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归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念娘归录-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好。”付天谐愣了愣,道。

    人都走了,花厅内只剩下付天谐和康氏。

    付天谐怔怔的坐回椅子上,为什么卫其宇会把路线给余念娘看?

    康氏眼睛却还愣愣的瞧着外面。

    突然她“呀”一声。

    付天谐端着茶盅的手一抖。

    “我知道了,我怎么就说不对劲吧,老爷您和我才是这个府上的主人吧?”怎么卫其宇临走却只和余念娘打招呼,这也太不把人放在眼里了。

    康氏瞪着眼,一脸愤怒,低低的骂道:“也太瞧不起人了。竟然也没跟我们打声招呼就走了。”

    付天谐没好气的白她一眼,才得意几天就忘记自个儿什么身份了,也不看看对方是谁!

第100章 起程() 
走的那日,余念娘端端正正的向付天谐和康氏行了大礼,道了句:“舅舅,舅母平日要多注意身体。人有所失才会有所得,有所得亦会有所失!”

    本来看见余念娘行礼还露出一丝笑的康氏顿时笑不出来,自从见到余念娘开始,她就没真正讨过自己欢心!

    心底轻松的派贴身妈妈送了余念娘出府。

    卫府早派了马车在外面候着,赶车的是个姓孙的老头,将东西搬上马车,余念娘带着孙妈妈和玲珑坐着卫府的马车离开了这个只待了几个月的地方。

    樊妈妈看着卫府的马车渐渐消失在街上,终于吐出一口气。

    她们再也不用每日听太太因为表姑娘的事而心烦唠叨了!

    清晨的太原街道很安静,东方一片红霞,阳光从云层后面照射出来,给云层镀上了金边。

    街道上偶尔几个走夫贩卒经过。

    也有认识的瞧见余念娘坐着卫府的马车走了,立刻议论起来。

    “呀,这余姑娘又要去卫府见卫老太太啊?”一人道。

    “可能吧。也不知道这小姑娘走了什么运,竟然入了卫老太太的眼,也算是草鸡变凤凰,飞上枝头了。”另一个颇为羡慕。

    “我呸。你们净胡说。你们别看她是个小姑娘,可有本事了,能观天看象,还能占卜。寒食节的事你们都知道吧,可知道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谁,就是这位余姑娘。”第三个挑着担子的一脸鄙视的看着两人。

    “什么,那个传说很厉害的占卜师就是这位余姑娘啊?我滴个乖乖,居然还是个姑娘!”

    两人惊诧不已。

    今日可见着庐山真面目了!竟然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

    “当然。所以,这卫老太太就邀余姑娘一起进京呢!”

    “天啦,还去京城啊?哎呀这余姑娘可走大运了!”

    接二连三的羡慕声……

    ***

    出了城南门,马车停在官道旁树下,孙妈妈将一边的车帘子撩起,官道两旁树木林立,枝叶随风摇摆,坐在马车内一点没觉着闷热。

    没一会儿,从城内驶出一队三十多余辆马车的队伍,车队两旁跟着几十个护院,卫其宇骑马走在最前面。

    驾车的车夫孙老头忙上前行礼:“二少爷。”

    “嗯。”卫其宇看向马车,刚好孙妈妈撩起另一边的车帘子。余念娘坐靠在马车内看了过来。

    卫其宇收回目光。

    孙老头拿起马鞭赶着马车缓缓跟着车队走起来,在领队的护院示意下,余念娘的马车跟在卫其娇姐妹的马车后面。再后面的马车便是仆妇和行李。

    一行人浩浩荡荡沿着官道而去,离开了太原府。

    第一站是忻州,离太原不远。因为第一日大家精神都很好,所以,马车行进速度比较快,但车队里有卫老太太,所以,相对卫其宇来说,这个速度已经很慢。

    头一夜找了个客栈歇息,翌日一早开始赶路。

    到了响午车队便到了忻州,在城内稍做停留,补给所需,用过饭,歇了半个时辰又开始赶路。

    卫其娇和卫其雪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只不过坐了一天的马车就开始吵着太累。每走一段路程便吵着要下车休息,因此耽搁了不少时间。到了酉时末,天都黑了还没有到下一个站点,卫其宇只好安排众人野外露营。

    还好七八月的天气热,晚上凉爽一点也没有关系。

    卫其宇指挥着护院七手八脚,很快就搭好了几个临时帐篷。又拿了东西垫在地上,然后找了干草,在上面又铺上毯子。这样夜里睡着即不会硌背,也不会沾染湿气。

    卫其娇和卫其雪远远的站在一旁看着,一脸嫌弃,怎么也不愿意进去,拉着卫老太太撒娇。

    “祖母,这怎么能睡人吗?万一地上有虫子怎么办?”

