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咸鱼术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零后咸鱼术士-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淮安城实际上分为三城,旧城也称淮城是最早建立的。

    古代淮城的形成,起源于吴王夫差造邗沟,来往客商在此停驻,逐渐形成市集。到了秦汉之际,此处已形成为一个大邑。元末将军张士诚的部将史文炳镇守淮城时,于旧城一里许另建了新城。新旧二城之间本为运道,皆昔粮船屯集之所,因黄河北徙,运道改为城西,此处逐渐淤塞,多为湖泊之地。明嘉靖年间,倭国海盗猖獗,两次侵扰淮安。

    嘉靖三十九年(即1560年)漕运都御史章焕奏准建造,由旧城东北隅接新城东南隅,联贯了新旧二城,这就是联城,俗称夹城。

    城墙之西是贯通南北的运河,豪放古拙,朝南远眺,河水滔滔,柳枝摇曳,一派初秋风光尽收眼底。

    一千多年的时光过去,淮安城依旧矗立在运河之畔,周围水网环绕,看起来好似东方的威尼斯。

    两个现代穿越者没有想到亲眼目睹的淮安城竟然会如此雄伟。而来自于类似古代中世纪的四个随从更是惊叹频频,那个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游戏世界里,宏伟的城堡或者要塞或许不少,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却很少见,或者说不曾见。

    以淮安的人口来论,确实要比中世纪的大国国度还要繁华和庞大。

    目测旧城城墙大概高达九米多,也即是明代的三十尺以上,而周长至少有五公里以上。

    “原有城门五座。东曰观风,南曰迎远,西曰望云,北曰朝宗,在西门巽关段稍北一些旧有一门曰清风,元兵渡淮时,守臣张虎臣塞之。”

    罗岩道:“三城共有水关九处,旧城有三处,现在可见的西水关在西门南面,现名为矶心闸,自嘉靖爷年间,运道改由城西,始即其处建响水闸,引运水入城。”

    “旧城北水关在此门稍西处,可通小舟。旧有石槽五层,可以下板,以防水患和盗贼。在旧城东南隅的水关叫巽关,天启爷年间知府宋祖舜采士民公议开凿,引了宝带河水入城,后在几十年前堵闭。”

    南门直接连着江水,远远看起来分外雄伟还带着江南的婉约。

    如此大城,在一省之地也应该是少见的,毕竟淮安城不但乃是淮安府治所在,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更是人文荟萃之地,仅山阳一县就有进士百余人,论文化经济,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

    这是路上郑铭从罗岩口中得知的。

    “可惜淮安被鞑子占了几十年,仅有隆武帝时期被朝廷收回短短一年,后因朝廷无力支援,又被鞑子夺回。”

    在罗岩自从经历了这一连串的遭遇之后,对于救命恩人的郑铭车晨可谓是知无不言,明眼人也可以看出他十分想要结交两人。

    初来乍到,有个地头蛇帮衬,两人自然也是乐意之至,于是顺水推舟的接受了罗岩的好意。

    南边的城墙城垛却是新建成的,还有一部分尚未完工,不少如同蚂蚁一样的工匠仆役在上上下下,使得这城就好像是蚁群进出的蚁巢一样。

    “这边是淮安城的南大门,前些年因为战乱被毁了部分,今年才开始重新修筑,估计是突虏怕朝廷再打过来,没有城墙守护,朝廷的水师就可以从运河经城内外的水道长驱直入。”

    到了淮安城外,车晨发觉原本在罗岩口中应该千帆百舸的运河门码头显得有些萧条,仅有一些清兵在看守役夫搬运物品,偶有船只顺江而下或是逆流而上,估计是给上下游的清军输送物资的。

    想来也是,运河本身隋炀帝沟通南北之用,后经历代改造疏通,已经是漕运命脉,可是如今南北两国对峙,江南的粮食布帛自然无需运到北方,大运河的作用已经废去了大半,更有两边的水师严力把守,如今连冒险走私的船只都不走运河改走海上等其他更隐秘的途径了。

    远远看去,果然看到门口有清兵把守,虽然不算是戒备森严,但也不是他们两个菜鸟法爷可以闯入的。郑铭车晨一行人没有路引,身着打扮一看就不是本地人,鲁斯他们四个更是高鼻深目,放在平均身高不超过170的中世纪末期就十分显眼了,金兵对于南明探子查的可是很紧,所以就这么进城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罗岩既然能偷偷溜出来,自然也就能再溜进去,拉着郑铭两人寻到城北一处所在,扒开荒草,露出一个隐秘的洞口。

    现在他们是知道像罗岩这样的文弱书生是怎么从戒备森严的淮安城里偷跑出来的了。

    “这便是我偷跑出来的密道!两位恩兄请……”

