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四千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家四千金-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话效果很好,吵架立刻停止了。

    宋冬娘压低了声音下通牒:“你给我记着,这事可没完。”

    宋夏娘抛了个白眼:“记就记,谁怕谁啊。”

    正在此时,解手许久的宋秋娘回来了,还带回了两个孩子。

    一男一女,大概十来岁,长得很相似,一看就知是双生子。

    “好可爱的小孩啊,三姐,你从哪里带来的啊?”宋冬娘立刻被吸引了,看着两个小孩萌的不行。

    “在茅厕附近见着的,说是这里学生的弟妹,过来看骑射比赛却迷了路,我就顺带带她们过来了。”

    “小弟弟,小妹妹,你们叫什么名字啊?多大年纪啦?”宋冬娘蹲下来问道。

    对于陌生人突然凑近,双胞胎怯生生地往后退,两孩子手紧紧握在一起,异口同声说道:“我要找哥哥。”那副防备的样子,俨然将宋冬娘当坏人了。

    宋冬娘满脸的笑容僵住,本来要抚摸小孩脸蛋的手顿在空中。

    “哎呀,第一次见面就查户口,谁会告诉你呀。”宋夏娘忍不住嘲弄。

    “哼,有本事你来。”宋冬娘站起身,把位置让给宋夏娘。

    宋夏娘并不喜欢小孩,不过是呛呛宋冬娘才说的,哪里真会跟双胞胎套近乎,原地不动抛出一句:“我腰酸,蹲不下来跟小孩说话。”

    这理由也太牵强了,宋冬娘直翻白眼。

    最后还是宋秋娘出面:“你们哥哥叫什么名字,告诉姐姐才能帮你们找哥哥呀。”

    许是宋秋娘带着过来的原因,双胞胎对她没这么排斥,小男孩鼓起勇气说道:“我哥哥叫孟潭。”

    “你认识么?”宋春娘对纪家婆子说道。

    纪家婆子摇头:“老奴只管后宅事务,书院的学生们都不认得。”

    小姑娘一听着急了,抽泣了起来:“我要哥哥,我要哥哥”

    “你别哭你别哭,姐姐带你找书院的夫子,一会让他们帮找哥哥好不好?你们不是来看哥哥骑射的么?这里是看台,看的可清楚了,你们看看,是不是哥哥在里头呢?”

    两小孩一听,立即跑到看台边上,巴巴地望着骑射场里的人。

    宋秋娘也跟着过去,蹲在他们身边,小声跟他们说着比赛的状况。

    小孩子玩心重,比赛又新鲜,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

    宋夏娘扁扁嘴,“没想到秋娘对付孩子还挺有一手。”

    “你以为都像你啊,光会说不会做。”宋冬娘不忘挖苦她。

    “你是做了,可是做跟没做啥区别,人家孩子不一样怕你怕得不行。”

    眼见着火药味重起来,宋春娘立即出声制止:“你两再吵,又得把小孩子吓哭,看你们怎么办。”

    吵吵闹闹了这么一阵,骑射比赛就结束了。四个姑娘带着两孩子回主院。

    方才宋秋娘的热情耐心获得了小朋友们的好感,一路上亲热的拉着她的手。

    “宋秋娘,小心两孩子粘上你,跟着你回家啊。”宋夏娘忍不住又刺人。

    宋冬娘立刻回嘴:“你安静安静,小孩都没你话多。”

    又来了,这两人不吵架会死人啊宋春娘脑仁都疼了,直接放慢脚步,与她们保持距离。宋秋娘也不想参合进去,领着两孩子与宋春娘走一块。

    双胞胎过了最开始的陌生阶段,对着宋秋娘叽叽喳喳问这问那,宋秋娘无限耐心,细言细语。宋春娘不禁多瞧了这个妹妹几眼,平日里她都是沉默寡言,存在感很差,没想到这么有小孩缘,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呢。

    一行人或言语,或沉默,一会儿就走到了主院。

    双胞胎看见纪夫人就扑了过去,一个劲喊着:“纪奶奶,纪奶奶,我们要找哥哥。”

    纪夫人看到双胞胎也有些惊讶,拉了他们的手问道:“小玲,小珑,你两怎么来了?孟潭带你们来的?”

    男孩小珑点头:“是啊,娘亲今天要去送货,哥哥就带我们来书院,让我们看骑射比赛,可是,我和姐姐出去上个厕所就迷路了,还好秋姐姐领着我们过来了。也不知道哥哥找不到我们会不会着急。”小珑见到熟悉的人,胆子大了,说起话来也条理清楚。

    小玲也使劲点头附和:“哥哥肯定会着急的,纪奶奶,您快点找人跟哥哥说一声吧。”

    纪夫人和蔼说道:“你们别着急,我这就叫人去把孟潭叫过来。”身边的一个婆子得了令,赶紧出去叫人。又有小丫鬟拿了糖果点心过来给双胞胎吃。

    趁着这空档,宋夫人拉过宋春娘低声问道:“场上的学生们怎么样?夏娘和秋娘可是有什么异样?”

