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娘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娇娘赋-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场的都不是愚笨之人,没人先动,安静的等待淑妃与尹老夫人进去之后,才陆陆续续往里去。

    这内院看着不大,厅堂却别有洞天,一看就是专门为了设宴清理过的。桌椅整齐摆放,桌上的碗盏也都有序的列着。

    墙角摆有花架,架子上放的花盆里种得瑞香,路过之时花香浓郁。

    三娘细细数了数,这屋里竟摆下了十张桌子,也不知如此大的地方先前是拿来做什么的。

    三娘她们正准备寻个就近的地方坐下,跟着淑妃前来的粉衣宫女凑到了赵氏跟前。

    她先福身行礼,而后才道:“夫人,我家娘娘邀您与她同席。”

    赵氏愣了愣,也不敢怠慢,便与那宫女道:“是,我这就同你过去。”说罢又回身与三娘她们交代:“我先过去,你们三个找地方坐好,千万要安分些。”

    三人皆道:“是……”

    见此,赵氏安了心,随那宫女去了。

    王祁莲方才还一副端庄得体的模样,赵氏前脚刚走,她原形毕露,小跑着找了个地儿坐下:“唉,可算是能歇会儿了,这一头的东西顶着怪难受的。”

    王祁芸瞅着她那一身金贵的物件,臭着脸道:“小家子德行,咱们王家女尊贵,戴这么点儿东西就开始叫累,往后再遇上更大的场面你还不得累趴下。”

    王祁莲瘪瘪嘴:“那我宁愿轻松些也不去凑那样的热闹。”

    王祁芸斜了她一眼,竟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渐渐的,这十大桌都坐满了人,就等着淑妃发话摆宴。

    三娘往那边瞅了瞅,那桌除了赵氏还有几位面生的夫人,三娘猜她们应该都是二品及以上京官的家眷。

    思及此处,三娘又四处看了看寻找顾氏的踪迹,发现她就在邻桌。

    陆远峰虽居三品,但武将与文官不同,三品以上的将领,手中多多少少有些兵权,更何况还是驻守皇室外苑的御林军。

    淑妃偏偏不将顾氏喊了去,分明就是避讳,之所以会请陆家人前来,恐怕也只是面上功夫。

    陆家力捧齐王,谁会真心实意的邀请敌对势力的主干来入宴呢?

    兴许给尹老夫人办寿宴并不是主要原因之一,打着这个幌子拉拢朝中权势才是真。

    这宫里的女人,特别是有子嗣的,还真是劳心费神,天天巴望着自己夫君腚下那个座,费尽心思要去争。

    不过三娘不担心王文胥会上淑妃的贼船,上一世王文胥就没有参与过。

    人渐渐齐了,有淑妃在夫人小姐们都安安分分的,这屋里也静悄悄。

    “如此,便开始吧……”淑妃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屋里静就都听得见。

    屋里侍奉的丫鬟福身道是,陆陆续续出了门准备去了。

    没一会儿,又见她们回来。

    人人手中托着盘儿,盘中自然是佳肴了。

    到底是皇亲国戚,定国公府这帮丫鬟身着一色,鱼贯而入,排场不小。

    与王家相同,头一道是茶,陈茶当先,润口用。

    第二道则与王家不同,直接上了燕窝。

    三娘猜想,男宾客肯定与这边不同,这燕窝应该是专门为女客备下的。

    接下来是主菜,从普通菜品到金贵的菜品,上菜时丫鬟们都会报菜名儿。

    “金鼎玉食。。。。。。”

    第一道菜叫金鼎玉食,其实就是个冬瓜盅罢了,只是面上雕刻成金鼎模样,才会叫这么个名儿。

    第二道百鸟归巢,第三道凤穿金衣。这两道菜就很耐人寻味了,意指什么恐怕在座的心里都明白。

    淑妃如此胆大,也是当今帝后无能。一把不住君王的心,二又无子嗣傍身,前些年好不容易怀上了,生下来却是位公主。

    女人家,特别是宫里的女人,都是母凭子贵的,即便后台再硬,生不出儿子也无济于事。

    淑妃则是占尽天时地利,受尽帝王恩宠,还诞下皇子。她什么都有了,唯独掌不了凤印,如何叫人甘心呢?

    半晌过后,菜上齐了,一共四十道,依照大邺祖制未曾多出一道。再得帝王恩宠,祖制也不能坏,以免受人诟病。

    “都动筷吧。。。。。。”淑妃朝着屋里众人说道。

    夫人小姐们恭恭敬敬回应:“谢娘娘恩典。。。。。。。”

    之后,众人才端了茶润口,又拿起筷子夹菜。

第九十八章 话里有话() 
宴上人人都拘谨,宾客们一个比一个温柔,夹菜就只夹一丁点儿,放到嘴里还能抿半天。

    让人看得目瞪口呆的。

    三娘她们虽然也较之平常拘谨些,却没这么妄诞,该吃多少还是吃多少。人是铁饭是钢,何必跟自己的肚子过意不去?

