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光耀美利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神光耀美利坚-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百章、泰国,胡思乱想的达奇() 
这是一间没有任何装修的房间,墙上只是简单地涂抹了白浆,天花板上挂着的也是最廉价的灯泡,地面更是再冰冷不过的水泥。可以看得出,若不是有人在这里摆了张桌子,放着把椅子,外加折叠床上铺着简单的被褥,简直是毫无生气可言。

    此时,就在这张桌子前,一个身材健硕的光头男子正使用着电话。

    “按照‘小姐’的要求,我已经把公司大楼建好了,泰国这里的价钱很便宜,就算深挖了七层的地下室,总共也就花了五万美元。”

    “生意门路方面,我还在摸索,罗阿那普拉不是个简单的城市,想要和当地人交易很简单,但如果像是信任我我送货,还要多费一点时间。”

    “可靠的消息是,我已经初步摸清了罗阿那普拉的势力布局,不过这里并没有跨国网络,我需要用联邦快递将相关资料发送给你。至于开启方式,还是老办法。”

    “那么我们下周再通话。”

    三两句后,达奇挂掉了本次国际长途。

    然后,他看向窗外,从这里,刚好能俯瞰遥远处的海天一线。

    这里是泰国的一座小型海滨城市,临近南部马来西亚的罗阿那普拉。

    普通的地图上是看不到这座城市的,漫长的海岸线上,即便少掉一个不过几英里直径的小城,也不会引起多少人注意。

    至少是对于国际上的游客来说。

    对于泰国本地人而言,如果有必要的话,每个人都会尽全力避免来到这种城市。

    幸运的是,由于这座渺小的城市主要依赖外贸经济,它倒也不怎么需要国内民众来这里打工。

    至于说,所谓的外贸经济……

    达奇慢悠悠地走到窗前,向外界眺望而去。

    黑礁贸易公司的地址被选择在城内边缘处的一座小山上,从这里反方向顺小路走出几英里,就可以平安离开这座城市了。

    几乎整个罗阿那普拉,都在达奇的视野当中。

    此时天色已晚,但城区里仍遍布着通明的灯火,可以看得很清楚的是,争做城市里几乎就没有三层以上的建筑,所以从山坡上向下望去,就好似来到了一座再寻常不过的小渔村罢了。

    但如果哪个外来户真这么想,达奇相信,他绝对活不过三天。

    走私犯、国际通缉犯、三合会、山口组,来自全世界的兵痞和雇佣兵,这座城市80%的人口都是由这群人组成的。虽然国际上的普通人对此不得而知,但只要一个人是地下世界里的一份子,而且稍微上一些档次,就都知道它的存在。

    所以必不可免的,美国的CIA,苏联的克格勃,还有因果的军情六处,以及任何数得出来的大型谍报机构,都必然有在罗阿那普拉驻有人手。

    毕竟,很多他们正在通缉的罪犯,就躲藏在这里。

    更何况,不知道有多少针对西方世界的阴谋,也是诞生在这里。

    此时此刻,站在黑胶贸易公司地上五层的“CEO办公室”当中,望着这片看似好普通渔村没有任何区别的城市,达奇陷入了沉思。

    按照他的雇主的说法,自己是在这里做走私的。

    但是讲道理,那位小姐真的缺这点钱吗?

    如果说,达奇不久前还只是稍微有点怀疑,那么在看了最新的《时代》周刊后,就彻底明白了。

    他明白了,爱丽丝是绝对不会差这点钱的。

    走私生意就算做到世界级,年利润也无非就是……十几亿美元的规模吧?

    她真的有必要冒着被FBI他们通缉的危险,间接从事这种行业吗?

    而且,为什么一定就要是罗阿那普拉?

    其实达奇也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如果说,之前的自己有着一百个疑问,那么今天,他的疑问大概就只剩下十个了吧。

    罗阿那普拉是地狱,但真的也是天堂。

    慢慢地从窗口走回到桌前,达奇低下头来,看向自己绘制的城区势力分布图。

    苏联人在城市里有一片领地,不过势力不是很强大,达奇因为自己前美国士兵的身份,专门和这批人打了些交道。总体来说,他们算是一些在苏联集权统治下,无妄遭受打压的军人,不得已才流落到这座城市。考虑到当前,他们每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态度,达奇直接将其归为普通兵痞,杂牌雇佣军的分类。

    另外,有点让达奇哭笑不得的是,即便在这个满是人渣的城市,却也是有天主教会在的,不过他暂时还没有去那里“参观”过。能在这样一个城市里,让修女这样的人安然居住在一栋众所周知的房子里,靠的肯定不是神灵的力量。