    宋春娘淡淡道:“外祖父教出来的学生自是好样的,只可惜两位妹妹似乎没有看上的。”

    宋夫人登时不快了,居然看不上自家书院的学生?也不瞧瞧自己什么身份,算了,就当是应付了一件差事,以后丈夫和婆婆再提起让她操持庶女的亲事,她大可以用这件事情堵回去。

    宋夫人打定主意,也不再挂心相看的结果了,准备跟纪夫人告辞回去。

第十七章() 
“小玲,小珑,你们怎么跑这了?”一个青年男子跑了进来,身上还穿着骑射比赛的衣服,显然一下场就往这边赶了。

    小玲和小珑丢下手里的糖果,扑进男子的怀里,七嘴八舌说着从走丢到被带回主院的经过,孟潭听完立刻衷心地对宋秋娘等人一一表示感谢。

    轮到宋夏娘的时候,小珑跳出来:“哥哥,这个姐姐没帮助我们,不用谢她。”

    厅堂里的所有人顿时尴尬不已,孟潭急忙解释:“不好意思,宋二小姐,我家弟弟不懂事,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宋夏娘心里把这两小鬼骂了千百遍,面上还要客气说:“没事,没关系。”

    哪知小珑执拗,又跑到宋秋娘身边特意说道:“秋姐姐对我们可好了,哥哥,咱们要好好感谢她。”

    宋秋娘顿时脸红了,呐呐道:“没有的事,举手之劳而已。”

    孟潭很认真地对她做了个揖:“多谢宋三姑娘,以后若是有需要孟某的地方,孟某必当义不容辞。”

    小珑和小玲也跟着说道:“秋姐姐,你上我家来做客吧,我娘可会做好吃的了。”

    宋秋娘盛意难却,点头答应必会找时间上门拜访。

    双胞胎得了保证,这才乖乖跟着孟潭回去。

    “哥哥,你一定要请秋姐姐到咱们家里做客,她特别特别好,要是能让她当咱们嫂嫂就太好了。”小玲在自己哥哥面前,毫不避讳把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

    孟潭被自家妹妹的童言无忌吓了一跳:“小玲,你可别乱说。宋三姑娘家世好,条件好,哪里是咱们家能高攀得上的。你这话要是传出去,宋三小姐的名誉就不保了,千万不要再对别人说这话,记住了么?”

    小玲似懂非懂,嘴巴扁扁有些委屈:“可是,从来没有人能像秋姐姐那样耐心对我和弟弟,我想要像她那样的嫂嫂”

    孟潭深深叹了口气,自家父亲早早过世,就剩下母亲含辛茹苦拉扯三个孩子,若不是自己天赋不错,纪老爷为人又最是爱惜有才之人,免了自己的束脩,只怕这书早就读不下去了。这样的家世,又怎会是宋家能看得上的呢?

    按捺着心里的落寞,孟潭宽慰着弟弟和妹妹,可是小孩气性上来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好抚平的,双胞胎撅着个小嘴,要多委屈有多委屈。

    “孟贤弟,小玲和小珑怎么不高兴了?”跟孟潭住一个宿舍的学霸杨兼刚好进门,一眼就瞧见双胞胎委屈巴拉的小样,不免关切地问道。

    “没事的,刚才在骑射场不小心走丢了,幸好被宋家三小姐碰上带了回来。”

    “宋三小姐?可是纪夫子女婿荣辉布庄的宋家?”

    “正是。宋家几位小姐都来了。”

    杨兼眼中划过一丝兴奋,“我正好有一些关于布料制作的问题想找个行家请教请教,也不知宋大小姐是否方便?”

    孟潭想了想:“估计回去了吧,我走的时候,她们正要出门。你最近在研究布料?”

    杨兼不免失望:“嗯,在看几本书,不过有些地方不是很清楚。”

    “你太厉害了,什么杂书都看。”孟潭崇拜说道,“不过,你也得注意身体,赶紧把腿脚养好了,要不是你今天缺席,哪里轮得上周能恩那小子拿第一?”

    周能恩是知府家的公子,为人傲慢,在书院里人缘相当不好。每次考试都想争第一,却被杨兼压制着。因着杨兼前几天不小心崴了脚,缺席骑射考试,这才名正言顺拿了个第一,得意得不行,扬言要请同窗好友吃大餐。

    孟潭实在看不惯他的做派,回来忍不住抱怨。

    杨兼倒是无所谓的,拿了这么多次第一,偶尔让贤一次也无伤大雅,淡淡地一笑而过。况且他心里有自己的想法,要想以后做好一方父母官,光会吟诗作赋,骑马射箭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农事,商贸各种有助于民生的知识,只有接了地气,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才不枉为父母官。

    所以,作为学霸级人物的杨兼,轻松掌握了课堂内容之余,更致力于研究各方杂学,还经常上山下乡,体验生活,这才不小心把脚崴了。

    如若不崴脚,正常参加骑射比赛,该是能碰见宋家大小姐,顺便讨教讨教布料制作方面的问题,可惜了,错过了杨兼再是失望也是无用了,因为此时宋家的马车已经奔驰在回去的路上。

    等回了宋家,宋夏娘和宋秋娘分别被宋老夫人和阮姨娘盘问相看的事情,结果都是没合适的。这么多的莘莘学子,居然一个都没看上?

