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光耀美利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神光耀美利坚-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目前的它还不至于那么优秀,直到1997年前,这家公司都还不得不从索尼购买芯片。但自从把索尼作为自己赶超的目标后,三星不惜重金建设自己强大的研发队伍,在技术上虚心地向日本人学习,派技术人员前往索尼等技术强大的日本公司学习,最终突破了技术门槛,一举实现了将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的伟大壮举。

    试看将来全球范围内的电视机,三星绝对是最有名的一款,更别提泛滥的手机业了。而且,虽然他们的某Note7手机实在奇葩到能当炸弹的程度,但放眼新兴的固态硬盘领域,容量最大、速度最快的那一款,往往也都是三星优先开发的!

    很有投资潜力的公司,不过爱丽丝的思路却向来都是诡异的。

    “电子产品和固态硬盘诶,这不是抢老娘的发展路线吗?娘了个腿的,我可是斥巨资见的计算机研究所诶,难道这些不都该是我的领域吗?”

    世界上能涉及的产业那么多,要说爱丽丝能随时随地地瞄准每一个目标,那就算再给她三颗大脑也做不到。但是,既然眼下忽然有这个灵感冒出来了,她也就绝对没有放过去的打算。

    时间便在爱丽丝的沉思和周围人的议论中缓缓流逝,写字楼的一脚,作案现场被其他警察用警戒带围了起来、七八个塑料盒和五六人份的残羹剩饭,各种狼藉地平铺在大理石地面上,凡是带着照相机的人都有对着那片地拍个不停,即便站得远也能看得分明,一位领着女儿路过的妇女正嫌恶地说着什么。

    过了一阵子,格雷森先生看向手表道:“奇怪,那些警察上去有半个小时了,怎么还没把人找出来?”

    布朗也纳闷地插嘴道:“既然都大张旗鼓地上楼去了,NYPD肯定已经找到证据了吧?就是外卖订单的个人登记姓名呗,还能有什么查不清的?”

    不过还好,警察没有让媒体和围观群众等候太久的时间,不一会儿的功夫,十几位警察架着七八个双手被拷、穿着衬衫制服的白领,大踏步地走出了这栋五十年历史的写字楼。

    “警察先生!警察先生!”

    “请问这几位员工就是刚刚那场高空抛物案的肇事者吗!?他们是三星公司的员工?”

    “警方为何会用手铐铐住这些人?他们又犯了什么其他的嘴吗?”

    “警方打算怎么处理这场事件?这些外籍员工会依法得到律师的帮助吗?”

    “警察先生,警察先生,请问你脸上的淤青是怎么来的?”

    最后一个记者的问题可真是问到了点子上,矮脚鸡的编辑们就在一旁偷笑着看热闹,只见带头的那位警长居然被揍出了熊猫眼,更还有另一个小警佐嘴角流血了!

    “哦,亲爱的记者先生。”那位警长见有人问到这个问题,气愤和开心的表情居然同时摆在脸上,偏巧又那么和谐:“我们有必要给这几名拒不受捕的外国人多加上两项罪名了,拘捕罪和袭警罪,上帝的龟儿子,让他们使劲请律师去吧!”

    “哇呼~”

    最年轻的一位编辑在爱丽丝身边叹道:“这些韩国人好厉害啊,恩博尔警长可是擒拿术好手呢,居然也能被他们揍出乌眼青来?难道这年头,连韩国人也都一个个地变成布鲁斯…李了吗?”

    “就这帮瘪三还布鲁斯…李?”爱丽丝嗤笑道:“你也太高看他们了,而且别告诉我,你居然忘了跆拳道是从哪个国家冒出来的了。”

    “啊……是哦!”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警察的合理逮捕,跆拳道好手的三星员工们虽然都被铐住了,嘴上却依然骂骂咧咧个不停。也是因为情绪激动的缘故,这些外籍员工本来英语就未必多过关,这会儿更是不断迸出各类发音有力的韩语词汇。虽然围观的群众们未必能有几个听懂他们的话,但想来也知道,那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西巴”绝对不是什么好词。

    正当警察把那些污言秽语不断的员工塞入警车时,绕过四周层层叠叠的人群,爱丽丝坏笑着来到《纽约时报》记者的身边。

    “喂,伙计伙计。”

    那记者转头道:“有什么事等会儿再说,我现在正……”

    “教你一句韩语,西巴,介乎于shit和fxck之间的脏话,你可以用到标题里哦。”

    记者的眼睛顿时像狼一样绿油油的了:“哦~多谢多谢!”(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日韩企业势不可挡() 
“嘛,奥斯卡,姐姐是真在纽约有不少生意要做的。”

    时间不过是正午,距离奇葩的三星员工被捕才过了一个多小时,地点依然是洛克菲勒中心的广场某处,爱丽丝正在使用公用电话亭。

    “我这里有一本书要出版嘛……对对,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那个魔幻小说,另外我还有一些投资项目,要和一些华尔街的人唠上一唠。”

    “汉娜想要礼物?哎呀,这个嘛……要不我通知一下米兰那里,让爱莲娜阿姨他们专为汉娜推出一款服装?”