    跟着罗岩穿过百米左右的地道,一行人从城中一座荒废的老宅假山中钻了出来。

    封闭好了密道出入口,又做了伪装,罗岩才道:

    “这密道还是我幼时跟孩童在这废宅玩耍无意间发现的,估计是旧时大户人家为避灾祸而建,一直是个秘密没有告知其它人。”

    因为之前罗岩出走时才打开过,十天半月的,所以里面空气并不憋闷,一盏茶的功夫七人一狗一渡鸦便从密道出来,

    却见出口所在竟是座废弃宅院后园假山的夹缝中,因为位置偏僻,又有土石草木遮盖,倒也十分隐秘。

    进了城里,穿越者们就准备与罗岩分道扬镳,罗岩也急着回家见老母亲,于是两人约定入夜之前还在这里见面。

    车晨等罗岩的身影消失不见,才走进其中一间保存尚且完好的废弃厢房,打开时空门,所有人回到现代时空的公寓里。

    “穿越到了类似古代的时空,还能返回现代进行双向穿越,靠什么最赚钱呢?”

    这在一路赶往淮安城的时候,郑铭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想要进行的计划正式需要花钱的时候,车晨手里还有不到八十万的存款,以及那一批不好动用的黄金首饰之类的。

    目前的花费越来越多,买车和改造现代基地马上又要支出一大笔钱,所以如何利用这大明世界来赚取更多的钱财,算是他目前的当务之急。

    “跟罗岩的私盐交易属于长时间的,如果顺利的话,每个月最多能有二三百两银子的收益,这笔银子换成黄金,拿到现代这边大概能兑换二十多万华夏币,再扣除买盐的成本和兑换白银给罗家的分成,也就剩下二十万左右。”

    车晨虽然高数学的不咋地,但是这笔账还是会算的,闻言说道:

    “直接给罗岩分成不合适,不如拿现代便宜的白银倒换一下,那么收入还会更多一些。”

    郑铭点点头,他也想到了这一点,现代白银已经沦为普通贵金属,不再具有货币属性,国际上大概三块多种花币一克,一两也不过一百多块钱。

    月收入二十万,这在过去是郑铭想都不敢想的,不过现在却感觉有些不够用。无他,站的高度已经不同了。

一百六十四 采购白银() 
(今天两章加起来差不多五千字!)

    原本郑铭虽然学历高工作如意,但也只是一个吃死工资的,家里还有一大堆事情需要他操心。

    现在他却是一个穿越集团里的二号人物,需要考虑的事情完全不同。

    如今知晓了大明世界这边的文明,历史穿越类小说他看的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一般都是单纯的军事历史种田流的,像那种跟修行有关的反而不多,但是也不是没有。

    这些小说中大致赚钱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开发黑科技、用玻璃肥皂什么的在古代圈钱,或者干脆在两个时空之间买进卖出,做个时空倒爷。

    不过想要做到这些,先期投资很关键,在古代人们用的是金银铜钱,之前郑铭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会遭遇那个世界的人类,也不知明镜大明世界里是什么情况,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准备。

    这一次来大明世界的城市里,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考察一下市场行情,看看做什么来钱快还安全。

    见到郑铭车晨他们回来,本来就是顽主的申胖子就更呆不住了,吵着要跟他们一起出门。

    车晨无奈,就拉上申明三个人一起出门。

    公寓的事情就交给已经初步上手,了解了现代世界大致情况的管家伯德。

    管家伯德在车晨郑铭不再的这两天,都是他负责与关家寨那边沟通,作为职业管家,伯德除了接受的教育不同,在待人接物上完全不输于现代职业经理人,有点类似欧美那边流行的英式管家,有他在车晨轻松不少,毕竟郑铭也需要进行法师修炼,不可能长时间给他充当管家。

    原本车晨是打算召唤一只管家娘的,但是想到游戏里几个女性管家角色的属性都不高,实力也不如男性管家,优点是在内政方面尤其是内务要比男性在先天上更出色。这既是优点也是缺陷,优秀的内务代表着外交方面与男性管家有着差距。

    再者考虑到大明世界毕竟不是游戏世界,对女性普遍有着先天性的歧视,女人也不好出来抛头露面,如果派女人跟人打交道,很可能会被对方认为的一种轻视,因此女性管家在穿越事业上,对他的帮助并不大。

    当然,车晨可不会承认,他没有召唤管家娘是跟几个女性管家基本都是御姐女王风格,要不就是熟女奶牛,完全没有他喜欢的少女萝有很大关系。

    到了工业城港口那边看一眼,有了陶家兄弟做帮手,郑铭就不需要分心,开始将大量的心思花在经营穿越事业和修炼之上。

    新区,郑铭在商业街附近找了一家小金店,花了两千四百多块,买了二十块刻着福字等吉祥图案的收藏银条和银元宝。

    这是郑铭打算去试水之用。

    郑铭点了点手里的银条礼盒说道:

