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明王-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拿出了银针,朱棣将左手伸出来,只见戴原礼用银针在朱棣左手上扎下去,又捻了捻针,过了一会,朱棣的咳声便止住了。梦初惊奇地问道:“戴太医,这便是大明的针灸?”“回娘娘,正是,方才臣用银针刺在陛下的虎口穴,陛下的咳声便止住了。”朱棣笑着说道:“戴太医乃是大明神医。一会让戴太医给你的虎口穴也刺上一针,你便咳得不那么厉害了。”“陛下过奖,一会臣便为娘娘用针,只是此次陛下与娘娘的咳疾都很重,需要配合药物调理方可痊愈。待南京的药送来便好了。”

    待戴原礼出了营帐,朱高煦便走上前来,“戴太医,咱们军中还有多少治咳疾的药?可够父皇一人痊愈的?”“陛下尚可痊愈,可是贤妃娘娘也咳得厉害。”朱高煦漏出一丝坏笑,“军中的粮都不多了,再找不到阿鲁台,恐怕咱们有断粮的危险,咱们在居庸关以外,距南京路途遥远,跋山涉水,且这北地一片朔漠,运粮运药进来,谈何容易?不过,本王这就传信给太子,父皇与权娘娘的身体要紧,无论如何,治咳疾的药一定要运至军中。”戴原礼连忙点头,“如此甚好,有劳汉王殿下了。”

    朱高煦回到自己的营帐中,娄权说道:“殿下,奴去传令南京备药的事儿。”“站住,先不许告诉太子。”听朱高煦如此说,娄权一脸疑惑,“殿下,若让陛下知道,是殿下耽搁了备药的事儿,那陛下还不龙颜大怒?殿下不见那权贤妃也咳得厉害,陛下有多疼权贤妃,谁人不知啊?”“是啊,父皇如此疼贤妃,若是贤妃的病,因为太子备药不用心而耽搁了,会怎样?”娄权露出几分担忧,“若是陛下彻查此事,知道不是太子的过错,殿下岂不危险?”“父皇不是不知道,再找不到阿鲁台,军中都快断粮了。咱们现在可是在居庸关以外,运粮运药进来,谈何容易?再说了,若是父皇真的追究起来,也是派锦衣卫彻查此事,有纪纲相帮,当然会向着本王,所以,不管是粮草还是药物,运不过来都是太子的过错,与咱们不相干。”娄权恍然大悟,“还是殿下精明。”

    朱棣继续率领大军在朔漠之上寻找着阿鲁台,可权梦初的咳疾越来越厉害,戴原礼将药端给权梦初,“娘娘咳得厉害,快将这药喝了吧。”梦初问道:“南京的药送来了没有?”戴原礼无奈地摇摇头,“军中的粮都不多了,再找不到阿鲁台,军中连粮都断了,陛下连他自己的御粮都拿出来分给将士了。汉王殿下说,居庸关以外,距南京路途遥远,跋山涉水,且这北地一片朔漠,那粮与药难送进来。如今剩下的药怕是只能够陛下一人痊愈了。”“既然如此,把这药给陛下留着。”戴原礼为难地说道:“陛下有旨,让臣好生为娘娘调理。”“戴太医放心,本宫不碍事的。军中缺药的事儿,先别让陛下知晓,陛下整日为找不到阿鲁台而忧心,这等琐事就别烦扰他了。劳烦戴太医每日给本宫用针,暂时止住咳,本宫不想让陛下担心。”戴原礼只好应道:“是,娘娘,军中还有些胡桃茶,可以止咳。娘娘每日喝一些。待南京的药送过来便好了。”权梦初点点头,“有劳戴太医了。”

