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时空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有个时空门-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山闻言,立刻顺水推舟的站起身来,双手抱拳冲着杨光鞠躬说道:“学生方山,见过东家!”

第四十八章 筹备商行(二)() 
“东家,你看!”方山与杨光站在空荡荡的库房中说道:“这里虽然稍显破旧一些,却是因为空置数年的缘故。只需要稍加修葺便可,也花不了几两银子。”

    杨光默默估算了一下面积,觉得这个库房差不多能装一万五千方左右的木料,按照一年做4次位面贸易来计算,一次也就是一万多方而已,有这么大的库房已经足够了。

    “除了这一处库房,在那边另有一处两进的院子。前面临街可以作为铺面。后面有一个小一些的库房可贮备部分货物,不用每次都从这边运。”

    “我已经与人讲好,若是租赁的话,这两处加起来每月需15两银子。如果直接买下,就要纹银800两。”方山把所有情况都如实汇报给杨光听,然后问了一句:“东家你的意思呢?”

    杨光点了点头说道:“地方很不错,我很满意。至于是租还是买,你是掌柜,你觉得呢?”

    方山毫不迟疑的说道:“那肯定是买最好。这里闲置几年,此时买下最是合宜。若是我们生意越做越好,那租金岂不是也要越涨越高?再说一家商行用自己的产业做生意和租赁别人的产业做生意,自己的底气,客人的口碑也是不一样的。”

    “那就买!”杨光直接拍板,反正区区800两银子也没多少,从手指缝里漏一点出来都够了。

    方山得到了杨光肯定的答复,自行去办理买卖手续,当天就把这两处产业买下,不过却是挂在了赵文的名下。

    这也是明朝时的一种惯例,这个时代商人地位低下,有钱有势者就算置办了什么产业,往往都挂着家仆的名字,不至于变成粗卑的商户。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也是家仆背着主家在外做的,自己一概不知情。

    杨光这么做却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借着此时的风气惯例,把赵文的地位抬起来,让他有反制方山的资本。这不是对方山这个大掌柜的不信任,只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只要方山没有异心,这预先布下的手段自然不会启用。

    由于时空门即将充能完毕,杨光不想白白浪费时间,督促着方山先买入酸枝原木,等到自己带着这批货离开之后,再慢慢整修房屋也不迟。

    两天的时间,方山就从其他木行采买了2000棵酸枝,折算下来差不多是550方。因为数量比较大,方山把每棵单价讲到了5。8两银子,节省下的400两银子把买两处产业的钱赚回了一半。

    方山陪着杨光在库房里将这些酸枝原木一一清点,确认数目无误后,忽然拿出库房的钥匙,对杨光说道:“东家,我家里这几天有些事情,能不能跟你告几天假?这钥匙就交给赵文管着如何?”

    杨光一开始是真以为方山家里有事,连忙询问说道:“怎么了?家里有人生病还是什么?需要银子的话直接说话,两三百两之内你可以直接从柜上支取!”

    “谢谢东家!”杨光这句话可给了方山极大的权力,方山连忙抱拳拱手表示感谢,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隐晦的说道:“这木料生意本钱大利钱小,东家又让我直接从其他木行拿货,显然是有出货的门路。”

    方山在“出货门路”上用了重音,似乎在暗示着什么。也难怪方山会有这种想法,正常情况下做木料生意,都要去产地进货,哪像杨光这样从同行那里去买,这根本就是海客的做派,只是现在禁海不得不打着某些旗号而已。

    方山自认还不能算杨光的心腹,若是杨光暗地转运货物的时候,他在一旁守着未免有些犯忌,万一漏点风声什么的,他可就说不清楚了,索性把钥匙直接交给杨光的心腹赵文,也算是对杨光的海贸行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关心、不过问。

    杨光愣了一下,这才醒悟过来方山话语中的含义,他哈哈一笑不再追问方山“家里的事情”,而是转而说道:“也好,就让赵文赵武他们两个学学规矩。”

    听了这句话,方山放心下来,他跟着杨光说了一会闲话,就告辞离开了。杨光没有真去拿方山的钥匙,那种说法不过是表明态度而已,拿了只能说明他心里对方山并不信任。

    这跟安排赵文制衡方山是两回事,800两银子的产业,存在柜上的1000多两现银,如果一点手段都没有,那不是信任而是愚蠢,谁会跟这种白痴东家奋斗呢?说不定原本没心思现在也有心思了。

