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归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念娘归录-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幸好,臣懂得推卦,才险险避过几次追杀,不过,后来快到京畿道的时候那些人就不见了……想来西北这几年不太平,常与突厥开战,百姓们也生活不易,才出现山匪。不过这些人也是可惜,学得一身武艺,却来干这些偷鸡摸狗的事……”

    余念娘语气平淡,添油加醋的说完。皇帝的脸阴得可以滴水。

    “生活不易?朕看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山匪,哪里的山匪连地煞都要警惕十二分的对待,地煞可是宁安候世子的贴身侍卫,功夫如何朕还是了解几分的。”皇帝阴恻恻的道:“今年夏季开始,突厥又开始蠢蠢欲动,在草原频繁宴请各部落首领,还经常有马队往边境而来,虽没进城或怎么样,但他们探哨的人走的是越来越远,离天朝边境城市是越来越近……这些突厥人死而不僵,只有完全将他们消灭才能保边境平安啊……”

    余念娘蹙眉:“突厥又有动作了吗?”

    “是的。据前方的探子回报,突厥这段日子很不安份,私下又开始小动作不断。”接着,皇帝想起余念娘去了庭州,便道:“天师去了庭州,可有发现什么异常没有?”

    余念娘凝眉,接着一幅下定决心的样子:“回皇上,有一事臣觉得应该告诉皇上。”

    “什么事,天师请说。”皇帝很想知道让余念娘犹豫的到底是什么事。

    余念娘抬头,一脸严肃的看向皇帝道:“臣在庭州的时候遇见了几个古怪的人……”

    正在这时,黄公公走了进来:“启禀皇上,宁安候世子求见。”

    “让他进来。”皇帝道。

    池朗宜大步进了御书房,然后跪下行礼。

    “启禀皇上,岐州传来消息,说是从临洮县回来的李天师因为路上遇上山匪,不治身亡。”

    皇帝脸色一沉。

    “死了?”毫不忌讳的说出死字,可见皇帝心中是如何的愤怒。

    黄公公将头低得更低了。

    “回皇上,是的。”池朗宜平静的道:“身上中了数刀,一路上一边走一边医治,可惜还是没能救过来?”

    “为什么不治好再起程?”皇帝冷冷的道。

    “好像说是李天师说怕耽误了公事,执意要赶回京。”池朗宜道。

    皇帝绷着一张脸没再说话,御书房里顿时陷入让人沉闷的寂静。黄公公觉得自个儿喘气儿都不顺了。

    片刻后,皇帝才道:“可有查出是哪里的山匪了吗?如此猖獗!”

    “李天师是在出甘肃没多远受的伤,当时甘肃总兵就让人去查了,附近一带并没有什么山匪,这么多年,商队从甘肃路过的不少,也并不见有什么山匪抢劫。”池朗宜道。

    皇帝冷哼一声。看向余念娘:“你说在临洮县看见与残害百姓的凶手私下见面的是临洮县县令?”

    “是的。此事还是临洮县令亲口告诉臣的。”余念娘认真的道。

    “宁安候世子,你即刻派人去临洮县,核实此事。”如果李天师真的买凶祸害临洮县百姓,其心可诛啊!

    李天师也不过是刚进天道院的小天师,皇帝觉得他还没这个胆子,这样的话,就是有人指使,李天师平日和谁走得近呢?整个天道院都知道,当然是黄天师,且此次去临洮县是受黄天师指派。

    皇帝不敢往下想,如果不是余念娘查出凶手,整个临洮县都会被瘟疫传染,谁能保证周围的城市不会波及,到时候天朝瘟疫遍布,他这个皇帝如何自处。

    之前才刚去泰山封禅,他还没来得及回京,甘肃就发生了地动,如果再发生大规模的瘟疫,整个天下的人都会怀疑是不是他这个皇帝德行有失,才导致上苍警示惩罚,置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他还有什么资格当这个皇帝?

    想到此,皇帝不禁打个冷颤!眼中迸裂出杀机。

    他素来器重天道院,他无法相信天道院会背叛他这个皇帝,黄天师的背后是大天师,他是何等的看重大天师,赋予他国师的待遇,但是,天道院素来都是黄天师在打理,大天师很少过问。

    皇帝觉得这事跟大天师应该没有关系。

    他绷着脸道:“宣太子。”

    “是。”黄公公胆颤心惊的道。

    没一会儿太子就过来了。

    太子先行了礼,才道:“儿臣参见父皇,不知父皇找儿臣何事?”

    “朕问你……”皇帝坐在龙椅上淡漠的看着下面的太子:“李槐李天师可是你派去临洮县的?”

