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仔细算算,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准备出嫁了。

    她不由抿了嘴笑。

    中午草草吃了一点,清点了随身的物品,陪着她嫁入李家的百结、情客等人也已经收拾好了,李家的花轿就过来了。

    这次依旧是姜律背着她上轿,不过上轿之后,李夫人塞给了她一个苹果一个宝瓶,让她抱在怀里,一直到落轿,迈进了李家的大门才可以放下。

    姜宪依言而为。

    花轿很快就落在了李家宅子面前,有人扶着姜宪下了轿。

    喧哗声中,她拜了天地,进了新房。

    四周安静下来。

    姜宪就听见李夫人焦急而又含着笑意的声音:“李将军,现在还不能掀盖头,要坐了床、撒了帐之后才可以掀盖头。”

    她没有听到李谦的回答,却听屋里有人细细地笑。

    姜宪也忍不住在盖头下面笑了起来。

    她被人引着坐在了床上,李夫人说了几句吉祥话,然后念着“一把花生一把枣,大的跟着小的跑。多子多孙多富贵,吉祥如意白头老……”。

    有硬的东西落在姜宪的手心,她猜测不是红枣就是花生。

    好不容易等李夫人念完了,李夫人交了杆用红纸裹着的新秤杆。

    李谦想也没想就挑开了姜宪的盖头。

    盖头下的姜宪,与平时有些不一样。

    眼睛更亮,表情更温和,五官更分明,戴着凤冠,披着霞帔,光彩照人,如珠似玉。

    李谦的心怦怦乱跳,只觉得口干舌燥,原来准备好的俏皮话此时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姜宪还是第一次看见李谦穿大红色的衣服。

    红色的衣服不仅映衬得他皮肤比平时更白,而且让他的笑容更显灿烂,一口白牙晃得人眼睛发花。

    李谦笑呵呵地望着姜宪,喜悦从他的眼底溢出来,让人没有办法忽略。

    有点儿傻!

    姜宪别过脸去。

    嘴角却忍不住翘了起来。

    李夫人看了也不由掩了嘴笑,提醒李谦:“快喝交杯酒了!”

    李谦如梦初醒,忙深深地吸了口气,定了定神,笑着接过了李夫人递过来的小瓢。

    ※

    亲们,月票5750加更!

    O(∩_∩)O~

    PS:姐妹们,八月的第二天,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 成亲() 
巴掌大的葫芦,被一锯两半,成为两个小瓢,用五彩丝线拴连在一起,新郎新娘各执一瓢,各饮半瓢再交换。凡是新郎有酒量的,必要连饮三瓢,新娘则礼仪性地点到为止即可。

    李谦心里那个高兴劲儿让他觉得全身都是力气,不要说是三瓢交杯酒了,就是现在围着李府跑三圈他都觉得没问题。

    他毫不犹豫地连喝了三杯合卺酒。

    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赤诚而又热情,李夫人等人都感受到了。

    姜宪上辈子成亲的时候全照着周礼来的,安静而又肃穆,赵翌也是依礼而行,她感觉就像是平时和赵翌出门,各自按品行事就行了。既不激动,也不担心害怕。

    不像现在,她不过刚刚在新房里坐下,刚刚进了李家的门,就能感受到李谦的喜欢。所以最后一杯合卺酒,不同于前两次的浅尝即止,她一口气把半瓢酒全都喝了下去。

    酒是李谦老家汾阳的。

    不仅比金华酒烈,还比金华酒冲。

    姜宪喝下之后肚子里就翻江倒海似的,脸色也有点变。

    李谦吓了一大跳,急急地伸出手去想扶着姜宪,可看见李夫人也神色大变地走了过来,把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去,转过头来忙吩咐七姑快去请常忍冬来看看,又问姜宪:“你喝过酒没有?这酒不能这样喝的。头晕不晕?等会不是还要滚床?我看就算了,让嘉南先休息一会,不然她该难受了。”

    李家自然不会允许别人来闹洞房。为此,李家的那些亲戚还颇有微词。觉得李家娶了个郡主媳妇,金贵的连洞房也不让人闹。李家在嘉南郡主面前,未免也太卑微了些。

    李长青刚刚听到这番话的时候,也曾有片刻的动摇,为此还特意去请教了怀玉先生。

    高怀玉却觉得这正是个让李家上上下下学学什么是“规矩”的时候,应该遵循姜家的意思,不能闹洞房。

    李长青也答应了,并和家里的亲戚朋友解释了。

    可临到了成亲的日子,他还是没能迈过自己心里的那道坎,觉得闹洞房可以免了,可这让家里的童男童女爬一爬,滚一滚,最好能在新床上尿一把尿,寓意着以后李谦夫妻能够“多子多孙,大吉大利”的风俗却不能免。

    他又临时请了李夫人去和齐夫人说。

    齐夫人气得不得了,坚决不答应。

    还是姜律知道了让了步,并对齐夫人道:“事已如此,李家事事都遵了我家的规矩,他只提出这一项,而且还是盼着嘉南能为他们家开枝散叶,我们若是也不同意,两家之间必定生隙。我们也不必如此斤斤计较。”

    齐夫人觉得李家这是典型的土匪做派,现在却用在婚礼上,不过是因为两家的亲事已经是铁板钉钉了,想显显李家的威风而已。虽然因为尊重,同意了姜律的说法,可心里却极不痛快,鸡蛋里挑骨头道:“孩子不懂事,若是真的尿在了新床上怎么办?”

