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姑爷,您说我这话可说得在理!”

    李谦苦笑。

    他无法想象他身边有个通房,姜宪还能若无其事地和他说话,玩闹的情景。

    “夫人!”他沉声道,“家母早逝,可家母活着的时候,和家父感情深厚,就算是后来家母再无所出,家父也没有生过纳妾之意。父亲也因此常常告诫我们做子女的,像我们这样行伍出身的人家,战时在外面搏命,家中的妇孺提心吊胆,不知道哪天就会听到噩耗,孤儿寡母的艰难度日。因而平日里就应该对家中的妻儿好一些,不要在小事上惹得她们不快。

    “我身边虽有服侍的人,却从来不曾想过要收拢在身边。

    “夫人担心的事根本不会发生。

    “还请夫人放心。

    “我能娶到嘉南已心满意足,别无他求!”

    “正如夫人所说,我和嘉南以后的日子还多着,我会好好对待嘉南,尽自己所能让她过得舒心快活的。”

    房夫人连连点头。

    李谦告辞的时候,她亲自将李谦送到垂花门前。

    齐夫人知道后沉默了半晌,虽然不知道房夫人为什么突然改变了对李谦的态度,但她私底下还是对齐胜道:“这个李谦我看很不简单,不过几天的功夫,房夫人已对他刮目相看,你看,你要不要抽空请他吃个饭什么的。”

    齐胜白天和姜律在武场操练了一天,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了,听了嘟呶道:“我要认识那么多人干什么?我只要对镇国公忠心耿耿就行了!与其见到菩萨就拜,还不如好好地只敬一尊佛。别说这些事了,快点睡吧!嘉南郡主嫁到了山西,以后山西官场上还有得瞧呢!”然后翻了个身,背对着齐夫人自顾自地睡去了。

    齐夫人气笑骂了句“老货”,吹了灯歇下。

    ※

    亲们,月票4900加更!

    PS:今年网站的年会定在了日本,要去七天,闻之落泪……还没有存稿……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上街() 
姜宪自然也知道了房夫人亲自送李谦出门的事。

    她问给她递消息的七姑:“知道我大伯母找你们家大爷都说了些什么吗?”

    “不知道。”七姑笑道,“我可不敢听我们家大爷的墙角。”

    姜宪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七姑掩了嘴笑。

    李长青简直太满意这个儿媳妇了,李家的二管事服侍金海涛一起过来送聘礼,给她们这些服侍姜宪的每人打赏了二十两银子。大家都欢天喜地的,猜测等到嘉南郡主嫁过去的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封赏。服侍姜宪的时候个个都打起二十万分的精神,就是百结和情客两人使唤她们,她们也心甘情愿,趋之若鹜。

    七姑就问姜宪:“郡主,孟姑姑给您从京城带过来的那个墨菊,今天还要浇水吗?”

    “不用!”姜宪很有经验地道,“你看着那土是湿的就行了,水浇多了,容易烂根。上一盆就是因为这样被我浇死了。”

    七姑抹汗。

    齐单和齐双手挽着手走了过来,远远地就喊着“郡主”。

    姜宪不由莞尔。

    她们两个一个穿红,一个穿绿,红光满面,朝气蓬勃,让人看看觉得心情都跟着振作起来。

    可姜宪依旧分不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齐单笑道:“我们就是怕您分不清楚,我就穿了红衣,妹妹穿了绿衣。”

    姜宪汗颜。

    齐双问姜宪:“今天有马市,我爹上次答应给我们姐妹一人买一匹马的,我们想去看看,郡主您想跟我们一起去吗?”

    “马市在哪里?离这里远不远?路好走吗?”姜宪从小就爱干净,最怕满身尘土。

    “就在大同城里的西北角。”齐单遗憾地道,“我倒是想去得胜堡,可我爹不让。”

    “爹这也是为了我们好。”齐双道,“得胜堡那的鞑子太多了,不安全。”

    她们是大同总兵的女儿,这样的身份对鞑子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齐单叹道:“所以我也没有打算去得胜堡啊!不过是在心里想想罢了。”

    齐双哈哈地笑,对姜宪道:“我们从马市出来,还可以去第一楼或是钰光源吃点东西。他们那里除了羊肉做得好,羊奶也很好喝,一点膻味都没有,还可以应个人的口味加红枣、绿豆、桂花之类的。我们去第一楼吃饭吧?”

    姜宪想到大街上那些连帷帽也没有戴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不禁心动,让人去问白愫想不想去。

    白愫犹豫道:“能行吗?还是要跟房夫人说一声吧?”

    姜宪可是待嫁的新娘,不是不能出门吗?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事事都有例外嘛!”姜宪笑道,“我们把孟姑姑也拉去吧?”

