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妻华- 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已经在金銮殿门口的慕婳挺住脚步,向笑容云淡风轻的柳三郎低声问道:“方才那句话是太子殿下说得?”

    “他若没有这点本事,皇上……皇上也不会册他为太子。”

    柳三郎眸子闪了闪,意味深长的说道:“轻易被人拽下去的太子,皇上也不会喜欢的。”

    这意思是这名太子需要支持很久咯?

    慕婳轻轻摇头,她还是更喜欢直来直去,同官场上的老狐狸们斗智太累了。

    帝国以秦为号,国姓为赢,自诩始皇帝血脉,老秦人后裔。当然太祖美化过族谱很像是那么回事,不过离着始皇帝已经隔了两年多年,族谱什么的,听听就算了。

    据野史传闻太祖都未必知道自己姓什么,因为太祖的母亲同蛟龙野合过,这才怀了太祖……慕婳觉得还是相信太祖的话为好,要不然着实无法面对柳三郎!

    有蛟龙血脉的,还叫人吗?

    纵然蛟龙给太祖的父亲带了绿帽子,那也是绿帽子啊。

    “我们进去吧。”

    “……”

    柳三郎太清楚慕婳迷茫的小眼神代表着什么,她一准想到旁处去了,今日清醒后,慕婳更活泼,思维更活跃了。

    他本能不想去听慕婳想到什么,绝对不是好事。

    慕婳低声道:“我不用你扶着。”

    “我这是遵从皇上的旨意行事。”柳三郎扶着慕婳的胳膊,灿烂一笑:“抗旨不遵可是要治罪的。”

    “皇上只让你陪着我……”

    “嘘,他们都看着呢,金銮殿上禁止喧哗,有话咱们私下说。”

    慕婳闭了一下眼睛,很想推开柳三郎,眼前却有浮现太子妃嘲讽他堂堂男子被慕婳压着时的画面,最终心头不忍。

    便随着柳三郎跨进金銮殿,这是她第一次来金銮殿,同想象中没什么不一样,威严壮观,肃穆沉闷。

    慕婳刚要下跪,皇上突然发话,“朕说过,在安乐郡主伤好之前,遇朕不跪。来人,给安乐郡主搬把椅子。”

    “……谢皇上。”

    慕婳虽然疑惑皇上的用心,一向她是不愿意委屈自己的,不管旁人怎么想,反正她是享受到了。

    有了前世少将军的经历和遥远的记忆,慕婳想明白一件事,她若是靶子反派,也要做全剧终前的大反派,许是能熬到最后一集的上半集!

    少将军虽是死比较悲壮,可她的一生是潇洒的,吃了,喝了,玩了,乐了,实现她的人生价值,在沐家没有人敢亏待她,除了在亲情上的缺失外,纵然多了几十年的人都不如战死的少将军人生精彩。

    慕婳堂而皇之坐在椅子上,皇上笑得只见牙不见眼,搬椅子的无庸公公隐晦的表示一下牙疼,算了,主子高兴就好。

    太子宽和的问道:“安乐郡主伤势可有好转?孤本打算散朝后去看望郡主的,郡主若是缺少药材等物什,尽管同孤说,孤最是佩服慕小姐这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孩子。”

    向慕婳行了半礼,太子继续道:“昨日郡主战胜林克王子,扬帝国国威,孤为太子,当代帝国感谢郡主。”

    “太子殿下折煞我了。”慕婳起身避让开,果然还要是要被折腾的,“为国效命,乃是臣子本分,总不能眼看着番邦蛮夷欺负到头上吧,这些人总是不知好歹,你若是把他们当做友邻,他们便认为你软可欺,唯有让他们知道痛,他们才会真正的臣服于帝国之下。”

    “方才听太子殿下喊出那句话,我亦是激动万分,您这句话代表千千万万戍边将士的新声。”

    慕婳不介意按照计划捧一捧太子,反正皇上和柳三郎都想看三位皇子大乱斗吗?皇上应该知道分寸,没准会把皇子们的内斗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竞争帝位也可引导成良性竞争,借此斩掉一些腐朽陈旧跟不上时代的东西。

    她一点不怀疑坐在龙椅上外表孱弱,内心坚毅隐忍的皇帝陛下!

    柳三郎可是他教导出来的,她有时候都弄不明白柳三郎有‘多黑’。

    皇上欣慰般道:“太子说得很好,朕方才误会了太子,二皇子,三皇子,你们要多同太子学一学,朕既然让你们都入朝听政,当为朕分忧,为帝国效命。”

    ps这几个皇子都是可圈可点的,智商什么的都在线,可能不讨喜,但绝对是皇家人,各有所谋,各有所长,他们不脑残,以后虐渣和阴谋齐飞,夜争取写好。

第三百四十章 封王() 
最郁闷的人就属二皇子,按照众人对他印象,太子那番话应该从他口中说出来才对,结果却是太子得了好处,他被皇上给教训向太子学习。

    虽然他们都在朝廷上参政议政,但太子到底要比他们地位高。

    这就是明知道皇上册太子目的不纯,三位皇子都知道太子的位置如同包裹着甜滋滋蜜糖的毒药,他们也要争先恐后的去争抢!