    另外,在这座城市里,日本的帮派至少也有三支驻扎着,响当当的山口组自然无需多说,问题是,达奇不止一次在夜行时,偷窥到他们和另好几群同族其他帮派的人交易。深夜里的僻静区,两拨人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甚至采取钱货分离各种交接的方式,这种普通人只能在警匪片中看到的情节,罗阿那普拉每夜都在上演着。

    再然后被达奇额外关注的,就是三合会了。

    作为从香江总部那里分驻的地点,三合会在罗阿那普拉的势力几乎是如日中天,毕竟他们在本土可是有上万名帮众的,只要随便派出几百人来到这里,就足以成为让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存在。中国人口众多的优势,即便在这种场合都尽显无遗。

    而也正是在了解了这种实力分布后,达奇算是明白,为什么爱丽丝要他到罗阿那普拉了。

    为了走私?

    狗屁。

    为了控制金三角?

    更是狗屁。

    达奇的直接联系人是阿卡曼,而阿卡曼的女儿也是知情人,而阿卡曼作为他的至交战友,也是不存在刻意欺瞒的行为的。但如果说,爱丽丝托人转达的计划真是她的目的,达奇现在是一点都不相信。

    讲道理,信息渠道多如狗的罗阿那普拉,可不就是全世界最集中的黑市,跟谍报机关总部吗?

    让一个贸易公司驻扎在这里,然后掌握着这些情报资源,并远远不断地提供给“大小姐”,才是爱丽丝真正的目的吧?

    “这丫头片子究竟想搞什么鬼?”

    达奇很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种细思极恐的情况。那个上了《时代》周刊的少女可是思科系统公司的老板,互联网硬件行业的领头羊与龙头企业,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下去,天知道会有少企业和各类机构会使用她的产品。

    前不久刚曝出IBM入侵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新闻,现在又是将一个商贸公司驻扎在罗阿那普拉这样的公司获取情报,达奇就算再白痴也知道,爱丽丝肯定是在图谋什么了不得的事!

    忽然间,达奇没功夫继续向下去了。

    电话再次响起。

    清脆的铃声响彻在空旷的房间里,让达奇冷峻的表情更加严肃。

    这个号码,全世界知道的人也不过几个而已。

    按照爱丽丝的说法,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保密,哪怕是现如今这种企业初创时期,达奇这个CEO也只能和阿卡曼这个中间人直接联系。而即便是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是一周才只有一次,而且下一周的联系具体时间还要靠谈话时的暗语来确定才行。

    以细腻到令人感到恐怖的方式做这种不可见光的行为,达奇在感到惊惧和佩服的同时,也愈发放心下来。毕竟,能跟着这样一个当前就是蓝筹股的超级潜力股工作,可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

    ……总而言之,这一通电话肯定不是阿卡曼挂来的就是。

    也肯定不会是爱丽丝,两三个月了,她从来没亲自给达奇挂过电话。

    所以,结果只有一个了。

    考虑到爱丽丝对三合会的微妙态度,在和阿卡曼商议后,达奇将公司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的掌舵者。可以说,双方已经初步实现了合作。

    也就是说,现在来电话的三合会,是终于要让达奇运货了?

    黑胶贸易公司的第一笔生意,马上就要开张了?

    爱丽丝的计划开始如历史的车轮般滚滚转动,CEO达奇朝着年薪百万的成功路踏上人生第一步了?

    想想可不是一般的激动呢!

    深呼吸,做一下有氧运动,可惜没有相机来个自拍照,达奇在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后,心、潮、澎、湃地接起了响个不停的话筒。

    “……你好?”

    只听电话对面,一个清凉的声音响起。

    “您好先生,卧室罗阿那普拉电话局的,电话已经给您安好一个月了,请问现在使用得还满意吗?”

    达奇:“……”

    “先生?先生请问您在吗?先生您好,请配合我做一下调查问卷好吗?先生?喂,喂喂?先生?”

    “啪!”

    话筒被达奇狠狠地摔了回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奥斯卡私藏照片?() 
如果说,整个1986年的上半年有什么值得人记忆的大事,IBM公司的事件可以说是最标志性的,甚至纵观整个IT界的发展,都是屈指可数的大事。如果说,在微软于三月初上市前,IT界和财经界人士最关注的就是它的上市,那么从3月7号起,几乎每天都能在报纸上看到IBM的名字。

    从微软第二大股东,思科系统公司创始人爱丽丝…王揭露它的“阴谋”开始,在三月接下来的所有日子里,再到整个四月份,媒体界的人士就像久旱逢甘露的沙漠旅者,全都彻底地疯狂了起来。

    在所有的媒体中,《纽约时报》是第一个对IBM进行专栏报道的,它的编辑们每天都会在一个特定板块,对IBM的各项情况进行实时追踪。紧随其后,《华尔街日报》才像白创办了那么多年似的,这才恍然大悟过来,也仿照起前者的做法开起了专栏。

    然后就到了大爆发的时刻,毕竟,一家几乎是影响了整个计算机产业发展的超级巨人,居然做出入侵证券交易所,还成功了,还没抓了现行这种事……科研所,多少年都没有比这更刺激精彩的世纪大事件了!