    “回父皇,当时儿臣接到甘肃疫情蔓延的消息,心如如焚,便传了几位大臣商议对策,黄天师当时也在,他随口提了一句应该多派一人去甘肃,最好是天师。几位大臣当时也觉得应该再派人手去甘肃,可是,没等儿臣商议出结果,又接到洛阳突厥杀人案,此事当日也就暂且搁浅,没想到第二日,黄天师就告诉儿臣,他已经派了天道院的李天师去了甘肃,儿臣想着,既然已经派了人去,权衡利弊之下,觉得洛阳这边更加重要,所以,也没再派人去甘肃,本想着如果甘肃那边还想不出办法的话,再派人去,后来又接到消息,说疫情得到了控制,所以,儿臣也就没有追究此事。”太子如实将当日的事告诉了皇帝,心中略有些惶惶,毕竟派去甘肃的李天师死了。

    皇帝面若寒霜:“敢替国君擅作主张,知道这是什么罪吗?”

    太子惭愧的低下头:“儿臣没将此事处理好,请父皇责罚。但是天道院不属于三部六院,有自主权,他们依着天道院的名义将人派去甘肃,所以,儿臣也不好阻拦……”

    天道院自主权是皇帝曾经赋予的,针对某些事,只要是利国利民,就可以擅自内部调配,不用事事向皇帝禀报。就像当年余道生从祭祀台跳下去,天道院一致认定余道生是血祭,还有大天师的证明,就算大理寺已经立案,最后也被撤消。

第442章 惊心() 
黄天师将李天师派去甘肃,可以解释为,天道院忧国忧民,协助善后灾情事宜,他没有防碍朝庭办事,再则有余念娘这个天师先去,再派一个去,太子自然也不能说什么。

    但是,这并不代表天道院做什么事都可以不经过皇帝,这样简直是不把他这个一国之君放在眼里,要知道天道院有如今的权利全是他这个皇帝给的。

    皇帝脸色铁青。

    “皇上,臣以为,天道院太过放肆,应该将其划进三部六院以内,归属朝庭管制,听令皇上调遣。同时,要取消天道院的自主权,即是为朝庭办事,就得听朝庭的命令,如此我行我素,将朝庭,将皇上放在何处?”池朗宜站在御书房内沉声大声道。

    皇帝脸色更加难看,这就是他为什么讨厌宁安候府的人的原因。

    池朗宜和他老子一样,说话丝毫不留情面,一点儿也不给他这个皇帝的面子。

    他知道,宁安候府所有人都反对天道院,一直以来都是。

    好了,现在天道院出了错,池朗宜上来就啪啪给他这个皇帝两巴掌,他可是皇帝,可是一国之君,竟是一点儿颜面也不给。

    不过,皇帝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宁安候一直反对天道院的原因了,他的确赋予天道院太多的权利,纵容得他们越发的目中无人,无法无天。

    皇帝铁青着脸,眼神冷冰冰的看着池朗宜。

    池朗宜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坦然的回视皇帝。

    那坦然的目光落在皇帝眼里就成了鄙视,嘲讽,好像在说:瞧吧,早说过天道院不靠谱,是一群江湖术士,偏你不信,现在好了,出事了吧。

    当年西北战争爆发,皇帝派了天师去山西督战,结果却延误了军机,导致许多将士白白牺牲,那时候宁安候还在京中任职,他怒气匆匆的跑进皇宫,冲进御书房,就用这种口气质问他,当时气得他肝都疼了。

    若不是看在他是皇后的父亲的份上,他当场就把宁安候给砍了。结果没想到,宁安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请旨要去西北助大将军平突厥,后来证明宁安候还真是打仗的料。

    不过,皇帝始终记得宁安候当时的语气,气焰。所以,看见池朗宜平静的样子,皇帝怒了,抓起桌上的茶盅一把朝池朗宜丢了过去。

    将旁边的太子和余念娘吓了一跳。

    幸得茶盅丢得低,只砸中池朗宜的胸口,并无大碍。

    池朗宜站在原地,目光平静,任由皇帝发泄。

    皇帝顿时觉得自己一拳打在棉花上。

    好一会儿,他泄气般靠在龙椅上,声音疲惫的道:“天道院的事稍后再说,黄天师私下派人去临洮县,意欲为何?你们觉得该怎么办?”说完又想起余念娘刚才好像有话要说,又问:“余天师,你刚才想说什么?”