    “儿臣谨记父皇的教诲,定以太子哥哥为榜样,为朝廷效力,为君父分忧。”

    三皇子挂着腼腆的笑容,声音亦很好听。二皇子自然不会表现太差,毕竟父皇和朝臣们都在看着,也在衡量他们的潜力和价值。

    “儿臣说不出太子殿下那样激励人心的话语,儿臣愿意……”二皇子高大健壮的身躯直挺挺跪在了皇上跟前,“西北因为沐少将军死战有了十几年的安宁,然而儿臣认为他们一直蠢蠢欲动,儿臣愿意舍弃京城一切,去西北镇守!”

    太子震惊,朝臣吃惊,连皇上唇边的笑容都淡了不少。

    三皇子嘴唇蠕动,“二哥哥,您是要去西北?”

    虽然有可能二皇子因此掌握兵权,可是到底是离着京城太遥远了,有个意外的话,有兵权也没有多大用处,等到太子登基,一封赐死的诏书就有可能要二皇子的性命,就算二皇子起兵造反,以西北之地又能养多少的兵马?

    能同帝国中原的兵力抗衡?

    何况山海关可是在杨耀手中,杨总兵不仅能拒关外之敌,亦能钳制西北。

    二皇子朗声道:“儿臣在朝廷上不过是个庸碌之辈,只有去西北,为父皇镇守边疆,儿臣才有可能脱胎换骨,成为有用之臣。”

    “你的心思,朕明白。”

    皇上看着二皇子,低声道:“不过朕就你们三个儿子,每一个都很宝贵,朕到底是做父亲的,舍不得你们啊。”

    “父皇……”

    “你想为国戍边的心思是好的,朕亦不能辜负这份心思,但是你……你一直在宫中长大,虽也研习骑射,终究下得苦心不多。”

    皇上眸子深邃,“疆场上不是你有志气就行的,更不能纸上谈兵。所以朕才分外感激安乐郡主,让朕看明白沐世子的真实实力。”

    慕婳嘴角轻轻扬起,顺势道:“二皇子绝非夸夸其谈之人,皇上不该当旁人同二皇子相比。”

    “皇上,既然太子殿下有太傅,您何不给二皇子。”慕婳向三皇子一笑,略带感激之色,“还有三皇子也请个老师,自然是无法同太子太傅比的,不过可以了解两位皇子的喜好和志向,因材施教,才不负皇子们的才华和志向。”

    慕婳同皇上对视,几乎扬起同样的意味深长。

    “皇上,臣以为如今太子殿下名分已定,您既然要栽培二皇子三皇子辅佐太子殿下,三位皇子皆是入朝辅政,有道是名不正,言不顺。”

    柳三郎突然出声,打破皇上和慕婳之间的默契,恳请道:“封两位皇子为王,有了王爷的诰封爵位,想来皇子们对朝廷更加忠心,也不用总以二皇子,三皇子相称。”

    “正是,臣赞同三公子所言。”

    “臣复议。”

    慕婳发现站出来赞同的人,官职有高有低,但都有个共同特征,年岁相对年轻,用年轻不合适,都是而立不惑之年的朝臣。

    他们都是皇上最近几年提拔起来的,或是从京外调回六部的大臣,这些人中起码当日柳三郎向慕婳介绍过一大半。

    否则柳三郎一没身份,二没品级,上朝也是借着她安乐郡主的光,随随便便提出册皇子为王怎会得朝臣的赞同复议?

    哪怕这事已经在酝酿了。

    她和柳三郎都没有小看朝臣阁老们的意思,内阁首辅怕是已经在衡量利害轻重,只是一时没有拿定主意而已,更不清楚皇上的心思。

    “首辅,你觉得三郎的建议如何?”

    二皇子和三皇子随之看向首辅阁臣,他们其实除了皇子身份外,亦是没有任何品级的,封王后就可以建造属于自己的王府,可以名正言顺有护卫属臣,亦可以让自己的幕僚有暗转明,更有可能以王爷之尊插手保证,拉拢许利朝臣也更方便。

    便是看柳三郎不大顺眼的三皇子此时再心里都对他有几分感激。

    其实再也没有比柳三郎如今的身份更适合提出这项建议的人了,柳三郎本就是总室子弟,封王既是国事,又是皇室宗亲的事,魏王掌握着宗人府,在宗族的势力并不小。

    而且柳三郎如今只是白身,并未官阶品级,也就没有以此换取好处的心思,毕竟有谁都知道堂堂正正科举出身才是正途,柳三郎在士林中名声极好,有君子之称,君子都是堂堂正正的,走得亦是阳光大道。

    太子同样眼巴巴看着首辅,他此时恨不得掐死柳三郎,没有这般害他的,难道朝廷上出现他这个太子还不够?还要多出两位六梁冠的亲王不成?