    屋里偶有筷子轻碰碗边的声响,除此之外听不到什么响动。

    有些夫人们才吃了不到几口,就放下筷子,拿手绢擦擦嘴,不再吃了。

    猫吃食都不止这么点儿,一个个的就知道装模作样。

    接着,更多的人放下了筷儿,有些桌上的菜肴几乎就没怎么动过。

    大伙儿吃罢了端端而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大眼瞪小眼。

    淑妃那桌也没人说话,可夫人们不时与淑妃眼神交流又或是微微一笑,看着其乐融融的。

    许久之后,她们也都放下了筷儿,丫鬟们陆续进来撤菜。

    菜撤下去,又上了枣茶和一些干果。

    淑妃与众人闲聊:“咱们皆为妇人女子,谈不了天,说不了地,独独能聊些家长里短。不过家长里短的平日里说说也就罢了,今日就不去说它。”她身旁的宫女给她奉茶,她端起抿了一口继续说道:”《孟子。滕文公下》中有云‘以顺为本者,妾妇之道也’,试问这‘妇道’二字,究竟是何意呢?”

    妇道?也不知淑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她既然专门把人往这话题上引,肯定有寓意。

    在座的无人接话,淑妃又道:“都别拘谨,不过是寻常聊天,各抒己见即可。”

    有人接话了:“妇道不就是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忘从子。。。。。。”这人将三从四德一字不落的说了一遍。

    “你说这个谁不知道啊?淑妃娘娘的意思是说说自己的见解。”那妇人驳道,转而与淑妃献媚:“娘娘,您是这个意思吧?”

    淑妃点点头:“正是。。。。。。”

    如此,方才发言那人讪讪闭了嘴。

    “常听说尹夫人贤良,相夫教子很有一套,还教出个才德兼备的姑娘,不如让尹夫人发发言,让我等学习学习。”说话正是永安侯夫人,而她口中所说的尹夫人则是定国公之妻,淑妃的嫂嫂。

    永安侯夫人只想着今儿的定国公府的宴席,理因抬高国公府里的人,如此也能讨淑妃欢心。可惜她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淑妃待字闺中之时与她这位嫂嫂关系不好,后来进了宫才在她嫂子跟前长了脸的,两人是面和心不合。

    尹夫人就坐在淑妃身旁,毕竟是一家人,面上疏远让人看笑话。

    “夫人过奖,不过是为这府里尽心尽力罢了。。。。。。”定国公夫人谦虚道。

    淑妃听着膈应,脸上没什么表情,淡然道:“人家都这么夸你了,你就说吧。”

    尹夫人这才正声说道:“所谓妇道,除了书中那些论见,最主要的还是落到实处。在座的夫人们大多都是夫君在朝为官的,一定要懂得体谅、大度,凡夫君作息只是可亲自经手,如此夫妻之间才能长长久久。。。。。。”

    她从侍奉夫君说到子女教育,讲了许久,说得头头是道的。不过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就拿尹玥华来说,蛮横孤傲,哪有半分知书达理的影子。

    “夫人甚是用心,受教了。。。。。。”永安侯夫人很买她的帐。

    见此,尹夫人也高兴。

    淑妃见她说完了,也不作评论,反而同赵氏说道:“王家也是才女辈出,今年鸿渊诗会博得头彩的就是王家女了,不如王夫人也说说自己的见地。”

    赵氏没想到淑妃会扯到她身上,只能冲她点头说:“好。。。。。。”她向来喜静,平时都不怎么出门交际,更别说让她挡着如此多人面说话了,不禁有些怯。

    “夫人说什么便说什么,不必太拘谨。”淑妃常在宫中生活,察言观色练得炉火纯青,赵氏的怯意也逃不过她的眼。

    赵氏回以一笑,便娓娓道来:“对孩子要宽容、不能太过严苛。更不能在孩子跟前做不好的言行,孩子是有样学样,好坏尽收的。至于夫君,除了悉心照料之外,还得随时醍醐灌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错了要敢说,他对的要夸赞,他烦恼也得给他出谋划策,如此他才会敬重你,才能成为夫君不可或缺之人。”

    淑妃很捧赵氏的场,赞道:“不错,王氏一族不愧为沉香世家,王夫人才当得起贤良二字。”

    这话明显是堵尹夫人的,既然有人说你贤良,我就捧别人,反正在场的都以我为尊。

    尹夫人自然知道淑妃的用意,可淑妃已经不是未出嫁时好拿捏的小姑娘了,她心里头再委屈也只能随声附和。

    “妹妹说得是,王夫人的确贤良,堪称典范。。。。;。。”

    淑妃看都不看她一眼,笑着与众人道:“为人妇者,自当要为夫君着想,要为他出谋划策,要与之风雨同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要劝他识时务。。。。。。”

    是啊,要识时务,最好能将睿王捧上东宫之位,原来淑妃是安这样的心。

    她说这话也没绕多大的弯子,夫人们应该都心里有数。兹事体大,也没人敢随意表态。

    淑妃又接着道:“有些话夫人们大可回去提一提,这世事无常,说不准明儿就变天了,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娘娘说得是。。。。。。”都不想与淑妃一党结怨,又怎能说不是呢?