    前世,孟芳苓自十三岁进宫之后就和她一样,最远也只去过万寿山。

    有孟芳苓在她们前面挡着,就算房夫人要责怪,也不会太生气。

    白愫和姜宪去找孟芳苓。

    孟芳苓不同意。

    姜宪抱着她的胳膊撒着娇:“一起去吧!不然大伯母也不会让我们去的。我们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总不能连大同长得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就回去了吧?”

    孟芳苓被她吵得意动,最后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答应了:“不过,不能去马市。那儿太危险了。我亲眼看到过马受惊的样子。”

    齐单想说她们精通骑射,却被齐双拉了一把,道:“也好,今天我们就陪着你们去街市上逛逛好了。你们还可以买些鞑子的羊皮毡烫画、羊皮酒壶、羊毛靴子、小刀什么的回去做礼品。”

    姜宪则是觉得这种事有第一次,就能有第二次。第一次去哪里都无所谓,等到第二次出门的时候就好说了。

    她满口答应。

    众人一起去了房夫人那里。

    房夫人当然不答应。可看着姜宪眨着双清澈澄净的大眼睛巴巴地望着她,她的心一软,道:“让你去街上逛逛不是不行,但你们要打扮得普通点,带上余嬷嬷和刘冬月,让你哥哥的随从和小厮跟着一块去。”

    姜宪也不想闹出什么事来,而且有姜律的人跟在身边,既有了保镖又有了打手,何乐而不为!

    她笑吟吟地答应了。

    白愫和孟芳苓也很高兴。

    齐单齐双姐妹却颇为无奈地对视了一眼。

    真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

    姜宪在心里暗笑道,当作没有看见,各自回屋换了身平常的打扮,高高兴兴地上了马车。

    等到马车一出总兵府,她就撩了帘子往外看。

    大同五月的晴天,碧空如洗,风轻云淡。

    姜宪不由深深地吸了口气,对孟芳苓道:“孟姑姑,你回宫之后告诉太皇太后,我很想她,让她一定要好好地保重身体,我会常常送些好吃的、好玩的给她的。到时候孟姑姑也可以常常出宫了。”

    孟芳苓连连点头,笑道:“你放心好了。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还说了要看到重孙才闭眼呢!”

    姜宪抿了嘴笑,心里却有点伤感。

    但愿外祖母能活到那个时候。

    马车拐了个弯就到了大同最繁华的西街。

    姜宪仔细看着,倒和京城的集市差不多,她还看到了几个京城的老字号。

    她不由指着店面惊呼:“孟姑姑,白愫,你们看,卖糕点的‘京八件’。”

    孟芳苓和白愫忙凑了过来:“还真是‘京八件’呢!”

    她们顿时觉得大同变得亲切起来。

    齐氏姐妹笑道:“这里离京城很近,那边有很多老字号在我们这边开了店。我们这边人去京里办事的时候,因摸不清楚京城的东南西北,有时候也会直接在这些老字号里买些点心礼盒什么的直接带到京里去。据说这边店里买的和京里的一样,根本分不清是在大同买的还是在京里买的。”

    几个人笑眯眯地听着她说,不一会走到了一间茶楼前。

    姜宪笑着指着那招牌念道:“一文茶楼!”

    这也是京里的一家老字号。

    孟芳苓呵呵地笑,问姜宪:“要不要进去喝杯茶?”

    姜宪摇头,道:“既然来了大同,自然要吃大同本地的菜,到大同本地的茶楼去喝茶!”

    齐单听了笑道:“那就再往前走走,那里有个‘逸仙楼’,是我们本地的茶楼,他们家的砖茶最有名。郡主可曾喝过砖茶?若是没有喝过,不妨试一试。”

    “好啊!”姜宪高兴地应允,大家去了逸仙楼喝茶。

    ※

    亲们,今天的更新。

    O(∩_∩)O~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碰巧() 
逸仙楼也就是个很普通的茶楼,两层,一楼是大厅,用竹帘隔成了若干个小室,二楼是雅间,挂着些仿制的前朝名画,茶几上摆着盆文竹,高几上养着藤萝。

    可姜宪没有见过啊!

    她像乡下人进城,把个小小的雅间仔细地观察了一遍,觉得家具太旧,画太掘,文竹太疏,只有那藤萝长得不错。

    等到大家点茶的时候,刘冬月这才在心里暗暗叫了声糟糕。

    郡主是从来不用别人用过的茶盅的。

    他们出门都会自带茶水和茶具。

    现在郡主要在逸仙楼喝茶,他刚才下马车的时候只顾护着郡主,却忘了把郡主的茶具带下来。

    他很少犯这样的错误,不由得又羞又愧,低声对姜宪道:“郡主,我,我忘记了把茶具带下来……”

    姜宪倒不是那么苛刻的人,并没有责怪刘冬月的疏忽,而是笑盈盈地对他道:“那你快去拿吧!”随后想到齐氏姐妹,道,“给她们姐妹也带两个新的茶盏下来。”

    为了防止瓷器碰碎,他们通常都会多备一份茶具。

    刘冬月连忙应“是”,一溜烟地跑下了楼。

    姜宪好奇地推开窗户朝外望。外面正是西街,正对面是家杂酒肆,酒肆主事的是个年轻的妇人,穿着靓蓝色印白花的喜鹊袍,用宝蓝色的绸布包着头,插了朵并蒂莲的枣红色绒花,正在给个挑夫模样的汉子打酒,有客人进门,她挑着眉,似笑非笑地打着招呼,十分不好惹的样子。

    她大感兴趣,指了那妇人问齐双:“认识这妇人吗?”

