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娇欢-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梦中她的记忆里,可能是年纪太小,对于这段记忆是空白。长大之后?13??向向,木讷的她,很少出门,也没什么朋友,所以,即便她的家人个个都能独当一面,唯独她,是实在拿不出手的。

    日常的来往,由于她的不喜,家人也不强迫她。因此,她的存在感极低。后来嫁人了,而夫家只是个走下坡路的伯府,每年也就只有一次拜见皇后的机会,虽然家人想帮她,可她自己立不起来,因此在皇后那里,也没能留下多少印象。

    而此刻不同,芯子已经换了,为人处事当然也就换了,该抱的大腿一定要抱住。

    和前世一样,家里会有两个从宫里来的嬷嬷。而且,皇后娘娘对她印象还不错,以后有机会,随着祖母多进几次宫,相信她能留下好一些的印象。

    “瞧瞧,这还能识字断字了不曾,真真是个好孩子。”何皇后被她小大人般的模样逗的乐不可支。

    杨乐怡也不再说话,只嘿嘿的笑。

    感觉衣袖被拽了拽,她扭头,原来是坐在皇后另一侧的三皇子爬了过来,正咧着嘴冲她笑,她心情极好的捏捏燕子瑞的肉脸,燕子瑞躲躲闪闪,两人笑嘻嘻的玩到一处。

    此时,已近正午,看到小宫女的提示,华姑姑轻声说道:“娘娘,时辰不早了,一会皇上和侯爷他们估计也就到了,不如移步花厅吧。”

    何皇后点点头,遂一行众人又移步花厅。

    花厅有两张大圆桌,中间用一扇花鸟屏风隔了起来,早有宫女根据人数将餐具和椅子摆好,众人前脚到,后面皇上驾到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只见宣武帝在前,武平侯和靖北大将军在侧,三人龙行虎步的走了过来。

    何皇后和众人正要跪下,宣武帝抬手制止住,说道:“今日乃燕杨两家家宴,大家不必拘礼。”

    何皇后笑盈盈的答是,那边杨启成和杨启安也就没给她行礼。

    三位皇子齐喊了声父皇,宣武帝点头,看了一眼三个儿子,最后的目光落在了和燕子瑞站在一起的杨乐怡身上。

    小姑娘这次没有哭,可看着他满脸的高兴不容错识,他笑着弯腰摸了下小姑娘的脑袋。

    如记忆中的温暖,乐怡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激动,没有再如上次般失态,可心潮太过起伏,反倒将小脸憋得红彤彤的,看到要收回的手,她本能的一伸手抓住了那只大手。

    嫩嫩软软的小手非常有力的抓着自己的手,宣武帝给愣住了,还没待反应过来,手上的力道消失了。

    杨启安抱起自己的女儿,真想瞪她一眼,又把自己的亲亲老爹给丢一边了。

    可一看到女儿噙着泪水的双眼,立刻没了脾气,现在的场合又不适合哄着,只好僵着脸将她递给了柳氏。

    宣武帝一笑,引着老夫人坐上另一桌的主位后,自己也坐在了这桌的主位上。

    杨启成、杨启安依次而坐,接着是大皇子和杨家三个大些的孩子。

    另一桌,何皇后和老夫人各坐一侧,冯氏和柳氏坐在老夫人下首,二皇子、三皇子、杨文林和杨乐怡挨着坐了下来。

    华姑姑打了个手势,宫女们安静无息的端着各色菜肴摆在了桌子上。

    京城吃饭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可今日宣武帝端起了酒杯主动打破了这沉闷气氛,杨家本身在饭桌上就没那么多的规矩,于是那一桌便热闹了起来。

    何皇后这桌燕子钦和杨文林也忍不住说着话,本是宫女喂着吃的燕子瑞在看到身边的杨乐怡自己拿着勺子吃饭时,立刻就不让宫女喂了,麻利的也拿起勺子自己开吃,他可不能输给这个漂亮的妹妹!

    杨乐怡观察了一会,便夹了几个他喜欢的菜放他碗里,乐的燕子瑞吃的更欢了。

    何皇后一直关注着小儿子,见他吃饭比平时乖了许多,很高兴,又见杨乐怡帮他夹的菜都是他喜欢的,暗赞这小姑娘实在太聪明了。

    酒过三巡,宣武帝那桌还在热闹着,老夫人这桌已经吃完,由宫女撤了盘子,送来漱口水,各自漱口完毕,再上了些茶点,几人去了隔壁的屋子喝茶休息。

    二皇子、三皇子和杨文林都跑去那边凑热闹去了。

    杨乐怡虽然坐在祖母身边,可听着那桌的动静,有些着急起来,因为老爸每次喝完酒,胃都会难受。虽宣武帝不是老爸,但一模一样的面孔让乐怡做不到熟视无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种痛苦太折磨人。

    看着何皇后拿起杯子,她立刻跑过去,等着她喝完要给她续茶。

    在宫女的帮助下,她给何皇后倒了一杯,又给祖母大伯母和母亲各续了一杯。这才拿了三个空杯子,都倒满,奶声奶气的说道要给大伯父和父亲他们送去。

    何皇后笑眯眯的示意宫女带她过去。心里突然渴望能再有个女儿就好了,既可爱又贴心!

