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巾帼欢-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是小屋子,那是因为她跟小姑宋小晨共用了一间屋子,屋子正中央被竹片排子给隔开,里间正是宋小晨的闺房。

    宋黑妞住的外间,跟里间简直就是两重天。

    宋小晨的床,是真床,上头竹席被褥什么的,都是相对好的。除此之外,宋小晨还有一个小柜子,跟一口大箱子。

    宋黑妞的床,其实根本就称不上是床,而是一方竹片排子,被架在了方木架子上边,方木架子的两头,是石板垫起来的。

    竹片排子上,先是铺了一层稻草,之后才是竹席。竹席之上,是一张从王氏的被子上退下来的打满了补丁的被面。

    就是枕头,也是用的破衣裳包稻草。被子嘛,同样破旧不堪。就是那棉质,也都板结起硬,盖起来并不怎么保暖。

    然就是这样的条件,宋黑妞竟也安安生生的住了十三年。

    宋黑妞用于装衣裳等物件的,只有一个大竹篓子,跟一个提边的带耳篮子。

    那个篮子里边,装的就是宋黑妞的全部宝贝了,就吊在宋黑妞的床头上方。

    宋黑妞摸进了房里,麻溜的爬上了“床”,将手中的包袱往那篮子里边一扔,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到了地上。

    宋家的人有一种默契。那便算被宋黑妞放进这个篮子里边的东西,都是他们不能触碰的。

    放好了东西的宋黑妞,欢愉的四蹄撒开,跑进厨房打了半桶水,提回房里,掩上门,躲在床侧一个被破竹席围出来地方,简单的擦洗了一遍,换上干净的衣裳,倒头就睡去。

    这么艰苦的环境,宋黑妞自认为须得争分夺秒,才能带着一家子发家致富奔小康。

    次日一早,宋黑妞是让隔壁大柱家的大公鸡给叫醒的。

    穿过来第五日,宋黑妞觉得自己俨然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宋家人。就连大早上起床后,列队在院子西边的篱笆墙下,咬柳条刷牙,也是一种享受。

    刷过牙之后,宋家的人,才开始了一天的日常。

    此时,才是天色刚刚放亮的时候,村里四处都是雾蒙蒙的一片,远山更是云遮雾绕,非常的唯美。

    宋小晨跟在王氏身后进了厨房,开始熬制老宋家第一餐,小米青菜粥。

    宋老头带着几个儿子,扛上锄头,全都下地去了。

    宋婆子将积攒在灶房门口的一筐子柴灰,扛到了后院,细细的撒在那些才刚刚出了嫩叶的菜苗根部。

    这些柴灰,可不是一烧出来就能用的。非得这么存在屋檐下,让雨水冲刷个几遍,再晒干了,才能直接撒在菜地里边。

    要不然,就得存在筐里,放在干燥的地方几个月,方可直接作用于作物。

    毕竟,那柴木灰里头的碱质含量太高,一烧出来就用的话,就得烧苗,将作物给碱死。

    宋黑妞战战兢兢的从露天的茅房里边出来,突然觉得挣银子的事情迫在眉睫。

    那茅厕,就是用的细密竹席子围起来的一小块地方。也就是在地上挖个大坑,往里头安一个大缸,架上两根木棍,摆上两块大石板。

    人蹲在上边总是战战兢兢的,深怕一个不平衡,就栽那缸里边去。

    更何况,要是下雨,缸里水太满,人拉了东西下去,那水就能溅到屁股上。

    总之,宋黑妞认为,目前哪怕就是继续住在那漏雨的茅草屋里边,也得先弄一个能用的茅房出来。

第二百八十章 父母往事() 
李氏,就真么被下了病危通知,吓得五儿六儿都傻在了当场。

    五儿虚弱的道:“娘,倘若你出了什么事,我也不要活了。”

    六儿哭着扑进李氏怀中,呜咽道:“娘你坏,还说自己是睡着的。你根本就是跟村东头剩子的奶奶一样,不打算要我跟哥哥了。”

    李氏抑制不住自己的哭声,但也不愿让两个儿子伤心。

    只不过她已经将两个孩子托付给了孟戈,可不敢再麻烦她。

    孟戈大概能猜到她的想打,遂道:“邢家大嫂子,你若是觉得欠我太多,那今后便跟在我身边伺候我跟小矛儿就是。你跟五儿六儿,今后可就是我的人了。我的人,身体自然是要最棒的。高大叔,你赶紧安排人给这娘儿仨收拾个小院子,让他们安心的在这里修养身体呗。我还得跟小矛儿赶去小洛镇呢。”

    高管家早就安排下去了,因此也就是再交代几句,就让一个小丫头进来将李氏给扶了出去。

    将五儿娘儿仨安置好,孟戈就打算带着孟矛他们继续出门赶路。

    高管家将人拦下,道:“急什么,都一天一夜没休息了,马儿不得歇息,人不得乏?先好好休息一天,明儿在上路吧。我也给你爹娘准备点东西。”

