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归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念娘归录-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起余念娘的素色打扮,显眼了不止一两分。

    付锦雪心里稍微好受了些。

    早晨的时候付锦雪穿的本不是这一身,上身是粉色缎圆领褙子和石榴红的杭绸小袄,下面是绛紫马面裙。

    显得娴淑端庄。

    可康氏说她穿得太老气,而且今日有余念娘跟着,万一衣服重了样子会被人笑话,让她必须去换一身太原府时兴的样式。

    这才累她来回重跑一趟。

    不过,现在看余念娘的打扮,太过普通,姿色恐怕连她的一半都没有,付锦雪心里才消了一些怨气。

    两人不冷不热的应酬了两句,然后各自不再开口。

    马车穿过热闹的街道,驶向太原湖。

    每年的龙舟比赛都是在太原湖举行。

    太原湖畔风景秀丽,景色逸人,街道旁酒楼,楼阁林立。平日不少文人雅士到此喝茶吟诗,今日各大酒楼更是早早满座。

    幸好付锦业早早托了关系,又花了重金才订到一间偏僻的雅间。

    如此热闹的节日,街道上马车穿梭不停,幸好官府早有准备,专门空出一块地方供各府停靠马车用。

    马车停好,付锦雪率先下了马车,然后急急去找康氏,余念娘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没一会儿孙妈妈和玲珑才从后面追上来。

    “刚才马车堵了。”孙妈妈低声道。

    余念娘点点头,脚下步子加快跟上康氏几人。

    看到打扮明艳动人的付锦雪,孙妈妈暗自幸庆余念娘有先见之明,在来来往往打扮得花枝招展,明艳可人的姑娘里面,余念娘这样清新脱俗的打扮才更招人喜欢。

    一行人进了一家叫“一品红”的酒楼。

    一楼大堂坐满了人,余念娘一行跟着伙计直接上了二楼,二楼有十几个雅间,每间都闭着门,有的门上叩了牌子,有的没有。

    伙计将付天谐领到最后的一间雅间便离开。

    付天谐脸色不太好看。

    雅间不算大,除了付天谐的小厮在雅间外,余念娘三人人各自只带了一个服伺的进来。算起来雅间内有七个人,空间也不算太拥挤,但也不宽阔。

    “这地方也太小了,一会儿让伙计换间大点的来。”付天谐沉着脸道。

    “算了吧,今日能订到一间就不错了。”康氏劝道。

    “那怎么行,咱们花了那么多银子还不能自己选一间呢?”

    待伙计过来倒茶的时候,听到付天谐要求换一间大点的雅间时,不客气的道:“老爷,大点的雅间费用可不一样。”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我还给不起这点钱?”付天谐绷着脸,冷冷道。

    “小的不是这个意思。”伙计忙道,皮笑肉不笑的道:“只是好一点,大点的雅间早被像卫府这些府上的订下了。”

    “你那外面不是还有好几间没有挂牌子吗?”付府在太原府是排不上号,可被一个酒楼的伙计瞧不上,付天谐心中自是十分恼火,脸色也越加难看。

    “老爷,你可能不常来咱们这儿,有所不知,那挂了牌子的代表里面已经有人了。那没挂牌子不代表没有订,只是人还没来而已。”

    那也不代表就全被人订下了!

    付天谐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这该死狗眼看人低的下人!

    “老爷别动气。”康氏忙打圆场:“咱们也不过是坐一会儿,等业儿府衙的事忙完了,不是说好了还得去外面转转吗?再说了,这赛龙舟也不过是凑凑热闹!”

    付天谐看康氏一眼,知道另换雅间是不可能了,顺着梯子下杆,板着脸冷哼一眼,不再提换雅间的事。

    伙计这会儿才知道原来付天谐等人并不是平头百姓,属于朝廷官员的家眷。不敢再诳言诳语。恭敬的向付天谐道歉:“老爷多多原谅,今日实在是订雅间的人太多了,有些人家早在一个多月前就交下了订钱,贵府可能来得晚些,所以才得了这最后一间,咱们做生意的也不敢随意得罪谁,请您大人大量,不要计较……”

    不敢随意得罪谁,刚才却那般说话。

    付天谐心中有气,但伙计话已经说得如此好听,他也知道这些酒楼背后东主都不是一般人,遂也不想再继续闹下去,道了句“你们也不容易,将就着吧。”

    伙计是个会说话的,欢欢喜喜奉承了付天谐和康氏几句。

    康氏顺势便问他:“你刚才说卫府也来这边订了雅间,不知道卫大人一家来了没有?”

