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游龙[综+剑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惊鸿游龙[综+剑三]-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吧,救人还是你在行。”程灵素笑着推了裴元一把。

    裴元一脸不耐地走过去,随意瞥了一眼,又拿出针地扎了两下:“暂时死不了了,先送去营帐——师妹,你帮我提前处理一下……唔,你看这个好像是你和唐五的朋友,也要救的吧?”

    “当然要救。”程灵素远远地答了一声,便去忙了。

    令狐伤愣了半天才明白他们方才说了什么,不由伸手抓住裴元的袖子:“你、你能救苏曼莎?”

    “放手!”裴元手腕一抖,弹出一道气劲。

    令狐伤条件反射般松开手。

    裴元袍袖一甩,大步离开——作为小师妹的好友之一,苏曼莎他当然有仔细跟唐五打听过来历,她跟那位西域第一剑客之间的故事也听说过,要他说,就;   *

    潼关一役可以用惨烈形容,皇帝陛下那边的剧情就称得上是跌宕起伏、精彩纷呈了。

    也不知道是谁往西京传了消息,说是皇帝陛下被困洛阳,而后又传来洛阳沦陷的消息,留守西京的太子李亨跟朝臣们演了好大一出戏——一边百般请求,一边坚辞不就,最后太子实在拗不过社稷为重,登基为帝。

    然而刚吩咐了大臣们给他想个寓意好的年号等过年换,玄宗皇帝就在李承恩和皇孙李倓的护送下狼狈逃回长安——本来能早一点的,奈何出了潼关没多久,就有大臣发动兵变,要求处死杨贵妃。

    后面的危机尚未完全解决,而生的希望就在眼前——若说正史里的玄宗皇帝在马嵬驿的时候还曾为过去的情分犹豫过,可这个时候,他却是半分犹疑也无。

    而这个时候多果决,后来安定下来之后他就有多悔恨——他刚处死杨贵妃启程,便遇上了正好出城而来的李倓。

    一见玄宗皇帝,李倓立刻痛哭流涕地表示自己对皇爷爷的担忧和牵挂,同时不着痕迹地告诉他:你儿砸以为你死啦,已经登基啦,我看不过我爹那个德行,不顾自身安危想要带人潜入洛阳救您呢,幸好您回来了,要不然去送死孙儿也是很害怕的,幸好皇爷爷您没事呢~

    李隆基孙子那么多,以前虽然关注李倓,却也有限,听了这话以后,登时又是气愤又是感动——气愤的是李亨,感动的是李倓。

    然后李亨就傻眼了。

    皇帝只有一个,既然新帝已经即位,都是祭告过上天祖先的,当然不能反悔——最重要的是李亨他不能退,他退了就是个死←这是他儿子李倓跟他分析的!

    再加上如今朝堂不少人都被李亨换了自己人,所以所有人都劝李隆基:反正您都这么大岁数了,退位颐养天年呗。

    李隆基觉得心很累,而最贴心的解语花已经被他处死了,他心更累了,索性应了朝臣们的劝谏,补发了一份退位诏书,让李亨的即位名正言顺起来。

    不过李隆基不痛快,也就不想让儿子痛快——李亨就算再心急,这么短的时间也不可能把李隆基的心腹亲信全都换了,所以虽然退位了,可在朝堂上,李隆基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朝堂之上一时人心惶惶,先帝派、新帝派撕得不可开交。

    这个时候就显出专心打击安禄山叛军的建宁王李倓是一股清流了。

    李隆基觉得李倓是个好孙子,如今的他上了年纪,又“痛失所爱”,老得越来越快,确实有些力有不逮,手头的势力不想给儿子,索性给这个好孙子;而李亨也觉得李倓是个好儿子,努力培养他;朝臣更是觉得整个皇家好不容易就这么个靠谱的。

    所以如今的李倓虽然没当上皇帝,却也是众望所归,一手把持朝廷了。

    *

    战乱对普通百姓当然也有影响,但是因为唐惊鸿事先跟各门各派的掌门们提前暗示了“战乱将至”的消息,真的发生战乱的时候这些大派俱都没有慌乱,而是有条理地打发门下弟子参军的参军、救助百姓的救助百姓——程灵素和裴元那天夜里能那么及时地赶去潼关,就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因为听说潼关要开战,而在往这边赶……

    如此一来,战争的影响已经降到了最低。

    不过最令唐惊鸿惊讶的是,在这场战争中,出力最大的竟然是红衣教。

    红衣教改了教义以后,就有点女权主义的苗头了,然后在战争中,她们往往优先救助女性和小孩……而女性和孩子,往往是战乱中死亡率最高的两个群体。

    红衣教教众多多少少都学了点医理知识,又比别的门派强了稍许,而且她们不区分种族和国界,凡是在战争中受到波及的女子和小孩,不管是大唐的还是安禄山的大燕国的,只要见到了,就会救——谁敢保证自己女人和小孩能一直过着安定的日子呢?这个年代当兵可不是为了什么荣誉,就是为了一口军饷,为了婆娘孩子父母的一口饭……

    所以到了后来,红衣教的服饰几乎成了交战双方默认不能攻击的对象——反正他们救的也是没什么战斗力的女人和小孩。

    ——这特么不光要当女权先驱,还想当红十字?阿萨辛你很有想法啊!

