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当城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聊斋当城隍-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介:小生张睿字松溪出生在君山边的一户渔家某一日有人身骑白马脚踏五彩祥云来接我去参加考试关帝看我有大才点我做了城隍老爷我的辖区说起来你们都很熟悉嘘咱们偷偷说别让黑山老妖听到了大大敲我入V了暂定本周三文笔有限只能说自娱娱他而已谢谢你们一路陪我走过来比心~~本文35…46章为倒V章请各位小天使注意咯不要购买看过的章节哦
 87792

第一章 考城隍() 
张睿这辈子出生在君山边的一户渔家,因靠着洞庭湖,加之父兄勤快,起早贪黑,一家子日子也过得是鱼米丰饶。他是家里的老小,自幼身体怯弱,做不了捕鱼采藕之类的活计,好在爹娘爱惜,让他从三岁半的时候就去村里的私塾读书,算起来也有十七八年有余。

    他因活过一世,对文章理解颇有见地,因而博闻强识,在君山周边乡镇颇有些贤名。惜哉,对八股文理解十分有限,考了秀才后屡试不第,只能在君山县衙谋了禀笔一职,得些廪米好向家里交代。

    这一日艳阳高照,惠风和畅。张睿从丹桂飘香的县衙出来,就见门口突然卷起瑰丽的祥云,路人也都震惊地围着县衙窃窃私语。

    这明显不是我眼花了!张睿还是偷偷用袖子擦了擦眼睛,祥云倒确实发生了变化,一个白衣文士拨云开日,祥云渐渐散去。他手中持牒,神态恭谦作揖道,“坐下可是君山张松溪?我乃文华殿书吏处使者,奉命请您去参加考试。”

    张睿字松溪。

    “文华殿是哪一殿?如今桂榜已过,杏榜未至,哪来的什么考试呢?”张睿觉得这使者说得奇怪,他虽然在这里谋了营生,却也参加了乡试,只是还未出成绩。

    白衣文士闻言,抚须笑说:“原来是我的过错,文华殿并不入世,无怪乎你不知道。好叫先生知道,人间不是有科举取士以获得良才美质,我们神仙也是如此,文华殿就是主管官吏考试和任命的地方,隶属于文曲星君殿。因为您怜贫惜弱,仁德慈悲,且胸有大才,于是仙君差我前来引导您去参加考试。”

    说罢,也不待张睿做出反应,就将张睿扶上一匹凭空出现的白马上,自己也一样坐好。他从袖口中摸出了一个玉质短笛,三长两短,两匹白马喷出长长的鼻音,脚下一踏,越上白云绝尘而去。

    张睿原先还想在路上问一问考试的底细,谁知道惯坐飞机高铁的他,竟然在平稳的马上有些“晕马”了。不止说不出话来,就连思绪也断了,脑海中一片空白,哪里还有时间管其他的事情。

    于是,等他感应到一阵失重感降落在一座楼宇前,被使者推了一下,才慢慢回神。果然是神仙手段,这样的速度只怕可以用在航空器上。

    再看楼宇模样,粗粗一扫只觉得仙气氤氲,再看就只见富丽堂皇。他同白衣文士一同进了殿内,只见殿内更加威势逼人,座中仙人周身灵光,让人不能直视。

    “是君山张松溪还是扬越宋焘?”

    “鄙人君山张松溪,见过仙人。”张睿拱手作揖。

    “听闻你常写一些石破天惊的论调,是无稽之谈还是确有其事啊?”仙君很是慈善,同他交流。似乎对他有些了解,对他好奇才会这样问。

    “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也一样。只是我写的,别人不一定认同罢了。”张睿虽然在科举上屡屡受挫,却依旧无法无视一些在他看来是糟粕的东西,因此有时他文章著锦绣,有时却为文人所嫌弃。

    仙君摆手,“既然如此,倒让我见一见你的见解。”于是使者领着他坐在一边的几座上。

    “那扬越宋焘如何不至?”仙君又问。

    门外有人高声道,“来了。”于是朱门洞开,进来又一个白衣文士,其后也跟着一个布衣中年。

    “如此,你二人便开始答题吧。”仙君见宋焘也坐下,便挥手燃了座边的八宝玲珑塔。

    张睿正在想题目在哪里,谁知几上的纸扎突然显出笔走游龙的几个狂草,正是“一人二人,有心无心。”这个题目有点眼熟,难道我做过?前世刷题无数的张睿苦思冥想,无果,只记得几句有心为善,无心为恶之类的。

    这就是张睿的短板了,“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如何破题就是大问题。他八股屡屡不第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因此灵光一闪想到了沾点边的破题,他便有了思路,于是下笔千言。

