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咸鱼术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零后咸鱼术士-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动摇满清统治的人物。

    当然了现在的张煌言这个直隶总督只不过是皇帝为了增加他的声威以对抗传统文官和安平郑家这两大势力而加的虚衔,基本上没有插手直隶各州府的事务,实职还是浙东南巡抚与天象军总制。

    所以称呼这位大明总督为军门最为合适。

    张煌言对于这些世俗虚礼并不在意,当然现在也不是清朝时候为了压弯汉人的脊梁而安排了那么多规矩和跪拜礼,实际上寻常百姓们如果不是上了大堂,见了县官的车架都是远远躬身施礼避开就行了,根本没有电视剧和小说里那种县令出行大家当街跪满的场面。

    “几位不必多礼,坐!”

    张煌言微微抬手,车晨他们也不怯场,大方自然的做到偏厅左右两旁的椅子上。

    这位大明总督见了穿越者们的做派,不由微微点点头,心里十分满意。见来人鼻梁挺拔,五官刚正,一幅典型的北方汉子的外表,而且皮肤白皙,毫无风尘之色,一看就是养尊处优之人,一身玄色袍服,羽衣星冠,端的是一位世外高人的形象。

    再者彬彬有礼但不阿谀奉承权贵,这才是修士自我风采。

    “几位海外归来,不忘报效大明,实是赤子之心、忠义可嘉,此次前来,只怕是有事而来,前日也收到飞扬的信,让老夫照顾一二,有何事尽管说来。”

    这位苍水真人可真够直接的。

    要是按照传统种花家人特别是那种文人,不云山雾罩的先说一通,是不可能提到正事的。

    车晨心中一喜,再次施礼说道:

    “能得军门照顾,是晚辈等的荣幸,不瞒军门,此次前来却有一些俗事。”

    车晨作为一派掌门,虽然平时不想管事,但是面对张煌言这样地位的存在,无论是世俗官职还是本身修为,都得由他这个名义上的穿越者领队,太阴派的掌门出面答对。不然还让郑铭负责,那就是失礼了。

    车晨说着,就把自己面对的问题讲述了一遍。

三百二十八 张煌言三()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他的爵位定下来了,军功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一分虚假,但是封地方面通常都是本人到了大宗正院,由院里提供的几块近似的封地来让受爵者自选。

    但是这些封地位置都是由户部推选出数据,然后兵部考虑对朝廷的战略因素赞成或否决一些,然后再由礼部来确认最后位置的,如果没有门路的话,直接给你安排几处糟糕的地方,那你叫苦叫屈都没地方说理去。

    车晨他们已经委托能够跟京城里说上话的程千户他们去打点了,但是这些也不是万无一失的,穿越者们可没忘了在盐城时候那位费县君的敌意。

    何况他们既然加入天枢府,并且与桐城方家和天象军以及大明太庙祭司几方亲近,那么在阵营上先天就在向皇家一派靠近,作为皇权的主要对手,代表传统文官士大夫阶层的清流们自然要想办法减除皇家的羽翼。

    只要是政敌看重人,他们就想办法打压,政敌想要办成的事情,他们就想办法搅和,不管这些对国家有没有利,这是清流嘴炮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

    这些事情在朝廷斗争了几十年的张煌言心里是门清的,他也乐意照顾穿越者这些年轻人,不说本身就欣赏这几个修行晚辈,就是之前在盐城的所作所为,都是天象军欠了人情,于情于理都要出手相助。

    “老夫知晓了,此事倒是不难,几位小友的军功切实,怕的不过是朝中有小人作祟,且等上十天半月,老夫管教你们如意,就是不知几位打算选择何处作为封地?”

    然后张煌言又补充了一句。

    “要知大明境内和境外之地,情况可是大相径庭。”

    车晨他们之前早就了解内情了,大明境内分为腹地和边境,腹地一般只有三尉和三大夫的低级爵位可以世袭,边境和海外才可以封赏男爵以上五等爵作为世袭领地,这也是当年隆武帝的先见之明,既可以解除历朝历代藩镇作乱的问题,又避免出现大明后期宗室勋贵泛滥成为国家负担的问题,而且被封在边境和海外的贵爵还可以成为大明本土的屏障,如果想要扩张就只能向外扩张,更是一点点壮大了大明体系的实力,此策简直就是一举四得,也只有隆武帝那般英明雄主才能想出此等策略,力挽狂澜解决了大明灭亡的危机。

    所以车晨有时候真怀疑那位隆武皇帝是不是也是穿越者?