    从明朝扬州回来,杨光先把350方酸枝原木取出放在松鹤开发区的仓库里,再买最快的航班前往老挝首都万象。

    回到现代时空的第二天下午,杨光抵达了万象,他临时租了一间小仓库,把另外的200方酸枝原木取出,让时空门可以正常充能。

    随后杨光自己跟自己签了一份协议,以华国奇峰公司的名义,向老挝的西苏曼原木公司购买了200方大红酸枝原木。向华国卖出原木都快成老挝的支柱产业了,每年都有大量原木出口,杨光这点数量混在里面完全不起眼。

    老挝那边有专门负责运输的公司,杨光找了一家实力够强信誉不错的,用这份国际原木贸易协议,把那200方酸枝原木委托给了这家公司负责运送。

    这样的事情在老挝相当常见,只要有正常的进出口名义,货物本身的手续没有问题,这些运输公司就会把一切都办理得妥妥当当。

    由于杨光的奇峰公司在滨海市,这些酸枝原木就会被汽车先运往越南,在岘港用货轮再运抵滨海市国际码头,一切顺利的话最多不超过10天,并且运费相当便宜,每方居然才200块钱。

    杨光趁着这段时间,跑到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以那个取得绿卡的乌克兰人身份申请贸易公司。

    等到那200方酸枝原木也抵达了滨海市,杨光又坐飞机飞回去,在港口海关那里办理了相关手续,成功拿到了“进口”的大红酸枝原木。

第四十九章 离岸公司() 
有了国际“盐引”,杨光开始光明正大的销售他从明朝带回来的酸枝原木。

    考虑到大红酸枝的售价远远超过柚木,杨光给予员工的佣金比例降到了2%,但是员工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多,哪怕只卖出10方也有1。5万。

    对于4家子公司,杨光没有给予销售提成,而是用签署贸易合同的方式,将原木赊给他们,等到销售出去之后再结货款。

    杨光这么做的目的是扶持子公司,让它们尽快发展壮大,虽然过程中会有一些财务方面的风险,但是来自明朝的木料成本很低,就算真的出现捐款私逃的情况,损失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把武文婕他们喊回来签署协议的时候,杨光能够明显感受到这几位员工眼中流露出的惊讶与感激之情,他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把原木给4家子公司发了出去。

    在手底下的员工卖力销售木料的时候,杨光以旅游的名义飞往开曼群岛,他要为自己的位面贸易体系合上最后一块拼图。

    动辄十几倍的暴利让杨光迅速赚取了大量的金钱,一开始他可以用私人卖货的方式收取现金,可随着生意规模的扩大,这么做肯定是行不通的,只能通过公司进行贸易。

    无论杨光用多么完美的手段来掩饰自己木料的来源,最终赚取的金钱却躺在他的公司账户里,他必须给这些钱找一个去处,而不是任凭它们闲置在银行里,否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杨光的木料生意有问题,因为获取的利润远远超出了正常的15%水平。

    想要解决这些金钱带来的麻烦,办法有很多,不过最方便快捷的却是直接将它们给藏起来。

    把秘密藏起来,怎么样才能不被发现?答案很简单,跟无数秘密藏在一起。这样就算有人想要来查,也会被这些秘密的主人阻止。

    这就是杨光前往开曼群岛的目的所在,他准备在这里注册一家离岸公司。

    开曼群岛拥有“避税天堂”的美称,这里不征收任何直接税,比如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等等,外汇在这里可以自由进出,并且对于投资者的金融信息绝对保密。

    目前国内许多知名的大企业也都在把注册地更改在了开曼群岛,杨光只不过是学习了一些前辈们的经验而已。

    杨光用自己的身份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一家亚德恩投资公司,然后用这家公司对自己目前手里的华国奇峰木材公司,老挝西苏曼原木公司以及马来西亚娜塔莉亚贸易公司进行绝对控股。

    杨光虽然身在开曼群岛,但是一直通过电话与公司员工保持联络。那位武文婕自从开拓了造船厂的客户后,越发的锐意进取,短短几天时间就签下了几张大单,销售额超过了600万。

    武文婕按照约定第一时间把收到的货款打给杨光,然后一天三趟不停的催促杨光继续给自己发货,同时还透露自己正在跟一个大客户,如果成功起码又是50方以上的大单。

    杨光从明朝带回的550方木料,除了200方拿去老挝做“盐引”外,剩下的350方分别放在不同的几处仓库里,并且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位置,所以想要给子公司补货还真的亲自出马才行。