    待戴原礼退下之后,梦初又咳了几声,紫嫣疾步上前,拍着梦初的背,“娘娘的咳疾好似比陛下还重,等药物送至军中,娘娘的病恐怕更重了。”“我无妨,陛下龙体要紧,每夜听他咳得那般厉害,本宫这心中都着实不安。吩咐下去,药物不足的事儿千万别让陛下知道,免得他忧心。还有,陛下把他自己的御粮分给了将士,那便将本宫的粮分给陛下。”紫嫣担忧万分,却不得不点点头,“是,娘娘。奴婢给娘娘冲些胡桃茶去。”

六十五、阿鲁台朔漠拜天子 永乐帝北京看新宫() 
茫茫大漠之上,朱棣终于在阔滦海子找到了阿鲁台,兴奋异常的朱棣横刀立马,亲自率军冲杀,明军大受鼓舞,阿鲁台大败而逃,杨荣率精锐追杀过去。

    与敌军厮杀过后的朱棣在战马上猛咳起来,险些跌下马来。权梦初、戴原礼、紫嫣拼命跑了过去,梦初扶着朱棣坐在地上,将朱棣紧紧搂在自己怀中,“老四,老四怎么了?戴太医,你快看看。”戴原礼忙为朱棣切脉,朱棣边咳边说道:“朕的腿疼得厉害。”戴原礼说道:“陛下的风湿之症又发作了。陛下,咱们快回营帐,臣为陛下用针,再用药物热敷方可缓解。”突然马煜骑马来报:“陛下,阿鲁台已被擒,请陛下受降。”梦初站起身来,“马公公,可否缓上一缓,陛下他……”朱棣赶忙摆摆手,“不必,就现在受降,朕不能丢大明的脸面。朕便是疼死也要此时受降,朕要让阿鲁台看看,什么是大明子孙。戴原礼,在朕虎口穴上用一针,受降之时朕不能咳。”戴原礼应了一声便在朱棣的虎口穴上用了一针。朱棣止住了咳,站起身来,疼得都快站不稳了,梦初赶忙上前搀扶,朱棣说道:“不用搀扶朕,相信朕,朕能立得稳。”

    此时,只见杨荣押着阿鲁台众将士而至,朱棣忍着疼痛走上前去。朱棣走到阿鲁台面前,已是站立不稳,朱棣将马刀用力戳向地面,马刀戳进地里十寸,朱棣用马刀支撑着,一阵风吹来,朱棣的斗篷随风摆动,虽是通身剧痛,可此时的朱棣却是显得英勇无比,吓得阿鲁台等人磕头求饶,齐呼万岁。朱棣厉声喝道:“阿鲁台你听好,朕的皇父太祖高皇帝震荡六合,德泽广布,开我大明万代基业,朕应天顺人,荣登大统,为的便是给大明子孙一个太平盛世,待到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朕要与民同乐。谁敢乱我大明,朕便要了他的命。你若再敢在我大明边境屡生事端,朕便用这马刀砍下你的头颅,悬挂在大明边境,看谁还敢滋事。”梦初看着朱棣,生出了无限敬慕之情,在场之人,也无不被朱棣的英雄气概所折服。阿鲁台彻底被这位盛世明王所震慑,赶忙叩首参拜。

    朱棣大获全胜,下令班师回朝,大军行至擒胡山之时,朱棣命杨荣等勒铭于山上:“瀚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日暮时分,明军扎营在此,紫嫣将膳食放在朱棣营帐中,朱棣看了看御膳说道:“紫嫣,把这御膳拿下去给将士们分了。军士未食,朕又何忍先饱。”紫嫣说道:“不行啊陛下,这御膳可是娘娘留给陛下的,为了能让陛下吃饱,娘娘他……”紫嫣话还没有说完,权梦初便走进营帐,赶忙打断紫嫣的话:“紫嫣,陛下这几日咳得厉害,快去冲杯胡桃茶来。”紫嫣应声而退。