    那八宝玲珑塔真是个宝贝,原先青烟袅袅,如有阵阵佛香,而今限定的时间到了,它又发出阵阵钟罄的声音,似乎是上古的祭祀曲。

    白衣文士把两人的答卷呈上去,仙君轻轻拂过,两人的答卷就投影在玉璧上,周遭皆可以看见。

    张睿一看,原来两人想到一块去了。那宋焘写的正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而他东拉西扯写了许多,中心思想就是奖善惩恶,认为有心为善也需要鼓励,这样不管是为何行善,众人总是在做善事的,如此才能引导社会整体向善;无心为恶虽不上刑罚,却依旧要以金钱财物弥补他人亏损。如此赏罚凭客观事实,而非唯心猜测,才能明法度,正风气。

    似乎他的理论有些惊人了,仙君及他身边的众人显然更喜爱宋焘的文章,说他胸怀广大,又说他世事洞明,盛赞不已。

    众人商讨了片刻,得出了结论。仙君拿了碧玉牌,让使者盛给宋焘,道,“你果然很好,侍亲至孝,为人仁厚,处事公允。如此,君山县有一城隍位空缺,我看你很合适。”

    原来是考城隍!张睿心下了然,城隍也是一地的父母官了,类同县太爷,无怪乎有这等阵仗。他心里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职位。

    “关帝大人明鉴,对您的任命我怎么敢推辞呢。只是我家中的老母亲已经七十几岁了,我走了就没有人奉养她了。请求您允许我侍奉她到老,然后再来就职。”已经四五十岁的宋焘哭起来,感情恳切,让人心下不忍。

    张睿听他言辞,才恍惚想起家中父母兄嫂,暗自庆幸没有入选,否则也不能再侍奉他们了。不想人在地上走,祸从天上来。仙君突然想起他了。

    原来仙君听了宋焘的请求,心中也为他的纯孝动容,于是遣了书吏来,查询了宋母的年寿籍,这一看倒还好,只有九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如此于他不过九天罢了,到不很妨碍。

    仙君通情达理地说道,“你母亲还有九年阳寿,你便回去好好奉养她。这官职你也不需要担心。”仙君顿首,逡巡了左右仙君一眼,众人皆颔首,于是他道,“我观张生才智聪颖,有曾在衙门任职,可以做九年代理城隍。九年以后,我们会再召你回来任职。”

    不多时,就有使者来送宋焘,仙君看他衣裳不甚得体,又赠他金玉珠宝若干,怜惜他母亲体弱,也赠他些凡人强身健体的丹药,只是不能延缓寿数罢了。临了,还嘱咐他要勤于研读道家经典,说是有助于之后修习法术。

    于是宋焘乃去也。

第二章 代城隍() 
“我看你的文章,觉得你胸有丘壑,自成方圆,倒是一个适合修道的好苗子。”仙君似乎知道张睿的诧异,特特将原因讲明白,“虽然是代城隍,不能成为仙体,却能够直接以*凡胎修习道术,不需生离死别。

    再者,我看你明晰法度,正适合来治理这地方的小妖们。若是九年后你治理有方,功德大成,即可立地成仙,届时再与你任命新职位。”

    如此,果真不需要我与父母死别?若是这个样子,我做这个代城隍也不错,毕竟在哪里都是治理君山。况且城隍能自主自决,比之书吏总要听命办事,灵活不少。张睿想着,便把疑问说了出来。

    仙君含笑点头,这时张睿才看清他的模样。原来他枣红脸,丹凤眼,头顶华冠,身穿蟒袍,脚蹬足靴,左手扶膝,美髯迎风吹起(摘自三国演义),是个中年美大叔的模样。

    “既如此,代城隍便代城隍吧。”

    张睿回到家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家里人之前就听说他被仙人带走了,都东奔西顾地到处去找他,未果,只能烧香拜佛祈求他平安。如今见他突然从天而降,衣裳还是原来杏黄的一套,心下大安。

    洞庭湖畔的渔家,大多以渔船为家,并不在陆上置办房子。张父将张睿拉进渔船,张母等也跟了进来。

    他一家子除了爹娘外,还有四个哥哥,大哥二哥均已经成婚,如今大哥已有一儿一女,二哥已有一个女儿,还有一个怀在二嫂的肚子里,不知性别。他还有两个姐姐,大姐的长子和他一般大了,二姐的孩子略小些,如今也有十二三岁了。

    “叔叔,听小胖说,你要成仙了,是真的吗?我就要有一个仙人叔叔了吗?”大哥的儿子张大宝是个七岁的小胖墩,一张脸肉鼓鼓的,还说别人胖。

    张睿一把抱起他,捏了捏他的肉脸,笑道,“要仙人叔叔做什么?难道是为了让我帮你猜王小胖的宝贝,或者是要我帮你抓白鹭?”王小胖的宝贝就是一堆船锚,都是废旧了不能再使用的,不过他们拿了,可以挖陷阱,猎雉鸡野兔,还算好使。

    “真的可以吗?我要告诉小胖,我叔叔是仙人了,我们可以烤鸟儿吃了。”说着就要蹦下去。张睿也随他去,他一去,家里的小孩都跟着出去了。

    众人这才开始谈正事。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天下衙的时候,刚出府衙大门,就有一个仙人找我,说要带我去考试。我一路晕乎乎地去了,考完了才知道是考城隍。不过我才智品格不如临县的宋生,他点了城隍,因还有老母要侍奉,于是仙君让我代城隍九年。”

