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光耀美利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神光耀美利坚-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读者基数无比庞大,基础市场需求也非常繁盛,是以爱丽丝轻松就打破JK…罗琳的那种“多本书慢慢唤起热度”的局面。当然,她毕竟也是对作品进行了三倍量的篇幅增加,与其说是提前了这种现象,其实更是信息量提前达标了。

    一本五十万字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自然就能起到罗琳前三本综合下来产生的影响力。

    所以,也就不怪呼在短短一个月后的88年年末阶段,《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的文化版面,会被这部小说的评论彻底洗版了。

    “挣脱了托尔金框架的新类型魔幻,发生在都市中的神奇故事!”

    “名著新星冉冉升起,一个属于新魔幻的时代开始了!”

    “七本书,七个学年,七扇奇幻的大门向一代人逐渐敞开!”

    “古典魔幻与现代社会的完美融合,虚幻与现实的恰当交映!”

    几乎是井喷一般,一整个美国奇幻文学界都被这一本书炸了出来,即便第一批海外版才刚刚登陆加拿大,但数以十计的领域内作家、评论家都已经忍不住了!

    奇幻文学在欧美市场的发展可谓繁盛,自五十年代的托尔金起,不算同时期的《纳尼亚传奇》等的诞生,在随后的三十年里,至少一打的作家都有写出精妙绝伦的同类型故事。

    从六十年代的《地海传奇》六部曲不断出炉,到七十年代的《安珀志》十部书逐一诞生,再到最近期刚出版的超长篇系列《时光之轮》,无不是这整整三十年来最杰出的代表作,而在他们的阴影之下,更多的同题材故事也都在以系列的形式,不停百花齐放着。

    但它们无疑都有个鲜明的特点——要么是直接源自托尔金体系,要么也都只是凭空构建一个崭新的世界。即便《安珀志》颇有种多元宇宙世界观的感觉,也依然属于架空世界的范畴。

    再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也和托尔金一样,多少作者在力图营造一种史诗般的浩瀚感。少年们的奇幻旅程,正义与邪恶的强烈碰撞,大多都是如此。

    由此,《哈利波特》就像一颗灼热滚烫的石子,被扔进了光滑如镜的冰寒深泊中。

    绝大多数评论人都有着共同的观点,那就是爱丽丝将魔幻气息完美地融合进了现代社会中,而她立足于英国的“地图”,也着实给了这种魔幻充沛的历史感和合理性。明明只是一部儿童向的校园冒险故事,但很多资深业界人士都凭借其老辣的眼光,立刻认出了许多世界观层面的讯息!

    “魔幻与科幻难道还可以兼容吗?法师的魔力就是一种和电能相似的新品种能量,强横的脑电波化作精神力影响微观粒子的运动。神奇的基础课《魔法理论》,让我们这些自诩高贵的‘麻瓜’见识到了真正的伟力!”

    “真奇怪为什么我们过去都没有意识到。仔细想想,悬停咒和飞翔术,确实就是科学领域的反重力技术,难道魔法真的只是另一个层面上的高科技吗?神奇的魔杖,好一句‘羽加迪姆…勒维奥萨’,少年罗恩施展了《星际迷航》的人类才能掌握的力量!”

    “新类型的魔幻彻底敞开的它的大门,一年级新生的科学素养都远超诺贝尔奖获得者,巫师终将统治现代社会!”

    毫无疑问,太多的评论家都发现了《哈利波特》最突出的特点了。甚至都不是它把一个奇异的世界插入到现实领域里,而是爱丽丝作为一名科技界的企业家,竟成功地把魔幻设定与现实科学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

    “完全没有任何违和感。十一岁的少年无能对巫师的授课提出质疑,校方的教学更是字字灼金,完美地将魔法体系的发展历史融合进现代科学技术史。什么是魔法?魔法就是基于异能人类发展的精英化高科技!”

    “这究竟该被划作魔幻题材,还是科幻类型?我不禁感到疑惑,爱丽丝用一整个章节叙述了哈利的第一堂《魔法理论》课,也让我这个饱读诗书的评论家受到了新教育的洗礼。具备可控放射性的魔法石,以改变基本粒子结构的方式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这真不禁让我想象,看着这一系列七部曲长大的一代人中,会诞生出多少个聪明绝顶的科学家?”

    讲道理,虽然美国人深受英国文化的影响,但奇幻类别的读者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这里到底还不是英国,比之《星际迷航》那种铁定会红火的类型,魔幻小说的忠实读者充其量也就千万人。一个月的时间卖出七十万册,但也依然还有着太多人的人根本没看过它。

    但这下可好,当海量的书评竟将它这样一番描述后,井喷般的再版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居然完美地用科学解释了魔法!?