    遣走了紫嫣,梦初走到朱棣身前说道:“陛下每日日暮犹不进膳,这样下去,圣体如何承受得了?”朱棣拉起梦初的手问道:“方才紫嫣说这御膳是你留给朕的,每日日暮,朕所进之膳是不是都是你的?你是不是每日都饿着?快把这膳进了。”梦初笑笑说道:“陛下多虑了,妾每日都进膳。”“可是方才紫嫣说这御膳是你留给朕的。”梦初将筷箸放在朱棣手中说道:“梦初在宫里之时每膳用得便少,哪里吃得了这么多?方才陛下与将士们在擒胡山勒铭之时,妾便用过膳了。”朱棣半信半疑地看着梦初,梦初看朱棣神情,赶忙说道:“难道老四还不相信妾的话?妾何曾骗过老四?”梦初说完将碗放在朱棣的鼻子前,说道:“这是妾亲自为老四做的,老四快尝尝。”本就饥饿难耐的朱棣闻到碗中御膳的香气,对梦初会心一笑,拿起筷箸便吃了起来。此时的梦初已是一整日没有进膳了,可能将自己省下来的粮亲手做成了御膳,又看着朱棣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这却让梦初赶到万分幸福。梦初不禁暗自思忖:“此时的我们真好似一对民间普通的夫妻,因家境贫寒而食不果腹,作为妻子的我将自己的酒食省下来留给了我最爱的老四,就是忍饥挨饿也是好的。”想到此处,梦初不禁伸手摸着朱棣的脸颊说道:“若来生你我做一对普通夫妻也好。若真能如此,妾定会为你洗衣做饭,再为你诞下一双儿女,咱们一家自在生活,妾定将最好的吃食留我给此生最爱的老四与孩子们。”此时的朱棣已是食尽了碗中的御膳,便拉起梦初的手,说道:“若真能如此,那真是人生幸事。那咱们便说好了,来生还做夫妻。”梦初点着头,“好,咱们来生还做夫妻。”

    班师途中,由于朱棣身体不适,大军行至北京,朱棣下令在当初的燕王府养病,权梦初、戴原礼等人在一旁伺候。

    这日,朱棣来到徐令仪曾在燕王府的房间里,触景生情,不仅吟道:“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恰逢权梦初与戴原礼在门外听见,权梦初悄声说道:“陛下不禁吟了这首悼亡词,定是想念徐皇后了。不知若是本宫哪日不在了,陛下能否如此怀念我。”戴原礼赶忙说道:“娘娘别说如此不吉利的话,如今大获全胜,臣一会便向陛下禀明缺药的事儿。咱们先进去服侍陛下进药吧。”梦初应了一声,二人便进房伺候朱棣进药了。

    朱棣喝过了药,“梦初,你这几日怎的好似咳疾又重了呢?有没有按时进药?”戴原礼听朱棣如此问,赶忙跪倒在地,“陛下,南京的药若是再不送来,恐怕娘娘性命难保。”朱棣听了此话,大惊失色,“南京的药还未送到?”“请陛下恕罪。营帐中的药早便不够了,娘娘都为陛下留着呢,不仅如此,陛下将御粮分给了将士,而娘娘每日都将她自己的粮省下来些分与陛下,每日吃不饱加之受病痛折磨,娘娘已然是身虚体弱。可娘娘见陛下忧心战事,恐陛下分心,不让臣等告诉陛下,如今陛下已凯旋还朝,臣再不说,贤妃娘娘性命难保啊。”朱棣大声喝问:“那这些时日贤妃都是怎么过来的?”“娘娘怕陛下担忧,每日令臣在她虎口穴上用针,陛下便很少听到娘娘的咳声,除此之外,娘娘每日只是饮些胡桃茶。”朱棣将方才的药碗摔在地上,大声喝道:“把朱高煦叫过来。”