    余念娘抬起头,面容一整,道:“当初在临洮县的时候,十分缺药。后来世子爷便请了甘肃总兵帮忙。因为药要得急,总兵大人短时间内无法凑齐,于是便找了一家叫李字商号的帮忙。第一批药材就是李字商号帮忙送到临洮县的……”

    说着余念娘看向池朗宜。

    池朗宜向皇帝道:“回皇上,确是如此。”

    “……可是后来疫情虽然控制住了,染了病的百姓却一直不见好,所用的药材药效十分微弱。于是,有人提出改用藏药,可是藏药并不好买,大家就想到了李字商号……到庭州后,有了李字商号的帮忙,臣很顺利就买到了藏药,并托镖局将药快速送回临洮县。微臣本来是想着李字商号帮了忙,自是要感谢一番,没想到那日去了以后,却遇见了几个奇怪的人……行商之人交游广阔不足为奇,臣也不管这些闲事……可惜他们身材魁梧,耳垂上虽无东西,却有耳洞……说话字不圆腔不正,带有草原上少数部落的口音……几人在李字商号后院偷偷摸摸好几日……这就让微臣起了疑心,便决心多留在庭州几日,并暗中注意几人……没想到却不小心得知他们起了内讧,臣救了那个被追杀的,一番威逼利诱之后,那人才道出原来那几人是草原上各部落首领的亲信,包括突厥。几人凑在一起是在密事……结合皇上刚才的话,想必是突厥又有动作,所以,才鼓动几个部落闹事……”

    皇帝脸黑如锅底,眼神犀利如一把利剑:“这些突厥人,若不将其消灭,始终是我天朝的大患。突厥人都进了庭州人了,官府竟然还一无所知。他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不过,他们为什么要在庭州议事,你说那家商号叫什么名字?”

    “李字商号!”余念娘道:“而且,臣救下那人其实也是草原部落的人。不过,他的部族是火族,在十年前就被草原的其它部落灭了族,也正因为如此,他心中有恨,才故意拖延其背后主子与几个部落商议的事。”

    “火族人?”皇帝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草原上的部落已经跑到家门口来商量打击天朝的主意了,他们却还一无所知。

    “是的,皇上。火族人崇尚火神,所以,只要是火族人,手腕上都会有火的标志,臣亲眼看见那人的手腕上的确有火的图案。”余念娘道。

    “那他背后的主子是谁?”皇帝面若寒霜。

    “这个臣还没有查到。”余念娘道。

    一旁的池朗宜突然抬头看向皇帝:“皇上,洛阳被杀案中,抓到那个凶手手臂上好像就有一个火的标志。”

    “什么?”皇帝大惊。

    卧榻旁岂容他人憨睡?皇帝不知道自己身边还有哪些人可信?

    “速去查证!”皇帝紧绷面皮,眼神愤怒得就像一头随时会发怒的狮子,整个御书房的气压骤降。

    池朗宜陪着太子亲自去查看,很快两就回来了。

    太子绷着脸,一脸严肃:“回父皇,那人手臂上果然有火的标志。”

    皇帝面目森冷。

    洛阳案发生在众部落聚集之前,所以,洛阳案的凶手不会是从庭州派过来的,这样的话,凶手原本应该就在洛阳附近,这幕后之人应该也是在周围,不过,皇帝猜测京城的可能性更大。

    而余念娘说的火族人是从京城方向赶到西北与几个部落接头的,统一联合起来可以这样解释:真正的幕后主使在京城或者洛阳,洛阳案发生后,幕后之人派了人去庭州与几个部落接头,因为内部矛盾,事情一直没有商量出结果。

    与此同时,黄天师派了李槐去临洮县,余念娘被使计去了庭州,路上遇到刺杀。

    无论从哪方的时间上来看,黄天师都有最大的嫌疑!

第443章 混帐() 
皇帝内心的怒火腾腾燃烧,通敌卖国?细作?他不敢想象,天道院在朝庭建立已久,他甚至连钦天监的权利一并移到了天道院,很多时候天道院行事只有他这个皇帝可以过问。

    此时的皇帝内心即愤怒又惶惶,他不知道如果真是天道院干的,这么多年,他们还做了什么事!

    皇帝深吸一口气。

    “那个火族人现在在何处?”皇帝道。

    “回皇上,因为伤势过重死了。”余念娘道。

    “死了?”皇帝眉头拧成川字。

    一旁的池朗宜眼皮微微动了动。

    “是的。”余念娘道:“他的死明面上看着是几个部落看其不顺眼,暗地里恐怕是其主子杀人灭口。”

    皇帝挺直脊背坐在书案前,因为极力压制内心的愤怒,额头上青筋暴起,放在书案下的双手握紧了双拳。

    “不过,好在他在临死前幡然醒悟,将自己知道的交代了……”

    “……微臣去庭州遇上的刺杀就是他们干的……他们不仅与草原各部落勾结,在京城也是作恶多端……曾经宁安候世子抓到了那个养植花叶万年青的老五和他也有勾结……除夕三皇子中毒他们也有参与……宁安候世子曾经中毒也是他们干的……十三年前,微臣的父亲去逝,他们曾暗中到伊州去过微臣的家中。”

    余念娘每说一件,皇帝脸色就难看一分,最后他一下暴起,厉喝一声“混帐!”将案几上的东西一通扫到地上,墨汁撒了一片,茶盅碎了一地。

    太子等人纷纷低头垂眸。

    别说皇帝,就是太子听到这些都是又惊又怒。皇帝想过千百个假设,却从来没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