    这种情况下,杨光只得将正在办理的所有事情委托给当地律师负责,以最快速度乘坐飞机又回到了滨海市。

    补完了武文婕要的货,左浩轩和王琦的电话又接连打来,全都是要求继续发货的,杨光手头剩下的几百方木料最终还是连10天都没能顶住,就被手下员工彻底瓜分卖光了。

    公司的会计蒋姐加班加点算出了员工的收入情况,排名第一的依然是那位武文婕,150方的成绩傲视所有人。在名单上的第二位变成了后来居上的左浩轩,只比武文婕少5方而已。

    剩下的6个人名次变化不大,蒋姐的女儿排在倒数第一,即便如此也有上万块的收入,比她原来的工作高出一截。

    杨光按照原先的方式,仍旧请所有员工聚餐,仍旧现场派发现金。高达80几万的华元让每个人都变得疯狂起来,恨不得再有几千方木料拿出去销售。

    回到了住所,杨光简单计算了一下收益。550方酸枝原木,销售额为4125万。杨光准备的500公斤工业银锭是250万的成本,200方酸枝原木从老挝运到滨海花了4万的运费,员工的销售佣金80多万,公司的各种成本接近200万,包括公司营收纳税和货物入关的纳税等等。

    最终这一趟位面贸易,杨光获取的纯利为3600万的样子。现在他的奇峰公司账面上躺着差不多5500万的现金,必须将它们给藏起来。

    杨光先从奇峰公司的账户里,把200方大红酸枝原木的采购款打给了西苏曼原木公司。这1000多万的货款在西苏曼公司的账户里停留了不到10分钟,就迅速被转到了亚德恩投资公司的账上。

    接下来杨光以订购原木的名义,将2000万分别打给西苏曼公司和马来西亚的娜塔莉亚公司,至于用来掩饰的交易合同,分分钟就可以搞定,所有东西全在杨光储物口袋里揣着呢。

    杨光是真准备在马来西亚收购柚木,所以留了一部分钱在马来西亚的娜塔莉亚贸易公司,其余的自然都被转到了位于开曼群岛的亚德恩投资公司。

    现在奇峰公司账面上就只剩下不到2000万了,他取出部分现金,陆陆续续买进工业银锭,最终准备了1000公斤的分量,足足花掉了500万元。

    等到时空门充能结束,杨光再一次带着工业银锭来到了明朝扬州。上一次他离开的时候,整个库房还显得有些破旧,可现在回来却完全变了一副崭新的模样,杨光问过了方山,算上购买材料,也才只花费了十几两银子。

    除了这个,杨光还留意到方山雇了不少木匠在店铺那边,这些人将买来的木料制作成各种器具,再由方山摆在店铺里销售。

第五十章 暗战() 
杨光仔细看了一下,木勺木碗、木盆木桶、桌椅板凳等等平常生活里能用到的东西一应俱全,并且做工还算可以,相信在“薄利多销”的经营思路下,销路没什么问题。

    这样做就避免了从同行进货,木料成本偏高的弊端,给自己的木材商行加上了木器商行的经营范围,用人工加工的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也算是一条符合现状的思路。

    杨光勉励了方山几句,外出忙碌自己的事情去了。他乔装后用召唤蜻蜓侦查那些黑衣人同党居住的大园子,却惊讶的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

    杨光在附近的茶楼等处旁敲侧击的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某日那里失火烧了个精光。算算时间,居然就是自己伏击并杀死使刀男仆的那一天晚上。

    黑衣人同党遇袭后撤离这种反应,杨光不是没想到过,只是却万万没想到这些人竟然走的如此果决,几乎是毫不犹豫的立刻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地方,看来自己或许在不经意间踩在了他们的七寸上。

    仔细回想当初在地下密室,花匠、儒生和僧人三个人商议事情时的情形,杨光用力拍了自己大腿一下,他觉得自己当初忽略了一些细节。

    杨光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的走动,他一开始还有点怀疑这些黑衣人是锦衣卫,或者是某些很有势力的官宦士绅养着的打手,但现在看来绝对不是。

    身手高强却又行事诡秘,这应该是一群别有图谋的人,而且所图甚大,还见不得光。否则同党遇袭被杀,他们应该第一时间发动力量进行报复,而不是以最快速度毁掉所有痕迹撤走。

    双方两次交锋,第一次杨光被动应战但并没有吃亏,第二次主动出击更是大占便宜,总体来说是占了上风。现在双方都隐藏到了暗处,谁先露出破绽被对手抓住,谁就会承受对方突如其来的致命一击。

    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不由得杨光不慎重对待,他开始回忆自己以前的行事,看是否留有破绽。在茫茫人海中想要找一个陌生人,有两点最为重要,那就是相貌和行踪。

    初来乍到的时候,杨光必须用头套遮掩自己的短发,举止动作、遣词用句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