    待朱高煦跑来,朱棣便大声喝问:“朕叫你传令太子备药,你干什么去了?”“儿臣早便告知皇兄了。儿臣不知为何,这么长时间,皇兄还送不来药。以前是在关外,药送不过来不足为奇,可如今已到了北京了……”朱棣大喊着:“马煜,你去,你去传旨,告诉杨士奇,给朕备上好的药,治疗咳疾的药,八百里加急送来。快去。”梦初见朱棣如此动怒,赶忙上前劝慰:“陛下放心,妾的身子无大碍。”戴原礼赶忙说道:“娘娘就别再支撑了,现在北京确是可以找到些治疗咳疾的药,可是远不如南京的药效好,若南京的药再不到,娘娘恐怕。。。。。。”朱棣大喊一声:“都退下去给朕把药催来。”

    众人都退了出去,朱棣拉过权梦初,“傻姑娘,怎么不早告诉朕。”“那些时日,找不到阿鲁台,军中都快断了粮,这等琐事如何能烦老四?老四不必担忧,咱们已经到了北京了,想是那药用不了多少时日便到了。趁着老四调养的机会,咱们好好在北京待上几日。老四曾在这里生活了近二十年,定是很喜欢这里的,老四喜欢的,便是妾喜欢的。”说完,梦初咳了几声,朱棣拍着梦初的背,“咳得这般厉害。朕陪你去王府花园透透气。”梦初拿过一件斗篷披在了朱棣身上,便一同去了王府花园。

    二人在燕王府花园中走着,朱棣想起了年少时光,不禁叹道:“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梦初扭头看了看朱棣,“可惜老四少年之时,妾还未出生。老四年少时定是风度翩翩、引得少女们倾慕万分。‘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卢郎年少时。’”朱棣一笑,“你这是嫌朕老了?”“妾哪里敢?不论是年少的老四,还是如今的老四,妾都喜欢。”朱棣望着远方,问道:“若是待老四‘尘满面、鬓如霜’的时候呢?”“妾待老四之心依旧,只要你还是老四,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妾此生,都只为你。”朱棣揽过梦初,梦初将头靠在朱棣的肩上,朱棣说道:“若是哪天朕去了。。。。。。”不待朱棣说完,梦初便说道:“妾愿为老四殉葬。”“不,你如此年轻,好生活着,朕会让太子封你做太妃,保你后半生衣食无忧,平安度日。”“老四若不在,妾定会生不如死,哪里有苟活的道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妾多想与老四同生共死,若是老四哪日不在了,能与老四葬在一起,乃是此生大幸。那样一来,你我生能同室,死可同穴。就让妾生生世世陪伴老四。”朱棣紧紧将梦初搂在怀中。

    朱棣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便带着权梦初来到了正在修建中的北京宫殿,泰宁侯陈珪、工部尚书宋礼赶忙相迎,“不知陛下驾临,臣有失远迎,请陛下恕罪。”朱棣笑着说道:“不必拘礼,你们建造宫殿,着实辛苦得很,可千万记住,善待施工的军民。”朱棣说着突然惊叹一声:“这便是北京的奉天殿?好气派。”陈珪走上前来,“回陛下,这北京的宫殿都是按照南京皇宫来建造的,只是气势更盛。”朱棣走到了大殿的柱子旁,“这么大的柱子!”宋礼说道:“陛下,新殿的柱子都是从四川、湖广等地开采来的金丝楠木,这是奉天殿最大最粗的一根柱子,是从四川的山中开采的,把它平躺下来,双人骑马在两侧都看不到对方。”“这么大的柱子,如何从山里运出来的?”宋礼答道:“运此木时,恰逢山洪暴发,此木顺着山洪便从山谷间顺流而下,连山谷的巨石都被它撞裂了。这木便顺着山洪运了出来。陛下,这是山川之灵在相助咱们肇建新宫啊。”朱棣高兴地抚摸着那柱子,“传朕旨意,把那山封为神木山。”朱棣环顾着大殿,赞道:“这建造工艺着实了得,南京的奉天殿远远比不上这里精致。”“陛下,臣与泰宁侯在全国各地征集来了能工巧匠,这北京宫殿比之南京,的确更精致。”朱棣满意地点着头,“精致、气派。这彩绘是谁绘上去的?”陈珪指着一旁的两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