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福晋贤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穿之福晋贤良-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

    她爹很快就回来了。告诉大家,这家主人只有一个女儿,去年嫁到府城去了,那边条件极好,因此去年底就全家一起搬去了府城,而这个房子当初就托了族人帮着处理。

    “爹,既然这家人已经没有打算回老宅了,那我们应该在价格方面是还可以再谈谈的。我们先预估一下最低能谈到多少价位。”盈淇想了想对她爹说。

    毕竟出面谈价这些都是男人的事情。

    “按照正常的一间房子八两银子,他有三间房,应该要二十一两,当然,院坝一般都是赠送的。我们看能不能二十两买下来。”赵玉兰提议道。

    “行,我就压价到十八两。再慢慢谈上去。”周春贵点点头。

    最后很顺利地用了十八两银子谈下了西街房子的价格,另外额外给了那个族人500文钱作为中间谢礼。

    缴纳了银两后,手续两三天便办完了。

    盈淇有些感叹这个时代县衙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估计是因为小地方县衙事务少的原因。

    然后就开始准备搬家了。赵玉兰带着两个孩子先提前去净宅,也就是去做新房子的卫生。

    赵玉兰用长扫帚打扫大梁屋顶。

    叫两个孩子用盐调制清水抹干净床铺桌椅,据说这叫清理旧主人的痕迹,现代用语叫清理磁场。

    把的房间门窗户都打开通风透气,以去除许久没人住所产生的霉气味道。

    最后一起把院里的杂草清理干净。提前工作就基本准备就绪了。

    所谓柴火及米具先入宅,因此下一步就是将日常用品先放进新宅里。

    锅碗瓢盆旧主人留下了一些可用的,另外再新增了一些。

    然后赵玉兰又去购置了一个红竹石的饰品挂在大门里,意思是财运进门。

    回家后选定了吉日,给村里的人打了招呼,因为对外称并不是真正的搬家,只是赵玉兰三人去租的房子,因此并不需要宴请宾客。

    不过因为自己家的人都知道,实际是搬家,因此该准备的都要照着搬迁的来准备。

    搬家的头一天,赵玉兰准备了六样日常吉祥物品。

    一个小米桶,里面装了八成满的米,另外上面搁置了一个红包,红包里装了一点茶叶和九个铜钱。

    一个小水桶,从家里的大水缸里面装了七成满的水。

    四双新的筷子和四个新碗碟。

    一对簸箕和扫帚,再上面各缚绑了一根红布带。

    一人一套新的枕套和床单。

    一个新火炉,里面放了一块家里的泥土。

    然后家里这边,还在三个人的房间里分别留下了了一个旧钱包,里面装了五个铜钱。

    在厨房里面留下了两个鸡蛋,一个红包,红包里面装着旧柏叶。

    第二天一早,赵玉兰先就把六样吉祥品搬进了新宅子的厨房里,然后才让富毅和盈淇进门。周春贵则在家里门前洒了一些米后,锁门后,挑着大家伙要盖的被子床单,里面裹着银子赶在三人后面进了新房。

    中途四人都进了点小点心,到了傍晚,周春贵和赵玉兰就开始祭拜地基主。

    在灶屋门口,准备了一张矮小的桌子。

    桌上放了一菜、一汤、一饭,三杯酒,点燃了一对香烛,三炷香,准备了寿金和土地公金。香点燃三分之一后,开始在大门旁烧纸钱。

    纸钱烧完后今日的整个搬家仪式就算完成了。

    最后全家人吃晚饭。

    “娘,真的好棒哦!我们有了一个漂亮的家了。”虽然这几天都很累,但是现在终于搬进新家了,富毅和盈淇都高兴极了。

    “是呀,从此我们就开始在镇上生活了。富毅也可以开始读书了。孩她娘,前两年亏了你了,以后我们会越来越好的。”周春贵也高兴地说。赵玉兰则有些羞赧,道:“孩子在,说什么呢。我嫁给你,就是家里人了。那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赵玉兰知道是在说婆婆过世的事情,毕竟她刚嫁过去的时候周家条件还是温饱没有问题的,何况两人手上银钱都有点结余。只是生病用药实在太耗钱了,再加上两个孩子,因此导致后来才那么贫困。

    “娘,放心,我们会更有钱的。要吃得饱穿得好,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盈淇搂住赵玉兰呵呵笑道。

    “是的,是的,一定让我们淇妹儿数钱数到,嗯,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众人对于她的奇言妙语,都大笑起来。