    “为什么当城隍就不能侍奉母亲了?难道……”张母望着儿子,十分不舍,心中悲痛。

    “娘,若是那样,我也不愿意了。是正式的城隍需要脱离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我只是个代理的城隍,不需要立地成仙的。”张睿只希望自己勤于修炼,九年后依旧能陪伴父母。

    “五儿有出息,我们家世代为渔家,到我这一代才出了你这么个读书人,吃上了廪米。没有想到我张大网这辈子还有机会做神仙的爹。”张父听闻对张睿并不会有什么伤害后,实在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坐在八仙桌边,手脚都不知道要怎么摆放了。

    “爹、娘,五儿这样子,都是祖宗保佑,需要给祖宗们上柱香。我瞧着今日就好,咱们去给祖宗上坟吧。”张大哥心中自然也激动且喜悦的。

    “大郎想得周到,我都高兴坏了,忘了这一桩事情了。老大老二媳妇,你们两个将祭祀用的东西准备准备,老三老四就给你嫂嫂们跑跑腿,采买东西。”张父笑起来,深深的沟壑掩不住他的得意与骄傲。“老大老二你们跟我去跟族里长辈们说,这可是阖族的大日子。”

    说着,分到任务的日都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只有张睿和张母两个没有任务。张母也是个闲不住的,祭祀这边没什么事,可儿子还在呀。儿子平时最爱桂花藕片了,这时候藕根正鲜嫩,桂花也飘香,正好采来给儿子吃。于是张母也一溜烟儿去了。

    张睿如今还和两个未婚的哥哥一间房,不过他要读书,家里单给他开辟出了一间刚刚够转个身的书房。他干脆回到书房,拿出仙君给他的功法开始研究。

    还未进屋,渡口传来许多爆竹声,张睿走出去,果然是张父他们。他们身后跟着的是君山县的县太爷,他着官袍,领着衙役们抬着一座石碑往船头走来,石碑上是汉隶大字:君山代城隍。

    县太爷体态虚胖,走一步颠一下,还需要拿帕子时不时擦一下如雨的汗水。这不,他擦着汗,正好看到张睿出来了,忙上前来招呼他。

    张睿作揖,问道,“县太爷这是做什么?这一块石碑上来,我家的船就要搁这了。”渔家不说沉船,他换了种说法。

    县太爷气喘吁吁,却笑眯眯地,看着后生可畏的张睿,道,“本来也不是要放在你家船上。这是仙君赐下的牌坊,说是搁在你家渡口,让往来客商周知的。你看,这里刻着文华殿印,和城隍庙前的牌坊一样。”

    张睿一看,果然是文华殿,看来仙君是考虑到他暂时没有法术,进不了城隍庙,才有此一举的。等到他能够进入先天,引起入体,能驱动城隍印,才能够进入城隍庙。有此牌坊,只要有人烧香时念着城隍,就能够将所求送至他耳边。可他现在没有法术,听到了又能如何呢。哎,还是要快快引起入体。

    一路上爆竹声声,引来了县中百姓,如此张睿这个代城隍一下子就人尽皆知了。好在城隍不管人间事,只问妖魔鬼怪,否则这些七大姑八大姨的琐碎请求,能让他分身乏术。

    不过瞬间的事情,衙役将牌坊放在量定的位置,揭了上面用轻身咒定着的黄桃符,那原本两人抬着的石碑瞬间落成十来米高耸的牌坊,就像灯塔一样,远远就能望见。

    果然是神仙法术,众人见了这神乎其神的法术,已经被震慑住了。原本还叫张睿五伢子的乡亲,现在对他已经有了些敬畏。

第三章 山中佛法(画壁)() 
自那日立了牌坊,祭了祖宗之后,好奇打听的人终于散去,张睿得以清净度日。每天不是研习九阳震雷诀,就是四处游走,熟悉辖区内的风物人情。

    这九阳震雷诀是关帝测了张睿资质后,从道家万千典籍中为他选出的最适合的功法。原来他属性为雷灵根,只有这部功法和他最为契合。

    张睿得了功法,每天必须修炼三五个时辰,虽然还没有修炼出气感,身体却强健不少。如今没有仙法,也能圆了张大宝的心愿,给他上天抓飞鸟,下地摸螃蟹。就是小胖的秘密基地他没动,毕竟小男生就这么点玩具,小心人家哭鼻子。

    这日,张睿来到云溪,这里毗邻君山,却杳无人烟。张睿缘溪行,缓步沿山势上山。周围不见平日用来接待游子的米粉铺子,于是他一路摘枣、杏、桃、橘子、葡萄来果腹,总算不再饥肠辘辘。在他坐在地上毫无形象地吃着时,一只憨憨的肥兔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