道?她是哪一天?”

    袁家的三小姐虽然排行第三,可她前面的两位姐姐都没能活到出阁,她实际是袁家的大小姐。袁家在太原富贵了几代,到处都是姻亲,也出过几个秀才,在太原颇有些势力,不管是谁到太原来为官,也不愿意和袁家交恶。所以不管是布政司的人还是太原知府的人,都和袁家有来往。

    如果袁家三小姐出阁,太原一半的人都要去喝喜酒,对太原城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了。

    陆家大小姐笑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听我娘说,想给我添几件首饰,说是过去恭贺的时候戴。”说着,她转移了话题,和何瞳娘道,“你刚刚说哪家的银楼首饰好来着,我让我娘去瞧瞧。”

    何瞳娘突然被点了名,心里还有些怯意,可她却不傻,知道陆家大小姐这是在踩施家三小姐,虽然刚刚施家三小姐的举止让她很不舒服,可她也不想卷入其中,只好含含糊糊地道:“你这么一问,我倒一时想不起来了。等我想起来了再跟你说。那是家福建的银楼,也不知道太原有没有……”

    ※

    亲们,月票6850票的加更。

    O(∩_∩)O~

    PS:求月票哦……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复杂() 
陆大小姐闻言在心里冷笑。

    李家还真没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

    被施家三小姐这样的打脸,还一副怕得罪了她的模样儿,难怪李家能这么快就窜起来,想必和他们家这种万事不得罪人的做派有关系。

    想到这里,她不由在心底轻轻地叹了口气。

    她母亲说她好几次了,让她不要遇事总是那么的暴燥,像她爹似的,好心也得罪人,就是个学正的位置也坐不稳。

    实际上他爹前些日子得罪了山西右参政庄大人,她和母亲一早就到了李府,是想和郡主说上话,由她或是丁夫人请庄夫人出面说项,给庄大人赔个不是,这件事也就算是揭了过去。

    陆大小姐想到来时父亲那倔强而又悲伤的目光,她眼神一黯,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没有了和施家三小姐争强好胜的心。

    “那就只能看到时候有没有这缘分了!”她应酬了何瞳娘一句,牵着还不怎么懂事的妹妹跟在李冬至的身后,不再说话。

    施家三小姐却不愿意放过陆家大小姐,笑道:“陆姐姐何必舍近求远?我们山西的永丰银楼我觉得就挺好。上次丁姐姐生辰时的首饰不就是在那里打的吗?而且我听说,永丰银楼的大师傅是从京城里花大价钱挖过来的,这几年永丰银楼几款让人惊艳的首饰都是大师傅的手艺……”

    丁挽听着微微地笑,心里却对施家三小姐的行为很反感。

    这何瞳娘是嘉南郡主承认的表亲,还让她陪着尚且年幼的李冬至出面应酬,可见很喜欢何瞳娘,以后她们少不得经常的碰面。施家三小姐却像得了失心疯似的,看见何瞳娘就不顺眼,还和陆家大小姐打起了嘴仗。

    不过,陆家大小姐的脾气也太爆了些,一言不合就开撕,有这个必要吗?

    现在施家三小姐又把她给扯进去了。

    想借着她的名头去压何瞳娘。

    她可不愿意做施家小姐手中的刀。

    “这个传闻我也听说过。”丁挽笑道,“不过没亲眼见过——上次我生辰给我打首饰的,是一直给我娘打首饰的刘师傅。我觉得他的手艺也很好。”

    为陆大小姐扳回了些许的颜面。

    陆大小姐感激地望了丁挽一眼。

    施家三小姐却不高兴了。

    可她敢踩陆家大小姐,却不敢踩丁挽。

    一群人默默地进了花厅。

    花厅四角都堆着冰山,凉气迎面而来,让众人不由精神一振。

    “真是大手笔!”庄夫人的三角眼微眯,在心里暗暗道,有些后悔来得太晚。

    姜宪招待大家分主次坐下,让人奉了戏单子上来,她这才坦然地笑道:“突然嫁到太原来,我也没有想到,家里不免有些手忙脚乱的,诸位夫人来道贺,也没有好生的招待一番,婆婆和我心里都愧疚不已。今天就在家里设宴,请诸位夫人过来再饮一杯薄酒,算是给诸位夫人赔不是了。”然后特意谢了李夫人,“……几次往返太原和大同,没有您,这婚事也没有这么顺利,等会我想给夫人敬杯酒,夫人可不能推脱!”

    众人纷纷笑称姜宪太客气了。

    丁夫人代表大家和姜宪说话:“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们家老爷和李知府同是江西人,王夫人却是陕西人,庄夫人更是江南人,郡主又来自京城,如今大家能坐在一个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