    讲道理,要说欧洲人可能还会感到些反感,但这恰恰是命中了几乎所有美国人的心啊!

    圣诞前夜,正是家家户户为大餐进行最后购物的时刻,但这一次的市区街头,却鲜少能看到超市前排长队的现象。反之,多少人都跑到了书店门口,即便手拎大包小卷,即使队伍都沿着大街顺着墙角转到另一边去了,人们依旧乐此不彼!

    “我有预感,我儿子要是真把这《哈利波特》的七部曲给读完了,他将来肯定能当个科学家!”

    “我借着小姨子的看过,真是太精彩了。你知道的,我可是个正经的物理学家,平时哪会去看什么魔幻小说?结果你也瞧见了,我现在也来买了!”

    “你们说,爱丽丝…王那颗脑袋瓜究竟是怎么长的?那章《魔法理论》我也借着同事的看过了,你是物理学家对吧,你觉得可行性怎么样?”

    要说这一整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最引人入胜的是哪一部分,相信没人会说是最后的《双面人》。《魔法理论》,就是魔法理论,真不愧是校园小说,作者竟还真借着教师给读者们上了堂……而且是如此奇妙横生的课程!

    “我就想知道,爱丽丝是怎么想出来的。”那物理学家排在队伍里道:“理论部分完全没问题,只要你确实是个巫师就行……别笑,我是认真的。你们想啊,在法拉第之前,谁能想到电能的实际应用?那如果说,这些巫师的体内也有种奇异的生物能,再配合着那种能感知到基础粒子波动的强大脑电波,发明个所谓的咒语和魔法,可不就是顺理成章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也不过如此,这位物理学家为排队中的顾客们答疑解惑,但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受到了爱丽丝的影响?

    进而,又有多少科学家在看到了种种新闻评论后,难得地买了本魔幻小说,进而受到了影响?

第四百五十七章、邀请函和产业布局() 
“爱丽丝。”

    布鲁迪捧着厚厚一摞信函,送到办公桌上:“这是今天的。”

    “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挥退了前台小哥,爱丽丝意味深长地长舒一口气。

    这里当然是埃克塞特计算机研究中心,今天又到周末了,是以爱丽丝昨晚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这是今天的,然后旁边那摞则是这一周来堆积的。

    她真没想到《哈利波特》的出版会带来那么大的影响,虽然只是业界轰动,但毋庸置疑,太多人,太多机构和太多的公司,都朝她发来了各式各样的邀请函,甚至是求职信。

    没办法,因为那穿插在《分院帽》和《魔药课老师》之间的章节《魔法理论》,的确是爱丽丝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写出的。

    讲道理,作为一名每天都能释放出精神力,用亚原子的分辨率观察世界的小异能者,她哪能忍不住写出这样一堂妙趣横生的魔法课呢?

    结果这下可好,邀请函和求职信不要钱地朝她邮了过来。

    “噫,还是好好瞧瞧今天又是谁来骚扰我吧。”

    她拿起这几份信函看了起来。

    瑞士那里的物理实验室有邀请,超级粒子对撞机嘛,名义上把她拽来讨论计算机升级,实则肯定也是想就“那一章节”的剧情进行深入探讨。毕竟是专门干这行的么,爱丽丝对于亚原子态的一些描写,别人分辨不出来,他们还能看不出真假吗?

    洛克希德公司也不堪寂寞,平日里就偶有邮件交往的熟人,今天难得以实体信函表达其郑重的态度。别看这两年来,爱丽丝只是端坐数千英里外,对YF…22的航电系统的研发做遥控指导,但这家公司真能展开的业务,当然不止这些了。

    “新型炸药的研发?好吧,考验我的化学本领呗?倒是,微观层次下的物质性质转换么,看我在书里写得那么溜,一个邀请函算什么成本?”

    真要说研发新炸药,爱丽丝真要用起功来,确实能制造出好多比黑索金更厉害的东西。

    但讲道理,很多东西其实都不是做不出来,真正的影响因素,紧紧是需要的问题而已,这才是最关键的。

    就比方说可控核聚变吧,如果爱丽丝真想那么干,努努力,确实能当一把钢铁侠史塔克。

    但紧随其后的,可也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到来了,毕竟没人会坐观这等绝对改变世界的能源,为单一国家所有。

    那么问题就来了。自己又不是真的缺钱花并缺到这种诡异程度,外星人也没要在四百年后入侵地球,她干什么要冒着小则引发美国高层震动,大则掀起世界大战的风险,把那啥子技术做出来呢?