    “都是999千足银的,银条一块是二十克,按照正常店里当时的销售价格是一克5。6元,促销价88元,银元宝是每个十五克,促销价66元,两种都便宜了几十块,不过店家还是赚钱,因为目前国际银价最近成交价在三点二元每克,银价持续走低,所以即使是促销价商家也都赚钱。”

    对于古代社会研究,车晨是三个人里的专家。

    他计算了一下说:“二十块银条四百克,不过换算成明朝时的斤两,一两大概在36克多点,这样就有十一两出头,十个银元宝也有一百五十克,大概是四两一钱多,加起来一共十五两银子出头,根据关家寨所见和罗岩所说,这些银子在这个时代的购买力已经很强了。”

    如果是太平年景,在淮安地区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石精米,这里的“石”读作“担”是作为专门称量粮食的容积单位,是容积石,不是前面说过的一石盐等于现代一百二十市斤左右的重量石。

    也就是说粮食一石是容积单位,一石为十斗,一斗为十升。明代一升大致为1。025市升,就是说明一石合今天102。5市升。

    不过因为粮食种类不同,每一石的重量也有区别。如一市升粟(未去壳)重1。35市斤,一市升小米大约重1。6市斤。

    所以明代一石粟大约重138。4市斤,一石小米大约重164市斤。

    “一百多斤粮食省着点,掺些麸子野菜什么的,足够一家五口生活一个多月到两个月了!现在受到战乱影响,大概三两银子才能买到一石掺了少许糙米的精米。”

    申明闻言不解问道:“这些古代人不会种点蔬菜养点鸡鸭什么的补充营养吗?这样也能少吃点淀粉类主食,营养还更全面。”

    车晨郑铭两人闻言不由摇头笑笑。

    车晨更是指着他笑道:“胖子你这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

    别看申明一副模样很屌丝,但确实是一个从小除了修炼之外就没吃过苦受过罪的富二代,自然很少接触到穷人艰苦的生活,何况托种花家国力强大的福,虽然擅于闷声发大财的种花家一直在国际上宣称咱们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根据郑铭他们这些见过国外情形的精英们推测,种花家国民的幸福指数在全世界也是排的上号的,起码比棒子、霓虹这样的号称发达国家的人民过的幸福。前者普通人吃点普通牛肉都是奢侈品,后者的西瓜大多进口卖的比人参还贵,而且人多地少,乡村地区还好些,大城市普遍人们各种压力实在太大,即使是高级白领,一旦放松或失误,也会导致工作被别人顶替,再找到合适的工作很难,不少人会失去房子车子,一家人沦为需要救济的阶层。

    所以霓虹国每年自杀的人数高居全世界首位。

    相比之下,咱们大种花家的普通老百姓只要肯干活,总有一口吃的,而且社会稳定、物资供应充足,肉也能时常吃到,别看人多,却比很多国家的人过得都幸福。

    所以在申明印象中,穷人也顶多是经济上不宽裕,但也不会达到吃饭都成问题的程度上。

    车晨干脆在车上给这家伙普及一下古代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情况。

    “都说现代的税收很重,但是都是依法纳税,不像古代往往朝廷定下赋税,到了地方上,各种名目的杂税很多时候甚至比正税还多,逼的农户家破人亡,不得不逃亡外地或者到山里落草为寇,这还是太平年景的时候,如果赶上天灾人祸,百姓们更加流离失所,挖草根树皮观音土充饥,吃顿饱饭都是奢望,往往农民军起义都是这么来的,一些有野心的强人会收拢驱赶这些难民作为炮灰,每一次战斗使得最多的都是这些无辜的百姓。”

    “古代人过的这么艰苦吗?”

    看着胖子震惊的双眼突出的模样,车晨当老师的心理得到满足,继续道:

    “所以说咱们能够过现在这样的幸福生活,还要感谢前辈建立大种花国的伟大付出吧!三两银子一石粮食并不算什么,这还是淮安处在靠近江南的地区,据罗岩说,如果是北地中原那边,前些年灾荒遍地,粮食多数减产甚至绝收,据说已经涨到十两银子一石糙米的天价了!”

    申明眨巴一下眼睛说:“既然那边的人过得那么难,不如咱们多运点粮食过去赈济灾民,顺便出售粮食平抑粮价怎么样?”

    郑铭摇头道:“不怎么样!”

    如今大明世界是粮食值钱,金银贬值,起码金国这边是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