    对于这个新家大家都很满意。由于现在只有两间里屋,因此富毅就和他爹睡主屋,而盈淇则和她娘睡另一间里屋。

    院坝很大,中间是全空的,右边是灶屋和鸡窝,这些都是现成的。

    另外有一颗桃树,桃花仍然非常地艳艳夺目。而桃树下就是水井。

    左边则什么都没有,农家有时会有茅房,但小镇的平常百姓反而是没有茅房的,都是用的马桶,清晨就把马桶放在家门口,有收夜香的来收走。也就送到农家去做肥料。

    不过盈淇老用不习惯马桶以及她家以前那个烂茅房,每次便便都很恼火地溅一屁屁便便。太不卫生了。

    这次她爹要给她再辟一间房子,盈淇就决定叫他爹辛苦一点再做个茅房出来。

    重点是要做成管道式的。

    她给她爹划了一个图,用大石头做成茅坑,再用长条的硬石头做成一根管道,大概一米左右就行了,直接连通到马桶位置,将马桶位置降低,到时便后用水一冲,就直接了马桶了。这样就彻底摆脱便便溅到屁屁上的尴尬局面了。而且照样每天可以把马桶提出去给倒夜香的。毕竟这里也不适合太过新颖式样,不可能还把化粪池也做出来吧。

    周春贵在听说了后,相当地无语。

    没想到盈淇会把这个当作一件很的事情来给他讲,而且这也需要花费一定的银钱的,不过最后还是熬不过她的要求,同意了。

    试用过后,确实方便干净,于是大家都说好,特别是赵玉兰身为女子就感觉自己女儿这个要求真是太让人感觉舒适了。人生一大方便呀!

    很快就在院坝左侧开了一间里屋,因为大多数都是周春贵自己动手的。

    另外特别请了林子的爹来帮忙,两家关系属于比较好的那种。反正请人都要工钱,还不如请熟悉的人来。

    富毅特别高兴,这样他又可以和林子天天见面的了。他给林子说他要读书了,林子可羡慕了。但是林子家里是一大家人住在一起,根本不可能像富毅这般。所以还是只有乖乖回家种农田。

    不过周春贵同时也在为富毅进私塾开始做准备工作了,因此也特地嘱咐他不可以玩闹得太疯。其实更多的时候两个孩子也帮忙搬石头搬瓦块什么的。

    赵玉兰在院坝右边开始饲养她的小鸡们,特别是那只公鸡和母鸡都是带上了的。

    到新家的一大早,公鸡也就开始兴奋地喔喔打鸣了,似乎她家的公鸡是第一只打鸣的,接着其他家的公鸡也就同时开始响起打鸣的呼应声。

    再在桃树下水井边开辟了一小块地,可以种点小葱小菜的,盈淇还特地把她的草莓秧子也带了一把种在旁边。

    另外还给他爹说在市集里找了点葡萄藤来,毕竟市集也有人卖各种秧苗,他爹特地给人打了招呼,果然有人回去找到了两颗葡萄秧苗,花了两文钱买下。

    盈淇非常高兴,就让她爹挨着桃树插了一个葡萄架子,种下了葡萄秧苗。葡萄是长得极快的一种植物,估计现在种下去,长得好的话,这个夏天就能吃上葡萄呢。

    家里的秧田周春贵隔两三天还是回去看看,施肥播种这些也是不能漏的,毕竟点心铺还没开始开张呢,家里还是需要营生的。

第十六章 入学() 
房屋修葺基本完工了,周春贵就开始着手富毅入学的事情了。

    仍然回到村里,同村长交流了很久,才了解了整个入学的事项。

    镇上的私塾是一个姓宋的先生开设的。

    之前也知道宋先生已经四十余岁了,由于多年应试而未中,只能回到镇上开了私塾,脾气自然有些古怪,当然,按照村长说法,叫先生是很严谨的人。

    私塾的非常的严格,村长的孩子送进去后,每三月回来一次。

    听村长讲,学童在私塾里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就是上茅房都是轮流依次放出,必须要领取“出恭入敬”的牌子,所以上茅房才被称为“出恭”。这是防止孩子们在室外结伴玩耍。

    对于这种严格的教育,只要送进私塾了,孩子的爹娘及长辈是不能违逆先生的指导和的。

    凡是不遵守学规的学童,轻则被先生用戒尺责打,重则就要求爹娘领会处罚。更严重者甚至会被先生退学。

    而不管在哪里,被退学的学童都是相当地丢脸的,而且甚至有可能会记录在档,丧失县试,也就是考秀才的资格。

    富毅要私塾,一则是束修要足够,今年收的是三两银子。

    二则要先带到先生那面试了来,因为初入的学童都基本是不识字的,所以先生要看看学童在家里的教养谈吐,是否有顽劣不堪、好动成性的坏习惯。那样一般的先生是不会收录的。

    三则是家里远的孩子还要住在先生家里,这样就另外要收取吃住的费用,比如村子家的孩子。不过既然富毅家都搬进县城了,自然不存在这个问题,每日上学后就可以回家。

    于是经过周春贵、赵玉兰和盈淇在家里对富毅进行了轮番教育指导后,其实就是叫他见到先生不要调皮,少说话,注意行礼等等细节,其余的也不可能真对六岁的孩子能教育什么。毕竟富毅可不像小宝从小在勾心斗角的宫廷长大的。