    姜律笑道:“那是他们两个的事,与我们何干?”

    他之所以让步,是因为姜宪从小就月里不足,而且李家答应姜宪在及笄之前都不圆房,他在兵营里听那些大兵们说过荤话,说能生孩子的女子必须是膀大腰圆,做事有劲的,那些贵妇人生不出健康的孩子就是因为没有力气。他看着姜宪是一条边也挨不上,有点担心姜宪生不出孩子。

    这种担心他当然谁也不会说。

    齐夫人也就只能由着他。

    此时李谦提起来,李夫人答了声“是”,不免为姜家说话:“大舅爷同意了的,所以李大人就安排了一对兄弟姐妹很多的童男童女来滚床。”

    李谦看了一眼神色有些萎靡的姜宪,用商量的口吻道:“你看,是不是免了……”

    李夫人一愣。

    姜宪却道:“还是按公公说的行事的好!”又喊了七姑回来,道,“这个时候去喊常大夫不合适,我没有什么事,只是喝酒喝得有点急了。”

    七姑也觉得不合适。

    让别人发现了,不管是以为郡主犯了病还是以为新房出了什么事都会遭人非议,都不是什么好事。

    姜宪不让七姑去请大夫。

    李谦却坚持让七姑去请大夫:“天大的事也没有你的身子骨重要!”

    两人都不愿意让步。

    七姑左右为难。

    李夫人只好出面相劝:“既然郡主说没事,李将军注意注意就是了。若是等一会还不见好转,再去请大夫也不迟。”

    李谦仔细地观察着姜宪。

    见她双颊泛红,目光恍惚,心痛得不得了,很是后悔用汾酒做了今天的合卺酒。

    他很想把姜宪抱在怀里,让她靠在自己的身上,让她能舒服点,可李夫人他们都在这里,他什么也做不成!

    姜宪却没有他这么多的想法,笑着让李夫人去把滚床的小孩子接进来:“我还没有看到过怎么滚床呢?”

    很是好奇的样子。

    李谦心里就更后悔了。

    或者是跟着孀居的太皇太后住久了,姜宪并不是个好奇的人,她这么说,分明是不想他继续在请不请大夫的事上和她僵持。

    李谦只好退让,让七姑去把那对童男童女请进来。

    李夫人看着笑了笑。

    她看到姜宪的嫁妆时就知道这是姜家在警告李家别欺负他们家的姑奶奶,想着姜宪的脾气恐怕不是那么好。没想到姜宪的性情却很温和,而且很好说话。

    李夫人不免打量了姜宪两眼。

    只见李谦从身后捞了个大迎枕给姜宪靠在身后,温声地问姜宪:“你要不要重新梳洗一番?把头上的凤冠取下来?反正等会也没有旁的人进来,你觉得怎样轻快就怎么装扮好了!”

    “我还好啦!”姜宪觉得婚礼都有美好的寓意,她还是遵守的好,不由地低声告诫他,“你也别乱来,婚礼的行程都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亲自定下来,请了钦天监看过吉时的,你可别辜负了她老人家的一片心意。”

    像天地桌应该设在新房内,可太皇太后想到姜宪闻久了香烛味会不舒服,就要求李家把天地桌移到了外屋。

    李谦亦小声回答:“我知道了。”

    他现在只盼着这婚礼快点结束,好让姜宪能早点休息。

    ※

    亲们,今天的更新。

    O(∩_∩)O~

    PS:这两天后台好像有点抽,有时候显示发布成功却没能及时更新,不便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继续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 亲戚() 
来滚床的两个孩子一个两岁,一个三岁,都穿着开裆裤。看得出来,李长青这是成心想让这两个孩子在新床上尿尿床。

    可惜两个孩子十分的乖巧听话,上了新床滚了两下就开始捡新床上的红枣桂圆吃。

    姜宪虽没有带过孩子,但曾经有个官司一直打到了她面前,就是因为外婆喂外孙吃汤圆给噎死了,孩子的父亲要休妻。

    她忙抓住了孩子的小手,冲着李谦道:“快,别让他们把红枣桂圆吃进去了,会噎着的。”

