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光耀美利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神光耀美利坚-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抓,是吧?呵呵……”

    “入口我已经构思好了,郊外地区,拿一座古典欧式洋房做掩护就行,入口是隐蔽的超大型垂直电梯,然后再乘电车一路深入。这样人员的运输,货物的运输都不成问题,而且除非,嗯咳咳,除非什么怪物真能顺着电梯井坚持不懈爬上几百米,不然就算逃出来了,也绝对逃不出来。”

    当前,爱丽丝是这样简单对苏菲解释的,至于具体建设时的秘密机关,那简直不要太丰富了。

    因为她知道,如果哪一天,自己真的研究出爬行者什么的了,顺着电梯井一路上去的可能性真不是没有——如果哪一天。

    所以,寒假回家后的娱乐活动,这也就展开了。

第六百四十六章、资本涌入拉肯市() 
对于中西部小城镇的人来说,东西部大都市里的来客,每一个都是“装逼的有钱人”。

    好在犹他州不是爱达荷州,对外来者的接受还是很强的。后者完全就是基督教徒的圣地,四成新教徒和三成末世教徒占据了该州大半个世界,而无神论者只有区区十分之一。可想若叫非基督教世界的留学生偶然过去了,会是什么结果。

    犹他州位于加利福尼亚东北部,被内华达州隔了层山,自驾客在往来西海岸途中,可自行选择是否去拉斯维加斯兜一圈。这里被落基山脉、科罗拉多高原和大盐湖沙漠所盘据着,两百余万人口的八成都聚集在首府盐湖城,可想外围世界是多么的荒芜孤寂。

    落基山脉阿克雷山区脚下,有一座名叫拉昆的小城,总人口不过三千,以矿山开采为主要经济来源,全市六成男性劳动力都在从事这个职业。当然,在距离拉昆有一段距离的盐湖沙漠中,同样还矗立着二战时建设的许多军工基地、火箭引擎厂乃至铀矿,但那就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爱丽丝…王全家人一路周折来到这座城市,自带的重型直升机在从波音的货舱里拉出来后,便立刻载着他们飞向天空。只见茫茫森林山脉脚下,那一座小城孤零零地矗立在高原上,周围难得还存在充沛的水系,只是无数复杂的原因堆砌一起,令小城多年来都没有走上扩张的道路。

    一家人的到来自然得到了市长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包括少数几位企业家的盛情款待。与收集资料显示的一样,这几位企业家九成九都是大型矿主,了不起再有些市政官员引荐自来水厂代表、电厂代表等人物。连仔细阅读他们的财务报表都不用,餐桌上,苏菲轻轻在爱丽丝大腿上划了个数字,那就是把这整个小城收购下来的最高金额。

    “我们集团对长官电力、水利公司运营,已经很有经验了。”爱丽丝笑道:“负责了整个香港电力运行的香港电灯公司,我个人占据了相当高的股份,水利公司当然也不在话下。只要有我接手,绝对能用最快的速度,将拉肯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扩产五倍以上。一个工程期,这位先生,我就可以让电厂拥有为十万居民提供电力的能力,而不是现在的三千。”

    和土财主聊生意,最需要避讳的就是完全把他的财产夺走。很多这种人之所以守着一亩三分地不放,赚钱再多也不愿走入大城市,就是因为乡土观念。所以这时候,他们往往真不是一笔巨额收购费就能打动的,他们要看的是外来者是否为本地人做实事。

    “所以王小姐是希望,让我们拉肯迅速发展成一个大城市了。”市长不紧不慢地和面粉道:“但人数的增加是要和经济、就业息息相关的,我们拉肯市当前的主要产业是采矿,你该不会是想瞬间造就出上万个采矿工人吧?那是会引来环保部门抗议的,哈哈。”

    “采矿的话,当然是要量力而行,除非我们要成立的是跨国性大公司,呵呵,不过那也就和本地人口没关系了。”爱丽丝道:“市长,还有各位,你们也都知道我的主要能力在哪儿。所以我的计划是,将我们拉昆打造成一个内陆的高科技城市,人口无需太多,但每个人都是响当当的知识分子,你们看如何?”