    乐怡过去一看,三个长辈已经喝的面红耳赤了,就连大哥二哥都没能幸免,唯一例外的就是大皇子了,脸没红反而还更白了。自家三哥倒是和平时一样,应是没喝多少。

    这么小就喝酒也不怕伤到脑神经!乐怡撇嘴,走到大哥二哥身边,拽拽他们的袖子,恶狠狠的丢下话让他们不要再喝了。

    两个男孩子看着妹妹故作凶狠的小模样,哪里听得进去她在说什么,哈哈大笑捏了捏她鼓起的脸颊,又接着和大皇子喝去了。

    没理会大皇子投过来的意味不明的眼神,她转身走到父亲身边,端了一杯茶给父亲,再给大伯父一杯,最后才给了皇帝。这下杨启安高兴了,这就对嘛!自己闺女当然得把自己放第一位了。

    乐怡抿着嘴笑,看着老爹显露在外的情绪,不由暗自提醒自己。

    是啊,这辈子还有个对她这么好的老爹,她不能让这辈子的爹再为她操心了!

    这顿皇宫的家宴未时末才结束,杨乐怡已经撑不住的睡着了。只知道,何皇后派了轿子送了祖母出宫,在宫门口换上自家的马车后才回了武安侯府。

第十五章嬷嬷() 
下午醒来后,迷迷瞪瞪的就被妆台上堆着的玉石首饰给耀花了眼。

    13 金钗、步摇、耳环、项链、手镯,几乎一个女子需要的都有了,材质更是丰富:翡翠、珍珠、碧玉、珊瑚等,而且款式看的出来,都相当精致小巧,多数都是少女可以带的款式。

    柳氏更是开心,忍不住将各式珠钗给女儿试戴,乐怡无奈,任由母亲摆布,古往今来女人对珠宝抵抗力都太弱。她也很喜欢,只是现在太小了,戴什么都不合适。

    翻到了最下面,一个精致的小匣子露了出来,匣子古香古色,上面雕刻了牡丹花朵,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

    乐怡伸手拿过匣子,轻轻转动扣袢,盖子打了开来,里面红色绒布闪动着光芒,掀开绒布,一个玉体通透的镯子静静的如仕女般的展现在了她的眼前,镯子尺寸很小,一看就是给十岁以下的孩子戴的。

    就算以她为数不多的对珠宝玉石的鉴赏经验,也能明显的看出这镯子是有多珍贵。整个镯子玉质细腻通透,颜色不是正阳绿,而是更适合孩子们带的淡绿。

    她将镯子和自己肉乎乎的手放在了一起,好吧,好像很配的样子,于是,伸手将镯子带了进去,好在手还小,虽然比较肉,但也不是很费劲就戴进去了。

    在白嫩皮肤的映衬下,似乎有一道流光闪过。

    柳氏小小的惊呼了声,刚摘下女儿脖颈上项链的她被女儿露出胳膊带着镯子,光华闪过那一瞬间给吸引了。

    女儿这肉嘟嘟的小胳膊小手,再配上这玉质上佳的镯子,真心好看!

    她又仔细看了看镯子,心下感叹皇后娘娘怎么赏赐了这么贵重的礼。

    看见女儿很有兴趣的瞧了半天,在女儿要褪下时,她按住了,喜欢就带着吧!再贵重的东西,摆那儿也没多少意思。

    本来是担心自己太小,不小心磕到,万一有损坏就可惜了。可见自己娘亲都不在意,她也确实喜欢,杨乐怡就高高兴兴的戴着了。

    晚上,大家见了她手腕上的镯子,都纷纷说这镯子太配她的小手了,更多的是赞扬她长的好,让乐怡哭笑不得,好吧,能这么被家人宠着,真的很好!