    “蝙蝠车打住!你离考驾照还有一年时间呢,不管《蝙蝠侠》确实马上就要开拍了,要不这样,你过两天也直接到长岛这里吧,韦恩庄园的取景就在这里。”

    “好的,好的,对的~诶,拜拜!”

    通话可算结束了,有事没事向家里报告情况是理所当然的,但应付弟弟妹妹可就不是个简单的工作了。取出电话卡,爱丽丝咕嘟喝下好一大口可乐,然后顺着街道原路返回。

    这一片十九栋楼组成的中心商务区,虽然地下有着完全连同的停车场,但地面上当然还是要遵守交通法规的。从这楼栋走向那栋楼,顺着人行道东拐西拐,三十多米的路程之后,爱丽丝便瞧见了约翰…格雷森约定的咖啡厅。

    叮玲的开门声响起,然后是一个美少女的隆重登场,爱丽丝刚一进门就看到了床边的中年大叔。对方当然也是会见客户的老行家了,正如爱丽丝所见,一名服务员刚刚走到他面前。

    “爱丽丝,你来的时机正好,我刚把服务员叫来。”嘴里冒着胡说八道的泡,约翰…格雷森笑道:“想喝点什么?”

    “未成年不喝咖啡,给我一杯……港式奶茶?”看了眼菜单,爱丽丝笑道:“格雷森先生选的好位置,难得能在曼哈顿喝到香港的美味,就来这个好了。”

    格雷森则为自己点了一杯加浓卡布奇诺,待服务员告退后,他首先展开了话题:“王小姐,首先,我非常感谢你能选择我们格雷森公司作为你的中介,三星公司的规模不容小觑,如果没有专业机构的帮助,你很难以最实惠的价格得到最高限度的利益。”

    行动派的人干什么都是火急火燎,抓住商机就一往无前,更是许多企业家之所以成功的缘由。现在就是这样,刚一意识到三星的股价会跌上些许,而自己又确实对它有些感兴趣了,爱丽丝就马上找起了专业机构为自己出谋划策。

    “家电业是现在的主流,所以,我主要想讲投资目标放在三星电子上。”她说道:“那么格雷森先生,你既然称自己对三星公司很了解,想必肯定能提出很多有用的建议吧?”

    “看来王小姐对三星也是比较了解的,所以我也就更需要知道一个大前提。王小姐,你是打算简单地炒炒股,还是真想要大额度地收购这个庞大集团?”

    爱丽丝意识到了格雷森措辞的转变,而且无疑,对于格雷森这样一个在华尔街干了多少年投资业的人,了解她在“87股灾”里究竟捞到了多少,也是件很容易的事。福布斯和财富杂志还没有对她进行再一次采访,但显然,这个男子可是知道她手里能调动多少现金的。

    “看来你对我确实很了解嘛。”女孩笑了:“那你倒是说说看,我要是想在一定程度上收购它,都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大韩民族强烈的抱团民族感,会让他们本能地对外商投资具有排斥心理,而且三星集团对整个韩国的意义都非常重要。所以王小姐,如果你真的斥巨资收购它的业务,肯定会受到来自韩国政府的暗中压制,这是你必须要提防的。”

    爱丽丝点头表示理解:“确实是这样,不管一家企业在国际上的具体实力如何,如果它在所属国内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但他人若想将之纳入怀中,就必须做好打一场国家级硬仗的准备。”

    “您了解这个就好。”看到爱丽丝如此配合,格雷森悬了许久的心也多少落下了些。

    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是他这一类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而在这种情况下,最忌讳的就是遇到那些傻傻不懂只有钱的傻瓜。当然,如果那是一种老实人的傻傻不懂,客户经理们到也可以用忽悠的方式来应付,但要是遇到一些傻傻不懂却,还总喜欢出馊主意各种不配合的客户,大家可就都要头疼了。

    万幸,爱丽丝…王不但不是个傻瓜,本人其实也很精通于投资,这就让格雷森生了太多的心。当然,老子适当感谢一下儿子也是不可避免的了,若不是有伊顿校友这一层浅浅的关系在,他就得非常好些力气才能得到这笔咨询费了。

    “所以在真正出手前,你必须系统了解一下这个集团。”

    格雷森说道:“三星是典型的东亚家族式产业,创始人李秉喆出生于1910年,早年曾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办了粮食加工厂,1938年成立了三星商会,也就是如今这个庞大的综合性公司的前身。”

    “二十八岁呢,典型的少年有成。”

    “没错,另外王小姐,我听说你有在日本出版推理小说,所以你或许可以用它来增加自己与李氏家族的关系。李秉喆年少时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虽然只有一年就回国,但也只是因为不适应气候罢了。可以说,早年的那个粮食加工厂,就全是靠在大学学到的管理知识才经营下去的。”

    用日本推理小说和韩国人凑近乎?