    车晨他们的目标是东番岛,也就是后世弯弯基隆市一带,虽然地形差了点,但是既不缺矿产资源,也有鸡笼河沿岸的小块冲击平原,还有鸡笼河入海口的天然良港,以及社寮岛这个海上屏障遮风挡雨,简直是新手村绝佳的立足之地。

    东番岛自然是属于海外,在这个时期是普遍受到大明上下蔑视的蛮荒海岛,天朝上国的自信就是这般强大。

    实际上如果不是满清入侵,郑成功退居弯弯,将蛮荒之地开发出来成了宝岛,估计就算中土没了战乱,到了百年后,中土的人也不会重视这里。

    没看后世琼州岛那么大地方,还有石碌铁矿这亚洲最大铁矿这种资源,不也是到了霓虹国入侵之后才开发出来,而且还是后世海南炒房热和旅游热才让这里火爆一时,人口大增,不然仍旧是天涯海角的发配之地。

    所以车晨他们选择这里,那些有可能从中做手脚的清流势力或许还会在后面推几下呢!

    当然这种事情穿越者们是不可能将命运交给对手来选择的。所以才有了宁波府一行,之后还要继续南下去福州。

    车晨没有先道明目标,而是再次施礼道:

    “有感大明军备不足,军门执掌天象军竟然连把像样的兵刃都没有,为此晚辈特意炼制了一批凡间刀兵献给军门,以助大明早日剿灭突虏,光复北地!”

    说着打开阴风袋,顿时嘡啷一阵金属碰撞乱响,就见车晨从阴风袋之中倒出一堆简易木箱子来。

    隔着固定的木条,可以看出里面都是牛皮纸包裹的铁器来,目测就有不下数十。

    后面的郑铭动手拆开最上面一只箱子的木条,就见里面都是用牛皮纸包裹,上了一层油脂的青亮钢刀,每一箱子有五十把,一共五百把钢刀。

    一旁的师爷震惊的拿过一把。

    “这……这是戚家军的苗刀?还是精钢所铸,宝刃啊!”

    作为绍兴人的师爷从小就听长辈说起当年戚继光在江南选兵,打造出抗倭灭虏的天下雄兵戚家军的事迹,而且家里跟戚家军拐着弯也能轮上关系,所以虽然是文人,但却一直十分崇拜戚家军,向往那种热血军旅生涯。

    不然也不会在当年张煌言以一介举人身份创立义军反馈突虏的时候就孤身投奔,因为天象军的组件就是大部分模仿戚家军的形制。

    这一次火龙箭等火器因为厂家那边生产跟不上,所以还需要几天才能到货,实际上大明工部和皇家军器监都已经开始仿制火龙箭等火器了,这让穿越者手里的火器价值大减,不过这种现代工业批量制作的冷兵器却是古人难以仿制的。

    所以这一次车晨他们捐献的还是大批的钢刀。

    无他,这东西在现代成本太低了,普通碳钢在古代来说就是极好的材料,比那百炼钢也差不多少,缺少的就是反复叠打出的花纹和晶体结构罢了,每一柄钢刀对普通士兵来说都是可以传家的宝刀,吓人的是穿越者们一拿就是几百把,即使张苍水这样传奇之下最顶尖的大师级人物也不由动容。

    长一百二十五厘米,宽七厘米,厚五毫米,乃是用高碳钢条加工磨制的,刀身笔直而厚重,类似唐代的仪刀,也就是戚继光发明的苗刀之前身。柄长三十厘米,正适合双手把握。

    张煌言命人叫来两个亲兵,让其解下身上腰刀,另一人手持车晨献上的钢刀挥手一劈。

    锵!

    一声脆响,原本亲兵的佩刀顿时出现一个大大的缺口,这腰刀是铸铁打制的,而且铁质粗劣杂质颇多,但胜在比较厚实,不过遇到现代高碳钢的机制刀具,自然就成了破烂货。

    那亲兵当场就把破了口的腰刀丢弃,把钢条打制的直刀搂在怀里不松手。

    张煌言瞪了他一眼,这小子却好似没看见一样,两眼望天,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三百二十九 情报() 
面对亲兵的无赖,张煌言只有无奈的一笑:“罢了!本来也是要发给你们的,就提前赏你了!”

    他虽然为人冷清严肃,但是对待身边人都是比较关心的,很得亲兵和手下的爱戴。平时也都视为子侄辈看待,摸清了他脾气的亲兵们有时候就会厚着脸皮讨好卖乖。

    车晨见了这一幕不由心中好笑,这个亲兵很有一种大头兵们的朴实狡猾。

    他开口解说道:“戚家军的苗刀身非直刃,略有弧度,是为了与倭寇作战所造,此刀更类唐时仪刀,刀背厚,比之更适合战场砍杀。”

    师爷也是感叹道:“这些宝刀竟然近乎把把如一,肉眼都看不出差异,几乎是一个模子造出来的,果然是仙家手段,车掌门出手不凡。”

    张煌言也捻须说道:“老夫代天象军上下多谢几位小友的宝刀,去拿海图来!”