    对于孟朗的事,他真是在遗憾不过的了。有一种怒其不争恨其留憾的复杂心情。

    然而,他不得不承认,孟朗离开这地,倒真是明智之举。

    县城的人无一不知,那孟家在孟朗夫妇不辞而别时候,曾经无数次想上门找麻烦去。

    所幸孟朗夫妇走得及时,否则还真不知道孟家的那些个糟心的人,会办出什么事来。

    若不是孟朗爹娘早丧,或许事情不会变成如今的局面吧。

    想起孟朗的父母,高管家就想起了孟朗的外祖一家来。

    “你们或许该去看望看望那家子的两位老人。那两位老人当年在真心疼爱你爹,甚至在你爹选择了你娘之后,他们还上门帮你爹娘说和过。”高管家便将那两位迟暮老人的事说了出来。

    孟朗的外祖父母,年纪应该跟孟老将军差不离。只可惜,他们的爱女爱婿早逝,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甚至因此跟孟老将军生了嫌隙。

    当年那对老人就不答应让孟朗的父亲跟孟老将军上战场,只是那老人说什么孟家儿郎没孬种什么的,愣是将还在新婚期的孟朗父亲给带上来战场。

    结果嘛,自然是孟朗的父亲尸骨无存。

    这一切,都令身怀六甲的朦胧的之母一病不起,最后勉强生下了孟朗之后,才没满月她人也随着孟朗之父走了。

    亲手葬了自己儿子的衣冠冢后,孟老将军便将孟朗当做了唯一的接班人培养。

    直至孟朗十八岁,那位老将军才记起要给他寻觅良缘。

    只可惜那时,被孟老将军派出去做任务好几次的孟朗,已经在山中认识了身为猎户家闺女的万俟氏。

    万俟氏先祖;可是大草原上的英雄。只可惜英雄也如烟花般易逝,万俟氏家族最后还是被人从大草原上挤兑了出来,隐居中原当起了猎户。

    事实上,也并非是万俟氏家族没有后继之人,而是那些人都已经厌倦了凡事都动用武力解决的生活方式,这才起了隐居之心来的。

    但是,草原上的英雄,在到了中原之后生活并不大如意。

    他们先是被山中不少的毒物所伤,最后一个大家族分崩离析所剩无几。

    万俟氏便是他们这一支剩下的最后一口人。她的长辈父兄,都死于当地猎人设在山中的种种圈套之中。

    而她,最后也被一种极其恶毒的藤套,给套在山上一天两夜之久。

    当时若不是孟朗刚巧经过,并救下了她,还将她带到镇上治伤,只怕他们那一支最后的传人也都没了。

    当孟朗高高兴兴的将万俟氏带到孟老将军跟前的时候,孟老将军那真是大怒不已。

    他为孟朗费劲了心思,哪里容得他娶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还是草原上的鲜卑人。

    鲜卑人,自顾就是凶残无德的象征,是中原人最不喜欢的一个外族。

    那个民族的人,除了骁勇善战之外,最是喜欢侵略与屠杀了。

    因此,鲜少有中原人愿意跟鲜卑族牧民结合的。除非是那些边疆牧民们,他们实在是没办法,才会允许两族通婚。

    想通的,鲜卑族的人,也将自己奉为上神的后代,同样瞧不起文弱不堪的中原人,认为这些个汉人,不过都是他们的奴隶罢了。

    因着两族观念的不同,成了孟朗跟万俟氏之间最大的长大。之后便是孟老将军的私心了。

    孟戈英勇智谋都不错,文韬武略不在话下,就是心底过于善良了一些。

    这样的人,在军中特别容易吃亏。那种为正义而生的性子,使得他做什么事情,都先以对方的感受为主,最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为了能让孟朗今后在军中不受人诟病,孟老将军说什么都想要给他找个将官之女,今后才能扶持着他青云直上。

