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归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念娘归录-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只见过宁安候世子一面。”余念娘道。

    几个姑娘全看向她。

    “世子爷,好像不太好说话的样子。”余念娘犹犹豫豫的看着几人。

    王伶英等人立刻想到池郎宜平日冷漠的样子,纷纷点头。

    “像世子爷这样的人平日自然得威武严肃些,连大天师都让着宁安候府几分呢。”王伶英小声道。

    “王姑娘说的是天道院的天师?”余念娘好奇的道。

    “自然。”王伶英瞥她一眼,对她问这个问题有些不屑,天师不是天道院的,还能是哪里的。

    “整个朝廷的人都知道宁安候,包括宁安候世子不喜欢天道院。但凡是涉及到天道院的事,宁安候总要上奏章反对。”王伶英道。

    “为什么?”卫其雪不解的问。

    见卫其玉,卫其颜也有些疑惑的样子,王伶英有些得意。

    这些事家中的长辈一般不会与她们这样的小辈说,她能知道还是因为有一次无意间撞到祖父与父亲的对话才知道的。

    “因为皇上极为看重天道院,也很相信天道院,十年前皇上有派天师去西北监军,就因为这个,宁安候世子带着将士出去突袭突厥人,差点回不来。”王伶英低声认真的道。

    “不是说宁安候世子是因为中毒才受的伤吗?”卫其颜惊讶的道。

    王伶英顿了顿,马上坚决反驳:“世子爷中毒不是那一次。”

    “你说的我怎么以前没听说过?”卫其颜奇怪的道。

    “坊中传闻太多,这是军中机密,你没听说过很正常。”王伶英不屑的道。

    “呵!”卫其颜冷笑:“军中机密你怎么知道,人云我云,不知所谓!”

    “你……”眼见两人要吵起来,王伶雪忙拉住气愤的王伶英,劝道:“也不瞧这什么地方,都少说两句。看戏!”

    王伶英冷冷盯了卫其颜一眼,卫其颜不甘示弱的回视,两人也没再说话,各自开始看戏。其它人自然也都闭了嘴。

    余念娘这会儿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池郎宜知道自己会占卜是那幅冷漠的表情,来京城的路上他也总是对自己的行为嗤之以鼻。

    听完戏,众人便随着卫老太太离开了魏府。

    回到卫府,卫老太太便让众人回了各自院子。晚膳的时候,卫鸿山去了卫老太太的院子。

    “……贵妃娘娘先得知沈大家来了京城,所以才先下了贴子。不过,沈大家难得来京城一趟,又恰逢过年,想必许多府里都会请沈大家过府唱一场……他也不会谁请都去,恐怕到时候宴请会不少……娘觉着合适的人家就去凑凑热闹,不想去的推掉便是……”

    “我知道。”卫老太太笑着道。母凭子贵,这话不光是在宫中实用。在各府中一样。

    卫老太太便提醒卫鸿山:“如今朝中形势不明,有些人咱们可以结交,但却不能深交。”

    卫鸿山知道卫老太太的意思,魏老太太突然邀请卫老太太去听戏,还给府中每个姑娘送了见面礼,可见结交之心,偏魏大人又是佟贵妃的外祖父,虽然外面传闻魏大人对自己这个外孙女有些意见,但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有血脉关系呢。

    所以,魏府注定只能是二皇子党。

    他们现在可以和魏府相交,却要避着些佟伯爷。

    大皇子那边也不能得罪,难处就在,卫其宇虽然和池郎宜熟,却是一根筋,平日只要说到关于两位皇子的事,他避口不谈,而且说,这些事与自己无关,他也不关心。而卫鸿山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去接近大皇子。如果能两边都保持着关系,以后无论谁登基卫府都能屹立不倒。

    一时间,卫鸿山有些愁大。

第172章 宫宴一() 
年关已近,整个京城一片喜气洋洋,大街上到处高挂大红灯笼。各府亦是一片披红挂彩,喜庆热闹的景象。

    自腊月二十六卫鸿山便不用上早朝了。府里的事卫夫人也忙得差不多了。

    大年三十除夕的早膳,众人一起在卫老太太的南苑用的。然后便各自回了院子,响午的时候余念娘让孙妈妈在小厨房一人煮了一碗饭用过,然后才开始换衣服,梳妆打扮。

    年节那便要穿是喜庆一些。

    孙妈妈替余念娘挑了一件胭脂红点赤金线缎子小袄,外面披着银狐轻裘披风,里红外白,衬得肌肤如雪,晶莹透亮。

    而卫其雪挑的是杏色织金领棉袄,外披一件金红的羽缎斗篷;卫其玉则是赭黄镶领杏色底子簇状印花交领长袄,外面套的是月白色绣花斗篷;卫其颜则是凤穿牡丹朱红长袄,披着一件银白色底翠纹斗篷;卫其娇挑的是柿子红撒金纹荔色滚边袄,外面套的粉红色的云锦斗篷;

    个个打扮得体,穿得艳丽喜气又漂亮!