    这日,她们依约去了永乐侯府,自是被热情接待不提,连老侯爷和世子林宽见到他们家四个生龙活虎的大小子也都忍不住的羡慕起来,况还都是嫡子。

    秦氏待她们走后,更是在心里不停的祈祷菩萨保佑这次能达成心愿。

    两家府邸离得不算很远,一行人很快便回了府。

    回府后,才知道宫里的两个嬷嬷已经到了。

    正房里,两位身高差不多,体态偏瘦的嬷嬷并排站着,虽着装一样,但一个长脸,一个圆脸,倒是很好分辨,说是嬷嬷,其实也不过四旬左右。

    两位嬷嬷,杨乐怡在梦中已经见过了,长脸的是樊嬷嬷,圆脸的是刘嬷嬷。

    老夫人及冯氏很是重视三人,一是,这是宫里出来的,既是她们求的也是皇后赐的;二是,在永乐侯府呆了半天,侯府下人们的规矩实在是比她们家的强太多了。

    这以后礼尚往来的,怎么也得回请永乐侯府还有别的府邸,这样的规矩要让人看笑话的。

    再观看眼前的两人,一个严肃,一个温和,但长相都很端正,面相也非难缠之人,想起那天皇后娘娘挑选两人的慎重,可见这两人应是很适合她们家的。

    想了想,老夫人便很直接的和两位嬷嬷说明了用意以及侯府目前的状况,并表示如果两位嬷嬷能用心教导的好,以后也愿意留在侯府,那么不妨在侯府养老。

    樊刘二人在来之前见过华姑姑,对于新晋的永平侯府是什么状况心里是有数的,只不过没想到老夫人能这么坦然的告知,可见是真心想要待她们。

    两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激动,虽说她们出宫会有各大府邸相请,有些嬷嬷也能做出点成绩,以后能寻到更好的出路。可大部分还是很难的,毕竟各大世家规矩已然形成,很多时候请她们过去教导下小姐,也不过是为了锦上添花。

    过了几年后,还是要再重新出来寻找下家,可多半都不如意,也只好回老家养老去了。家中的子侄孝顺些的还能过的下去,毕竟她们一辈子呆在宫里,无儿无女的,可有些碰到只想着她们钱袋的子侄辈,日子过得也就很不顺心了。

    她们二人是很小便进宫的,本来兄弟姐妹之间都不认识了,更别说子侄辈的,因此,并不想回老家。

    如今既然侯府老夫人能这么说,可见只要做的好,以后荣养是不成问题了。即便以后会有变化,但两人都是很有些眼力的,能看的出来,至少未来十年,老夫人还在世的时候是没问题的。到时,该攒的养老银子也够了。

    两人似是想到了一起,于是纷纷表示一定竭尽所能的做好本分工作。

    老夫人和冯氏见二人如此,也都放下心。

    于是二人被安排在主院的后罩房,两人各居一室,并各有一个小丫头伺候着。

    看着樊嬷嬷和刘嬷嬷脚步轻快的退下,杨乐怡瞧着祖母也松了口气,心下感叹,这御人之术可真不简单。一大家子人,仆妇比主人要多的多,真和现代管理一间公司也没什么区别,里面所有的人各司其职,各有其位,有能力的就提上来,没能力的自然淘汰。

    而她们家更像是一个刚创业的新公司,没资源,没人手。这不,好不容易找来两个能手,不但得想办法留住人,还要留住心。

    这个朝代,她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她们三人的到来,让府中的下人们开始紧张起来,被骂事小,丢了差事很多人还是不愿意的。所以,一时间府里下人之间的氛围凝重许多。

    而樊刘两位嬷嬷反而没有马上整顿,禀了老夫人后,两人不定时的在各处走动,直到中秋节,都没有做什么举措。

    因着中秋节的到来,府里很是忙碌了一阵子,给送了节礼来的府邸回了相应的礼,又在杨乐怡的建议下,做了一些边城的特色月饼给皇帝和皇后娘娘送了过去。

    让本来就定好了礼的皇后娘娘又加了些赏赐。

    樊刘二人见到赏赐却是一惊,这都相当于别家侯府两倍的赏赐了,甚至还有十匹绸缎和单独给每位女眷的首饰,这些绸缎和首饰都是今年内务府刚刚送来的最新样式。

    由此可见,皇家对武平侯府的重视了。

    两人考虑后,将之前定的一些想法又再加深了些,务必能够在短时间内让侯府的规矩不能差别的府邸太多。

第十六章中秋() 
中秋这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如若不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这样的天?13??出游倒是极好的。因此,老夫人将晚上的赏月定在了后花园的凉亭中,冯氏让婆子丫鬟的去打扫布置,妯娌两个安排家中的事务,一时倒是忙得不可开交。

    乐怡便让采莲带着她去练武场看哥哥们练武。

    自从上次从宫里出来后,我们的超级萌软妹子五小姐在大伯父和父亲面前好好的进言了几位哥哥近日的丰功伟绩:什么不好好复习功课、不认真练武、整日出去游玩等等,如今连在宫里锦衣玉食的大皇子都打不过,有可能连大皇子身边的小太监都打不过了。这样下去,有坏人来欺负怡儿时,不知哥哥们能不能打跑坏人保护她呢?

    杨启成二人被她的童言童语逗的开怀不已,可也给他们提了个醒。

    来京城这段时间,忙于事务,再加上过了中秋他们就要去学院进学,因此这段时间对他们四个确实多有放松。

    虽说被大皇子打败不丢人,可大皇子毕竟比文德还要小两岁,且身份尊贵,几年前去边城还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可如今都能打过文德了,可见这几年有多勤学苦练!

    连皇子都如此,他们家本身就是武将出身的孩子更不能懈怠了!

    于是,这些日子,将他们四个拘的很紧,今日不用早朝,更是一大早就拎着去了练武场。

    也不用人抱,乐怡迈着小短腿慢悠悠的走着,手里揪着一根长长的草,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