    爱丽丝对这个提议不置可否,格雷森作为一个典型的欧美人士,怕还不是很了解日韩之间的那些狗血言情戏,更别提华裔对棒子的那份反感了。精英投资家提出了超级无敌大馊主意,但女孩对此表示谅解。

    “三星商会成立后,最初的主要业务是出口朝鲜南半岛的鱼干、蔬菜和水果,五十年代年代逐步扩展为制糖、制药、纺织等制造业,并确立为家族制企业。直到1975年后,它以三星物产的名字成为了韩国的一级贸易商,主要做大宗贸易和投资业务。”

    爱丽丝默默铭记着,其实说实话,她对这一家韩国最大企业的了解确实有限,毕竟棒子的东西么,天生的名牌就让她不打算对其给予过多的目光。只是因为这家企业的规模实在是越来越大,所以前世的爱丽丝作为一个典型的21世纪青年,当然会不可避免地了解到它的一些东西,但也基本就局限在电子行业。

    “三星物产,啧啧……”呢喃着这个根本无所谓的名字,爱丽丝却是直接把大脑展向了日本三菱它们,那才是她更加熟悉的实业巨无霸。

    “至于您感兴趣的三星电子,它的成立时间倒是刚刚好,1969年这个段位,和大部分硅谷的公司也差不多。”

    “其实您要是真选择收购三星电子,现在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机会。这家企业虽然收入不菲,但从一开始就不具备多少技术专利,所有产品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就说早年它的第一款产品,也就是进军家电业的敲门砖,就只是一款已经进入产品生命周期衰退阶段、利润率不高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它这种行为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公司当时并不具备和掌握最起码的电子技术,而掌握彩色电视机技术的外国公司,也不愿意向三星电子转让有关技术,只愿意提供黑白电视机成套散件和组装技术。”

    “所以考虑到技术和市场的综合情况,他们当时的发展战略就是,从以日本索尼为主的外国公司进口黑白电视机成套散件和基本的组装技术,在外国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组装,生产处在衰退阶段的低档产品,销往海外低端市场。”

    爱丽丝吐出一口长气:“很聪明的做法。”

    “没错,所以王小姐,接下来就是你需要格外注意的了。”格雷森语气严肃地说道:“从这一个十年的早期开始,三星电子就开始朝计算机领域发展了,首选目标就是动态存储器DRAM,相信您比我更清楚那是什么。”

    “内存可是个好东西,”爱丽丝笑道:“所以他们又开始用老战术了?”

    “没错,”格雷森道:“在他们进军这个市场之初,也是因为不掌握关键技术,所以奉行的产品开发战略也是拷版战略,即从外国的公司DRAM芯片进行封装,而且封装技术也是依赖于外国公司,然后生产低档产品供给低端市场。”

    “然后再瞧瞧现在的家电业吧。”爱丽丝嗤声笑道:“日韩企业大举入侵美国,当初咱们的厂商们只想着赚点外快,却没料到这两个民族的学习能力居然那么出色。结果现在可好,别说家电业了,一整个日本都在疯狂收购咱们的东西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二章、喜闻乐见对付小日本!() 
喜闻乐见的事总是会如期发生,所以才叫喜闻乐见的事,三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爱丽丝可是一直关注着呢,当第二天清晨,以《纽约时报》和《纽约观察着报》为首的诸多媒体,铺天盖地地把昨日的丑闻报道出来后,开盘时刻可就真的热闹了。

    当然,三星并不是美股上市,而美国人民若想购买这家企业的股票,也是要经历好一番手续的,但这绝非意味着它的生意不会受到影响。

    首当其冲,小半个美股市场里,凡是和三星的产品存在互补关系的公司股票,几乎都迎来了一定的小额增幅,这直接就能从侧面打击三星在美国的生意。而当人们进一步了解到,马恐吓无节操从高楼下抛掷意大利面的员工甚至还殴打了警察后,连下班的时间都没到,第一群示威者就已经走上了曼哈顿街头。

    “目前示威者正盘踞在塞拉尼斯大厦和国际大楼间,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