    选择了三天后的吉日,周春贵带上束修就和富毅出发了。

    赵玉兰和盈淇自然不可能跟去。两人有些心焦地在家里等着,特别是赵玉兰,做家事都有些心焉的。

    半响后周春贵和富毅才回来。看到富毅眉飞色舞地样子,就知道没问题了。

    “哥哥,宋先生考了你什么呀?”盈淇问道。

    “没什么。先生就是问了我为什么要进学呀,有没有认过字什么的。”富毅反而突然有点羞赧了。

    “那你给我和娘仔细讲讲嘛。”盈淇央着他说。

    “嗯。爹带我一起去了宋先生家,我照着妹妹说的,首先行了礼,然后就站在爹背后没有开口说话了。爹和先生谈了后,先生就直接问我多大了,有没有认过字,为什么要想进学。我就告诉先生我六岁了,以前不认识字。现在大了,家里条件能我读书了,我就应该考秀才让爹娘不那么辛苦,可以好好孝顺爹娘。妹妹讲的,我就这样照着说。先生挺高兴的。说我是个孝顺的孩子。我说我在家也帮爹做事,能吃苦。然后先生就和爹谈论了进学的事情,我就没再多说话了。妹妹,我这样做对不对?”富毅这样讲着,突然觉得好像都和妹妹猜测的一模一样般。“嗯。哥哥也很棒。”盈淇笑笑。这种小事还是能猜测得出来的。对一个孩子哪里能要求得那么多的。自然只要表现得吃苦耐劳又听话就绝对OK的了。

    “嗯,毅娃子表现得很好。宋先生当时就答应了。让他下个初一就入学。先开始识字,读《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同时学习描红。等这些都比较熟悉了,要求要倒背如流的程度,就可以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一般十二岁之后就开始考秀才了,不过考中的还是在二十岁之后的居多。这个主要看到时富毅的能力了,先生预计也要二十岁左右再去考比较合适。反正我们家对毅娃子也没像别人家非要中秀才不可。到时能中当然最好,不能就在家种田也没什么。”他们爹倒是挺开通的。早早就给富毅解了套,不用那么大的压力。

    盈淇也点点头,“能中就好,不能中,行行出状元,哥哥到时喜欢做什么都行。”

    “嗯。”赵玉兰也点头赞同。“不过你哥要真中了,那才骄傲呢。我们整个周家村和赵家村都还没人中过秀才呢。”考秀才可不像电视里面演得那么简单,其实是相当地困难的。

    “哥哥,等你进学了,会写字了回来也教我写字,好不好?”盈淇感觉自己还是要学习古代的字才行,不然到时认识字吧,会露馅。而不认识字吧,确实这里都是繁体字自己也真不认识几个。还是要读书才能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视眼也才能更开阔。

    “当然好了,我妹妹这么聪明,说不定比我学得还好呢。每天我学习了都回来教你。”富毅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哥哥真好!”盈淇高兴地夸奖了他,富毅笑得开心极了。

    第二天,一家人开始富毅的入学做准备。

    赵玉兰带着富毅、盈淇到杂货铺去买纸笔墨砚。

    纸笔墨砚,又称文房四宝,出自北宋诗人梅尧臣的《再和潘歙州纸砚》的诗句: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

    这是读书人的必用品,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分别来自浙江省的湖州、安徽省的徽州、安徽省的宣州、广东省的端州现肇庆。

    湖笔产自浙江吴兴县善琏镇,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湖笔分为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类,按大小规格,又分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湖笔用优品的竹子作笔管,用上等的山羊毛作笔毛,经过浸、拔、梳、连、合等百道工艺制作而成。

    徽墨产自徽州歙县等地,以松为基本原料,再渗入其他原料精制,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经久不退、防腐防蛀等特点。

    宣纸产于宣州,用青檀和稻草加工而成。质地细薄、棉韧洁白、耐老化、不变色,最适合用于书画。所谓墨分五色,据说一笔落成,深浅浓淡,文理清晰可见,层层分明。

    歙砚取石于歙县的龙尾山,石质坚硬,润滑如玉,具有墨水不涸,洗之易净的特点。

    等掌柜的把这文房四宝给三个初识学堂的人一介绍,就让三人有点晕乎乎的不知所谓了。不过盈淇很快清醒过来,然后瞪了掌柜一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