    前几年重返中原的明教对这场战争的助益也很大,这一次陆危楼很聪明地选择站在大唐皇帝这边,虽然有借战乱发展教众的嫌疑,但有时候人有了信仰就会变得强大——不管是在保护自身还是保护他们方面,所以也算救下不少人。

    除了战争刚爆发的时候百姓们一团混乱,待过了一阵子,一切便都步入了正轨——就算是乱世,也有乱世的活法。

    *

    战争发生一年后,李倓向剑圣举报了朱天君乃是为人所假冒,要求他对之进行裁决。

    朱天君却是个冒牌货,这一点很快就证明了,然后拓跋思南轻易地就把朱天君杀了。

    失去朱天君的财政支持,安禄山的叛乱之路也走不了多远。

    天宝十三年冬天,建宁王李倓带兵于洛阳与安禄山的狼牙军展开决战,安禄山被其手下当场斩杀,俘获安庆绪及史思明父子,大获全胜。

    不过四年,安史之乱宣告终结。

    *

    “总算能过个好年了。”将收到的消息放在火上点燃,唐惊鸿笑看向苏曼莎:“过年我回唐家堡,你呢?”

    “我……”苏曼莎难得露出几分犹豫,“我还是留在这里好了。”

    瞧着她这幅样子,唐惊鸿不由坐到她身边:“你想如何待他便如何待他,无需看我们的眼光,更何况你已经杀了安禄山,以命换命,杨教头那边也算有了交代——我们是隐元会,天策府是天策府,我们与雪阳交好是我们跟雪阳的事,与天策府无关,你从来就不欠他们什么。”

    “我知道啦~”苏曼莎终于笑了起来,然后又忍不住打趣道:“你快回去吧,要不然小霸王又要炸毛了!”

    唐惊鸿白了她一眼,推门出去。

    她一个人向来走得快,不过数日,便到了唐家堡。

    虽然这场战争本就不可避免,如今这个样子已经是极为荣幸了,可唐惊鸿心底仍然不安——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在她。

    所以这四年她一直盯着战场,哪里有问题就要帮忙补充上去,甚至借着帮会领地,给天策府还有苍云堡送了好几次粮草——薛直和李承恩也疑惑过她怎么带来这么多粮草,到底是大局为重,从来没有多问。

174|番外四() 
晋|江独发,感谢支持正版。

    唐惊鸿一直觉得,唐筱筱这孩子比她出息多了:)

    她好歹是成年以后出了唐家堡,然后慢慢结识了一些人,才渐渐地在江湖上闯出一些名头,而唐筱筱还尚未过了十五岁,就已经名扬江湖了。

    一想到这点,唐惊鸿就觉得手痒,忍不住想要揍唐无乐一顿——

    然后她就真揍了。

    正在哄着小女儿的唐无乐十分警觉,几乎在机关才刚响起时便匆忙闪身躲开,同时抽出腰间碎屏沉星,无奈问道:“又怎么啦?”

    “还不是你闺女干的好事!”唐惊鸿说着,甩出一发毒蒺藜。

    唐无乐后跳避开,却是眉眼带笑地问道:“我今天还没去斩逆堂……是筱筱有消息传来了?”

    “哼。”唐惊鸿冷哼了一声,往前迈了两步,再次扣动机关。

    唐无乐立刻抬手打出一记转落七星,迅速后退再度拉开距离,唐惊鸿只能停下机关,往前追过去。

    看着父母再次一言不合就打架,一旁的三个小家伙们全都神态如常。

    其中一个略带了几分斯文气的小炮太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一手牵过妹妹,往山上走去。

    而在他旁边那个个子比他略高了一点、一直板着脸的小炮太则默不作声地跟了上去。

    *

    这三个就是唐惊鸿在唐筱筱之后的三个孩子了。

    文气的那个是唐惊鸿的长子,和一直板着脸的那个是双生子,今年都是十一岁——按照时间推算的话,差不多就是战争刚结束就有了他们。

    生孩子这种事情意外状况很多,所以虽然她身边守着不少神医,但是这个时代毕竟没有b超这么直观的检查,所以这一对双生子中的老大一生下来体质就非常虚弱,险些就要保不住了——好在当时程灵素和裴元都在,几乎是施展了平生所学,总算救回来他一条命。