    “放心不会有的,你二哥已经安排妥当了。”卫老太太看着水灵灵的两个孙女,笑着安慰两人。

    “那万一有蛇呢?”卫其娇嘟着嘴。

    “我们带了雄黄,不怕。”卫老太太笑眯眯的道。

    出门在外,远行,准备得是十分充足。

    “可这地上太硬,晚上能睡着觉吗?”卫其娇不依不饶。

    撒娇,讲究还是得分时间地点的!

    卫老太太慢慢收起了脸上的笑,淡淡的问:“那你想怎么样?”

    卫其娇也怵卫老太太,可她实在不愿意睡在地上,只好壮着胆子,挽了卫老太太的胳膊,试着问:“不如让二哥把马车上那些木板卸下来,拼成床,平平整整的,这样晚上祖母也能睡得舒坦一些。”

    卫老太太看她一眼,冷冷将胳膊抽出来,面无表情的道:“把木板都卸了,那马车还能用?东西全不要了?”

    “明日一早再装不回不就成了。”卫其娇小声的道。

    “就你聪明!”卫老太太冷哼一声:“木板全卸下来替你拼个床,你倒能睡个好觉,那些下人怎么办,那些护院怎么办,每日赶路他们就不辛苦?晚上卸了,早晨还得重装回去,这不是折腾他们?”

    反正都是下人,有什么!

    卫其娇嘟着嘴,心中不服气,却不敢再说话。

    李氏忙朝卫其娇递了个眼色,笑着打起圆场:“老太太您别生气,她们也是从来没出过远门,从小您就庞着疼着,哪受过这些罪,兴许多几日就习惯了。”然后又板着脸训卫其娇:“都什么时候了还计较这些,你二哥搭这些帐篷不容易,你们别伤了他的心。”

    接着又教训卫其雪:“你是姐姐,也跟着胡闹,也不劝着妹妹点。”

    卫其娇垂下脑袋。

    卫其雪笑着挽了卫老太太的胳膊:“祖母,您别生气,回京这一路还得二哥去安排打点,我们当然得体恤他才行。”

    卫老太太神色缓缓,欣慰的看着卫其雪:“这才对嘛。”

    李氏心中烦躁。待看见默默站在帐篷门口的余念娘,心中更不是滋味。

    她笑着走过去,将余念娘拉进来,赞道:“瞧念娘多懂事。”又笑眯眯的道:“怎么来了也不进来。”

    听到这话,卫老太太似乎这会儿才想起车队里还有这么一个人,笑着对余念娘道:“都是自己人,来了就进来,别拘束!”

    “是。”余念娘福了个礼,顺从的走了进来。

    卫老太太满意的点头。

    虽是小地方来的,却没有小家子气!

    卫其娇瞪着眼睛狠狠的瞪了过来。

    余念娘当没看见。

    出门在外,三餐只能从简。

    卫妈妈让人挖了灶,厨娘简单的用锅烧了汤,然后丢了几张饼下去。

    饼泡软糊在碗里就像一碗面糊似的,光看着就没什么食欲。

    卫老太太勉强吃了半碗。

    李氏和卫其娇,卫其雪只尝了尝就吃不下去。

    卫鸿峰倒是吃了一大碗。

    李氏就吩咐卫妈妈。

    “看来老太太也不喜欢,让厨娘明日别做这个了。如果老爷和二少爷喜欢可以替他们单做。”

    余念娘也吃不惯这东西,勉强将一碗吃完,告诉孙妈妈,下次厨娘再做这个,就别要。

    下人们和护院都是水就着干粮。如果自个儿愿意的,也可以弄个灶出来,拿了下人专用的锅碗烧水泡饼吃。

    赶了一天路,吃过东西众人都很疲惫,各自回了帐篷休息。

第101章 汇合() 
余念娘也有一顶帐篷,地方不大,但一个人睡绰绰有余,她便让孙妈妈和玲珑晚上和她一起挤一挤。

    “你们睡好了,明日才有精神伺候我。”

    从伊州到太原的路上,当时为了节约银子,两人也曾和余念娘挤过床铺。

    晚上两人便紧紧挨在一起睡在床侧,将一半的位置留给余念娘。

    睡到半夜的时候,一阵车轱辘,马蹄声。也许是那一夜的印象太过深刻,余念娘一个翻身就坐了起来。

    孙妈妈和玲珑忙跟着坐了起来。

    “去瞧瞧。”

    “是。”孙妈妈披上衣服就出了帐篷。

    外面一阵响动声。

    没一会儿孙妈妈就进来了。

    “姑娘没事儿。是池公子,他们在咱们旁边露营,卫二少爷也在。”

    余念娘点点头,吐出一口气,缓缓闭上了眼睛,她就说嘛……

    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翌日清晨。

    仆妇走动,丫头进出,厨娘忙着准备卫老太太的早膳,婆子们整理东西搬上马车,护卫们原地活动筋骨,脚步轻盈,动作小心。一切井然有序,丝毫不乱,只能听见细小悉悉碎碎的声音,可见卫府规矩森严。

    可是卫老太太还是睡得不好,一整夜醒了好几次。

    卫妈妈和李氏站在帐篷外低声说着话。

    这帐篷里睡着实在不舒服,明明人还疲倦,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卫老太太翻了个身。

    听到响动,外面的卫妈妈忙撩起帐篷,看见卫老太太正准备起身,忙过来扶住卫老太太。

    “老太太要起了?”