    当即就有仆人下去传话,然后不多时另一个文人打扮的幕僚取过一卷画轴送到张煌言手上。

    张煌言一挥手,这幅画卷就自行在堂前凭空展开。

    打开来看,却是一副古代的堪舆图。上面从南到北,依次标注着辽东半岛至海南琼州等沿海之地和海外岛屿。

    其中宁波、舟山等地最为详尽,毕竟是天象军的大本营,所以堪查的也最为仔细。

    只见张煌言伸手一指地图说道:

    “小友可曾选好了位置?”

    车晨再施礼。

    “回军门,晚辈选好了,就在这处!”

    张煌言定睛一瞧,笑了。

    “这不是东番岛吗?你倒是好眼光,看中了郑家的地盘。”

    张煌言早年组义军抗虏的时候,跟南边不远的郑家做了邻居,关系不是很融洽,可以说既是对手又是同为大明支柱。

    天象军的水师数量较少,比金国训练有素,但也强的有限,而郑家自从郑芝龙继承了颜思齐和李旦两位海上大佬的势力之后,就一直是东南沿海的海上霸主级势力。尤其是剿灭了刘香老等海盗队伍之后。

    实力较弱的天象军没少受气,如果不是张煌言当时已经是先天以上接近宗师的高手,恐怕郑家做的还会更过分。

    因此张煌言一直瞧不起那个大海盗郑芝龙,多次点评对方只有做个富家翁的气量,反而对其长子郑森十分欣赏,认为其是忠君爱国的读书人典范。

    曾经还因此引起郑家父子的隔阂,早年郑芝龙甚至动了投降金国的念头,毕竟对方直接承诺给他封王,事后还把整个福建分封给他。

    后来还是迫于隆武帝崛起和张煌言天象军逐渐成型的压力,这才选择联合朝廷抗虏北伐,有了今天大明外姓封王第一人的结果。

    张煌言了解东番岛虽然是郑家起事的地方,但是有着繁华的漳泉二府封地,对东番岛已经很不重视,基本抛弃那里了,就算被别人占了,也顶多心里有点不舒服罢了。

    不过能够老对手找点小烦恼,这位直隶总督、儒家大法师还是十分乐意的。

    “东番岛据老夫所知有一府之大,朝廷也不可能都封给你等,也与车小友的爵位不符,老夫看就岛北这一片划给你好了。如果嫌少还可以增加,不知小友是否满意?”

    说着,直接在岛北也就是后世基隆台北淡水一带画了一道线。

    车晨已经很满意了,光是基隆一地其实就足够他们先期发展满足他们的心里预期了,这位老人家又多给他们淡水和台北那一片广大的地方,绝对是意外的惊喜。

    “多谢军门厚爱,晚辈有多大肚子吃多少碗饭,这些就足够我太阴派发展多年的了,再多也容易引起别人猜忌。”

    张煌言点点头,这几个很有自知之明,没有看到便宜就占。

    作为一方巡抚和一军总制,张煌言不像一般知府和县令,他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不说政务繁忙,其它时间也需要法师专职的各种研究实验,所以也就没有设宴款待穿越者们。

    看到这位大明总督端起茶杯,了解古人端茶送客习俗的车晨当即就提出了告辞,张煌言也没有挽留,而是勉励几句就派人送他们出府。

    等太阴派诸人离开几分钟后,张煌言像品味茶水一样在云榻上闭目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随着那位师爷再次走进偏厅,这位儒家大法师顿时睁开双眼,二目如电,冷清的开口。

    “老夫命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那幕僚捧着一本小册子拱手道:

    “回军门,学生与同僚打听了一番,军中探子也有了回报,太阴派地址不详,名号也不曾有人听闻。”

    张煌言摇摇头。

    “中土局势不稳,以致海外散修、小门小派多如牛毛,而我大明自从崇祯爷废弃锦衣卫之后,在海外已经失去了耳目,观其人气息相近,确实系出同门,这一点不用多做怀疑。”

    “是!”那师爷作为总督账下幕僚,只是提供分析和谋划,具体决定还是由东主来做。

    师爷继续汇报说:

    “据我们在金国的探子回报,他等确实是由辽南金州上岸,一路行径与其所言无异,所有军功皆无一丝一毫掺假,与桐城方家嫡子方玉麟相交也是偶遇,并且他们似乎并没有攀附方家势力,没有借助苗希凤的关系,报功朝廷走的也是天枢府和咱们天象军的正常门路,还有台州卫所的程千户在其中牵线。”

    张煌言轻轻抬起头。

    “哦,是那个号称不倒佛爷的程千户吗?”

    “正是,程千户祖上锦衣卫出身,跟咱们天象军也关系不浅,早年也算是底层勋贵,在南北两京都关系不浅,天启年就分家谋了一个台州卫所世袭千户之职,避开了突虏入关多次劫难,虽然是世家子,但这位行事很有分寸,看似为人市侩纨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