    早在接到源自爱丽丝大厦的信函时,拉肯市政府诸人就都能猜到爱丽丝的主意,但当然只能是一部分。内陆的科技城市,这个概念对硅谷人是很清晰的,但要让一群山脚下的工矿主们理解,可就太难为人了。

    “互联网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这个毫无疑问吧?就像微软,它只是一座雷德蒙德市里独占七八栋楼、一个直属工厂都没有的纯技术型企业,但产品却能遍及全世界,并和当地的交通运输能力毫无关系。科技型企业就是这样,它们建立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基础上,完全可以无视当地交通情况,轻松地把产品发往全世界。”

    “拉昆市的地理位置很不好,这个你们比我都明白,各位都是当地人,为什么本市多少年来都是以矿业为主,相信根本就不用我多嘴什么。犹他州八成居民都在盐湖城,你们这里背靠阿克雷山区,虽然难得拥有一片绿树丛荫、水源充沛的地区,但也只能少量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主要经济必须依赖采矿。”

    “所以呢,问题也就摆在这里了。当地的矿藏就这么多,除非你们不考虑今后几十年的民生就业,硬要把所有东西一口气挖出来,不然当地人口只能是这么多了。就算你们几位将企业发展到更大规模,像我们说的似的,也只能是到外地找矿,和本地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以呢,市长。若我们真想在地理位置堪忧的拉肯大规模发展经济,增加城市人口,走高科技路线是几乎唯一的办法。有互联网在,客户们才不会在乎商家的注册地址在哪儿呢,像我的思科公司总部在圣何塞,加工厂却遍布全世界,和圣何塞的物流运输能力有个毛关系?”

    来自西海岸的硅谷新贵前来投资,而且还是那位鼎鼎有名的年轻少女,很难形容当地人究竟是什么心思。本能地讲,应该是满腹怀疑和小觑的心理,但爱丽丝可不是昨天才刚靠股票爆发起来的幸运户,能力早就得到世界的证明了,哪轮得着他们妄自揣测?

    所以,这场接风洗尘的餐宴和会谈,最终果然以一番良好的氛围结束了。爱丽丝当然没冲击当地原产业的打算,入股的行为虽然会有,但不会直接夺取原企业主的经营权,她的主要地盘是在科技这一片。

    投资计划很简单。

    首先,由于一切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蜂巢”,所以发电厂和水利公司肯定还是要全额并购的,好在这都属于市政领域,谈起来不是什么难事。

    也正由于地下会有蜂巢的缘故,地上肯定也得有保护伞的产业,所以一家兼职科研功能的医院是必不可少的。医院本身是为居民服务,博得好感,而科研院所这种机构最需要的,也绝不是便利的交通,而是完好的研究环境,爱丽丝甚至都在考虑,要不要跑阿克雷山区里盖呢?

    复制出第二个硅谷,完全是多此一举的行为,考虑到蜂巢在将来多少年里需要的物资,科技产品硬件生产才更加重要。所以在这里,她需要的就是让德拉肯投资一家高新工业加工厂了,思科的、英特尔的、英伟达的、惠普的、IBM的,或保护伞自产自用的电子产品子公司的,就近生产,就近使用,产品来源和生产渠道均值得信赖方便控制,还有助于当地小镇的经济发展。

    所以,也正是考虑到要取信于民,向市长等人承诺的互联网型公司,也是需要成立的。其实这个真的很简单,讲道理,硅谷虽然是IT界圣地,但全美国的该类型企业真的是遍地都是,毕竟一切都是靠互联网就能运转的么。只要有爱丽丝的相关企业一落户,还怕没有程序员自行前来求职,或投资创业吗?

    “妈妈,做一下准备,我们入股金士顿吧。”

    爱丽丝这样对苏菲说道:“正好那两位创始人都是华裔,肯定好说话。它现在正是不断扩充产品线的时候,所以也很需要更多的加工厂,都是计算机上必不可少的硬件,哪能不让他们到拉肯凑个热闹。”

    “以计算机硬件的附加产值……的确,就算用飞机运输也值得很,何况等经济发展起来了,修一条直达盐湖城的洲际高速也是可以的。不愧是我女儿,头脑真不错。”

    “那当然了~”

第六百四十七章、保护伞保护了大明星() 
1993年新年伊始,对保护伞公司是一个难忘的月份。国际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在去年末接受了结肠癌手术,年初正是再度病危的时刻,却未想在接受了医嘱,服用了一系列来自保护伞医药公司的新产品后,竟成功的痊愈了。

    此条新闻一出,顿时引来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粉丝和赫本自行透露,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她已经被结肠癌病症困扰折磨了许多,甚至一度发出了安乐死的愿望。同是在本年初,正当她术后陷入新一轮病危症状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蕾莎修女得知消息,甚至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她祷告祈,望使她能够奇迹般地康复,祷告一度传遍了世界各地。

    所以,当赫本竟因服用了保护伞新出的药物痊愈后,自然引得了舆论的一阵剧烈轰动。距医生和视频中的赫本亲自交代,服药后的她绝非只是缓解了症状,而是将身上的结肠癌彻底治愈了!