    所以唐惊鸿立刻将之前开玩笑时说的“笑笑”这个名字给了他,并给他取了唐青柏这个大名,寓意着希望他能够像松柏一样,长青长在。

    而他的弟弟就非常健康了——甚至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健康。

    当时堡里便有不少人说小小少爷这是在娘胎里抢了小大少爷的养分,将来定是个霸道性子。

    偏偏因为那个时候笑笑的情况太过危险,一家子便把大部分心神都放在了这个长子身上,对小的难免有了几分疏忽。

    待笑笑在万花谷养了四年,勉强把这条命稳住,不必日日需要大夫守着的时候,唐惊鸿才松了口气。而这个时候再看这个让她十分省心的二儿子,却发现他并非仅仅只是乖巧懂事而已——也不知是听了什么风言风语,不过小小年纪,却是沉默而又寡言。

    后来唐惊鸿也查过小儿子会这样是因为有人逗他说他抢走了自己哥哥的养分,害得他都快死了,以后要替哥哥好好孝顺爹娘;小儿子也曾问过唐惊鸿和唐无乐哥哥去了哪里,而两人在认真不过的回答——“你哥哥在很远的地方养病呢”,却被小孩子当成哥哥已经死掉了的委婉说法。

    也不知道一个才几岁的小鬼,怎么就明白生死的含义。

    然而不管过了多少年,每次想起笑笑被从万花谷接回唐家堡时,小儿子扯着她的衣摆,谨慎而又小心地问她:“所以我真的没有杀掉哥哥吗?”,唐惊鸿的眼圈都能立刻红了。

    所以本来家中长辈是想顺着唐青柏这个名字往下给小儿子取叫唐青梧,可想到这个孩子之前的问话,唐惊鸿终究在他们五岁上族谱之前给改成了唐青敛。

    知道这件事以后,唐筱筱心里略有几分自责,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弟弟,然而她又不是能伏低做小的性子,只是恼羞成怒地把唐青敛的小名从闹闹改成了笨笨:“笨蛋弟弟!”——然后霸道地把人圈进自己羽翼下,护得牢牢实实。

    唐青柏被接回来以后,唐无影便以将来可能需要这两个孩子接掌唐门为理由,毫不客气地将两个小家伙接到了自己身边教养。

    唐无影在四个兄弟里面向来都是寡言沉稳又踏实可靠的,被他教养大的唐青敛性子就这样被彻底定型成了个小冰山。

    至于唐青柏——他之前在万花谷裴元身边生活了不短的时间,耳濡目染之下,倒是把对方那腹黑的性子学了个十成十,靠着这一手,他虽然因为身体的缘故不能习武,可仍旧在唐家堡这样的地方混得如鱼得水,小小年纪便气势十足,令人敬畏。

    顺便一提,因为唐无影截胡,导致唐无寻几乎不怎么能接触两个孩子,简直把他气得跳脚。

    也是唐青柏和唐青敛跟随唐无影这阵子,唐惊鸿和唐无乐生下了幼女。

    这个孩子唐惊鸿本来是不想要的,毕竟年纪大了生孩子风险更大——不仅仅是母体自己的,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

    然而这个时代的人完全不能get到唐惊鸿担忧的点,毕竟在这里,夫妻感情好,四五十岁还在生孩子的也不是没有。

    唐惊鸿被唐无乐缠得不行,后来问过程灵素也说没问题,最重要的是她自己也挺想再要一个女孩儿,想要看着她被大家宠成个小公主,开开心心地长大。

    然后果真就有了个小女儿。

    这个孩子取名唐青瓷——唐家堡的女孩惯例是不论辈分的,但唐惊鸿不希望小女儿只是被当成家族用来外交的工具抚养,取这个名字,也算是昭告了整个唐家堡她的嫡系地位不容疏忽。

    至于唐筱筱?根本用不着名字,她强悍的实力和霸道的性子便是最有力的宣言。

    小女儿取名青瓷,生得也是雪肤瓷肌,十分可爱,当真被当成了小公主一般宠着。

    这么一来,唐无寻也就渐渐熄了从唐无乐这里过继孩子的念头。筱筱是唐无乐的心肝宝贝他一点心思也不敢起,唐青柏体弱多病,唐惊鸿肯定也不会舍得,至于唐青敛——这孩子性子敏感,若真被过继了,他指不定就要想是不是爹娘不要他了←光是想到这种可能唐惊鸿和唐无乐就不可能答应过继,而小女儿唐青瓷是不逊于筱筱的宝贝,就更加没戏了。

    ——算了,不过继就不过继吧,这几个孩子都是孩子,总归不至于让他百年后连个香火都没人点。

    *

    唐青柏牵着唐青瓷往山上走,一边走,一边道:“爹爹和娘亲说不定又要给我们生个弟弟或妹妹了——”他说着,对上弟弟妹妹疑惑的眼神,又解释道:“听小叔叔说咱们当年都是这么来的。”

    唐青瓷瞪大了一双猫儿眼,抱紧了怀里的滚滚布偶,软绵绵地问道:“爹爹娘亲去刨竹子了?”

    唐青柏先是愣了一下,而后眼睛一转,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所以瓷瓷,爹爹跟你说你是从竹筒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