    “还没有。老爷太太和卫大人也熟吗?”伙计笑着道。

    “自是熟了。”康氏淡淡的道,然后让樊妈妈给了赏钱,伙计恭恭敬敬的给康氏行了礼,拿着赏钱高高兴兴的出了雅间。末了,还小心的轻轻的将雅间的门带上。

    “狗眼看人低!”看着伙计出去了,付锦雪愤愤的啐了一口。

    康氏立刻淡淡看过来,付锦雪忙收起一脸气愤,重新端坐回椅子上。

    康氏身旁的银瓶俯身在付锦雪耳边悄悄道:“姑娘,这靠窗的位置有些太晃眼!”

    付锦雪一愣,窗外太原湖景色大半落入视线内,风景秀丽,清新怡人,虽瞧不细致龙舟美景,但总算能瞧见全景。位置算不上最好,也还可以。再说了,哪里晃眼?

    她转头刚想瞪银瓶一眼,突然瞧见斜对面另一家酒楼二楼其中一间屋子,那屋子正对窗户,正好能清清楚楚的看到这间屋子,屋内有几个男子,其中一个坐在窗边的男子正远远的看着她。

    付锦雪俏脸一红,微微低了低头,身子也坐得更加端正。

    对方样子很模糊不清,不过,能坐在隔壁的雅间,相信肯定不会是俗人。那锦衣玉袍,风度翩翩的样子再丑也不会丑到哪里去!

    也不知道是哪个府的公子!

    思绪间,她慢慢抬起头,余光瞥向斜对面,那男子竟然是眼睛挪也没挪过。

    付锦雪心中闪过疑惑,若瞧的不是她,那还能是谁?

    她顿时连耳根子都红了,不由微微抬了抬下巴,俏丽的脸蛋更加美艳动人,带着一股吸引人的傲气!

    坐在付锦雪对面的余念娘一直兴致勃勃的看着窗外的太原湖。康氏和付天谐正低声说着话,根本没人注意到这边。

第33章 脸面() 
湖边人潮涌动,十分热闹,湖里停靠着几艘二十多米长的龙舟,每艘龙舟里都坐着三十来个桡手,船离得有些远,看不清样式,只知道花花绿绿的十分漂亮。

    站在余念娘身旁的孙妈妈不动声色的皱了皱眉头。

    付锦雪觉得对面的人看的是自己,孙妈妈却觉得那人一直盯着的人更像是余念娘。

    幸好早有准备。

    余念娘看得正兴起,突然面前出现一把扇子。

    她仔细一看,竟是自己箱笼里那把泥金芍药花样绫纱团扇子。

    孙妈妈正看着她笑:“姑娘,今儿天气真好,有些晃眼睛,你要不挡挡?”

    余念娘奇怪的看她一眼,摇头。

    旁边的付锦雪见孙妈妈竟然拿出一把扇子,扑哧笑了出来。

    “孙妈妈你可真逗,这种天儿哪就用得上扇子了!”弯弯的眼眸闪闪发亮,眼波流转,带着妩媚之感。

    孙妈妈心中撇了撇嘴,面上一本正经的解释:“这把团扇可是当初老太爷给姑娘买的,买回来的时候姑娘可高兴了,喜欢得不得了……”

    余念娘一脸不解的听着孙妈妈说了一堆当初买扇子的事情,这些事她都记得。

    “不用。”她将扇子推开,道。

    “那好吧!”孙妈妈笑道:“奴婢就收起来了。”

    余念娘点点头,继续看向湖中央。

    付锦雪见孙妈妈宝贝的将扇子收起来,不屑的撇了撇嘴,转头却发现斜对面窗边的男子已经没了踪影。

    顿时面露失望!

    没一会儿,湖边人越来越多,几只龙舟上的桡手全拿着船浆,紧紧盯着岸边,蓄意以待。

    岸边站着一个人,只见他手中拿着一面红色旗帜高高举起,一声令下,旗帜挥下,龙舟全部迅速划了出去。

    接着岸边响起热闹的欢呼呐喊声,不少人为了看得更清楚使劲朝湖边挤,你推我搡。一时间太原湖上除了吆喝声,呐喊声,欢呼声,还夹杂着怒骂声。

    随着龙舟越来越快,离终点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大,整个太原湖一片热闹吵杂!就看哪只龙舟能旗开得胜,取得头彩!

    余念娘等人不由也站了起来。

    视野渐渐清晰。漂亮精美的龙舟也迅速呈现在眼前。

    几只龙舟均是二十二米来长,龙舟上桡手有四十八人。龙身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各不相同,有红色,黑色,灰色,蓝色,姿态不一。

    一般龙头以木雕成,加以彩绘;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不同颜色的旗帜以作装饰!

    十分显眼漂亮!也只有这一天才能看到制作如此精致漂亮的龙船!

    有首诗是这样写的:“……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

    里面就充分描写了赛龙舟的热闹非凡景象!