    两家长好生失望。尤其是阮姨娘,对于宋秋娘没有把握住难得一次的机会简直怨念得不行,恨不得撬开这个呆傻女儿的脑袋,看看里面装着什么稻草。

    正好宋夫人提出后日要参加邓家的宴席,宋老夫人眼中精光一闪,这不又是一次相看的大好机会么?

    书院的学生看不上,那参加将军宴席的公子哥儿总该能看上了吧?

    于是宋老夫人一声令下,让宋夫人把四个姑娘全部带上。

    宋夫人郁闷了,明明想让自家宝贝女儿吃独食,结果却被迫跟别人分享,尤其是分享的人里面还有个宋夏娘。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几个姑娘往那一站,还就是宋夏娘最引人注目,宋冬娘完全被忽略。

    难不成要为他人作嫁衣裳?

    宋夫人越想越心烦,连带着对文夫人特意送过来的首饰都没了挑选的兴趣。

    “嫂嫂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说来听听,或者我可以帮忙呢。”文夫人察言观色,适时表示关心。

    宋夫人正愁没人诉苦,把首饰放回盒里,深深叹了口气:“还不是为着冬娘的亲事发愁啊”接着便把如何好不容易弄到帖子,如何担心宋夏娘坏了事一一说来。

    “夏娘是庶出,咱们商户人家的身份也摆在这,我倒是不觉得她会被邓家看上,只是一想到以后每次相看都要带着她,一身的妖媚,别人还以为咱们宋家家教不好呢,没的把冬娘拖累了。你说我能不心烦么?”

    文夫人眼珠子一转,给宋夫人出了个主意:“要想冬娘不被影响,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夏娘的亲事定下来。正好云云前几天来了信,说是小叔子该议亲了,梅州那边没找着合适的,便托我在郾城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我一想啊,那吴家小公子年龄身世跟夏娘都算是般配,两家又是亲上加亲,要是能成了也算是一桩美事。”

    文家大女儿文云云嫁到了隔壁梅州的一家吴姓地主,家里种桑树养蚕,还种棉花,家底殷实,要是给宋夏娘说了这么个婆家,想必老夫人和宋老爷都不会反对吧。

    宋夫人来了兴趣,继续问道:“那吴家小公子今年多大了?在家都做些什么?”

    “今年十六了,可是个有出息的,自己考了梅州衙门的师爷,吃着皇粮挣俸禄。吴家就出了他这么个读书人,家里老爷老太太爱得不行,以后分家也绝对少不了厚厚的一份。才刚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里就来了不少媒婆说亲,只是都没找到合适的,才托了我在这帮忙相看。”

    “这么好的孩子,家里眼光又高,只怕夏娘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吧?”

    “哪儿会呀。梅州比不得咱们郾城,小地方一个,咱们宋家家底又比吴家强多了,夏娘长得也好看,若真论起来,还是他家高攀了呢。您就别担心了,只要咱们相中了吴家小公子,准保他们立刻上门提亲。”

    宋夫人心动了,“那也得找个时间看看吴家小公子。你也知道的,夏娘可是老夫人宠爱的,万一不合适还不得赖在我头上。”

    文夫人点头表示明了:“嫂嫂要是不亲见那孩子,我也不敢让夏娘嫁过去。正好我家老爷生辰快到了,云云要带着孩子过来祝寿,就让吴家小公子跟着一块,到时候让他来咱们府上拜见娘亲,哥哥和嫂嫂,大家都好好相看相看,您看如何?”

    “那可真是太好了。”宋夫人心中再无疑虑,“等这事成了,必然少不了好好谢你一番。”

    “嫂嫂真是太客气了。”宋夫人心情好,文夫人赶紧继续卖力推销自家首饰,“您看看这个头面,华贵而不庸俗,又带着几分俏皮,最适合冬娘这个年纪的姑娘了,明儿戴了去邓家,准保把其他姑娘都比了下去。”

    这话宋夫人听着就高兴,大气地指了三套最好的头面定了下来给冬娘,又象征性地给夏娘和秋娘各定了一套。

    至于春娘,做为文家未来的儿媳妇,倒是不太合适买了婆家的首饰送给她吧。

    “春娘上哪了?怎么没见着呢?”文夫人每次来,宋春娘都会象征性地过来打个招呼,今天却人影都没见,还是不用去布庄的下午时间,不免有些纳闷。

    “哦,说是要跟客人清点布料,中午就出门了。”

    明年都要出嫁的人了,怎么还总抛头露面呢?又不是要守灶。再说了,别家姑娘哪个不是定亲之后就拘在家里缝制嫁妆,哪像宋春娘,跟个没事人似的,估计嫁妆都是针线房的人做的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