    李谦立刻帮忙去捉两个孩子的手。

    两个孩子还以为大人是在和他们玩,咯咯笑着满床乱爬。

    两人慌手慌脚地去抱孩子。

    那狼狈样儿,把李夫人等人都逗得笑了起来。

    两个孩子的乳母忙上前接了孩子,曲膝行礼,说了很多的吉祥话,这才带着孩子退了下去。

    李谦见姜宪衣衫有些凌乱,示意七姑帮她整理衣裙,自己则低声和姜宪说了几句话,起身去外院敬酒去了。

    姜宪松了一口气。

    依旧正襟危坐等着李谦回来。

    窗棂处传来女子窃窃的嬉笑声。

    众人都很意外。

    李夫人道:“我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姜宪点头,心里却猜测着,莫不是李家的女眷想来相看她?

    她没有猜错。

    李家虽说不闹洞房,但总不能不让李家的女眷来看新娘子吧?

    可她们又怕李长青知道了责怪,一个个躲在姜宪的新房外你推着我,我推着你,指望着谁能带头冲了进去,也让她们见见名动天下的嘉南郡主。

    李夫人直皱眉。

    难怪何夫人像个摆设似的,连靠着自己丈夫吃饭的这些三姑六舅在关键的时候都压制不住,这内宅的中馈早就应该换一个人来主持了。可看郡主的那个样子,也不像是个管事的人……这李家,可真是让人看着心悬。

    姜宪则想到了前世她在宫里的时候。

    因为自己是郡主,又是当朝和皇上血缘关系最近的郡主,不仅得了先帝和太皇太后的宠爱,就是曹太后和赵翌,也对她礼遇有加,宫里的人谁不想能巴上她,她因自己不过是客居,宫里的事素来冷眼旁观,既不生事,也不管事,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她是泥塑的菩萨,对她供着哄着,从来不指望着她能帮着谋场富贵,也不指望她在生死关头的时候伸出援手,以至后来她做了皇后,位居中宫,连她伯父、伯母都知道皇上和方氏通/奸,她却什么也不知道……她伯父后来告诉她,若是没有感情,就只能用利益打动人心。她错就错在太冷清了,既不和人讲感情,又不涉及利益之争,别人自然也就不会去管她的利益。

    她既然重生了,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姜宪笑着对李夫人道:“既然是家里的亲戚,又全都是女眷,就请她们进来坐坐吧!虽说闹洞房不好,可她们也是来庆贺我的,总不能把人这样晾在外面。”

    李夫人想了想,觉得姜宪说得有道理。

    李家虽然亲戚不多,但故旧多,通家之好多。姜宪原本就是下嫁,李长青做足了姿态,若是姜宪端着架子,就很难容入李家了。当然,以她的身份可以不容入李家,但若是能和李家和平相处,得了李家众人的称赞,总比和李家的人冷漠以待的好。何况李家是以军功立家,以后郡主的儿子就是李家的家主,家中的家主如果没有族人的支持,就算有家主的名头,只怕也难以让家里的人齐心协力,光耀门楣。

    “郡主可真是个随和人。”李夫人夸着,让香儿去请了李家的那些家眷进来。

    能在这个时候做出这种事的,都是李家一些远亲或是因为从前对李家有恩,攀上的亲戚,在李长青之前,不是种田的就是给人做零活的,这些日子能出入李家这样封疆大吏的府邸,也是因为李长青回了山西。

    她们看见姜宪金光闪闪的嫁衣,都不由地啧啧称赞,有个老妇还摸了摸姜宪的新衣道:“郡主这身衣裳花了多少钱?我女儿马上要出嫁了,我也想给她做一件。”

    姜宪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不免有些傻眼,不知道怎么回答好。求助般地朝七姑望去。

    七姑忙道:“大姑奶奶,这衣裳是皇宫里的绣娘绣的,有钱也买不到。”怕这位姑奶奶托姜宪帮着绣一件,语气微顿,又道,“这得有了品阶才能穿。就像我们家大人似的,从前是正四品的时候,官服上就只能绣虎纹补子,现在是正三品,就得穿豹纹补子,朝廷都是有规定的,不能乱的。”

    那位姑奶奶点了点头,依依不舍地放下了姜宪的衣袖。

    就有人问姜宪:“郡主,听说宫里的贵人都不吃鸡只喝鸡汤的,是不是真的?“

    姜宪笑道:“也吃鸡啊!和大家吃的一样。”

    “不可能吧?宫里的贵人还和我们吃一样的东西。”

    那些妇人叽叽喳喳地道。

    更多的,却是躲在门口打量着姜宪。

    姜宪颇为无语。

    突然有个妇人道:“郡主,这屋里的几位大姐都是你身边的妇仆吧?长得可真俊!看着就像大家的小姐似的,我有个女儿,今年十三岁了,可听话了,让她到您身边给你做个丫鬟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