    世事的确无常,正因日此,谁也不敢妄下定论。

    见众人皆道是,淑妃很是满意:“本宫要送各家小姐一份礼,但凡是入了席的小姐们都有份,权当本宫一片心意,谢诸位夫人赏光前来。”说着,她朝身旁的宫女示意。

    宫女们得了淑妃的令,便下去了。

    再回来时,手中多了块木托盘,盘中堆了许多五颜六色的锦囊。

    从门前那一桌起,但凡是年轻的姑娘,人人都散一个,很快便到了三娘她们这一桌。

    从左到右,那粉衣宫女先从王祁芸那里散起,接着是三娘,接着是王祁莲。只是,她到了王祁莲身边的时候顿了顿,并未从盘中取锦囊,而是从她怀里捞出一个递给王祁莲。

第九十九章 寓意() 
“方才这只锦囊落了地,奴婢便捡起来顺手放到怀里了,小姐不介意的吧?”

    王祁莲接过:“自然是不会介意的。”

    那宫女冲王祁莲笑着点头,便继续往前头散锦囊去了。

    拿到了锦囊,小姐们都很高兴,三娘也不例外,有人白送东西为什么不高兴?

    只是大伙儿都不敢开了看,当着赠礼人的面拆礼是没有教养的行为,只能拿在手里摸一摸,猜里头是什么。

    这时,有小厮进了屋,行至淑妃身旁与其耳语了两句。

    淑妃点了点头,待宫女们将锦囊散完了,才说道:“今儿就到这里,诸位夫人都散了吧。。。。。。”

    想来是男宾客那边也散了。

    众人从座上起身,朝着淑妃福身行礼:“老夫人福寿安康,淑妃娘娘千岁。。。。。”

    淑妃广袖一挥:“都免礼吧”

    众人便起身,相继出了厅堂。

    定国公府的丫鬟们都在外头候着,一众人从里头出来之后,她们又负责将人领出府去。

    三娘她们出来的时候,王府的马车已经在外头等候多时了,王文胥站在车前观望着。

    见赵氏她们出来,他像是松了口气。

    “淑妃。。。她有没有同你说些什么?”王文胥上来便问赵氏。

    王文胥应该是察觉到了定国公一家的用意,故而才这般问赵氏。

    赵氏摇摇头:“没有啊,难道定国公与老爷说了什么?”

    王文胥也摇头:“罢了,回去再说吧。”

    说罢,赵氏同王文胥上了前头那马车,三娘她们自觉的上了后头这驾。

    回到王府,已至亥时,该是入眠的时候,三娘她们也困乏了,便都回了自个儿院里,准备洗漱入寝。

    沈嬷嬷病了两日,现在已大好了,就赶忙拾回自己的活计。

    三娘进了屋,沈嬷嬷杵在桌旁打盹,听见门响动才抬头看了看。

    “小姐回来了”

    “嗯,回来了,嬷嬷往后等不得了就先去睡吧,杵在这里吹风当心又着凉。”

    沈嬷嬷凑上来为三娘宽衣:“下人要有下人的本分,该做的事情还是不能省去的。”

    她就是这样的人,规规矩矩,在傅家也是,虽得傅老太太欢心,却从来不恃宠而骄。

    三娘也无奈,说了她也不会照做的:“那就多披件衣裳。”

    “欸”沈嬷嬷应着,将褪下的外裳搭在架子上:“老奴还有件事要与小姐说,那个洛云,今儿偷偷见了流苏,两人躲在后院的废屋里说了好久的话。”

    “都说了些什么?”

    “老奴也听不大清楚,总之这两人关系匪浅。”

    三娘点点头:“嗯,洛云最近倒是消停不少,不过这个人不得不防,嬷嬷平时还得多费些心。”

    “老奴省得,小姐大可安心。”

    想起先前在定国公府,淑妃赏的锦囊,三娘好奇拆开来看。

    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是块祥云印月纹样的玉环佩。玉质通透,拿在手上冰冰凉凉的,想来淑妃打着圣上宠妃的名号,也不好拿劣质的东西糊弄人。

    待洗漱罢了,三娘将那玉佩放到了梳妆台上的盒子里,就睡下了。

    往后几日先生没有来,给她们布置了课业,让绣个牡丹花样的手帕子。

    三娘闲散了好几日没动手,明儿先生就要过来了,她便又拿银子哄柳儿给她绣。

    “瑶生你无赖,哄了我的丫鬟给你办事,还要不要脸了?”王祁莲同她们坐在一块,望着埋头苦干的柳儿,抗议道。

    三娘顺手丢了二两银子给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