    “嗯。”卫老太太点头:“夜里还是得找个客栈才行。”眉宇间丝毫没有休息了一夜该有的精神,反而如同昨日一样的疲倦。

    “是。”卫妈妈心中警醒。

    这才刚到忻州境内,后面的路还长着呢,如此折腾下去,老太太的身体可受不住。

    由卫妈妈和丫头服伺着,卫老太太梳洗好,下人端了早膳进来。

    一碗粥,三样小菜,配些许糕点。很简单,但已是现下能做出最好的东西了。

    “风餐露宿,东西不好准备,等今夜咱们找了客栈,老太太就能好好吃一顿了。”李氏亲自将早膳摆好,扶着老太太坐下。

    卫老太太管家严厉,但不讲俗礼的时候从不为难人,摆手让李氏也回去用膳,以后不用过来伺候自己用膳。

    李氏高兴的回了自己的帐篷。

    帐篷里卫鸿峰已经开始用膳,等用过早膳,下人们便开始收拾帐篷,准备出发。

    她出来的时候正好瞧见玲珑跟在余念娘身后,在路边和树下走来走去。

    “干嘛呢这是?”李氏好奇的问卫妈妈。

    卫妈妈摇头:“不知道,早晨起来就这样。”几乎周围每棵树下的草都被余念娘踩过。

    李氏嘴角冷笑,不装得奇奇怪怪的怎么配上那身份!

    在林子里走了几圈,身上出了些许薄汗,余念娘回到马车旁,玲珑手脚麻利的从马车上端了根矮凳下来。

    余念娘坐下。

    孙妈妈正蹲在新搭的灶上替余念娘熬汤。

    熬的是补气的汤。加了当归,黄芪,因为没有鸡,所以,孙妈妈丢了一小块红糖进去。红糖当归黄芪汤,一样能补气益血。

    大火烧开以后得小火慢炖,然后熬一刻钟就可以了。

    但因为这灶过于简漏,想要将水烧开得费好些时间。

    慢慢的,一股药香飘散开来,玲珑使劲闻了闻,除了少了肉香,与平时相差无几。她立刻蹲在孙妈妈旁边竖起大拇指:“只要有妈妈在,咱姑娘就不用担心吃的。”

    “那是。”孙妈妈笑盈盈的道。

    在伊州生活艰辛的时候,为了节攒银子使另外的开支,有时候买不到鸡肉,孙妈妈也用这样的法子熬了汤给余念娘喝。不然以余念娘从小就泡在药罐里的体质,现在哪能这般健康。

    “妈妈手艺向来好!”余念娘笑着道。

    帐篷里卫老太太也闻到了药香,便奇怪的问:“哪来的?”

    “好像是孙妈妈在替余姑娘熬药汤。”孙妈妈生火的时候卫妈妈就瞧见了。这些东西在卫府眼里算不得什么,不过,像卫老太太这样年岁的人出门在外更得注意保重身体,所以,昨儿夜里睡之前,老太太就含了一片人参。

    况且付府的东西也比不上卫府的。

    卫妈妈丝毫没将孙妈妈熬的汤放在眼里。

    而另一个帐篷里的卫其娇和卫其雪正在向李氏抱怨:“……累得人全身跟散了架似的。娘,你就不能跟祖母说说,咱们再走慢一点不好吗?”

    “你以为我不想?”李氏也从未走过这么远的路程,一整日的靠在马车里,感觉人都快瘫了似的,她比卫其娇姐妹更难爱。

    “可是这才刚到忻州,离京城还远着呢,这点儿苦你们都受不了那趁现在还是回太原府算了。”李氏板着脸:“别一天到晚的在你祖母面前说这些,她不爱听,你们也不学学那边那位……”

    李氏话还没说完,卫其娇立刻侧过身子,冷起脸:“我们凭什么学她?她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靠着有点歪门斜道的本事得到祖母看重……”

    “你闭嘴!”李氏低喝,摇了眼帐篷外。

    卫其娇眼睛一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不敢置信的看着李氏,委屈的道:“娘,你骂我……”

    李氏心里也后悔刚才语气太重,只得放缓语气:“这件事是你祖母的主意,你们就算心里再不舒服也得忍着。”想到卫其娇这口无遮掩的毛病,板着脸,严肃的告戒两人:“我不管你们喜不喜欢她,但是这种话以后不可以再说。当今陛下十分看重天道院,天道院的天师那都是有真本事的,可不是你口中所说的什么歪门斜道,这话若是传到朝堂上,不光是天道院的那群天师会对咱们府上不满,恐怕连皇上也会不喜。你们是女子没有本事到朝堂上为卫府争光,但也不要给卫府惹祸,可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