    两个弟弟越迟封王,对他越有好处!

    首辅撩起好似很沉重的眼睑,避让开三位皇子的视线,环视站出来附议柳三郎的朝臣,暗暗吃惊不小,皇上的手已经伸得如此之长?

    他可不相信这些朝臣都是因为柳三郎是个品行端方的君子而赞同柳三郎。

    皇上到底还在朝廷上埋了多少人?

    他这个百官之首愣是一点都没察觉到,这些人中甚至有不少都是经他点头才得以晋升的,若是他们没有站出来,是不是他们会一直被当做首辅的人?

    他老了,真的老了,看不明白很多事,更看不透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陛下。

    皇上并没有催促首辅,好似尊重首辅,容许首辅大人思考清楚。

    “臣觉得……觉得柳三郎公子的建议甚好。”

    首辅想到自己花白的胡须,这些年也足够风光,不如就此让皇上满意,他能太太平平退出朝堂。

    此时他已经下定决心离开了,否则他很难不被朝廷上的风波卷进去,毕竟他是首辅,想躲或是想中立都是做不到的。

    “臣老迈,身体不好,恳请陛下准许臣回乡荣养。”

    首辅是个干脆利落的人,当面请辞,皇上看了他良久,“你再回府想一想,若是依然决定请辞,朕答应你。”

第三百四十一章 拉关系都是高手() 
若说首辅完全不留恋官位,他也爬不到今日的地位,更不会从先帝起就是辅政忠臣,在太后娘娘都奈何不了他,对他还颇看重。

    他请辞的大部分原因——慕婳觉得是被皇上吓的。

    说来很有趣,当今皇上是对臣子最是宽容的帝王了,他愣是让有权臣之姿的首辅大人自请养老,远离朝廷。

    首辅是聪明的,但摸不清套路的皇上更令人恐惧。

    “臣早已下定决定,恳请皇上恩准。”

    首辅把一直揣着的请骸骨的折子拿出来,最后向皇上跪下,郑重的说道:“老臣沐浴皇恩,感激涕零,皇上乃天纵英才,无法辅佐皇上开创伟业,臣甚为遗憾,臣这些年为帝国尽心尽力,临走前同陛下说一句,皇上,且不可急躁。”

    首辅抬头看向皇上,曾经的太子殿下是怎样的?他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嘴唇动了动,不可玩火自焚!

    他没有说出声,但想必皇上已经听到了。

    因为他竟然听到皇上的轻声喃咛,“朕依然偏执一个结果,朕这辈子可以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求,把这辈子献给帝国亦是无怨无悔,朕只要一个私心,谁也阻止不了朕的私心!”

    大有谁敢阻挡,皇上就要让谁不得好死的意思。

    首辅带着疑惑退出朝廷,皇上听从柳三郎的建议,封二皇子为齐王,封三皇子为赵王,同时也算是采纳慕婳的建议,询问齐王和赵王的志向。

    齐王主动要求:“二臣不改初衷,愿为父皇和太子殿下征战四方,若是拜师,儿臣想向杨耀总兵学习兵法。”

    慕婳忍不住深深看了齐王一眼,又瞧见太子下意识握紧拳头,三皇子到是看不出什么来,温柔的眸子一片纯净。

    皇子中还有懵懂纯净的人?

    不说杨耀山海关总兵的官职,就是杨耀那是管木齐叫二哥,管慕婳叫侄女的人,手底下亦有十万精兵,谁都看得出皇上对木齐情分不浅,皇上也没打算瞒着,虽然不知他们曾是结拜兄弟,但是皇上最信任的人就是木齐。

    还有被朝臣忽略许多年的天工坊,能生产出枪火这样的神兵利器,谁能小看同天工坊关系好似很深的木齐?

    三皇子,如今的赵王想走慕婳这条路,多也是为木齐,齐王另辟蹊径以往日英武不凡的人设拜师杨耀,可以说比赵王更加高杆了一点。

    让太子如鲠在喉,却又说不出反对的话,齐王说得多好啊,为太子戍卫征战,齐王都肯为国牺牲,疆场拼杀了,太子殿下好意思说齐王居心不良吗?

    齐王心心念念要去的地方又是西北,西北可是沐少将军的成名之地,沐少将军只要得到皇上的追封,对继承少将军遗志的齐王,声望会刷得很高。

    慕婳轻声感叹:“人才啊。”

    柳三郎低声道:“嗯,背后有高人指点。”

    “你说皇上会同意吗?”慕婳忍不住轻声询问对皇上更加了解的柳三郎,皇上一旦同意让齐王拜师杨耀,就算太子多几个重臣做老师,都不如杨耀实在,给齐王的好处多。

    阁臣纵然身上有太子太傅的职位,也多是虚衔,真正教导太子殿下的人多是鸿儒,名声是好听,但实际好处几乎为零。

    “杨耀不能做你的老师,等他伤养好了,朕还会继续派他镇守山海关,不方便教导你。”

    “儿臣可以趁杨总兵养伤之时,向他讨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