    奥黛丽…赫本,保护伞的药物居然治愈了这位国民偶像的绝症,这是其一;彻底治愈了结肠癌,虽然只是一起病症却是响当当的癌,而且还是在极短时间内令晚期癌症彻底治愈。这一条新闻内蕴的信息量之大,简直等于一次前所未有的强力宣传,所以作为意料当中的事,保护伞的市值在新闻播出当天,收盘价猛增了20%之多。

    公司当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宣传自己的机会,他们很大方地公开了位于日本京都的抗癌药研发中心,和在公司东京分部总部设立的办事处。爱丽丝…王的名字,以及分公司负责人宫野及其女儿,首席医学研究员宫野志保等人,也迅速成为了媒体与学术界的宠儿。

    其实医学界的事,对普通人真的是既遥不可及,又近在咫尺。每个人都会生病,每个人都需要看病,医保更是社会基本福利中极度重要的一环,更被提身患癌症时的种种事宜。每个人都希望远离医院,但同时,当医学界真的出现任何大事时,每个人却又都极其专注着它们,真可谓一个很有趣的矛盾体。

    无论如何,推出了能迅速治愈晚期结肠癌药物的保护伞,算是彻底发达了。

    这和之前的减肥药绝对是两个性质。

    对专业人士而言,金融市场的波动永远是以小时计算的,尤其对于交易完全自由的美股市场。如一枚窜天火箭般一发不可收拾,保护伞的股价开始飙升,然后如何都没有减缓速度的趋势,前后不过一星期的功夫,它的整体股价便增值了一倍!

    这个一倍,可绝非三美元到六美元,四美元到八美元的那种小儿科。诚然,在这番新闻出炉前,整个保护伞集团最出手的产品,只有一份减肥药,但就是这么份保健品,却已用其无可匹敌的质量让公司成为超级大拿。所以,既然作为一个新型的超级大拿,当它的股价一周飙升一倍时,对市场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

    在急速将财富增值一倍后,保护伞丝毫没有闲着,马上便展开了一系列大动作。

    它首先开始了对医院的投资。美国的私立医院有无数家,小道消息流传,保护伞首家购入的医院是西雅图圣恩,这个命令由爱丽丝…王本人亲自做出。那么多医院,为什么首先选择了这家?当有记者上门采访后,得到了这样一番答案。

    “埃利斯…格雷是该医院鼎鼎有名的外科医师,我因为某些渠道知道了她,也听说她的女儿有当医学生的打算,所以有考虑,等将来某日用它做题材写个电视剧本。”

    原来这就是原因,所以此番报道一出,那位医生算是出大名了。另据小报消息称,自从那位记者把爱丽丝…王的解答刊载后,西雅图圣恩医院的门诊量瞬间飙升,而且其中好些就是奔着那位埃利斯…格雷而去,也是没谁了。

    而且最为有趣的是,当有小报记者找上那位医师后,对方竟还真这么回答道:“我当然没有见过爱丽丝…王小姐,不过从去年三月起,微软的保罗…艾伦先生就一直是我的病人,我负责治疗他的霍奇金淋巴瘤。可能这就是原因吧。”

    同时,作为保护伞公司最大的股东,在大笔资金到手后,爱丽丝…王也开始以公司名义不断出手,开始了一系列铺天盖地的投资。她入股了生产内存条的硅谷企业金士顿,以“蜂巢”投资公司买下了犹他州一座小镇的几乎全部产业,并在那里设厂,以求吸引更多居民迁入。

    “只要我们花的是自己的钱,那不管怎么折腾,老百姓们其实都不会在意。只要拿准了这个大前提,就算我们公开了蜂巢实验室的工程,拉肯市居民不踊跃报名挖掘工就不错了。”

    爱丽丝这样说道:“但在研究员的筛选上,问题还是很多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美国人民对人权的执念,可不是非西方世界国家能想象的,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局限自己。计划如下。”

    “首先,从东京大学为首的日本高等院校,招募大批研究员。其次,是人都知道亚裔的学习能力出色,就比如医生这个职业,如果不是国家有种族保护政策,它真就得被亚裔人全霸占了。所以我们接下来的一项投资就是,首先入股大批私立医学院,然后让这些学院与中国的清华等大学达成合作关系,设立各种留学优惠政策。”

    爱丽丝当然没忘记往中国发展企业,只是没办法,在互联网市场完全成熟前,很多能被她看得上眼的产业,基本都是国营的天下。命脉行业根本无需考虑,而即便是民生领域,想在南巡讲话前有大作为,也都是相当困难的事。

    当然……精力有限也是主要原因。中国地大物博,又在那么短时间内高速腾飞,每年都有无数家明日之星在成立,爱丽丝又不是巴菲特,可没有那个精力玩雨露均占。

    要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