    “新型炸药……答应下来很容易,但影响可不小啊。”

    爱丽丝开始琢磨了起来,因为单纯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邀请。

    现代社会形容爆炸力时,尤其在讨论到核弹时,都会以TNT为衡量标准,而另一种比TNT更猛烈一点五倍的白色固体结晶炸药黑索金,也确实是军事爱好者口中的常客。

    但它们毕竟其实都是十九世纪末的产物,现代社会生产的高爆炸药,虽然具体成分不再为大众所知,但却早比TNT什么的牛逼多了。

    毕竟,别看某些炸药被人们专门命名了,究其本质,也不过是些化学组合罢了。

    TNT,分子式C6H2CH3(NO2)3,即三硝基甲苯。黑索金,分子式C3H6N6O6,即环三次甲基三硝铵。

    仅此而已。

    今时不同往日,没有人会对炸药成分高度关注,人们更关切的只是作为导弹、炮弹的性能而已。点对点打击,这个趋势其实在机枪被发明出来时,就已经初露苗头了,而纳粹德国的初代导弹和计算机的诞生,更是直接推动了这一现象。

    导弹有多准,导弹有多快,导弹能钻多深,导弹怎么指导;穿甲还是碎甲,弹片杀伤还是正面轰击,现在的国防军工只会这么形容它们。至于说多少炸药能炸多大面积,已经不再是重点了。

    毕竟这年头讲究的是精确打击,就算某个目标大如体育场,一枚千斤的航空炸弹还不够用吗?

    所以说,单位炸药的爆炸力究竟有多大,现在最先进的炸药究竟比TNT厉害了多少倍,这种事虽然在业界是一清二楚的,但现在这年头,它也就只是在这个圈子里才为人所知。

    然后现在,圈内就给爱丽丝发来了一封新型炸药的研发邀请。

    “可以考虑,通过!”

    太夸张的改变不能发生,比如宣布某种超级黑科技的诞生,但如果只是让120口径炮弹的威力达到同型号205的程度,那爱丽丝还是乐得行善的。

    女皇陛下批了一封奏折,其他的邀请函暂且无须理会,她接下来该考虑的,那一摞求职信的问题。

    首先,毫无疑问,大批大批的计算机专家都想到埃克塞特来上班。

    计算机是个有趣专业领域,因为它是彻底的实践派。要说高手在哪里,高手当然在民间,同时也在各家冉冉兴起的硅谷公司中,但就是大学里的数量最少。

    当然,这里还是有具体行业划分的。如果爱丽丝的这家研究所,只是一个单纯的软件公司,那她受到的求职信绝对是以其他硅股型公司为主的。所谓程序员嘛,在哪儿当码农不是码,能找一条最粗的大腿抱当然是乐不得的——呃,当然了,爱丽丝本人的大腿可一点都不粗。

    但埃克塞特这儿的毕竟是个研究所。

    所谓研究所,讲白了就是研究硬件领域的,不然那就是软件公司了。

    研究软件领域的计算机专家,发挥力量的唯一场所就是各个软件公司,所谓码农主要就是指他们,一群单纯的程序员而已。但显而易见,计算机可不是光靠软件和系统就能存在的,那些辛勤钻研高精尖硬件的工作者们,可始终都存在着。

    计算机硬件专家成立公司的典型,就是英特尔、英伟达、AMD什么的。它们是硅谷公司,但它们绝不是最能烂大街的软件公司。后世的硅谷随便一个办公室就能发布款APP,但大家使用的电脑,其零件都只是那么几家公司提供的。

    但瞧着这些求职信,爱丽丝却蛋疼了。

    “都跑到英国来……这不是个事儿啊。”

    拜托,自己明明是个美国淫好不好?

    把大批计算机高才生都拽到英国来打拼算什么鬼?

    虽然她本人的确无所谓,管注册在哪儿的公司机构都是她自己的,但性质上到底还是很别扭的诶!

    “不过真要说到关系上,比起被其他财阀支持着的小布什政府,我反而跟英国王室密切得多。”

    爱丽丝需要好好琢磨一番了。

    显而易见,因为伊顿公学就在温莎堡对面的关系,她这两个学年下来,真没少和女王下棋。还有什么华尔思,啊不查尔斯王储啦,戴安娜王菲,啊不王妃神马的,都有见过很多次。

    旁亲的那位小公主,到现在还持续地上着她的计算机课,这些日子刚露出苗头的减肥药,更是让女王和王妃都笑不拢嘴。为什么王室会赞助地下实验室的开工建设,当然就是因为,爱丽丝早有悄悄透露了点“I病毒”对免疫力的影响了!

    讲道理,不说富贵阶层了,这世上哪个人群不愿意让自己身体倍棒儿,吃嘛嘛香?

    所以现在的情况真的很有趣。

    她和英国王室关系亲密,她和李嘉诚有业务合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