    “认识。”齐双犹豫了片刻道,“她在我们这里也算得上是名人了。原来是从京城里流落到这里的伶人,后来认识这家酒肆的少东家,就洗尽铅华嫁了人,结果没几年那少东家出去收粮的是时候遇到歹人,钱被抢了不说,人也被打得瘫在了床上。她就开始出面帮着打点酒肆的生意。”她说到这里,语气顿了顿,颇有些为这妇人辩护的意思,道,“郡主,我们九边和京城不一样,地脊人贫,生活艰难,很多人都娶不到媳妇。寡妇再蘸,妇人家出头露面做小生意的都很多,这妇人虽说出身卑贱,可她嫁了人之后倒是老实持家,丈夫瘫了之后也不离不弃,支应门庭……不是有句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她也算是回头是岸了……”

    齐双词不达意地向姜宪解释道。

    姜宪莞尔,笑道:“我可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不谙世事!”

    实际上,社会最底层的人和最高层的人有很多的共同点,他们一个是规则的制定者,一个是在生活贫困线上挣扎的求生者,前者因为没有了拘束而很难遵守规则,后者无能为力没办法遵守规则。

    她笑道:“他们家的酒好喝吗?要不我们也打点回去尝尝?”

    言辞间并无半分芥蒂。

    齐氏姐妹松了口气。

    齐单欢快地道:“她们家的酒没有少东家当家的时候好喝,不过也算是可以。买回去尝就不必了,她们家的酒太烈。”

    姜宪也不勉强,吩咐香儿喊了茶博士进来点茶。

    茶的品种很多,卖得最贵的还是绿茶,其次是红茶,再是黑茶。

    茶博士报茶名的时候,她发现逸仙楼居然还有大红袍。

    姜宪不由笑了起来,道:“也不要别的了,你把这大红袍给我上一壶。”

    那茶博士也机敏,看姜宪等人穿得平常,可那气度却不寻常,特别是姜宪,年纪虽轻,却没有一点小姑娘家的拘谨,反而像那些从京城来的世家公子,目光明亮自信,举止随意洒脱,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

    他眨了眨眼睛,面不改色地道:“不好意思,大红袍是贡品,一年也就不过几斤而已。我们好不容易才得了一两,已经买完了。若是小姐喜欢,不妨今年秋天早点过来喝茶,应该可以尝尝。”又道,“让客人空手而归,全是小店的错。我等会给您多上一碟茴香豆,算是给您的赔礼。您看怎样?”然后怕姜宪嫌弃似地道,“小姐是第一次来我们逸仙楼吧?我们逸仙楼的茴香豆是很有名的,是我们老板在江南卖茶的时候学回来的,很多小姐在这里走的时候都会单点一份带回去。”

    他们当然不是没有卖的了,不然也不会继续放在茶单里了。

    只不过他们卖的可能是假茶,唬弄那些不认识的人还行,想骗过她们就有点难了。

    这个茶博士倒很有眼色。

    姜宪哈哈大笑,吩咐百结:“打赏!”

    打赏!

    为什么啊?

    那个茶博士当时就傻了眼。

    齐氏姐妹也面面相觑。

    只有孟芳苓和白愫等人面不改色。

    百结更是笑着从衣袖里拿出大红色漳绣着宝瓶的小袋子递给了那茶博士。

    入手沉甸甸的,袋子上绣着的宝瓶是尊青花掐丝珐琅祥云梅瓶,栩栩如生,那祥云的四周还勾着细细的金丝钱,就是这袋子只怕也值一两银子。

    那茶博士是个有眼界的人,知道遇到了的贵人,“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连着给姜宪磕了六个响头,嘴里还不住地说着“多谢”。

    姜宪笑着挥了挥手,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在这茶楼里做了多长时间?”

    怕她们动怒,想给她们赔礼,却只敢多给一碟子茴香豆,可见不是主事的人。

    果然,那茶博士恭恭敬敬地道“回小姐的话,小的叫汤六,在逸仙楼做了大半年了。”

    姜宪点头,笑着问他:“你说,我应该点什么茶好?”

    这话就有些讲究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