    那些平素不出门的妇女们会在这日争相来看龙船,银钗耀日;鼓声、红旗指挥下的龙舟飞驰而来,掉如飞剑,鼓声如雷;终点插着锦绮彩竿!

    等第一只龙舟飞过锦绮彩竿,周围立刻一片欢呼声,叫好声,叹息声,夹杂在一起!

    最先到达终点的龙舟当然得了彩头,后面的龙舟虽有婉惜,但能如此尽情,畅快的比赛,心中也十分舒畅高兴,至于遗憾,只能期盼来年能拿到第一。

    龙舟比赛完以后并没有结束。兴致正高的桡手们划着龙舟飘到湖中央开始各种花样的表演。

    有的桡手用浆叶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飞溅。船头船尾的人则有节奏地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

    还有龙舟上的桡手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来,如龙吞云吐雨一般。

    很是精彩!

    众人看得津津有味。

    很快便到了响午,付天谐早点了菜。等伙计把菜上齐,几人便开始用午膳,直到默默用完午膳付锦业也没有来。

    “……许是有事走不开。”康氏道。

    付天谐点头,儿子当以差事为重,起身率先出了雅间。

    一直在外守着的金瓶走了进来,在康氏耳边低语一阵,然后又出了雅间,不过片刻,就见金瓶匆匆进来,余念娘只听见“已经出来了”几个字。

    康氏立刻起身,带着丫头出了雅间。

    付锦雪就挪动了下,想到什么,又安静的坐了下来。

    余念娘的耳力一向很好,康氏出去后,随着脚步渐行渐远,吵杂间听见她高声说了一句:“原来是卫太太啊!”

    外面的人将雅间门带上,余念娘什么声音也听不见。她继续趴在窗边看着太原湖里。

    付锦雪根本没这份雅致,有些心浮气躁在雅间里走来走去。

    大约一刻钟后,金瓶回来了。

    “太太说时辰不早了,该回府了。请姑娘和表姑娘下去。”

    余念娘跟在付锦雪的后面下了二楼,出了“一品红”。

    回到付府,康氏让付锦雪和余念娘先回去歇息。

    回到静园,余念娘换了件衣服,靠在榻上小憩。

    申时她便醒了,然后拿了书看。待酉时,带着孙妈妈和玲珑去了主院。

    回来后余念娘便休息了,玲珑也没机会说,这会儿见余念娘精神好,一路上叽叽喳喳说着那赛龙舟的情景,直到主院外才闭了嘴。

    今日的主院似乎特别安静,余念娘记得昨日来的时候院子外面都站着下人,今日院子里一个下人也没,进了院子,才看见金瓶银瓶,香梅腊梅全都站在外面,四个人凑在一块正咬耳朵。余念娘进了院子也没人发现。

    院子里静悄悄的,屋子里的动静就很容易听见。

    余念娘走近正好听见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付天谐在埋怨康氏。

    “……像往年一样在外面看看不就很好,偏你非要订个什么雅间,花了不少银子不说,一件事儿也没办成!”

    “老爷这是说的什么话?我这不也是为了这个家好吗?再说,今日也不是什么人都没见着!”康氏委委屈屈的辩道。

    “只同别人打了个招呼那有什么用?”付天谐似乎很生气:“太原湖那么多人,谁又看见了谁!白花银子!”

    “老爷!”康氏不可置信,十分委屈的叫道:“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声音哽咽带着哭音:“锦业今年已经二十,就因为希望抬高身份,这才中了童生才考虑终身大事。他现在是府衙当差的人了,咱们怎么能让别人觉得付府就是个一般商户,根本摆不上台面,没有格调……请戏班子,订雅间看龙舟,那还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你瞧瞧太原府有头有脸的人家,过年谁不是请戏班子唱几天的戏;你有见过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看龙舟还要像普通老百姓一般去河岸挤吗?……我做这一切还不是为了你们爷俩,有面子那还不是你们爷俩脸上的光……呜呜呜……我辛苦操劳的是为了谁啊……”

第34章 争执() 
两辈子余念娘都不知道爹娘吵架作为女儿应该正确的作何反应,她也没有机会尝到!

    也许这一世她还在襁褓的时候娘亲曾经温柔的抱着她,哄她睡觉,父亲在一旁满足的看着她们,那是什么感觉她不知道。作为一个婴孩就算能感觉到温暖幸福,深深的印在心里,也是原来的余念娘,不是她!

    屋子里静了一瞬,接着付天谐低声哄着说了什么,康氏哭得更加委屈了,一边像小孩子般鼓气撒娇道:“我不要……”

    余念娘站在院子里有些听不下去了,她轻咳一声。

    四个低头耳语的丫头都惊了一跳,回头一看是余念娘,脸上均是一惊。银瓶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