    就看看那些纷纷在各大纸媒上留言的名流们吧,一个多月来的几十个****夜夜,不知多少人在各种媒介上发表起自己的看法来,这种情况甚至遍布了全球。

    “我实在难以相信,一家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庞然大物,居然敢做出这种得罪全世界的事情!非法入侵证券交易所!幸亏思科公司宣布要研发那种叫防火墙的产品,不然我以后连股票都不敢吵了!”——《纽约时报》约翰…凯拉莫。

    “这会是整个IT界的耻辱,我深深为IBM的董事会感到悲哀,难道历经半个世纪的辉煌,这家企业也必不可免地走向曾经标准石油的结局吗?一个是因为资产过度膨胀,因为傲慢地采取托拉斯运营模式而被迫解体;一个是因为自信于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而企图用更加卑劣的手段进行牟利。这是时代的悲哀!”——《基督教箴言报》安德利尔…伯纳克。

    “从IBM的入侵事件,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世界上最知名的打字机生产商是IBM,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最强大的计算机公司也都是IBM,然后它现在又创了两个先例:非经济危机时股价跌幅最大的上市公司,和第一个成为世界公敌的上市公司。”——泰晤士报威廉…桑德尔。

    总而言之,一个多月来,整个西方世界都发现,自己居然不用愁没新闻看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澳大利亚,多少个国家的报纸都乐此不疲地追踪着IBM的各种情况。

    而在这当中,股价自然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

    应该是,蓝色巨人毕竟底蕴深厚,即便遇到了这种情况,在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后,它的股价依然能维持在原先的30%的程度。

    是的,跌幅高达70%。也就是说,院线价值30美元的股票,现在只要9美元就能买回家。也就是蓝色巨人才能动用那股强悍的资金流来保障地位,若是其他公司患上这种丑闻,怕是早就变成一美分都没人要的破烂货了吧?

    不过在如今这个时候,即便那价格再低迷,真的是没有任何人敢于收购任何一点,每一个人都在发疯似的向外抛售着。而这不仅仅是因为没人看好它的股票,更是因为,几乎所有股民都发自内心地不愿和IBM沾上关系!

    当然,这么长的时间里,IBM不可能没有举行新闻发布会进行解释,不过……

    “《IBM第二场发布会现场再度陷入混乱,董事会成员遭愤怒小股东皮鞋香蕉照顾》!?”

    捧着手里的新闻,爱丽丝幸灾乐祸地大笑起来。

    报纸配图正是一个记者在发布会现场的抓拍,机会挑得恰到好处,刚好是有一双皮靴砸到CEO阿科尔鼻子上的一幕。好家伙,那个被人往脸上扔金鱼的是谁?还有,为什么是金鱼?难道是哪个记者从现场鱼缸里掏出来的?

    这里是爱丽丝自己的家,这会儿,苏菲正在楼上忙着拖地,听到下面响起女儿呼呼哈哈的乐声,她快步走了下来,好奇地问道:“又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了,把你高兴成这样?”

    “妈,妈,瞧瞧这个,瞧瞧这个!”

    爱丽丝把报纸递了过去,同时看向苏菲手里的拖布:“这条拖布该换了吧?你看,布料都分叉了。”

    苏菲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这个不急,你爸不是去超市了嘛,估计他看到好拖布会买一个的。”

    说着,苏菲看着报纸上颇为搞笑的配图,也跟着笑了起来:“第二次发布会,再度陷入混乱,啧啧,这篇文章是谁写的,怎么这么会……咯咯,挑中重点呢?”

    “是多尼…沃米利安,洛杉矶时报金牌记者。”

    爱丽丝随意说着,并懒洋洋地躺到沙发上:“对了,老妈,你有没有注意到,奥斯卡最近总喜欢把自己锁在屋子里?”

    苏菲听了,却不是抬头看向楼上,而是别有意味地瞧向爱丽丝:“你不会才注意到吧?”

    被这眼神看着,爱丽丝顿时有点不爽了,哼哼唧唧地在沙发上翻一圈:“这不是最近一直在忙工作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