    只可惜孟朗是个极重感情的人,打小又看多了叔伯们后院一团糟,女人争风吃醋各种手段频出的事情,当然对那些所谓大家出身的女人不敢兴趣。

    为此,他坚持对万俟氏从一而终,坚持今生自会娶万俟氏一人。

    当时怒急攻心的孟老将军实在是气不过,便很干脆的就以除族为借口,想趁此逼得孟朗听从了他的安排。

    结果嘛,孟戈自然是软硬不吃,直接带着万俟氏就走了,还在几位故交的见证下,成了亲,过起了小日子来。

    当时莫家的叔伯觊觎孟朗父母留下的家财,便趁机找人给孟朗施压,不断对万俟氏下手,迫使孟朗最后选择了净身出户,直接带着万俟氏远走他乡。

    听到孟朗夫妇最后消失无踪,孟朗的外祖父母忍不住便上了孟家去质问,结果却亲眼见到了孟家叔伯们,为分刮孟朗父母留下的家财不公而争执的场面。

    “自那以后,你父亲的外祖父母当真没跟孟家来往过,甚至于在街上遇见那位老将军,也都要掐着腰刺上几句才行。”高管家说到。

    两家人,说不是反目为仇,倒也差不了多少。

第二百八十一章 邢家的事() 
听了父母的往事后,孟戈便对那曾外祖一家子印象深刻,遂问他们身处何处。

    “他们住在大梁城,就在府城的将军府后街。世道还没乱的时候,那家子的长孙在府城单人通判一职。他们至今仍住在通判府上。石府。”高管家道。

    提到府城的将军府,孟戈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当初,她以为赵大将军会让她去府城报道的,谁成想竟然是让她回了金和县。

    难道府城的将军府不少赵大将军的府邸?

    “哪里不是。只不过那个将军府是朝廷派发的,里边便也有不少朝廷的人,赵大将军一般将那里当做临时落脚点罢了。这里,才是大将军的祖居。”高管家道。

    原来如此呢。孟戈恍然大悟,发觉这个金和县真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出的都是一些将才。

    “那等我从小洛镇回来,定好了日子收我那父母的尸骸,再寻个日子去府城拜会那石家吧。”孟戈就道。

    “石家是什么人家?”正待高管家要答复的时候,孟矛从一旁蹦过来问道。

    孟戈揉了揉孟矛的脑袋,问:“你不是说去睡觉了么,怎么还在这里?”

    孟矛见孟戈没回答自己的话,很是不满道:“我待会就去睡了。你说,石家是什么人家。”

    于是孟戈便将石家跟他们的关系个说了出来。

    孟矛晃着小脑袋想了一下,这才道:“那家人是好人么,他们会喜欢我们么?”他对于所谓亲戚的欢喜,都停留在孟家那一家子的表现上了。

    高管家不知该怎么回答,就道:“那家子的两位老人家把你娘所有的嫁妆都给收了回去,说是要留给你爹跟你爹的后人。至于他们是不是好人,你们只管上门便知道了。”

    倘若真是不错的人家,自然会考虑将石氏的嫁妆给还回来。毕竟这两个孩子这么出息呢。

    若不是那好的,只怕这两个孩子第一次上门,就不会给他们什么好脸色看的。

    孟戈也深知其中的关窍,便想着今早上门探一探也好。

    若是个好人家,今后多来往,也好替孟矛躲找了个靠山。

    如若是那赖的,今后有了防备,便无需担心被人赖上来找麻烦。

    但凡涉及钱财的事情,许多表面上看着很好的人家,最后都会露出那狰狞的嘴脸来。

    孟戈并不在意那所谓的嫁妆,。只不过急于给自己找一门子可靠的亲人罢了。

    孤身在这世间行走了近十年,她其实真的很想有个人靠一靠。那种无依无靠的感觉,实在是太无助了。

    那时她唯一的想法就是,倘若她一不小心没了,那孟矛今后也就完了。

    基于这样的原因,这些年她就是生病,也不允许自己躺在床上超过两天的。

    她必须得在清醒的时候即刻打起精神,强迫自己即刻恢复过来,否则将会带给孟矛致命的打击。

    那样的日子,孟戈再也不想过了。这些年她真的好累,好想哪一天自己再生病,便能任性的躺在床上十天半个月的,再调养个人半年,也不会有什么负担。

    孟矛那期间,也还会有别的亲人照应,让她能任性的偷懒,该是个多么好的体验呀。

    孟矛搞清楚那是个什么样的人家之后,便道:“就算那是个好人家,那也不是我外租,他们肯定不疼我们。姐姐,你今后千万别想着将我托付给他们。”

    孟戈所有的想法,孟矛都能猜得到。她其实好几次都想要就那样长眠过去。

    若不是牵挂这孟矛,她又怎么会奇迹般的熬过来了呢。

    孟矛也是一样的。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是陌生而可怕的。倘若没有了孟戈,他不管是在哪里,日子过得再好,他也都不会欢喜。

    除非孟戈就在他看得见的地方,并且生活得非常的好,那他才会觉得安心。

    现如今,世间还不算太平,孟戈又特别的在意那个石家,这令孟矛担心。

    孟戈见状再次揉了揉有些蔫吧的孟矛的脑袋,道:“哎呀你这个臭小子,真是长大了一点都不可爱。你姐姐我都这么老了,难道一辈子不嫁人一直待在你身边呀。”

    其实孟戈从未想过要嫁人。她只不过就是想要转移孟矛的注意力罢了。

    PS:过半个小时在刷新看看吧!

    孟矛晃着小脑袋想了一下,这才道:“那家人是好人么,他们会喜欢我们么?”他对于所谓亲戚的欢喜,都停留在孟家那一家子的表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