    而卫老太太和卫夫人则是按品上妆,李氏没有品阶,便穿了一件大红色遍地锦五彩妆花通袖袄,尽量将自己打扮得端庄高雅!

    马车早就准备好,过了响午,众人随着卫鸿山坐上马车,出了将军府。

    还没到朱雀大街,街上就堵了起来,众人只能跟在后面缓缓的前行,好在余念娘早有准备,拿起那本卫其宇给的地域志看了起来。

    里面除了一些风土人情之外,还穿插了一些小故事,看起来颇有意思。

    马车走得慢她也没在意,等她看得差不多的时候,才进了午门。

    过了御街,进入太和门就必须下马车了。站在太和门外朝里望去,长长一路人,满目的珠钗步摇!

    众人换了肩舆,孙妈妈和玲珑跟在余念娘两侧,两人尽管很好奇,还是不敢东张西望,只能低着头。

    余念娘倒是一边走一边打量皇宫的景致。

    一层层秦砖汉瓦,紫柱金梁,尽显皇家金碧辉。

    白玉铺造的地面闪着温润的光,一层层一叠叠宫殿矗立在眼前,威峨雄壮,宫殿上那精雕细琢而成的飞檐,如凤凰展翅欲飞,青瓦而成的浮窗玉石堆砌成墙板,走出一条条笔直的路之后便看见一个广场,众人下了肩舆。

    后面的路只行步行到坤宁宫。好在余念娘每日散步已经习惯,走到坤宁宫的时候觉得刚好。脚下一点儿没有沉重之感,反而无比轻松。

    坤宁宫里花团锦簇,已经来了不少命妇和姑娘,卫鸿山等人已经去了中和殿拜见皇帝。

    余念娘随着卫夫人等人一起在侧殿等着传见,她看见不少认识的:詹事会洗马的太太,礼部郎中妻子石氏,大理寺卿夫人,魏太太,还有佟伯爷夫人,光禄寺卿夫人等等。

    只有品阶高的,得了皇后娘娘特许的才可以在正殿陪着皇后娘娘。

    在这里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得大声喧哗。只能跟在卫夫人等人后面。没有长辈的允许也不能说话。

    余念娘老老实实的站在后面冲当一面墙,而卫其雪和卫其娇在好奇的东张西望。

    这样的大场面一年只有一次,且有些人还没有机会进宫。所以好奇到处看在所难免,也不会有人喝斥,但总会给人留下不太好的印象。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有宫人高声道:“宣明威将军府卫老太太,卫夫人觐见。”

    余念娘跟着李氏立刻站到卫夫人和卫老太太后面,众人低首垂眸,步履轻缓优雅的进了正殿。

    殿内寂静无声,只能听见自己几人的脚步声。淡淡的焚香味,让人紧绷杂乱的思绪缓缓松懈下来。

    视线范围内皆是精致的绣鞋,余念娘跟着跪了下来,叩头,行礼。

    大殿内传来皇后娘娘婉约的声音:“都起吧!”

    前面卫夫人扶着卫老太太小心的站了起来,然后,余念娘就听到对旁边的宫人吩咐:“给卫老太太赐座。”

    不是谁来都可以被赐座的。大殿里坐着的都是一品诰命夫人。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卫老太太心里一阵激动,忙行礼,道:“谢皇后娘娘!”

    等宫人将凳子搬来,卫老太太再次向皇后行了礼,这才坐下。

    众人纷纷站到卫老太太后侧,余念娘挺直脊背,眼眸微微抬起,一下就看见坐在对面首座的于太夫人。于太夫人正微笑和皇后说着话。旁边的是位五十八岁左右的妇人,着一品大妆,卫老太太旁边也是位五十多岁的妇人,比对面那位略年轻两三岁,同样着一品大妆。

    对面的应该是镇国公夫人,而卫老太太旁边的应该是武候夫人。

    连韩候府都没有家眷可以坐在这大殿中,卫老太太,包括卫夫人,李氏等人心情都非常的兴奋,各自端着礼仪表现得更加端庄。

    余念娘正奇怪宁安候夫人为什么没有来,就听见皇后娘娘正和李氏说话。

    “卫太太府中的两位姑娘长得也很端正!”

    李氏激动得交握的手都有些发抖,恭敬的垂首行礼:“谢皇后娘娘夸奖。

    后面的卫其雪和卫其娇更是一脸喜意,激动又僵硬的行了礼。

    皇后娘娘又看向卫其玉卫其颜,笑着对卫夫人道:”卫夫人的两位姑娘长高了呢!比去年进宫时也要漂亮了!“

    卫其玉和卫其颜毕竟进过宫的,落落大方的向皇后行了礼。

    皇后娘娘笑了笑,已经看向最后的余念娘,疑惑的道:”这位姑娘是?“

    卫老太太忙起身恭敬的道:”回皇后娘娘,这是我们家老太爷生前一位好友的孙女,老太爷生前一直在找,幸好去年我在太原府见到她,瞧她长得乖巧,便把她留在了我身边。“

    余念娘走到大殿中,双手高举,伏地行礼:”民女余念娘见过皇后娘娘。“

    ”的确是个乖孩子,这规矩学得比宫里的还好。“皇后娘娘说着朝下首的于太夫人望去。

    于太夫人笑盈盈的道:”是不错。“

    ”娘娘这是嫌弃安定吗?“一个柔和略带委屈的声音响起,惹得皇后娘娘呵呵笑起来:”咱们安定的规矩当然学得好,每日晨昏定省,风吹雨淋,从不改,谁敢跟你比?“

    余念娘微微抬眸。

    皇后娘娘皮肤皎好,穿着凤袍,戴着凤冠,三十多岁的人看着像二十几岁,脸上没有一丝皱纹,一双凤眸狭长,长得和池郎宜的眸子一模一样。不过皇后娘娘的凤眸威严透着精明,而池郎宜的眼眸是冷漠的让人胆寒。

    她旁边站着一个十六岁的姑娘,穿着流彩暗花云锦宫装,头上戴着翠蓝绉纱羊皮金滚边箍儿,腰间挂着一个银丝线绣荷花的香囊。看起来端庄秀丽。

第173章 宫宴二() 
克教敏穿着流彩暗花云锦宫装,头上戴着翠蓝绉纱羊皮金滚边箍儿,腰间挂着一个银丝线绣荷花的香囊。看起来端庄秀丽。

    ”这都是安定该做的。“克都敏温婉道。

    皇后就拉了克都敏的手,故意板着脸,叮嘱她:”今日除夕,晚宴后还有烟花可看,你可不许早早回去。“

    ”去年安定就想看烟花了,今年一定不会错过。“克都敏笑着道。

    ”那就好。“皇后笑着道,终于放下心来。

    几句话后,皇后娘娘回过头来,这才发现余念娘还跪在地上,忙嗔怪道:”你这孩子怎么这般老实,怎么还跪在地上?快起来吧。“

    余念娘慢慢起身,行了一礼,然后气定神闲的站到卫老太太后侧,脸上没有一点儿尴尬。

    镇国公夫人和武候夫人不由都看了她一眼。

    卫老太太和卫夫人却是心中复杂,脸上丝毫不敢有显,按说能给卫老太太赐座,可见皇后娘娘对将军府的态度,可是怎么又让余念娘一直跪在地上,皇后娘娘也不认识余念娘啊!

    卫夫人觉得这事还得小心打听才好。谁知又听皇后笑吟吟的道:”你这安静的性子倒有些像安定。“

    克都敏恭敬的站在皇后身边,嘴角带笑听着皇后娘娘说话,眸子微垂,敛去眼中的光华。

    皇后问余念娘:”你平时有何消遣?“

    余念娘转向皇后娘娘,行礼,回道:”看书,摆弄,草药!“

    ”你还懂医?“皇后娘娘惊讶的道。

    ”不,是药。“余念娘道。

    ”哦。“皇后点头。

    这时,有宫人进来:”回皇后娘娘,宁安候夫人来了。“

    皇后娘娘一喜:”快宣!“

    没有特别的旨意,觐见完后便要退出大殿,余念娘随着卫夫人和卫老太太向皇后行了礼,便出了大殿。与刚进殿的宁安候夫人擦身而过。

    宁安候夫人四十多岁,来自洛阳施氏大族,婉约,端正,乃一品诰命夫人。

    见到自己的母亲,皇后娘娘一双眸子弯成月牙,忙让宫人替宁安候夫人端了凳子,宁安候夫人恭敬的行了礼这才坐下。

    ”母亲怎的这时才进宫?“待宁安候夫人一落坐,皇后娘娘就问道,也没管殿内还有三人,直接换了称呼。

    于太夫人三人各自端着茶仿佛什么也没听到。

    ”府里有点事儿耽搁了一下。“宁安候夫人笑着道,说得轻描淡写。

    ”是不是宜弟……“说到一半,皇后娘女又停住,大过年的说病不吉利。

    ”没事儿。“宁安候夫人哪里不知道自己女儿的担心,贵为皇后,操心的事儿太多,她不想皇后娘娘太累,便风轻云淡的笑着道:”他好着呢,只是前几日吃了辣,这两日喉咙有些不舒服。“

    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宁安候世子几年前中毒后,喉咙就落下了毛病。

    ”老毛病了!“宁安候夫人道,又问:”刚才的是卫将军府上的卫老太太吧?“

    ”是啊。“皇后娘娘看着宁安候夫人笑着道:”将军府的姑娘不仅长得端正,礼仪也学得好呢!“

    ***

    出了皇后娘娘的正殿,卫夫人便低声告诉几人,克都敏的身份。

    ”是镇国公的小女儿,很多年前一次偶然进宫得了皇后娘娘眼缘,那时候皇后娘娘一直想要位公主,见安定郡主乖巧懂事,便将她留在了宫中,一直颇得皇后娘娘喜欢,后来被封了郡主。“

    镇国公也就是以前的大将军,克蒙。

    李氏颇为羡慕:”郡主真是好福气啊!“入了皇后的眼,以后荣华富贵享不尽啊!

    卫老太太呵呵笑了两声:”是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